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上的《论语》——电视纪录片脚本
说明
六七月份,天很热。传统文化更热。
很多人打电话,铃声不断。
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锵锵三人行、文化大观园、一虎一夕谈,我都谢绝了。
还有一回,央视什么人,打来电话,说他们组了个班子,领导高度重视,已经进驻某某大楼,诚聘文史界的专家,也包括我。我说,你怎么知道我,他说是孔庆东推荐。我说,我不善言辞,讲话没兴趣,如果可以,我倒有个建议,就是不妨上孔子走过的地方,一个地点一个地点,挨盘儿转一圈儿,我愿意跟着跑。后来没下文。
再后来,山东电视台找来了。一起来的,还有中华书局的几位。我的老朋友,曲阜长大的李肇祥,多年不见,也在座。他们家,“文革”那阵儿受迫害,被赶到孔林住,当年,谭厚兰带人挖孔子墓,他就在场,曲阜怎么批孔,他最清楚。
有人说,我是山西老西儿,不懂山东圣人。现在怎么样,孔子家的老乡来了,人家根本不这么看,叫我如何不感动。
饭桌上,听对方介绍,意思,我听明白了。今年孔诞,在山东曲阜,台里策划,推出个节目,叫《新杏坛》,如果同意,他们请我上头一讲,后面还有好几位。孔子说,“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我说,跟骂我者同台演出,我不乐意。他们说,不不,不是同台演出,节目是分开录,我说不行。
说实话,我对媒体采访已经烦透了。以前,《中华读书报》打电话,我说,我不想谈这些,我想清静。他们就把这样的话也登出来:李教授说,他要清静。
这次,跟山东人见面,我说,我不想跟任何人凑热闹。说着说着,就转到上面的那个建议上来了。其实,只是随便一说。
我没想到,他们欣然同意。我很感谢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事情就这么简单。我是这样走上孔子路的。
其实,这只是一次普通的访古,不是朝圣。
文物古迹,别时容易见时难,我希望用我的眼,用山东电视台的眼,记录我们看到的东西,给研究孔子留点资料。
上路前,我先做了一点案头工作。看地图,一个县一个县地查,《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没出,看他们的《文物志》;河南分册有,我把河南分册查一遍。还有《水经注》等地理书,以及有关的考古简报,攒了一肚子的问题。
曲阜是重点。我带了宋俞舜凯《鲁国之图碑》的摹本。
孔子一辈子,从未出过今山东、河南二省,明确记载的国家,不超过10个。
6月28日—7月10日,我们在山东境内,到过山东淄博市的临淄齐故城,以及天齐渊、河崖头5号墓和孔子闻韶处,临朐县的沂山和东镇庙,莒县的莒县博物馆和莒故城,费县的费邑故城,平邑县的龟蒙顶、颛臾古城、南武城和曾子墓,泗水县泉林镇的卞邑故城、子路巷、泉林和卞桥,曲阜市的鲁故城、三孔、颜庙、陋巷、周公庙、舞雩台、碑刻博物馆,还有附近的少昊陵和尼山一带,嘉祥县的武梁祠,济宁市的济宁市博物馆,汶上县的中都故址、蚩尤冢和所谓“九公墓”,宁阳县东庄乡的成邑故城,新泰县的梁父山,泰安市的泰山。
7月21—30日,我们在河南境内,到过河南新郑市的郑韩故城、郑伯墓地,洛阳市的王城遗址和成周城遗址、孔子问礼处、周公庙、天子六驾、三山王陵,叶县的叶县故城、叶公墓、刘秀庙,淮阳县的太昊陵、陈楚故城和弦歌台,上蔡县的上蔡故城、蔡叔度墓,商丘县的燧皇陵、阏伯台、宋故城遗址、明归德府城和文雅台,兰考县的仪封人请见孔子处,濮阳市的戚城遗址和子路坟,濮阳县的帝丘城遗址,内黄县的二帝陵,浚县的子贡墓,长垣县的蒲城旧治。
此行,凡历24个县市,行程6000公里。
为了拍电视,我给山东电视台写了个本子。他们拍了个片子,走走停停,总是要我讲点什么。我说,我只希望拍古迹,不喜欢出现在镜头里。
后来,这个片子没有播出,我觉得挺好,因为我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字幕]
这是一件说来偶然却也并非巧合的事情。
公元前800—公元前200年,特别是公元前500年前后,在几个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国度中,几乎不约而同,突然出现了一批伟大的贤哲:中国的孔、墨、老、庄,印度的释迦牟尼,波斯的琐罗亚斯德,犹太的以赛亚,希腊的巴门尼德、赫拉克里特和柏拉图……
在随后的两千几百年里,人类的精神一直追随着他们……
第一集
序幕:周公之梦
[题辞]
昔殷纣乱天下,脯鬼侯以飨诸侯。是以周公相武王以伐纣。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七年,致政于成王。成王以周公为有勋劳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车千乘,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礼记·明堂位》)
[画面]
1.孔子像(用通行的《孔子行教像》),下注:孔子(前551—前479年)。
2.《论语》(定州八角廊汉简本《论语》,《文物》1981年8期,1—10页;宋元版《论语》;现代出版的《论语》;《论语》的外文译本)。
[解说]
我们要讲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大家熟知的孔子,更尊敬的说法,是“孔夫子”。西方传教士创造的Confucius,就是“孔夫子”的译音。
他是一位古代经典的传授者,也是一位社会现实的批评家。他和他的学生聚在一起,经常品评人物,纵论天下。他们的对话集,就是著名的《论语》。
百家争鸣是发源于他,
虽然,他是诸子百家的攻击对象。
文官考试是发源于他,
虽然,他自己的仕途并不顺利。
[画面]
月光如水,树影婆娑。
[解说]
孔子,当世不得志,死后多殊荣。尽管人们赋予了他太多的头衔,将他神圣化,但他首先是人,和我们一样,有着喜怒哀乐的人。夜深人静,他也会做梦,像我们一样。
[画面]
1.周公像。
2.敦煌遗书中的《周公解梦》。
[解说]
孔子有个梦,贯穿他的一生。他常常梦见一个叫周公旦的人。
孔子有名,他的梦也有名。后世的占梦书,常常要托周公的名。
[画面]
1.黄土高原。
2.陕西岐山县的北部,凤凰山,西周早期的王陵就分布在它的五爪梁上。
[解说]
大国都是从小国崛起。
周公的周,原来只是一个小地方。
公元前11世纪,有个部落从今陕西西部崛起,在黄土高原的一隅。古人称为周原,现在也叫周原。
这个小国的首领叫西伯昌。据说,他是以孝、让立国。孝是尊老、敬老、养老,让是忍让、谦让、退让。他以这样的美德为号召,平息了虞、芮两国的领土之争,因而赢得了西土各国的拥戴,成为商王统治下的一方霸主,当时叫西方伯,后来叫周文王。
[画面]
上博楚简《容成氏》,上面的文字是:
……于是乎九邦叛之,丰、镐、舟、、于、鹿、耆、崇、密须氏。文王闻之,曰:“虽君无道,臣敢勿事乎?虽父无道,子敢勿事乎?孰天子而可反?”受闻之,乃出文王于夏台之下而问焉,曰:“九邦者其可来乎?”文王曰:“可。”文王于是乎素端褰裳以行九邦,七邦来服,丰、镐不服。文王乃起师以向丰、镐,三鼓而进之,三鼓而退之,曰:“吾所知多尽,一人为无道,百姓其何罪?”丰、镐之民闻之,乃登文王。
[解说]
这是发生在商代末年的故事。当时的商王叫纣,历史上有恶名,几千年来,一直是暴君的代名词。
史书说,西伯昌在西方的势力越来越大,崇侯虎向纣王告状,说西伯昌积德行善,诸侯顺之,将不利于纣王。所以,纣王把西伯昌抓起来,关在羑(音yǒu)里(今河南汤阴)的一所监狱里。
西伯昌的手下用美女、文马和各种珍奇宝物贿赂商王。商王说,啊,这么多好东西,光是一件,就足以让我把他放出来了。他不但把西伯昌放出来,还赐之弓矢斧钺,授以征伐的权力。然后,西伯昌伐犬戎,伐密须,伐耆,伐于,伐崇,建都于丰。七年后,他死了。他的儿子继承他的遗志,终于推翻商朝。这就是所谓“武王革命”。
最近,上海博物馆发表的馆藏楚简透露出新的线索。原来,当西伯昌深陷牢狱之灾,而计无所出时,是一场叛乱救了他。这场叛乱,发生在今陕西中部和北部,山西南部和河南西部,参加者有九个国家,丰、镐、舟、、于、鹿、耆、崇、密须。纣王发愁,不知如何是好,西伯昌说,只要把我放出来,我可以平定这场叛乱。于是商王把他放出来,派他平定叛乱。
西伯昌出狱,如鱼得水。他是打着平叛的旗号,乘机扩大自己的地盘,不但夺取了整个关中地区,还占领了晋南豫西的夏朝故地,形成对商王朝的合围之势。孔子叫“三分天下有其二”(《论语·泰伯》)。
西伯昌死后,他的儿子周武王,继续东进,誓师孟津,决战牧野,一举推翻商朝。这件事是托福于西伯昌,受惠于他的怀柔政策。从此,周从一个蕞尔小国发展为泱泱大国,成为上古三代王朝中国力最强盛,文化最发达,疆域最辽阔的国家。西伯昌和他的儿子不一样,不是以武,而是以文,享有盛名。他们把西伯昌称为周文王。
孔子对这两位先王的功业极尽赞美,称之为“文武之道”。“文”是软道理,“武”是硬道理。他更喜欢软道理,即文王的文,自以为天降大任,自己的职责就是守护这种文。
[画面]
1.凤凰山下的周公庙,其中有个对联,是讲周公之梦。
2.遗址出土的西周卜甲(大龟背甲)。
3.遗址出土的西周卜甲(带“周公”铭文)。
4.西周铜器中的“周公东征”:禽簋、鼎(拓本和释文)。
5.洛阳的周公庙,洛阳《周公庙》的《周公解梦碑》。
6.曲阜的周公庙,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的《文宪王庙碑》。[解说]
周公旦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兄弟,他和自己的父兄一起打天下,是周初的十大功臣之一。
周武王死后,他的儿子周成王即位。当时,天下未定,成王还是小孩,周公旦不顾流言蜚语,忍辱负重,一度摄政,七年后,还政成王,成为后世贤臣的榜样。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顾命大臣。
周公旦住在洛阳,负责镇守东方和平定东方的叛乱。他把自己的长子伯禽封为鲁侯,即鲁国的第一代国君,而把自己的次子君陈留在身边。从此,伯禽的后代世世为鲁侯,君陈的后代世世为周公。
周原有周公庙,洛阳有周公庙,曲阜也有周公庙。
历代的周公,都是鲁国的远亲。
周公旦是鲁国的始祖,孔子最佩服的政治家。他封伯禽于鲁,是鲁国历史的开端。当时的命辞,早已失传,但有一段话,还保存在《论语》中: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弛)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论语·微子》)
