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二、胡适倡导白话文
文学分死活,语言倡白话
“新文化”这个概念里,当然包含着“新文学”。在新文化运动中,文学又有什么变化呢?这就不能不谈谈文言、白话之争了。这是有关文学工具的争论,却有着新旧思想斗争的大背景。
最早提倡白话文的,是学者胡适(1891—1962),他也是《新青年》的“台柱子”。1917年,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著名文章《文学改良刍议》——“刍议”就是“浅议”,含有谦虚的意思,但所提的主张,却毫不含糊!
《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改良需要注意的八件事:一是言之有物,二是不模仿古人,三要讲究语法,四则不无病呻吟,五则去除老调与套话,六是不用典故,七是不作对仗,八是不避俗字俗语。——又简称“八不主义”。
后来胡适又把这八条总结成四句话:一是要有话可说时才说——这就是言之有物了;二是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三是说我自己的话,不说别人的话——也就是不讲套话、不人云亦云;四是什么时代的人,说什么时代的话——也就是不模仿古人。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手稿
在胡适之前,用白话写文章的人虽然也有,但毕竟是少数。人们说话时,用的是人人可懂的口语;可一提起笔来,就都变成了古人!包括亲友间的书信,乃至一份契约、一张便条,全都是“之乎者也”。
真正向文言文发起挑战,又从理论和实践上全力倡导白话文的,还要说胡适。胡适有个观点:“死文字”绝不可能产生出“活文学”。他说,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文学语言工具的变迁史。旧的语言工具僵化了,过时了,阻碍着文学的发展,就要有一种富于活力的新工具去代替它。
他还搬出文学发展史上的例子,说是活的文学,从元朝时就产生了——他指的是戏剧和小说;只是由于明代掀起复古的浪潮,所以把这势头压下去了。不然的话,像但丁、乔叟、马丁·路德在欧洲所引发的文学革命,在中国也早就出现了呢。
总而言之一句话:要使中国文学进步,就必须搬掉文言这块绊脚石,采用白话!胡适的理论不一定完全正确,也还不够完备,可是他一下子掀动了几千年旧文化的基石,他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胡适:从种苹果到搞文学
胡适原名嗣穈(méi),学名洪骍(xīng),后改名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出生在上海。父亲是清末官吏,曾任代理台东直隶州知州一职。清政府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时,他父亲正患重病,差点儿没能撤回大陆。胡适出生时,他父亲年纪已大,母亲却很年轻。父亲去世以后,全靠母亲一手把他拉扯大。
胡适
胡适四岁就进学堂读“四书五经”。以后他对小说产生了兴趣。《水浒传》啊,《三国演义》啊,《红楼梦》啊,他八九岁时就都读过。他对程朱理学也有兴趣,那是受父亲影响的缘故。
十三岁时他到上海读书,在现代学堂学习了英语和自然科学,接触了新思想,眼界大开。十九岁那年,他到北京考取了官费留学,去了美国。
开始他在康奈尔大学读农科,可是“苹果共有多少种”这类题目让他脑瓜儿疼。于是他自作主张,改读文学,并在四年以后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这以后,他又到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深受哲学家杜威的影响。杜威的哲学思想被称为“实验主义”或“实用主义”。——后来胡适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著名观点,就是受杜威影响的结果呢。
1917年,二十六岁的胡适学成归国。他的《文学改良刍议》就是这一年发表的。他在北京大学任哲学教授,后来又任英文系主任和文学院院长。当时的北大校长蔡元培是位著名的教育家,他不拘一格搜罗人才,许多从东洋、西洋回国的留学生都聚集到这里来。
青年胡适
胡适积极为《新青年》撰稿,成了新文化运动的干将。他不但从理论上为文学革命开道,还亲自动手搞翻译、搞创作。他提倡用白话写文章、写小说,得到广泛响应。后来干脆又提出用白话来写诗歌。
新诗《尝试集》,“一笑”最关情
中国是个诗歌大国,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诗歌汇成了汪洋大海!可是无论诗体怎么变,总离不开烦琐的格律、深奥的语言。有人就断言:小说、戏曲可以用白话,诗却不行!
