一一一、鲁迅“呐喊”醒神州
东渡留学,弃医习文
现代文坛的大文豪鲁迅(1881—1936)比陈独秀年轻两岁,比李大钊年长八岁。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
鲁迅本名叫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他幼名樟寿,字豫山,后改为豫才。十七岁改名树人。“鲁迅”是他的笔名,那是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
鲁迅出生在一个旧官僚家庭,随着家庭的败落,亲友也都对这一家人冷眼相看。鲁迅还是个孩子,却已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不过童年还是给鲁迅留下不少美好的回忆。他家的后院是个小花园,称“百草园”。其实不过是个有树有井、满地野草的空园子罢了。可是在孩子们眼里,这儿却是天堂福地。他们在这儿结伴玩耍:捉小虫,摘桑葚,吃野果子,玩得那么开心!
后来鲁迅被送到私塾“三味书屋”读书。先生叫寿镜吾,挺有学问,待学生也很严格。书呢,当然是“四书”“五经”啦。老师只管教,学生只管背,可十来岁的孩子,又哪里懂“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是什么意思呢。一得空儿,孩子们就悄悄溜出去,到书屋后面的小花园里折花枝、捉昆虫……在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记录下值得留恋的童年生活。
鲁迅的外婆住在乡下,少年鲁迅偶尔随母亲去串亲戚。他喜欢乡下的一切:田野、小溪、乌篷船、社戏,还有淳朴的农村少年。在大自然里,这群纯真的孩子们一块玩耍,以哥弟相称。——“上等人”与“下等人”的区分,还没污染到童心这块净土!散文《社戏》《故乡》所描写的少年生活,令人向往。
鲁迅少年时读书的三味书屋
父亲死后第三年,鲁迅到南京投考江南水师学堂,后又改入矿路学堂。受维新风气的影响,他读了不少“新书”。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对他启发最大,他的进化论观点,就是这时树立的。
1902年,鲁迅从矿路学堂毕业后,又考取官费留学,去了日本。先在东京弘文学院学了两年,毕业后,又考入日本仙台医专。因为他了解到,日本的明治维新就是从学习西方的医学开始的。
仙台医专有位日本老师叫藤野严九郎,待他很好。从藤野先生那儿,鲁迅不但学到了医学知识,也学到了怎样治学和做人。
鲁迅热爱自己的祖国,而当时祖国已被糟蹋得不成样子!在过去的几年里,国内发生了一系列大事:戊戌变法失败,八国联军入侵……哪个爱国青年不忧心如焚?
有一回学校里放幻灯片,内容是有关日俄战争的,那是1904年日本和俄国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一场争霸战。片子里有个中国人给俄国军队当间谍,被日本人抓住砍了头。周围竟有一大群中国人在看热闹!鲁迅深深感到耻辱——中国人太麻木啦!学习医学,是为了让人们有一个健康的体魄。然而灵魂麻木的人,单有健壮的体魄又有什么用?
要想医治精神上的麻木,得靠文艺。于是鲁迅毅然中断学医,转而走上文学救国的道路——这是1906年的事。
“狂人”呐喊:救救孩子
鲁迅在日本积极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还跟章太炎学习文字学。同时他写了一批文章,如《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提出向“异邦”寻求新思想的主张。他还跟同在东京的弟弟周作人一块翻译了不少外国小说,出了一本《域外小说集》。集子里介绍的,大都是俄国及东欧等被压迫民族的作品。那用意,当然是再清楚不过啦。
1909年,二十八岁的鲁迅从日本回到了久别的祖国。他先后在杭州和绍兴当过教师。辛亥革命后,又到教育部任职。可是接下来,却是袁世凯复辟、军阀混战……鲁迅感到深深失望:无数先烈的血,难道就这么白流了吗?
他情绪低落,没事可做时就校校古书,看看佛经碑帖,搜集点儿金石拓片,一晃十年过去了。
随着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中国的文化界也活跃起来。陈独秀办起《新青年》,朋友钱玄同向鲁迅约稿。鲁迅于是写了小说《狂人日记》——这是鲁迅第一篇白话小说。
小说用的是日记体,假借一个疯人的口讲话,表面上看,通篇都是疯言疯语:这个精神病患者整天觉着有人要迫害他,连邻居家的狗,也对他不怀好意!
这个“狂人”翻开历史想看个究竟,可这历史没有年代,每页上都歪歪斜斜地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他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其他字来:原来满本都写着“吃人”两个字!
鲁迅文集《呐喊》
狂人的话另有深意:打着“仁义道德”金字招牌的专制历史,不正是“吃人”的历史吗?小说最后借狂人之口呼喊:“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救救孩子,就是救救未来。为了使将来的孩子不再成为吃人的和被吃的人,这几千年专制吃人史,该结束啦!