孔子是个历史学家。
古人的历史观往往都是循环论。在他们看来,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盛世和衰世,就像每年的“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千字文》)。夏天,我们常常忘记冬天的寒冷,误以为严寒就是凉爽。冬天,我们又常常忘记夏天的炎热,误以为酷热就是温暖。
孔子是个带有理想色彩的复古主义者,但又非常现实。他赞美唐、虞,赞美三代,却并不打算回到遥远的古代。他要复的古,是离他最近的西周盛世,就像冬天怀念夏天,只是刚刚过去的那个季节。他的复古是有限复古。
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从周的办法,就是从鲁做起,以鲁所保留的周礼作起点,以退为进,一步步向周公的时代迈进。
他在漫漫长夜中苦苦追寻,只是这个梦。
第二集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题辞]
孔子曰:“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智)者动,仁者静;知(智)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孟子·尽心上》)
(一)打开地图
[画面]
1.春秋全图(标出齐、鲁、莒;秦、晋;周、宋、卫、陈、蔡、曹、郑;楚、吴、越;燕国和鲜虞)。
2.齐鲁全图(标出齐、鲁、莒、邾、滕、薛、郳)。
3.齐鲁大地(空中俯瞰,地貌)。
4.地图上的八主祠(祭祀遗址,标在齐鲁全图上)。
5.八主祠的镜头,海市蜃楼。
[字幕](加在[画面]5下)
东五祠:成山日主祠(在今山东荣成市东北成山头)、芝罘阳主祠(在今山东烟台市北芝罘岛上)、莱山月主祠(在今山东龙口市东南)、三山阴主祠(在今山东莱州市北)、琅琊四时主祠(在今山东胶南市西南)。
西三祠:临淄天主祠(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古城南的天齐渊)、梁父地主祠(在今山东新泰市西北)、东平兵主祠(在今山东汶上县西南)。
[解说]
孔子生活在东周时代,当时的天下,小国林立,东方有齐、鲁、莒,西方有秦、晋,中原腹地有周、宋、卫、陈、蔡、曹、郑,南方有楚、吴、越,北方有燕国和鲜虞。
齐、鲁、莒
今天的山东半岛,是古代天下的东方。这一地区,是商朝的大后方,星罗棋布,密布着许多东夷古国。它是个古国博物馆。
周人征服东夷,在这片土地上封建了齐、鲁二国。鲁国依山,齐国傍海,泰山以北横着一道齐长城,起平阴,终琅琊,把鲁国和齐国分开。土著莒国是夹处于齐、鲁之间。
鲁国的近邻,北面是齐国,东面是莒国,南面是邾、滕、薛、郳等小国,西面是曹、卫和宋。
秦始皇和汉武帝,巡行海上,从浙江绍兴到辽宁绥中。山东半岛,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们的领土,自西向东,无远弗届,却止步于这海阔天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步出夏门行》)。前面是什么呢?他们充满了好奇。
东方著名的八主祠就是分布于此。
八主祠是由西三祠和东五祠组成。西三祠,代表天地人三才,分布在内陆。东五祠代表阴阳、日月和四时,面朝大海。
这是一片充满神奇的土地。
它是古代方仙道的故乡,也是古代圣贤云集的地方。邹鲁多缙绅之士,儒生是鲁地的一大特产。齐国有稷下学宫,也是天下的学术中心。
这就是孔子生活的土地。
(二)登东山而小鲁
[画面]
1.蒙山:龟蒙顶,顶点碑,《孔子登东山小鲁碑》(新刻),登顶石阶旁的石刻(明崇祯九年刻)。
2.峄山:《峄山碑》(在孟庙),登东山小鲁处。
[解说]
孔子爱山。鲁地多山,著名高山有泰山、徂徕山、鲁山、沂山、蒙山和崂山。最高峰,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鲁国就是以山东中南部的高山丘陵为依托。
孔子生于鲁,泰山在其北,蒙山在其东。
孟子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登上东山、泰山这样的高峰,才能缩地而观之,看见鲁国之大,天下之大。
孔子说的“东山”,到底在哪里?一向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蒙山,一种是峄山。峄山不太高,海拔只有545米,但山形奇特,巨石累累,也是有名的山,秦始皇登临此山,曾留下著名的峄山刻石。
孟子是邹人。邹是古代的邾,秦汉改称邹。很多人都以为,孟子说的“东山”肯定是他老家的这座名山,没跑。
这两座山,后世都有“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处”,可以充分满足后人的想象。但峄山在鲁国之南,是邾国依托的小山,并不在鲁国之东;真正在鲁国之东的名山,其实是蒙山。
蒙山的主峰是龟蒙顶,在平邑县的东北,海拔1150米,是山东境内仅次于泰山的第二高峰。山上的风景,非常美丽。
(三)登泰山而小天下
[画面]
1.泰山:岱庙,孔子登临处,玉皇顶、日观峰、月观峰。
2.沂山:东镇庙,玉皇顶和玉皇阁。
3.《泰山刻石》。
4.蒿里山,蒿里山出土的唐玄宗禅地玉册和宋真宗禅地玉册。
5.泰安东更道和泰安东更道出土的六件铜缶和一件铁盘。
6.孔子登临处,明《登高必自》碑。
[解说]
孟子说,孔子“登太山而小天下”,“太山”即“泰山”,本义是大山,很多名山,古代都叫大山或太山,如华山也叫华太山,霍山也叫霍太山。
山东的泰山有两座,一座是五岳之首,即所谓东岳。另一座是东泰山,隋唐以来,改名沂山。
泰山,其最高峰,玉皇顶,海拔1524米,是山东最高的山。
沂山是五镇之首,即所谓东镇。其最高峰,海拔1032米,也是有名的山。
北京的天坛、地坛、先农坛,都供奉着它们的牌位。
泰山是古代最著名的山。
古代帝王,封禅泰山,前后有六次。封是在高山之上,封土为坛,祭天;禅是在小山之下,除地为场,祭地。封,只在泰山之上;禅,地点很多。如泰安市的蒿里山、社首山、介丘山、亭亭山,新泰市的梁父山、云云山,莱芜市的肃然山。
齐鲁,好讲阴阳五行。泰山,坐北朝南,山上祭天,山下祭地,左边是日观峰,右边是月观峰,就像北京的六坛,天坛在南,地坛在北,日坛在东,月坛在西,也是体现这种安排。
登高可以望远。
泰山上,有四望天下的各种景点,如瞻鲁台、周观峰、秦观峰、越观峰等等。
古人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只有站在这样的制高点,才能尽收天下于眼底。
泰山顶上有著名的《泰山刻石》。秦始皇统一天下,李斯为了宣传他的伟业丰功,为他刻了六块大石头,四件都在山东。这些珍贵文物,经历代椎拓,只剩残石,现在藏于岱庙之中。
1747年,清乾隆十二年,泰山日观峰出土过宋真宗祭天的两匣玉册(下落不明)。
1931年,泰安市蒿里山出土过唐玄宗禅地玉册和宋真宗禅地玉册(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1954年,泰安市东更道出土过六件铜缶和一件铁盘(铜缶有铭文,作“右冶尹”和“楚高”,现藏山东省博物馆)。
这些都是古代祭祀泰山的遗物。
一般认为,孔子登临的泰山就是泰安市的泰山。
孔子登临处在泰山脚下。《礼记·中庸》说,“登高必自卑”。
(四)智者乐水
[画面]
1.汶水、泗水、洙水、沂水。
2.尼山孔庙的观川亭,山下的沂河和尼山水库。
3.卞邑故城。
4.卞桥。
5.卞桥镇。
6.泗水泉林。
[解说]
孔子接触最多的河是四条河:汶水、泗水、洙水、沂水。
他周游列国,去过卫国。卫国挨着黄河,是著名的黄泛区。古人说,他临河而叹,没有过黄河(《史记·孔子世家》)。过了黄河,就是晋国的地盘。
孔子乐水,喜欢在水上钓鱼。
他有一句名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这是感叹人生苦短,时光流逝,像河水一样。他还有一句话,是“钓而不纲”(《论语·述而》),即只用渔竿钓鱼,不用大网捞鱼。
这两句话,都是很普通的话。
他老人家从未说明,他是在哪条河边发感慨,哪条水上钓鱼玩,放心,自有好事者替他安排。尼山孔庙和泗水泉林都有“孔子观川处”。“孔子钓鱼处”,也是到处都有。
这当然是后人的附会。
泗水泉林,水特别好。
陪同我们参观的是泗水宣传部部长韩继迁先生。
卞桥也特别美。
这座桥,一边是金大定年间的石刻,一边是明嘉靖年间的石刻。栏板上的图画,皆有题记,其中一幅是《卞庄刺虎图》。卞庄子是卞邑出名的勇士。
泗水卞桥:子路故乡卞邑的桥
卞桥栏板上的雕刻:卞庄刺虎图
那里有个卞桥镇,镇上还保留着卞邑故城的城墙。
这里有子路巷,传说是子路的故乡。
陪同我们参观的是王衍佑老师。王老师今年74岁,现在退休,参加编县志。他说,他有个哥哥,在加尔各答和河内当公使级参赞。
卞邑是卞庄子和子路的老家,那里是出勇士的地方。
子路之勇,常人不能及。
(五)浮海居夷
[画面]
1.成山头。
2.芝罘岛。
[解说]
山东的海域,是在齐国境内和莒国境内,鲁国没有海。
孔子到过海上吗?这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一件事。
孔子晚年很失望,他赌气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欤)? ”要说航海,谁会跟我走,只有子路吧?子路听说,甭提多高兴。因为老师很少夸他。然而,老师接着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论语·公冶长》),你倒比我胆大,可造船的材料还不知在哪儿呢。
还有一次,孔子说,他想搬到九夷之地住。九夷是江淮一带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有人对他说,那样的地方也太简陋了吧,怎么能住?他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
这只是发发牢骚而已。
他并没航过海,也没真去九夷。如果去,也恐怕是去琅琊,从山东胶南,乘船去江浙一带。
今连云港孔望山,据说是孔子望海的地方,山上还有所谓孔子问郯子的问官台,这些都是后人附会。