胡适偏不信这个邪,他说:白话跟文言作战,十仗中已胜了七八仗;剩这一个壁垒,说什么也得攻下来!于是他亲自尝试用白话写诗——他的新诗集,也因此命名为《尝试集》。
胡适《尝试集》
胡适的新体诗跟传统的“五绝”“七律”有什么不同呢?看看这首《一笑》吧:
十几年前,
一个人对我笑了一笑。
我当时不懂得什么,
只觉得他笑得很好。
那个人后来不知怎样了,
只是他那一笑还在:
我不但忘不了他,
还觉得他越久越可爱。
我借他做了许多情诗,
我替他想出种种境地:
有的人读了伤心,
有的人读了欢喜。
欢喜也罢,伤心也罢,
其实只是那一笑。
我也许不会再见着那笑的人,但我很感谢他笑的真好。
这首诗的意思有点儿朦胧,诗中的“他”字,也许写作“她”更合适(那时表示女性的“她”字还没发明)。这样看,这便是一首略带感伤的爱情诗了。诗的文字,可谓明白如话。诗句长短错落,似乎很随意;可多读几遍你会发现,诗中潜藏着起伏的韵律,十分耐读。
新诗不但语言新,内容也要新。胡适有不少诗,跟社会现实联系得很紧密。有一首《威权》,写“威权”坐在山顶上指挥奴隶为他开矿。最终奴隶磨断铁链、挖空了山脚,“‘威权’倒撞下来,活活的跌死!”——这是在陈独秀被捕的当夜写的,那跌死的“威权”指的是谁,读者心里跟明镜似的。
胡适自书新体诗
还有一首《人力车夫》,写的是洋车夫。诗前有小序:“警察法令,十八岁以下,五十岁以上,皆不得为人力车夫。”诗这样写道:
“车子!车子!”车来如飞。
客看车夫,忽然心中酸悲。
客问车夫,“今年几岁?拉车拉了多少时?”
车夫答客,“今年十六,拉过三年车了,你老别多疑。”
客告车夫,“你年纪太小,我不能坐你车。我坐你车,我心惨凄。”
车夫告客,“我半日没有生意,又寒又饥,
你老的好心肠,饱不了我的饿肚皮,
我年纪小拉车,警察还不管,你老又是谁?”……
全篇只是客与车夫你来我去的几句对话,却写出劳动者的悲惨境遇、当局的假仁假义。——诗中的“客”,就是诗人自己吧;不难看出,诗里也有自嘲的成分呢。
徘徊在中西文化之间
胡适年纪轻轻留学美国,美国式的民主、自由,给他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他曾提出“全盘西化”的主张,认为中国要想走现代化之路,就得全面接受西方文明。后来他又把这口号改为“充分世界化”。他对传统的律诗、京剧等都不抱好感。
不过胡适对孔子并不像有些人那样偏激,在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对儒家学派能做公正评价,只是反对独尊一家罢了。
其实胡适的传统文化功底很深厚,对古代通俗文学研究有独到的见解,撰写过《白话文学史》,可惜只出了上册。他还陆续写了《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官场现形记》等小说的考证文章。
就拿《红楼梦》来说吧,以前有一派“红学家”总喜欢猜谜,一会儿猜贾宝玉是顺治皇帝的化身,一会儿又说宝玉的原型可能是纳兰性德。胡适研究了大量材料,得出结论说:《红楼梦》其实是作者曹雪芹的自传性小说。——胡适的“自传说”得到许多学者的赞同,人们称他开创的《红楼梦》研究为“新红学”。
胡适家乡安徽绩溪
此外,胡适对佛教禅宗的历史下过很大功夫。他后半生还致力于《水经注》及清代学者戴震的研究。梁实秋说得好:“无论如何,不能说胡先生是中国文化的叛徒。”
20世纪40年代,胡适还担任过北京大学校长及民国政府驻美大使,为抗日做出贡献。1949年他离开大陆,以后长期生活在中国台湾和美国。他对国民党的专制独裁也很不满,晚景并不得意。他是1962年在台湾病逝的。
唐德刚评价胡适说:“经过五十年之考验,他既未流于偏激,亦未落伍。始终一贯地保持了他那不偏不倚的中流砥柱的地位。……把我们古老的文明,导向现代化之路。”——这几句话,大致还是公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