在“五四”反礼教的文章里,还没有哪一篇如此生动形象、一针见血!这简直就是向旧势力发起总攻时的一声呐喊啊!——鲁迅收录这篇小说的集子,就取名《呐喊》。
《阿Q正传》: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呐喊》还收录了《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等十几篇小说,这批小说,成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典范,奠定了现代文学的根基。
再说说那篇《阿Q正传》吧,那是鲁迅剖析国民心理的一篇重要作品。
阿Q是个瘦骨伶仃、头上长着癞疮的乡村雇工,没家没业,整年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没人看得起他,人们跟他说话,也多半抱着取笑、挖苦的态度。他如果反抗,那结果多半是被人揪住小辫子,在墙上碰几个响头了事。
然而阿Q也有“自尊”,且自有保持“尊严”的办法。假如跟人发生口角,他便会瞪着眼睛说:“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如果他被人家碰了一顿响头,他便会在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
阿Q这一套,作者为它取名“精神胜利法”。——这不也是我们许多人的心理弱点吗?尤其是在鲁迅那个时代,当中国明显落后于世界时,有人却抱着老祖宗的辉煌不放,这跟阿Q“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的想法又有什么两样?
根据鲁迅《阿Q正传》改编的剧本
阿Q性格中的劣根性还多着呢。他在心里看不起赵太爷,对留学归来、剪了辫子的“假洋鬼子”,尤其“深恶痛绝”。可是当着他们的面,他话也不敢多说,临到挨打时,也只是“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罢了。
城里传来革命的消息,阿Q高兴坏了。本来他对革命党也是“深恶痛绝”的,因为革命就是造反啊。可自从看到城里的举人老爷那样害怕,未庄的“一群鸟男女”也都惊慌失措,他便改变了态度,立志要“投降革命党”了。
然而他只高兴了一个晚上,因为第二天他找到村里唯一的革命党“假洋鬼子”,提出要参加“革命”时,却被对方一声“滚出去”轰了出来。——小说的这一节,就叫“不准革命”。
最终阿Q被砍了头。他被当作抢劫嫌犯抓了去,糊里糊涂地认了“罪”。死刑犯临刑前是要签字画押的,不识字画个圈也行。阿Q还是平生第一次握笔,他生怕画不圆被人笑话,可笔偏偏不听使唤,一抖一抖的刚刚要合拢,却向外一耸,画成了瓜子模样。
他先是心里别扭,可是转念一想:孙子才画得圆呢。于是也就释然啦!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正是鲁迅对小说主人公的态度。阿Q的悲惨命运固然令人同情,然而他头脑愚昧、欺软怕硬、自我缺失、怯于反抗……这又让人痛恨——是恨铁不成钢!
当然,鲁迅“恨”的不是阿Q一个人,而是无数愚昧、麻木、习惯于奴隶地位的同胞啊!
《药》《风波》《故乡》等篇也有着共同的主题: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却没能唤醒民众。譬如《药》中那位没出场的烈士夏瑜,便是影射辛亥烈士秋瑾的。革命者为了民众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到头来,老百姓非但不“领情”,反而用馒头蘸了烈士的鲜血,为孩子治病!——真正需要医治的,是人们麻木的灵魂啊!
改造国民性,是鲁迅早期的一个重要观点。实际上是指教育民众、提高民众的素质。就是在今天,这一点也不是没有意义的。
《祝福》与《伤逝》
1920年以后,鲁迅先后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书。他在北京大学开小说史课程,很受学生欢迎。后来鲁迅出版的《中国小说史略》,便是在小说史课程讲义的基础上编写的。
除了教学和学术研究,鲁迅继续搞文学创作。他的第二本小说集取名《彷徨》,《祝福》《伤逝》《孤独者》等小说就都收在这本集子里。
看看这篇《祝福》吧。——祥林嫂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在“我”那讲理学的四叔家里做女佣,她曾嫁过两个丈夫。不幸两个丈夫先后死掉了,她的儿子阿毛也被狼叼了去!她逢人就唠叨:“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
过年祭祖是乡绅之家最忙碌的时候,四婶却什么都不让祥林嫂摸。——四叔说过:一个嫁过两回的女人,伤风败俗,是最不干净的,饭菜杯盘经了她的手,祖宗是不会吃的!