《庄子·天运》说,孔子自称,他拜见过七十二个国君,这是庄周寓言的夸大。其实,除去鲁,孔子只到过周、齐、卫、曹、宋、郑、陈、蔡和楚国的边境,充其量,也就是九个国家。最西,他到过周都洛阳;最北,他到过齐都临淄;最南,他到过陈都淮阳、蔡国的故地和楚国边境的叶县。
这些国家,除齐、楚是东方大国,大部分都是小国。他没去过秦、晋、燕、吴、越,也没到过楚国的腹地。
他这一辈子,到处奔波,却从未出过今山东、河南二省。他的旅行范围,没法和秦皇汉武相比。
他是平民,只能自费旅行。
(六)可信的不可爱,可爱的不可信
[画面]
1.出发。
2.旅途。
3.问路。
4.跋涉。
本片是一部人文地理考察性质的纪录片。在本片中,我们将带领大家,游览孔子曾经居住和可能到访的地方,以时为经,以地为纬,沿着他的足迹,重新体会孔子,重新领悟《论语》。
我们长驱万里,辗转于二十多个县市,在现代城市的水泥榛莽中,在野草丛生的荒郊野外,到处寻找孔子当年活动的遗迹。
我们究竟还能看到什么?出发之前,难以想象。
然而,我们来了,我们看到了。
想到的都看到了,没有想到的也看到了。
希望大家能分享我们的快乐。
我们的发现,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孔子到访的山川河流,最古老;二是他到访的古城旧邑和有关出土物,也是孔子时代的遗物;三是后人创造的古墓和祠庙,年代比较晚,多半是宋元以来,特别是明清时期的东西;四是仍然活动在这些地点的父老乡亲,他们的生活,他们对古代的记忆、传说和想象……
中国的古迹分两种,一种是古代原有,岁月沧桑,残存于地面,或出土于地下,荒烟衰草,断壁残垣,并不好看。然而,它们是真古迹。还有一种,则是后人登临怀古,发思古之幽情,为寄托感情,为满足想象,人为造出来的东西,不管怎么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也毕竟是人为制造,孔子见不着,也想不到。
王国维说,“可信者不可爱,可爱者不可信”(《三十自序二》,收入《王国维遗书》,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第五册,《静庵文集续编》, 21页正—22页背)。
你要分辨两者的不同。
人为制造的古迹也是古迹。“凡弊者新之,狭者广之,下者高之,旧所无者创之”(开元七年《孔夫子庙碑》)。这种纪念性或凭吊性的古迹,虽不同于前者,年代也相对晚一些,但来源仍然可能比较早,同样属于文物保护的范围。更何况,它背后的想象,本身也是个连续的传统。
由于近现代的破坏,特别是“大跃进”和“文革”的破坏,很多古迹都不复存在。近年来,配合旅游开发,各地又重修和兴建了许多崭新的古迹,新则新矣,往往豪华而丑陋。
这次拍摄,沿途所见,孔子到过的古城,想不到,大部分还在,但很多遗址,都岌岌可危。古建往往是推倒重来,让人不胜唏嘘。而更可扼腕叹息的是,我们的这些创造,也将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古迹,被我们的后人登临凭吊。
古物,凡是可以被人利用,下场一律很惨。
在没有文化的愚夫愚妇看来,古物被保存保护在博物馆里,供人观赏,那有什么用。他们根本不知道,历史价值,思想价值,也是一种价值,而且是更高的价值。
文史哲,都是以无用为用。
比如石刻,如果不是作为文物,只是作为石头,它有什么用?不是被人修桥铺路,就是被人垫房砌墙,再不然,就是拿去烧石灰。古城是土墙,用途比较小,搬不走,卖不掉,两三千年过去,还在,实在是命大造化大。但即使土墙,也有一点用,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挖山不止,挖土不止,土城上面植树种庄稼,土城旁边,非法盖房子,几乎到处如此。它们的保护,存在很多问题。也许哪天就见不到了。
别时容易见时难。
古为今用,对古物是毁灭性打击。它对我们的启发,还不只是文物。
现在,野外的石刻,随时都有被盗的危险。出于无奈,它们大多都已搬离原址,收藏于县市的文物部门。将来,很难知道是哪里的东西。
比如我们考察的蚩尤冢,冢前立着块蚩尤碑,就在我们到达之前不太久,今年4月27日,已经失窃,至今没有破案;我们在蒙山脚下拍摄《重修颛臾王庙碑》,临走,还嘱托蒙山的管理部门,一定要把这块残碑收起来。但我们前脚刚走,东西就丢了。
令人痛心呀!
第三集
父母之邦
[题辞]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论语·微子》)
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孟子·万章下》)
(一)少昊之虚
[画面]
1.曲阜市地图。
2.《鲁国之图碑》上的景灵宫。
3.寿丘牌坊。
4.宣和大碑。
5.景灵宫遗址(废墟)。
6.少昊陵前院。
7.少昊陵后院:前面的石坛。
8.少昊陵后院:后面的土丘。
9.登丘四望,看少昊之虚。
[解说]
孔子是宋国贵族孔父嘉的后代。孔父嘉是宋国的大司马。宋国是他的“祖国”,即西周以来,他的祖先世代居住的国家。
周灭商,封商朝的后代于宋。宋国的贵族是前朝遗老。他们的特点是守旧、古板、死心眼。比如宋人热衷占卜,特别执着。宋襄公,自称“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死守古代军法,不肯趁楚师半渡,没有摆好阵势,发动攻击,兵败身死,被天下笑。
孔父嘉被杀,孔子这一支是避乱而移居鲁国,传到他这一代,大约是第四代。他爸爸是新移民,妈妈是鲁国人。鲁国是他的“父母之邦”。
鲁国,是周公东征,占领商奄故地,在东方建立的殖民国家。周公封长子伯禽于此,建立鲁国。
古人说,鲁是建于“少昊之虚”(《左传》定公四年),即今曲阜市一带。
曲阜市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它是以孔子故里而著称。
曲阜这个名称,见于《礼记·明堂位》,很早就有。它是以一道隆起的土岗而得名。这道土岗在哪里?古书说法不一,有人说在城中,有人说在城东,其实,更可信的说法,它是位于鲁城的北面,从今少昊陵一带,一直延伸到鲁城西北角外,然后向南拐,贴着西墙的外侧。
曲阜市的前身是两周时期的鲁故城。鲁城改名曲阜是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曲阜县一度改称仙源县,移治景灵宫,即现在的寿丘和少昊陵。金代又改回来,仍叫曲阜县。鲁城或曲阜,分开讲,是两个地方,鲁城在西,曲阜在东,合起来,都叫鲁城,都叫曲阜。
景灵宫遗址
宋真宗是个热衷复古的皇帝,他对鲁城的发祥地情有独钟,所以把县城搬到寿丘和少昊陵,给它起了个神秘的名字。
北宋的仙源县,县衙在曲阜鲁故城东北的景灵宫,即今旧县村附近。“旧县”就是仙源县。它是鲁国的发祥地。
宋代的仙源县是什么样?有一幅石刻古地图,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线索。这幅古地图,就是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俞舜凯的《鲁国之图碑》(曹婉如等编《中国古代地图集(战国—元)》,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图版49—51)。俞舜凯是南宋人,但地图反映的是北宋的仙源县。它对理解孔子故乡的古迹,帮助非常大。在下面的叙述中,我们将随时提到它。
这幅地图上的景灵宫,是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从画面上,我们还能看出,这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建筑,原来的面积比当时的孔庙和周公庙都大。
对比宋代的地图,我们可以看一下现在的寿丘和少昊陵。它们的前身是景灵宫。
宋代的景灵宫,其实有很多宫殿。地图只能表现其大概。它分前后两部分。前院,南面开两门,东西各有一门。三组建筑,第一组标“县衙”、“县学”;第二组标“景灵宫”,第三组标“太极观”。后面的院子,标“寿丘”。
现在的寿丘和少昊陵,宽度减少,但长度还摆在那里。从南往北走,有很长一段路。
我们看到的,首先是寿丘坊。
寿丘坊的北面是一个院子,院内有荷花池,两旁巍然屹立,是宣和大碑。
宣和大碑,是宋徽宗所立。大碑原有四通,还没来得及刻字,金兵就来了。我们从日伪时期的老照片看,这些大碑都是躺在地上,碎成很多块。现在立在荷花池旁的大碑,是其中的两通,东边一通无字,西边一通有两个大字:“庆寿”,字是元至元四年(1267年)燕山老人补刻,横着写,从右往左读。它们是1991和1992年,经过修补,才立起来的。其他两通,打碎的残碑,还在院子的后面。
这两通大碑,抬头仰望,非常高,通高16.95米,宽3.75米,厚1.14米,光是赑屃(音bì xì),即驮碑的大龟,就比人还高,高达2.22米。宋代把这么大的碑拉到此处,再立起来,真不知要耗费多少人力,俗称“万人愁”。它比河北正定的五代大碑还高,堪称天下第一碑。正定的五代大碑,是打碎后埋在地下,出土后加以拼缀,估计原高14—15米,宽3.6米,厚0.88米(郭玲娣、樊瑞平《正定出土五代巨型石龟碑座及残碑》,《文物》2003年8期,67-76页),比起这两通大碑,还是小了点。
鲁国之图碑
宣和庆寿大碑
然后,出此院,往北走,是一条长路,两边,古柏参天。约120米,有一堆石块,石块很大,俗称“八卦石”。这就是景灵宫遗址暴露在地面的部分,北边有保护标志。项春生告诉我说,有文献记载,景灵宫中原有黄帝夫人像,毁于火。
然后,再往前走,约80米,是清代的少昊陵。
现在的少昊陵是乾隆三年(1738年)修建。宋代叫寿丘,丘字犯孔子讳,金元改称寿陵,清代又改称少昊陵。
我们看到的少昊陵,分前后两部分:前院是享殿,殿宇前,有明清碑刻;后院,前有石坛,状如金字塔,俗称“万石山”,是用一块一块石板贴起来的。坛顶有个小亭,亭里有个石像,据说是少昊像。《鲁国之图碑》,景灵宫的后面是“寿丘”,它的前面有三座殿,后面是这个坛。元杨奂《东游记》提到这个坛,说“前有白石像,为火爆裂”,就是上面提到的石像。这个石像,“文革”时期,头部被砸毁。但日伪时期的老照片,上面还有这个像,杨奂说,坛有石栏,“穷工极巧,殆神工所刻也”,现在已看不到。
绕过“小金字塔”,后面是个小丘,状如坟丘。登丘远望,可见院外是一片高地,有铁路从后墙外穿过。院内的小丘是连着外面的高地,其实是这片高地的一部分。《鲁国之图碑》只画前面的坛,后面看不见。院墙以北,标注“穷桑”。
这里的少昊陵,既名寿丘,又叫少昊陵,是何缘故?大家会问:它们究竟是一回事,还是两回事?如果是一回事,为什么有两个名?如果是两回事,它的哪一部分是寿丘,哪一部分是少昊陵?
查阅古书,答案并不复杂。
中国古代传说,既说黄帝生寿丘,寿丘在鲁城东门之北,又说黄帝和少昊都是在穷桑登帝位,都曲阜,甚至说穷桑就是曲阜(《史记·周本纪》正义引《帝王世纪》和或说)。这个后院,既称寿丘,又称少昊陵,原因在这里。
河北正定出土的五代大碑(碑额)
河北正定出土的五代大碑(龟趺)
少昊陵:嬴姓祖庭
看来,寿丘、穷桑、曲阜,都是少昊之虚的不同说法。
少昊之虚是曲阜鲁城的象征。
中国的古城,往往有这类古迹。我们在其他古城,也经常碰到这类古迹。它们都是以传说人物,作为古城的符号。
(二)尼山、颜母山和防山
[画面]
1.曲阜市地图。
2.《鲁国之图碑》上的尼山、宣圣庙、毓圣侯祠。
曲阜
3.鲁源村,《古昌平乡碑》,刘氏家祠。
4.尼山五老峰。
5.夫子洞。
6.尼山孔庙,庙中的批孔标语。
7.毓圣侯祠。
8.孔子观川处。
9.颜母山。
10.颜母祠。
11.扳倒井。
12.颜林(颜子墓)。
13.防山。
14.梁公林(齐国公墓)。
[解说]
出曲阜鲁故城,向东南走,是孔子的出生地和他父母的葬地。
陪同前往的是曲阜市文物局的项春生副局长。
孔子的爸爸叫叔梁纥(音hé),是陬(音zōu)邑宰或陬邑大夫,即鲁国派驻陬邑的长官;妈妈,叫颜徵在。
司马迁说,孔子的出生地是鲁国昌平乡的陬邑,即汉代昌平乡下面的一个小地方(《史记·孔子世家》)。昌平乡是以昌平山而得名。
今曲阜市东南角的鲁源村,据说,就是孔子的故乡。
我们一进村,就看到了康有为题字的《古昌平乡碑》,树在十字路口。项局长说,这不是原碑。现在,文物在野外,必丢无疑,他把它藏了起来。
1912年,辛亥革命后的第二年,康有为和陈焕经成立孔教会,要把儒教立为国教。他们打的是中国旗号,学的是西方传统,模仿欧洲大一统,宗教大一统。这是受西方侵略的强烈刺激。他们看到,西人除船坚炮利,还有精神武器。
国粹只是表面文章。
此碑是1924年立,碑文用孔诞纪年。康氏跟耶诞抬杠,上款作“孔子生二千四百七十五年”,下款作“甲子九月康有为敬书”。甲子是西历的1924年。
当时的中国,水深火热。康氏以为,只有孔教,才能救中国,当然要到这里朝拜。
鲁源村,村南是昌平山。这里是孔子的老家,但村中的居民,没有一个姓孔,多数都姓刘。村里的老房子,已经拆得差不多。村南有个老房子,是刘氏的家祠。看来,姓孔的居民早就离开了这个穷苦的乡村,去向是曲阜城。
然后,我们去看尼山五老峰。
尼山,在鲁源村的东南,原名尼丘山,孔子取名孔丘,字仲尼,就是根据这座山。后人去掉丘字,是避孔子的名讳。
尼山有五峰,也叫五老峰。狭义的尼丘,专指中峰。
司马迁说,孔子生下来,和别人不一样,他的脑瓜,形状比较怪,四边高,中间低(《史记·孔子世家》),和尼丘一个样。但令人不解的是,人的脑瓜怎么会长成这个样。过去,有一张照片,从空中拍的,此山的中间真的是凹下去一块。出于好奇,我们很想看看上面是什么样,可惜从山下看不见。
夫子洞在山下,尼山孔庙在山腰,是这里的两个景点。
夫子洞,也叫坤灵洞,是个非常小的洞,人只能俯身而入。洞内原有石床石枕和孔子石像,洞口立着《尼山孔子像记碑》,刻于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文革”期间,洞被捣毁,现在是用石板搭建。石像无存,碑移尼山书院。传说孔子就出生在这个洞里。
另外,古书还有一种说法,孔子是生于女陵山的空窦(《水经注》卷二五、《史记·孔子世家》正义)。
女陵山在什么地方?它是尼山的别名,还是另一座山?古书没有说。《鲁国之图碑》上有“女陵山”,位置在尼山西南,旁边是“白陵山”、“孟子墓”、“孟子庙”和“四基山”,看来已入今邹城市的北境。空窦,即孔窦,汉《建宁元年史晨碑》提到“孔渎、颜母井”,“孔渎”就是孔窦。这是另一个夫子洞。
尼山孔庙,规模比较小,但年代比较早,据元后至元五年(1339年)的《尼山书院碑》记载,此庙始建于后周显德中(954年)。《鲁国之图碑》作“宣圣庙”。“宣圣庙”是唐朝的叫法。
这个庙中,还有“文革”批孔的标语,历历在目。
尼山孔庙的西跨院有毓圣侯祠,《鲁国之图碑》作“毓圣侯庙”。所谓毓圣侯,是尼山的山神,孔子出名,山也封侯。
孔庙东南角有孔子观川亭。登亭眺望,可见沂河南注,汇成尼山水库(也叫圣水湖)。
尼山夫子洞:相传孔子出生处
尼山孔庙
然后,我们驱车前往颜母庄,路上拍摄颜母山和尼山水库。
颜母庄,是个集市,非常热闹。这个村,据说是孔子妈妈家,也就是孔子他姥姥家。但这里的居民,也没有姓颜的。
穿过颜母庄,一条大路,通往山头村。路上可见颜母山的背面。山上有采石场,已被勒令停工。
颜母祠,在山头村的一块高地上,大门紧锁,不得其门而入,有村民说,没关系,东墙有洞。在他的带领下,我们从这个洞进入。
院子很小,乱草丛生,地上躺着一通明代的残碑,即弘治六年(1493年)的所谓《颜母祠碑》,碑首在屋里,靠墙放着。
碑是六十一代衍圣公孔弘泰等立,原文作“有周故孔夫子外祖颜府君祠”,它纪念的不是孔子的妈妈,也不是孔子的姥姥,而是孔子的姥爷。
颜母庄有扳倒井,在颜母祠西。这口井,“文革”遭破坏,现在重修,水势已大不如前。
最后,我们来到孔子父母的葬地梁公林。
梁公林,在曲阜东,泗水南,防山北。梁公是孔子的爸爸叔梁纥,《鲁国之图碑》作“齐国公墓”。“齐国公”是宋代的叫法,元代封启圣王。
这里有两座墓,一座是孔子父母的合葬墓,墓碑是金明昌五年(1194年)立,作“圣考齐国公墓”,叫法和《鲁国之图碑》一样,墓前有元代的翁仲;一座是孔子哥哥的墓,墓碑是明永乐年间立,作“圣兄伯尼墓”,孟子的哥哥叫孟皮。孟是庶长,不能称伯。孟皮称伯尼,完全是杜撰,不但没有根据,也不合古代的惯例。
颜府君祠:孔子外祖父的祠
梁公林:孔子父叔梁纥墓
(三)曲阜鲁故城
[画面]
1.曲阜市地图。
2.曲阜鲁故城遗址遗迹分布图(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曲阜鲁国故城》,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
3.《鲁国之图碑》上的鲁故城。
4.鲁城周围的河流:泗水、洙水、小沂河、大沂河。
5.曲阜鲁城的城墙、城门和道路。
6.周公庙。
7.鲁灵光殿遗址。
8.石刻博物馆中的汉代石刻,有些石刻还保留了“文革”批孔的口号。
9.明曲阜城:阙里、孔庙、孔子故宅门、孔府、陋巷、颜庙。
10.孔林。
11.舞雩台。
[解说]
曲阜这个名称,是以一道隆起的土岗而得名,刚才已经说过。它从今少昊陵一带,一直延伸到鲁城东北角外。
鲁城东北角外,郦道元也叫曲阜。他说,曲阜上有“大庭氏之库”和“季氏宅”。季氏宅内有“武子台”(《水经注》卷二五)。
季武子台是季武子宅内的台观。《鲁国之图碑》把“季武子台”标在鲁城东北角外,洙水、庆源河分叉的夹角内。此台居中,左边是“上春里”、“少昊里”、“洙南里”,右边是“大庭乡”。
大庭是神农,《鲁国之图碑》,城内与“齐门里”比邻,有个“神农里”,或与“大庭乡”有关。
“少昊里”则和少昊所居的“穷桑”有关。
它说明,这一带是寿丘曲阜向西延伸的部分。两个地方是同一个地理单元。
《鲁国之图碑》,鲁城西墙外,有一条南北向的土岗,也标“曲阜”。
曲阜市的前身是两周时期的鲁故城。这个古城,一直沿用到西汉中期。《鲁国之图碑》是画仙源县,但还是在城圈下面标注“古鲁城”。
我们可以看一下曲阜鲁故城的遗址遗迹分布图。在这幅图上,西周鲁故城,东西长、南北窄,四角椭圆,呈长方形,规模最大;汉代鲁故城,向西南收缩,略小;明代曲阜城,向西南再收缩,最小。这个小城,完全是以孔庙、孔府为范围,其实是个孔氏城。三个古城好像套装的盒子,打开一个,还有一个。《鲁国之图碑》,画法不太准确,它把鲁城画成了圆的。
曲阜的大盒子,是西周时期的鲁故城。此城由四水环绕。曾子说,孔子教于“洙泗之间”(《礼记·檀弓上》)。“洙泗之间”是鲁城的代名词。洙水和泗水是两条河。《论语·先进》讲四子侍坐,提到“浴乎沂,风乎舞雩”,曾点洗澡的“沂”,也是两条,现在叫大沂河和小沂河。《水经注》卷二五讲鲁城水系,郦道元说,泗水源于卞,现在的泗水县;沂水源于鲁城东南,尼丘山西北;洙水是泗水在鲁城东北分出的一支。
鲁城四水,洙水在南,泗水在北,没问题。小沂河在北,大沂河在南,也没问题。问题是,它的护城河,水从哪里来。
鲁城的护城河,北面和西面,比较清楚,它是以洙水为护城河。但东面和南面,不知是什么河。鲁城东面的护城河,南半截还有河道,北半截只剩干涸的城壕;南面的护城河,只有西半截,即明城南墙的一段还在,东半截也断流。过去多以为,洙水是发源于鲁城东北角的五泉,现在看来,并不正确。
洙水和泗水,二者是什么关系,古人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洙在北,泗在南;一种是泗在北,洙在南(《水经注》卷二五)。这是为什么?