为了“赎罪”,祥林嫂用辛苦做工挣得的十二块银圆,虔诚地捐了一条庙里的门槛,作为自己的替身,让千万人踩踏。冬至祭祖时,赎过罪的祥林嫂坦然地去拿酒杯和筷子,四婶慌忙喊道:“你放着罢,祥林嫂!”——听得这一声,祥林嫂“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
“我”最后一次见祥林嫂,是在一个除夕夜。祥林嫂如今已沦为乞丐,四十岁上下的人,头发全白了,黑瘦的脸上,悲哀的神色都消尽了,仿佛是木刻似的。——她没向“我”讨钱,却张口问道:“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就在这个大年夜,在富人家“祝福”的时刻,传来了祥林嫂的死讯……是谁杀死了这个善良而苦命的妇女?是贫苦的生活?是夺去她丈夫的病魔?是叼走她孩子的野狼?是,又不完全是。最致命的杀手,是四叔所代表的礼教,它使祥林嫂失去了做人的资格,失去了对未来的一切希望……
鲁迅在书房中
下层劳动妇女的命运是这个样子,新女性的命运又怎么样?小说《伤逝》对此做出了回答。
《伤逝》的女主角叫子君,她不顾家庭的阻拦、别人的冷眼,跟青年涓生组成了家庭。这一对年轻人,是“五四”时期追求个性解放、婚姻自由的新知识青年。
婚后的日子令人陶醉,两人一同回忆着恋爱时的美好时刻,自由结合的小家庭美满而又和谐……然而没有进一步的生活目标,冰冷的现实很快打破了他们的梦幻。
涓生失业了,连吃饭也成了问题。家中喂的小鸡成了盘中餐,养的小狗也被遗弃。终于有一天,涓生鼓足了勇气向子君表白:他不再爱她了。他这么说的时候,还以为是放子君一条“生路”呢。——子君是被她父亲接走的,不久就传来她去世的消息。留在涓生心中的,只有无尽的悔恨与悲哀……
子君是个纯洁而勇敢的姑娘,是受了“五四精神”感召的那一代。她富于理想,却缺乏应付现实的能力和经验。她像一朵娇美的花,一经风雨,就凋谢了。涓生呢,他还不如子君呢。在关键时刻,他不能用肩膀扛起生活与精神的担子。——子君的死,他不能说没有一点责任!
不过涓生的苦恼,正是“五四”以后无数青年人的苦恼。他们失去了人生大目标,在那个令人窒息的社会里,他们是软弱的、颓唐的、找不到出路的。——不仅涓生如此,《在酒楼上》里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不也是这样的知识分子吗?就是鲁迅本人,在这一时期,也彷徨过啊。
百炼杂文成匕首
跟小说相比,鲁迅更钟爱杂文这种文体形式。——杂文是散文的一种,是随着报纸、杂志的诞生而产生的。最早是《新青年》上开辟了“随感录”的栏目,专登一些跟时政及历史文化有关的随笔、杂感;这类文章短小精悍、夹叙夹议,态度鲜明、反应迅速。——这就是杂文。
杂文还有个名字叫“小品文”,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小品文要表现一种闲适、优雅的风格,其中还应有那么一点儿诙谐幽默。——鲁迅的朋友林语堂就是这么认为的。
鲁迅的见解却不同。他说,真正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来的东西”! ——听听,那可是跟敌人短兵相接时最锋利、最趁手的武器啦。
鲁迅早期的杂文,具有强烈的反传统精神。在《华盖集·忽然想到之六》里,他曾说过这样的话:
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
◎苟:如果。《三坟》《五典》:泛指三皇五帝时期的书。天球河图:是《易经》的模型,与“百宋千元”“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等,泛指传统典籍及一切故弄玄虚的旧文化。
看看,鲁迅反对旧文化,态度是何等坚决!他还说过,要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的人,即便因为诅咒他人而使自己下了地狱,也决不改悔!