对解开这个矛盾,《鲁国之图碑》也提供了重要线索。在这幅地图上,鲁城的护城河是从泗水分出的两个支流。偏北的一条,顺北墙和西墙,在鲁城西侧注入“泗水”,这是“洙水”。洙水在五泉分叉是对的,但不是在五泉发源。偏南的一条,顺东墙和南墙,在鲁城西南,注入“泗水”,这是“庆源河”。“庆源河”是泗水的支流,也可视为泗水。“洙泗之间”是这两个支流之间。只有这样理解,古人说的“阙里背洙面泗”(《水经注》卷二五引《从征记》)才讲得通。沂水,图中有四条支流,最西的两条,一条未标水名,一条是“沙河”,源头在上游,图中看不到;往东走,才标“沂河”,源头在尼山、防山一带;再往东走,是“雩水”。“雩水”是从“逵泉”发源。它是以舞雩台而得名,但图中未标舞雩台,只有“舞雩里”和“雩坛里”。“逵泉”的西边也有“泉台里”,都是相关的地名。南边的四条河,雩水是现在的小沂河,沂水是现在的大沂河。《论语》说的“沂”,郦道元说的“沂水”,就是指这两条河。
西周鲁城东墙
在《鲁国之图碑》上,鲁城的护城河有三座桥,洙水上一座,是通“孔林”;庆源河上两座,一座通“大庭乡”,一座通“始明门”。
鲁故城,城内多半是被晚期的东西覆盖,但西周的城墙还在。“文革”结束后,1977年3月—1978年10月,山东省的考古工作者对曲阜鲁故城进行过全面勘查。据钻探实测,东墙长2531米,南墙长3250米,西墙长2430米,北墙长3560米,总长11771米。城墙的东南部保存最好,墙高10米,基宽50米。墙下立有保护标志和石刻的平面图。
这座古城,分布着鲁侯的宫庙台观、贵族的府邸、平民的住宅、手工作坊和市场,还有当地土著和周移民的墓葬。其布局到底是什么样,要靠考古发掘去揭露。我们只能从现存遗迹,琢磨一下它的大致格局。
首先,它有12座城门,过去探出11座,缺南东门,项局长说,经发掘,已经补全,确实是12个。
附注:
这12座城门的名字,《鲁国之图碑》上都有(用字幕表现):
东三门:东北始明门、正东建春门、东南鹿门。
南三门:东南章门、正南稷门、西南雩门。
西三门:西南归德门、正西史门、西北麦门。
北三门:西北龙门、正北圭门、东北齐门。
图上,城门附近,或有以城门命名的里名,如“齐门”内有“齐门里”,“始明门”外有“始明里”,“建春门”外有“建春里”,“归德门”外有“归德里”。
这些城门,见于古书,有一些不同说法。如稷门也叫高门(《水经注·泗水》),《鲁国之图碑》在“稷门”内标注“高门里”;史门也叫吏门(《公羊传》闵公二年),史吏相通;鲁城北门,也叫争门或净门(《公羊传》闵公二年、《说文·水部》)。
另外,鲁城还有郭门或外门,如莱门(《左传》哀公六年和八年),《鲁国之图碑》在“始明门”外标注“莱门”,杜预说是“鲁郭门也”;石门(《论语·宪问》),郑玄说是“鲁城外门”;子驹门(《左传》文公十一年),贾逵、杜预说是“鲁郭门”。
其次,《考工记》的王城,是九经九纬,它也有五条横街,五条纵街。
这些街道,多不可考。
我们只知道,鲁城有一条叫“五父之衢”的街道。据说,孔子的母亲死后,他想把父母合葬,却不知父亲葬在何处。他把母亲的棺材停在五父之衢,向路人打听。最后,问过“陬曼父之母”,才知道自己的爸爸是葬在防(《礼记·檀弓上》)。古人说,五父之衢是“鲁县东南道名”(《左传》襄公十一年杜预注)或“曲阜县东南二里鲁城内”(《史记·孔子世家》正义引《括地志》)。但《鲁国之图碑》有“五父里”,却是标在鲁城的东北角。
鲁城似可分为六区,北三区,南三区。
在《鲁国之图碑》上,北三区,是以“文宪王庙”即周公庙居中,东为“胜果寺”,西为“白鹤观”。“胜果寺”东是“臧武子井”、“神农里”、“齐门里”和“颜林”。“白鹤观”西是“褒圣里”、“孔圣村”、“庄公台”和“昭公台”。南三区,是以鲁灵光殿遗址的南部和古泮池居中,西为“文宪王庙”即孔庙,东为“义门东氏宅”和“开元里”。
“白鹤观”,今已不存。
“臧武子井”,旧有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的《臧武子故台碑》,现藏孔庙中。
鲁城内有很多夯土台基,它们到底是什么建筑的遗存,古书有不少说法,学者有很多猜测。
鲁城最重要的夯土台基,要属郦道元所说“臧武子井”西面的“周公台”,即今周公庙和周公庙以北的夯土台基,地势最高。
周公庙:相传子入太庙每事问处
周公庙,就是《论语》两次提到的“太庙”。现在的周公庙,是清代的周公庙,规模比较小,位置偏南。庙中有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的《文宪王庙碑》。“文宪王庙”是宋代的叫法。《鲁国之图碑》的周公庙,正作“文宪王庙”。它的面积很大,几乎占据了北城的整个中部。它的两边各有一组建筑,西边是“白鹤观”,东边是“胜果寺”。“胜果寺”这个地名,现在还有,叫“盛果寺”,是周公庙以北的一大块地方,和宋代的概念不一样。
在《鲁国之图碑》上,胜果寺东南,有个“颜林”。这个颜林,“文革”后荡然无存。
曲阜有两个颜林。一个是防山附近的颜林,即所谓东颜林,也叫颜子林或复圣林。它是模仿曲阜孔林和梁公林,除颜回自己的墓,还有他爸爸、儿子、孙子的墓。颜回的爸爸,也是孔子的学生,叫颜路。这个墓地,《鲁国之图碑》是作“颜子墓”。另一个颜林,才是《鲁国之图碑》上的“颜林”,即所谓西颜林。它是颜氏后裔的墓地,晋唐之际,颜氏当侍郎的很多,也叫侍郎林。任昉《述异记》说,“曲阜古城有颜回墓”(《太平御览》卷九六一),似乎后者也有颜回墓。
在《鲁国之图碑》上,还有很多标为“台”的地名,可能也是古代建筑的遗址,如“季武子台”、“襄仲台”、“庄公台”、“昭公台”、“斗鸡台”、“泮宫台”。“义门东氏宅”前也有一个台。
“季武子台”,上面已经提到,今周公庙东出土过一通清代的《季武子之台碑》。
“襄仲台”,旧说在古城豁南小泉村东。
“庄公台”,旧说在城东南三里,又名雨观台。
“昭公台”,旧说在雨观台西南约50米。
“斗鸡台”,旧说在城东七里大壑外约50米。
另外,还有望父台(鲁公台),等等。
它们和《鲁国之图碑》的记载不太一样。
一般认为,周公庙所在的一大片遗址,就是鲁城的宫城所在。这片遗址后边,是手工作坊。今周公庙正好在这片夯土基址的东南,也就是坐北面南的前边和左边。学者认为,其布局似乎含有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意味在内。它让人想起《周礼·考工记》的营国之制。中国的城市规划,比如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就继承了这套设计。它的皇城和紫禁城,就相当于这一部分。
汉代遗址,最重要,当属灵光殿遗址和埋在地下的汉城。
灵光殿,是西汉鲁恭王的宫殿,据说是建在春秋鲁僖公的殿基上(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序》,《文选》卷一七)。这里一直是鲁城的中心,汉代到宋代,鲁国、鲁县或曲阜县,治所一直设在这里,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才搬到今少昊陵一带,改称仙源县。
汉鲁灵光殿遗址
灵光殿在哪儿,《鲁国之图碑》也提供了重要线索。它在“文宪王庙的北边,画有一道形墙基,开口在南,正好把“文宪王庙”和“胜果寺”框在里面。宋代的胜果寺,不是在周公庙的后边,而是在它的东边两者不一样。
现在,值得注意的是,“文宪王庙”的南边,有一段空地,空地以南,也有一道形状相反的围墙,开口在北,大体和北面的围墙相对,“文宪王庙”和“胜果寺”下面的遗址,即标注“小石城”的遗址,和北面围墙内的遗址,很可能属于同一组建筑,即灵光殿。“小石城”三个字的两旁,标有“灵光殿基”,这片遗址的南面有“灵光里”,也和灵光殿有关。
还有,我们注意到,“小石城”的西南角有“伯禽井”和“端门里”。“端门里”靠近的门,应即端门。这是遗址的南门。相当故宫的午门。端门旁标“两观”,则是孔子诛少正卯的地方(《孔子家语·始诛》)。孔子诛少正卯,见《荀子·宥座》等古书。“两观”,郦道元叫“双石阙”(《水经注》卷二五)。它是遗址南端的门阙,既可能是灵光殿的南阙,也可能是鲁宫城的南阙。鲁城稷门外,旧有明代的《两观台碑》,已经亡佚,立碑者似乎是把两观当成了鲁城的南门。
日本人发掘出土的汉鲁灵光殿北陛刻石
1942年,日本东亚文化协议会在曲阜发掘,曾在今周公庙的附近出土过灵光殿的北陛刻石。这件文物,现藏曲阜汉魏碑刻博物馆。
灵光殿以南,是所谓古泮池、古泮宫。《鲁国之图碑》标有三个水池:“太子池”,是长方形,即所谓太子钓鱼池,太子即鲁恭王;“泮水”,是正方形;“曲池里”北有一水池,作曲尺形,顾名思义,就是“曲池”。
金明昌二年(1191年),太子池旁出土过《五凤二年鲁孝王刻石》,现藏曲阜汉魏碑刻博物馆。
它们的旁边是两个台:“泮宫台”和“斗鸡台”。“斗鸡台”,相传是季平子和郈昭伯斗鸡的地方,郦道元说是两个台(《水经注》卷二五),《鲁国之图碑》上也是两个台。此处原有嘉靖四十五年的《古泮宫碑》,现藏孔庙。
汉代的出土物,主要是汉魏碑刻博物馆收藏的两汉碑刻(23件),以及翁仲、辟邪等石刻。有些出自孔庙,有些出自孔林,还有一些是四郊汉墓所出。
它们,也留下了时代印记。有些石刻,上面还有批孔的口号。
郦道元说,孔林有“铭碑三所”,孔庙有汉魏碑刻七通,五碑有字,两碑无字(《水经注》卷二五)。馆藏的《孔宙》、《孔彪》、《孔褒》、《孔谦》等碑可能出自孔林,而《乙瑛》、《礼器》、《韩敕》、《史晨》等碑可能出自孔庙。
汉代的鲁城,完全是埋在地下。考古发掘证明,西汉早期和中期的鲁城,还是沿用春秋战国的鲁城,汉城是西汉晚期才有。它的东北角其实是压在灵光殿的遗址上。
现在的曲阜市,到处被现代建筑覆盖,车水马龙,红尘滚滚,旅游景点,主要是宋代以来,金元以来,特别是明清以来的遗迹,特别是与凭吊孔子有关的各种遗迹。这些古迹,主要集中在明代的曲阜城内。
明代的曲阜城,偏于鲁城西南,本是鲁城的平民区,和北京的宣武区相似。但孔子和颜回,后来是大名人。孔庙、阙里、孔子故宅门、孔府、陋巷、颜庙是城中的六大景点。
孔庙,本来是孔子的家。孔子住的里,叫阙里。阙里是古代原有的里名。《论语·宪问》有“阙党童子”,就是住在这一带。阙里之所以叫阙里,是因为它挨着鲁宫城的阙门。
孔子的家,只是个不大的院子,颜母住正房,孔子住西房,夫人住东房(《水经注》卷二五)。孔子死后,因宅设庙,规模越来越大,越盖越豪华。他根本想不到。
现在的孔庙是明清的孔庙,明代把住的地方分出,变成孔府。孔庙、孔府之间的那条巷子,现在叫阙里。阙里的北头,是所谓孔子故宅门。孔府西边有一条巷子,巷子北头有个牌坊,叫陋巷坊,是表示颜回贫居陋巷的陋巷。陋巷北头是颜庙。这都是后来的布局。
孔庙,《鲁国之图碑》叫“文宪王庙”,这是宋代的叫法。宋代的孔庙非常大,几乎占据了南三区的整个西区,比现在的孔庙、孔府加起来还大。图上的“阙里”是指这一大片。它的东边,紧挨着陋巷,过了陋巷,就是灵光殿遗址的南部。
当时的孔庙,和现在不一样,但相当大成殿前的院子里,已经有“杏坛”和两棵“手植柏”。
孔子手植柏,一般多称为孔子手植桧。柏也叫栝(kuò)或桧(guì)。
孔庙旁边的陋巷,旁边标着“陋巷里”。陋巷北口,只有一口“颜子井”。今陋巷井,旁有明万历六年(1578年)的《陋巷故址碑》,可见,这口井是陋巷的标志物。颜庙有元皇庆元年(1312年)《陋巷故址之碑》,它记载着陋巷的长宽,长是92—93步,宽是16步。
我们从宋图看,颜庙是后来才盖起来的,当时还没有。
在《鲁国之图碑》上,“文宪王庙”的西边是“矍相圃”和“矍相里”,从图上看,是个四面有围墙和门道的地方,按该图的画法,是个小城。矍相圃是孔子和弟子习射的地方(《礼记·射义》),等于当时的运动场。
矍相圃,原有明《古矍相圃碑》。现在,什么都没有,代替它的是个电影院,但日伪时期的老照片上还有。
在《鲁国之图碑》上,鲁城西墙外,洙水入泗处,有“子我墓”和“崇儒里”。子我墓即宋代的宰予墓,和清代的宰予墓位置大不一样。
清代的宰予墓,原在东关外,后来荒废,失其所在。清康熙年间,在古城村东南发现断碑:《齐公宰子墓碑》,就在当地修了个宰予墓。墓前原有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的《先贤宰子之墓碑》,现已不存,但在日伪老照片上,还能看到。
曲阜陋巷井:相传颜回贫居陋巷处
鲁城以北,有孔氏的家族墓地。这片墓地,现在叫孔林。
北宋天禧五年(1021年),称孔子为“至圣文宣王”,“至圣”是宋代的叫法。
有人以为,孔林应叫至圣林,孔林只是俗称。但在《鲁国之图碑》上,这片墓地却是标为“孔林”。“孔林”也是宋代的叫法。
这片墓地,除偶尔发现过一点汉代石刻,主要的东西全是宋以来的。宋代,孔林还没有林墙。现在的林墙,是元至顺三年(1332年)才有。有趣的是,它的南墙是修在西周鲁故城的北墙上。
洙水从墙的北面流过,原来是鲁故城的护城河,现在也成了孔林的一景。
曲阜小沂河:曾点游泳的地方
出鲁故城的雩门,即南三门的西南门,小沂河和大沂河之间,还有一个古迹,也很有名。这就是舞雩台。
舞雩台,是鲁国祈雨的祭坛,现在是个土台。《鲁国之图碑》未标“舞雩台”,但西有“舞坛里”,东有“舞雩里”,南有“雩水”,还是和舞雩台有关。
这座土台,现存大小,南北长115米,东西宽120米,高7米,长宽高可能都有所缩小,如郦道元说,“坛高三丈”(《水经注》卷二五),约合8.4米,就比现在高出1.4米。
台下,用石栏围起,就是用以表示原来的范围。
我们登上土台,只见长满荒草,草丛中有不少农民挖的红薯坑(埋红薯的坑)。台上原有二碑,一碑是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的《舞雩坛碑》,现存孔庙中;一碑是《圣贤乐趣碑》,已毁于“文革”。现在立在台上的碑都是复制品。
舞雩台,孔子散步的地方
舞雩台上的舞雩坛碑
1977—1978年,考古学家解剖过这个土台,结果证明,这确实是西周古迹。
1979年,舞雩台还出土过一件汉代刻石,上面有两个“麃”字,现藏汉魏石刻博物馆。
舞雩台在雩门外,略向东偏。孔子住阙里,离雩门最近。他和学生散步,出此门南行不太远,就是舞雩台。
孔子和孔子的学生,他们驻足登临,就是这个台。
舞雩台出土的麃刻石
鲁城以南,还有圜丘。郦道元说,“沂水又西南迳圜丘,丘高四丈余”(《水经注》卷二五)。“丘高四丈余”,约合11.2米。《鲁国之图碑》,是把“古圜丘”标在沂水的南面。
另外,年代较晚,还有两处古迹:
(1)有若墓。在城南南泉村东南,1986年立有保护标志。
(2)林放墓和林放问礼处。在城南林家村西北,1986年立有保护标志。
林家村的居民,自认为是林放的后代。林放问礼处,原有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立的《问礼故址碑》,现藏孔庙。
这座古城,还埋藏着很多秘密,值得探索的问题,很多很多。
第四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题辞]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一)适周问礼
[画面]
1.洛阳市地图(注意:画出王城、汉魏洛阳城和洛阳旧城的范围)。
2.东周王城遗址的平面图。
3.王城遗址西北角残存的夯土堆。
4.汉魏洛阳城的平面图。
5.金村、村北寨门、金村大墓所在的庄稼地。
6.汉魏洛阳城的西北角以及东墙。
7.天子六驾车马坑。
8.周王陵。
9.武梁祠出土的《孔子见老子像》和其他《孔子见老子像》。
10.孔子入周问礼处。
[解说]
孔子的一生,主要是教书育人。他活了73岁,1—50岁,一直待在家里,读书是自娱自乐,教书是助人为乐,他很快乐。这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1—15岁,是他的青年时代。他是陬邑有名的大孝子,从小热爱礼乐,就连做游戏,和小朋友玩,都是演习礼乐。晚年,他回忆说,他是“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十五而志于学”,是从15岁立志学礼乐。“三十而立”,是30岁才学成。他是在30岁上出名,以精通礼乐,闻名于鲁。
30岁以后,他不满足于自己的见闻,曾两次出游。一次是34岁,上周都洛阳;一次是35岁,上齐都临淄。就像今天的山东青年,离开自己的老家,到济南和北京转一转。当时的洛阳,是天下的首都,临淄是大国的首都,都是大地方。
孔子到洛阳访问,主要是向老子问礼。
他到过的周,有两座城,一座是王城,一座是成周城。
我们在洛阳地区的考察,是由河南省文物局洛阳二队的宋云涛队长陪同。
王城,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工区涧河的东西两岸,上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对它进行勘探发掘,已经找到它的大致范围。它的夯土城墙,绝大部分都埋在地下。北墙最完整,长2890米,东墙已被水冲毁,西墙和南墙还断续存在。宋队长说,地面上的城墙,只有一个地方还可以看到,就是它的西北角。
我们开车,去找这个西北角。车子开到涧水桥,宋队长回忆,就在此桥附近。他下来问路,往东走,建材市场旁边有个加油站。他说找到了。
加油站的后墙有个小门。经联系,加油站的职工为我们打开了这个小门,里面是几所房屋的夹角,夯土堆就锁在这个夹角内。
我们拍了录像。
成周城,在汉魏洛阳城的地下。我们开车,经白马寺,东行,到达汉魏洛阳城。这片遗址很大,有一片围起的地区,是阊阖门遗址,一片摩托车旁,很多探工正在钻探。
一条大路向北,我们来到金村。金村,村北有寨门,上书“气接邙岭”。金村在汉魏洛阳城的北端,前面不远,就是邙山。村东有一片庄稼地,就是著名的金村大墓所在。站在这里,向北向西看,可见汉魏洛阳城的东北角。返回,开到南边的公路上,可见汉魏洛阳城的东墙。
洛阳故城
东周时期的洛阳,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古迹,如洛阳市中心的“天子六驾”车马坑,洛阳市西南的周王陵,都是属于这一时期的遗迹。
洛阳也有周公庙,是隋唐洛阳城留下的古迹,就在唐应天门遗址的旁边。现在的建筑虽然晚,是明清时期的建筑,但纪念的事情却很古老。
孔子入周问礼,是个非常有名的故事。这个故事,一直有人怀疑。尊孔者不愿相信,孔子学问这么大,怎么会纡尊降贵,向道家的祖师爷请教。他们宁愿相信,这是后世道家编造的神话。但这种说法,战国就有,汉代更是时髦说法。如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就是非常流行的主题。
汉画像石上,孔子见老子像,例子很多,最初广为人知,是武梁祠的画像石。
武梁祠的画像石,孔子见老子像,早就不在嘉祥,现藏山东济宁市博物馆。其左端题记曰:
孔子见老子画像,在洪氏《隶续》。乾隆丙午冬,钱唐黄易得此石于嘉祥武宅山,敬移济州府学。(乾隆丙午是1786年)
画面上方,老子在右,拄杖而立,面朝左,旁注“老子”,孔子在左,袖中执雁,面朝右,旁注“孔子”,孔子身后是一辆两匹马的马车,旁注“孔子车”。他们中间,是个叫项橐的小孩。项橐脸朝孔子,问孔子。他手中拿着个玩具,叫鸠车。
鲁迅论及孔子的形象,他的印象是:
这位先生是一位很瘦的老头子,身穿大袖口的长袍子,腰带上插着一把剑,或者腋下挟着一枝杖,然而从来不笑,非常威风凛凛的。假使在他的旁边侍坐,那就一定得把腰骨挺的笔直,经过两三点钟,就骨节酸痛,倘是平常人,大约总不免急于逃跑的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248页)
他的印象就来自这类画像。鲁迅博物馆有两幅《孔子见老子像》拓本,都出自武梁祠的画像石。
我们不要忘记,汉初尊老子,老子的影响非常大,孔子见老子,是借老子宣传孔子,这是聪明的宣传策略。
汉代流行的这类画像,来源是当时的壁画。
汉文帝时期,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修建的文翁学宫,里面就有孔子及七十子的画像。
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洛阳鸿都门设置的学宫,据说也有这类壁画(《后汉书·蔡邕传》)。
洛阳东关:相传孔子入周问礼处
鸿都门是东汉太学所在,位置在汉魏洛阳城的东南,《熹平石经》就立在附近。
孔子见老子,在哪儿见?王城还是成周城?不知道。
为了满足这种想象,后人在洛阳旧城的东关,即今湹河区东关通巷北口和东关大街立了两个景点,一个是老子故宅,一个是孔子入周问礼处。
我们经过东关桥,来到洛阳市的回民聚居区。
老子故宅,现在已被拆掉。孔子入周问礼处,原来是文庙,现在只有一通石碑,清雍正五年(1727年)立,碑额作“重修文庙碑记”,碑文作“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立碑者想象,孔子来洛阳,一定是从东门进入,所以把碑立在这里。而他要见老子,老子也就出现在旁边。
想象的力量是无穷的。
(二)适齐观乐
[画面]
1.淄博市临淄区地图。
2.齐国故城。
3.齐国历史博物馆。
4.东周殉马坑。
5.晏婴墓。
6.天齐渊。
7.韶院村。
[解说]
齐国故城,临淄古城,位于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两周时期,一直是齐国的国都。我们的考察是由山东省考古所临淄工作站的魏成敏先生陪伴。