鲁迅著作及手稿
鲁迅这种决绝的态度,在《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文中表现得格外鲜明。
痛打落水狗,怒斥铁狮子
这事还得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闹学潮说起。1924年,鲁迅在女师大任教,正赶上学生们闹学潮,抗议校方的专制管理。校方仗着有教育部撑腰,态度强硬,还要开除学生。被开除的学生中包括许广平和刘和珍——前者后来成为鲁迅的夫人,后者牺牲于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中。
鲁迅跟几位主持正义的教师一同发表宣言,坚定地站在学生一边。当教育部强行解散学校时,鲁迅又跟学生另选校址,依旧把女师大的牌子挂起来。——后来教育部长下了台,学生们又胜利迁回原址。
不久,鲁迅便写了那篇著名杂文《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费厄泼赖”,即英文Fair Play的译音,本指体育运动中的一种“绅士风度”——公平竞争、宽容失败者。
鲁迅的态度正相反,他说:对“落水狗”就该穷追猛打,否则它们一上岸,还是要害人的!文章中的“落水狗”,自然是指下了台的部长那一伙人啦。
接下来,便要说到“三一八”惨案了。1926年3月18日,北京民众在天安门前举行反帝集会,接着又到位于铁狮子胡同的执政府门前请愿。军阀段祺瑞的卫队竟朝请愿群众开枪,当场死伤二百多人!死者中,便有鲁迅的学生刘和珍与杨德群。
鲁迅悲愤极了,挥笔写下《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他说:“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他所说的“流言”,是指当时有人污蔑学生是受人利用。
鲁迅墨迹
鲁迅高度赞扬三位死伤的女师大学生,他说:“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在文章最后,他说:“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真的猛士”,就是指刘和珍的战友们,还有鲁迅自己啊。
拿来主义,适用中外
在杂文创作的后期,鲁迅的思想愈发深刻。譬如他对传统文化不再一味抨击,而是提出了如何扬弃、继承的问题。——这也包括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
在《拿来主义》(1934年)这篇杂文中,鲁迅开篇就说,中国一向采取“闭关主义”的态度,但自从被人家的枪炮打破大门后,又任凭人家“送来”:英国的鸦片啦,德国的废枪炮啦,法国的香粉啦,美国的电影啦……以致中国人对洋货产生了恐惧。问题出在哪儿?就在于这些东西不是我们自己“拿来”的缘故啊。
什么叫“拿来”呢?那是指以主人翁的态度,主动而有选择地加以利用。鲁迅打了个生动的比方:好比我们中间有个穷青年,得了一所大宅子,他应该怎么办?首先应当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那些怕受旧宅的污染,徘徊着不敢进门的,是孱头;一把火把宅子烧光、以示自己清白的,是浑蛋;而因羡慕宅子的旧主人,高高兴兴接受一切、大吸剩下的鸦片烟的,更是废物!
奉行“拿来主义”则全不如此。他先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营养,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吃掉,只是不用它大宴宾客而已。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进茅厕以示其革命,而是送到药房以供治病之用。至于烟枪和烟灯,除了挑一点送到博物馆,其余大可以毁掉。一群姨太太呢,则请她们各自走散的为好……
1922年5月,鲁迅(前排右三)、周作人(前排左三)等与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合影
在文章最后,鲁迅说:“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看得出来,鲁迅的思想是唯物的。他不赞成“小资”的激进态度,他表现出目光远大、头脑清醒、心胸开阔的革命家风度。——他的话也不仅适用于文艺,也适用于文化、思想、政治、经济等一切方面。
冷对千夫指,甘为孺子牛
1926年,也就是“三一八”惨案发生的那年,鲁迅为了避开北洋政府的迫害,去了南方,先后在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任教。1927年,国民党发动“清党”大屠杀,鲁迅愤然辞职,离开广州去了上海。
鲁迅
上海此刻是全国的文化中心,各式各样的文人都聚集在这里。文学团体、文学杂志也特别多。鲁迅依然以他的笔作武器,写杂文、搞翻译、编杂志……
鲁迅在左翼文艺青年中有着很高威望,他热心扶植青年作者,替他们看稿、改稿,从不吝惜时间和精力。为了在青年中提倡木刻艺术,他开设木刻讲习班,请日本教师授课,还亲自编印画册、举办展览……革命的文艺青年,都把他看成良师益友。
过度的劳累,使鲁迅的身体一天天坏下来。朋友们劝他住院或出国疗养,他却说:“与其不工作而多活几年,倒不如赶快工作少活几年的好……”
1936年10月上旬,他还抱病参观木刻展览;几天以后,他便住进了医院。10月19日,一代文豪溘然长逝,享寿五十五岁!
人们都为失去了这位大文豪而痛心。出殡的那天,送葬的群众有好几万人,鲁迅的遗体上,覆盖着绣有“民族魂”三个大字的旗子。——这三个字,鲁迅是当之无愧的!
鲁迅的文集有好多本,前面提到《呐喊》《彷徨》《华盖集》,此外还有《热风》《坟》《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集外集》等,大多都是杂文集,也收有小说、诗歌等。如《朝花夕拾》收了不少回忆性文章。《野草》则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诗歌集。《两地书》收录了鲁迅和许广平两人的来往书信,读读这本书,不但可以了解鲁迅与许广平的恋爱经历,同时还可以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这位伟人。
鲁迅墨迹
鲁迅一生辛勤笔耕,1938年出版的《鲁迅全集》已有二十卷,七百多万字。进入21世纪,最新出版的《鲁迅大全集》收入他的小说、杂文、书信、日记以及学术著作、译著、演讲等,共三十三卷,一千五百万字。——这可是现代文坛及精神领域的宝贵财富啊!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联诗出自鲁迅的《自嘲》,意思是说自己在众多敌人面前横眉相对、威武不屈;相反,在人民大众(“孺子”)面前,自己愿做一头任劳任怨的老黄牛!——这也成为鲁迅战斗一生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