齐城分大小城,开十三门。左有系水,右有淄水。系水已枯竭,淄水南流,经过牛山北麓。
其大城是城,在东。西墙长2812米,基宽32—43米;北墙长3316米,基宽33—43米;东墙长5209米,基宽20—26米,部分区段基宽30—33米;南墙长2821米,基宽17—25米。
小城是郭,在西。西墙长2274米,基宽20—30米;南墙长1402米,基宽28米;东墙长2195米,基宽38米;北墙长1404米,基宽28米。
齐城西北隅,还保存着古城的排水道口。西墙,也保存着城垣遗址。
明清时期的临淄城,只占齐城南门一带的一小块,比齐城小得多。
齐国历史博物馆,陈列着当地出土的重要文物,其中有不少齐国的乐器。
孔子35岁,曾到此一游,见过齐景公和晏婴。五年前,他们曾访问过鲁国,向孔子问礼,留下深刻印象。虽然,齐景公借口自己太老,不肯重用孔子,但孔子还是很有收获。他到齐国的最大收获,是欣赏音乐。
孔子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论语·公冶长》),是个值得尊重的人,跟他相处越久,越佩服他。但对齐景公,印象并不好,“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得)而称焉”(《论语·季氏》)。
晏婴墓,在古城内。魏先生说,这是个假墓,我们探过,墓底是生土。看来,这只是个凭吊性的古迹,出于怀念,后人堆建了此墓。
东周车马坑,其实是河崖头5号墓。墓坑四壁是垒石为穴,墓穴四周,全是殉马。这座大墓,年代与齐景公相近,学者推测,就是齐景公的墓。《论语》说“齐景公有马千驷”,这里的殉马居然有600匹之多。
临淄
临淄故城,齐城南7.5公里有牛山,牛山的西北麓,淄水北岸,是著名的天齐渊。
天齐渊是齐国胜景,纪念它的祠,是八主祠的第一祠,天主祠。齐国称齐,据说与此有关。
魏先生凭回忆为我们引路,一路打听,经过一个挖沙场,终于找到天齐渊。
天齐渊,是个泉眼,古代的泉眼往往称渊。这个泉眼,过去流量很大,据说是五泉并出(1957年),日涌水达69000方。上世纪80年代,因为炸山采石,泉水断流,已经变成乱石窝,但石壁上还有流水痕迹;原来的建筑早已毁弃,但地上还遗留着砖瓦和建筑构件。石碑,已移置临淄石刻艺术馆。如果没人指点,你很难相信,眼前的一切,就是齐国最重要的古迹。
淄博临淄区河崖头大墓
淄博临淄区闻韶村:相传孔子在齐闻韶处
闻韶村出土的石磬
齐城内,阚家寨一带,经常出土一种带“天齐”铭文的瓦当,有些是战国的,有些是汉代的。
看来,渊在城外,祠在城内。
真正的天齐渊已毁,人们在新建的临淄区,又造了一个天齐渊,亭、台、水、榭,一应俱全,可惜全是假的。
孔子在齐观乐,欣赏过《韶》乐的演奏。听过演奏,“三月不知肉味”,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一直赞叹《韶》,说它比《武》更好,“尽美矣,又尽善也”(《论语·八佾》),完美得无以复加。
孔子酷爱音乐,曾跟很多乐师学习,如鲁国的乐师师襄子,就教过他鼓瑟击磬。他教学生,“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把乐教当作最高境界。四子侍坐,有琴瑟伴奏(《论语·先进》)。心情郁闷,则击磬以发(《论语·宪问》)。
齐城内,有韶院村。韶院村,原名枣院村。《临淄县志》记载,嘉庆年间,村人掘地得古碑,上刻“孔子闻韶处”,后来附近又出土过石磬数枚,所以才把村名改为韶院村。宣统三年(1911年),村人重立了《孔子闻韶处碑》。有趣的是,1983年,这里又出土了一块石磬,有“乐(磬)”二字,正是东周时期的东西,现藏齐国历史博物馆。
他的一生,都伴随着音乐。
第五集
从政的烦恼
[题辞]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价)而沽(贾)诸?”子曰:“沽(贾)之哉!沽(贾)之哉!我待贾(价)者也。”(《论语·子罕》)
佛肸(音bì xī)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叛),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论语·阳货》)
[画面]
1.费邑故城。
2.郈邑故城。
3.成邑故城。
4.中都故城。
5.夹谷之会处。
[解说]
孔子爱读书,读书是为了做官。种庄稼,他不喜欢。没有官做,他宁肯挨饿。
仕与不仕,对他来说,是个哈姆雷特式的老问题。这个问题,终生都苦恼着他。
古人活得短,五十就算老。在他看来,一个人,四五十岁还不出名,一辈子也就完了(《论语·子罕》)。他说的出名,跟从政、为政分不开。可惜的是,他这一辈子,前50年,一直没有机会做官,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他是51岁,才在鲁国做官。
费县的费邑遗址
春秋晚期,鲁国的国君,鲁襄公、鲁昭公、鲁定公、鲁哀公,他都赶上了,但鲁襄公在世时,他还是个小孩。
孔子在世时,鲁国是由三桓把持朝政。所谓三桓,是鲁国的三大贵族:季氏、叔氏和孟氏。孟氏也叫仲氏。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代,分别担任鲁国的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
季氏传了三代,季平子、季桓子和季康子。孔子打交道最多,主要是后两位。叔氏是叔孙武叔。孟氏,是孟懿子。
他们担任大臣,不但在鲁城有府邸,也在鲁城之外有封邑。三家的封邑,就是著名的“三都”。季氏的封邑在费(音bì),叔氏的封邑在郈(音hòu),孟氏的封邑在成。费在鲁城西南,郈、成在鲁城西北。他们在两处置家,各有家臣管理。比如阳货为季氏宰,就是替他管鲁城府邸的大管家;公山弗扰为费邑宰,就是替他管费邑的大管家。
费县
我们对“三都”做了实地考察。
费邑故城,在今费县(属临沂市)西北,上冶镇西毕城、古城、宁国庄村一带,是东周和汉代连续使用的古城。古城呈长方形,北眺蒙山,东、南两面临浚河(古治水),北墙和南墙宽约875米,东墙长2150米,西墙长2350米,城中最宽处约1125米,总面积达222.8万平方米。地面仍有残垣,时断时续,高约3—5米,宽约15—30米。小月河横穿古城。城中有一东西向的丘陵,把城分为两半,北高南低。南城墙和北城墙外,均有城壕。我们走日东高速来到这里。公路纵穿古城,很宽,古城遗址就在公路两边。2002、2003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了配合这条公路的开通,曾在这里发掘和勘查。路西,古城西北角,有一大坑,是所谓季桓子井,坑的北侧有石碑两通,一通为乾隆年间费县知县骆大俊所立《季桓子井碑》,一通为嘉庆年间孙星衍等人立的《季桓子得羵(音fén)羊之井碑》。地面上到处都是砖瓦陶片。陪同我们的是费县文化局的干部王文明先生。
费邑遗址出土的地砖
地砖图像复原
郈邑故城,在今东平县(属泰安市)的东南。
成邑故城,出发前,只知道大方向在今宁阳县(属泰安市)东北,具体地点并不清楚。我们到宁阳县,先去磁窑镇,一打听,才知道,此城在今宁阳县东庄乡的南故城村一带。我们从东庄乡出来,西行右拐,来到一大片庄稼地前。向西走,经过一道人工修建的土梁,登上古城废墟。陪同我们考察的,是宁阳县委宣传部的杨丽华女士和东庄乡管理区的书记邢礼彪先生。
成邑故城位于东庄乡西,南北长约850米,东西宽约630米,原来是长方形,地面残存是古城的东北角,东、北两面,残墙还有约100米长,最高处,高约12米,宽约20—30米。我们从废墟上远眺,周围很开阔。
邢书记指着说,古城东边是东庄乡,南面是南古城村,西面是西故城村,北边是北故城村,东庄乡,其实就是东故城村。这些地名,都与古城有关。我们在东墙上,正好碰到一位老汉,据他介绍,古城的东、南、西三面原来有河环绕。这个古城也是东周和汉代连续使用。
宁阳
三桓,势力最大是季氏。孔子对季氏最不满,经常批评。叔孙武叔,跟季氏跑,也令他讨厌。孔子死后,抬高子贡,毁谤孔子(《论语·子张》),就是这个人。他们当中,跟孔子关系最近,其实是孟氏。孟氏多孝子,孔子很欣赏。孟敬子临死,把他的两个儿子托付给孔子,其中之一,就是孟懿子。孟懿子拜孔子为师,对他最尊敬。
孔子51—54岁,一共当过四年官。
51岁,当中都宰。
52岁,先当司空,后当大司马,为鲁昭公沟墓,于夹谷之会,相鲁定公,与齐国会盟,为鲁国赢得了外交胜利。
54岁,堕三都,杀少正卯。
这是他的政绩。
中都在汶上县(属济宁市)。我们到汶上考察,特地寻找过它的遗址。陪同我们考察的是汶上县博物馆的前馆长,李继平先生。中午吃饭,李馆长说,孔子是他们的第一任县长,现在的县长是第268位,孔子当年治中都,中都是个和谐社会。
中都故城,遗址在次丘镇朱庄村。我们在朱庄村一带眺望,地面上没有任何痕迹。从前这里有过“孔子讲堂”和“孔子钓鱼处”,朱氏的族谱还画有它们的图,但现在也不复存在。
另外,当地有所谓“九公墓”,地点在汶上县西南邻近嘉祥县的南旺镇一带,传说是鲁桓公到鲁昭公九个鲁侯的墓地。这里,原来有九个崓堆,现在只有一个,还有痕迹可辨。这个“九公墓”,未经考古勘查,不能证实就是鲁侯的墓地。但《左传》定公二年说,鲁昭公被三桓逼走,死在乾侯,季桓子想把他葬在“阚公氏”,即鲁国的公墓,被鲁大夫荣驾鹅劝止。季桓子把鲁昭公葬在鲁侯墓地的墓道南,和鲁国先君的墓葬是分开的。后来,孔子当鲁司寇,才“沟而合诸墓”。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阚的地点正在汶上县南旺镇一带。
汶上、济宁
既然鲁侯的墓地在中都,孔子当中都宰,很可能就是负责鲁侯墓地的管理。我们都知道,陵墓修建,属于土木工程,古代往往由刑徒从事,就是归司空和司寇管。司空和司寇有密切关系。孔子当司空,钱穆推测,是少司空,很有道理。孟懿子既然是大司空,他当的司空,自然是少司空,也就是孟懿子的助手。他从中都宰,当到少司空,当到大司寇,恐怕都是由孟氏推荐。
孔子参加的夹谷之会。夹谷在哪里?主要有莱芜、新泰二说,双方都有一些晚期凭吊的古迹作支持。这次谈判,大体是在齐鲁的边界上,位置大约在齐长城的内外,与齐、鲁二国的首都,距离差不多。
孔子堕三都,是为了打击三桓。当时,由于三桓的家臣势大凌主,接二连三,先后发生阳货之乱、侯犯之乱、公山弗扰之乱,三桓暂时接受了他的主张。但是,一旦把这些势力打下去,他们就不再需要孔子。在齐国的压力下,孔子离开了鲁国。
莱芜
孔子从政,经常为站队的问题而苦恼,当时各国都有类似三桓的卿大夫专政,他们的势力比国君大,唯一可以制衡他们的力量,就是他们的陪臣。孔子多次犹豫过,在这两股恶势力之间,他该选择什么?
他说,他想当官,就像藏在珠宝盒里的宝玉,待价而沽。他不能像挂在墙上的葫芦,只中看,不中吃。
可是,他的运气并不好,当他已经接近权力的巅峰,他才发现,前面还有不可逾越的障碍。
第六集
知其不可而为之
[题辞]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史记·孔子世家》)
(一)概况
[画面]
1.曲阜市的周游列国雕像。
2.地图:孔子周游列国的路线:鲁—卫—曹—宋—郑—陈—蔡—叶—陈—卫—鲁。
[解说]
公元前497年,孔子55岁,在齐国的政治压力下,他被迫离开鲁国,前往卫国,到其他国家,寻找政治出路。这一去就是14年。
有些古书说,此次出行,孔子拜见过70多个国君(如《庄子·天运》、《汉书·儒林传》),这是夸大之辞。其实,他只访问过7个国家。
他的出游,主要目标是卫国,即今河南濮阳市一带。他在卫国,前后住过9年。
55—59岁,有五年的时间,他是在卫国度过:两年在卫国游历,三年为卫灵公做事。
孔子周游列国路线图
60岁这一年,卫灵公去世,卫灵公的太子逃亡在外,受晋国支持,准备返国即位,但卫国却立了卫出公即太子的儿子即位。卫国政局不稳,他决定自卫南下,经曹、宋、郑,到达陈国。陈国是他选择的第二个国家。
61岁,他事陈湣公,又是三年。
62岁,晋国发生佛肸之乱,他曾考虑到北方最强大的国家晋国去发展,最终放弃。
63岁,他决定离开陈国,到南方最大的国家楚国做最后一试。他经蔡地,即与陈国邻近的蔡地,西行,到达楚国北方边境上的叶县,同楚国的封疆大吏叶公见面,希望楚昭王能重用他,不成功。不得已,他经陈国,返回卫国。回来的路线可能与来路相似。
64—67岁,他事卫出公,又是四年。最后返回鲁国,已经68岁。
他的这段经历,一般叫“周游列国”。游历范围,除曹国,都在今河南省的范围之内。
下面,让我们按照他的行程,一一介绍他到过的地方。
(二)去鲁适卫
[字幕]
55岁(前497年),去鲁适卫。
56岁(前496年),过匡被围,经蒲返卫。
57—59岁(前495—前493年),仕卫灵公。
[画面]
地图:孔子去鲁适卫的路线,鲁—匡、蒲—卫(曲阜—长垣—濮阳)。
1.颛顼陵(二帝陵)
[画面]
颛顼陵陵园外景。
颛顼陵的旧门和旧墙。
颛顼陵。
帝喾陵。
[解说]
鲁国和卫国,彼此邻近,两国的都城,基本上是在同一条横线上。孔子离开鲁国,从曲阜西行,一马平川,不用渡黄河,就可直接到达卫国,当时的黄河还在卫国的西边。
卫国,是黄河故道摇头摆尾经常决堤泛滥的地区。卫国曾屡次迁都,除避兵祸,也避水患。西周初年,卫国是封于沬,即今河南淇县,位置在黄河故道的西边。春秋,搬到黄河故道的东边。前后三迁其都,总趋势,是不断往东迁。
春秋时期的卫,先迁于曹,再迁楚丘,都在今滑县境内。公元前629年,卫迁帝丘,是最后一站。此后388年,卫一直以帝丘为都。
孔子到过的卫城是帝丘,在今濮阳东南。所谓帝丘,是指“颛顼之虚”(《左传》昭公十七年)。杜预说,西晋就有颛顼冢,位置在当时的濮阳城内。西晋时候的濮阳城,是在今濮阳县的西南。
现在的颛顼陵是在内黄县。内黄这个地名是区别于外黄,意思是在黄河的内侧,即黄河的东南。此陵在濮阳县西,俗称“二帝陵”。二帝陵是两个沙丘,颛顼陵在东,帝喾陵在西,始建于唐大和四年(830年),屡兴屡废,明清以来的建筑,已被黄沙掩埋,房倒屋塌。有老人回忆说,小时候,捉迷藏,他们挖开沙土,可以钻进当时的庙堂。现在的陵园是近年重建,焕然一新:除旧门、旧墙等遗迹,以及元以来的碑刻,还保留着,大部分东西都是新的。
这个颛顼陵真的就是颛顼的陵墓吗?
很多人都希望如此,特别是当地人。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颛顼只是一个传说人物。
考古学家已经探明,它的下面是个新石器遗址,仰韶、龙山时期的东西都有。它不但不是颛顼的陵墓,也不是西晋的颛顼冢。
颛顼冢,只是一个文化符号,它代表的是帝丘城的古老渊源。
这个想象,确实很古老,但它毕竟是想象。
2.卫故城
[画面]
濮阳市和濮阳县的地图。
濮阳故城和西水坡遗址,城内的四牌楼等景点。
濮阳
颛顼陵
卫故城的平面图。
高城村遗址。
黄河故道的遗迹。
金堤河。
[解说]
河南濮阳,是座非常古老的城市。今濮阳市内,有春秋时期著名的戚城遗址,是子路战死的地方。它的南面,是明清以来的濮阳县。县城建在五代澶州北城的范围内,至今保存着高大城墙。旧城内,明代建筑四牌楼一带,还保存着明清以来的老街;御井街一带,还保存着澶渊之盟的见证,宋代的《回銮碑》。县城西南角,是蚌塑“龙虎图”的出土地,即著名的仰韶文化遗址,西水坡遗址。
不过,我们不要以为,孔子到过的卫城,就在濮阳市区或濮阳县城的范围内。
孔子到过的卫城是叫帝丘。卫嗣君五年(前320年),卫国领土缩小,只限于濮水北面的一小块儿,才改称濮阳。它的得名是因为城在濮水的北岸。战国时期的濮阳,据说在濮阳县的西南,既不是现在的濮阳市,也不是现在的濮阳县。我们要找帝丘,最好找到战国时期的濮阳。可惜,古代的濮水已经消失于地面。它在什么地方呢?
帝丘在什么地方,长期以来,一直是个谜。《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2年)曾提到过一个叫高城遗址的地方。过去认为,这是濮阳地区最大的一个新石器遗址,有些专家称之为“中心遗址”,但它也包含周代的东西。地图编辑者说,“据传,这里是卫国晚期都城帝丘,但未发现城垣遗迹”。
值得庆幸的是,最近,考古学家已经解开了这个谜团。2003—2006年,原为河南省考古文物研究所的考古学家袁广阔(现在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和濮阳市文物局的张相梅等学者为这个问题提供了答案,他们的调查,就是围绕高城遗址而展开。
陪同我们到现场拍摄的张相梅说,他们的调查,最初是配合“五帝工程”。这个工程的名字,很不科学,现在已改名为“文明探源工程”。濮阳地区找五帝,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寻找颛顼城。颛顼城到哪儿找,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高城遗址。
高城遗址,位置在濮阳县东南的五星乡高城村一带,离濮阳县城约10公里。这个村子为什么叫高城村,过去有一种说法,它是颛顼高阳氏的城。村东有个程庄遗址,俗称“颛顼太子墓”。当地居民,都是移民,据说是由渤海湾迁来,村子很大,分为东高城村和西高城村,居民以高姓为主。村子周围的地名,往往与城有关,如城角地、东郭集,等等。张相梅说,当地老乡都说,这里有城,并且告诉她,村中有通清代碑刻,碑文明确说,这里是叫“颛顼城”。他们见到这通碑,真是兴奋极了。
这是最初吸引他们的地方。
说来有趣,张相梅说,他们刚到高城村调查,目的是挖颛顼城,但挖来挖去,最后挖出的却是帝丘。帝丘城的城墙完全埋在地下。这里是著名的黄泛区,古城的城垣之所以长期找不到,原因很简单,它们是深埋在淤沙之下。淤沙太深,水位太高,她说,考古发掘很艰苦。
现在,经过多年发掘,古城的四至和大体轮廓已真相大白。其北墙是2420米,东墙是3790米,南墙是2361米,西墙是3986米。古城的城头是在地下两三米,墙基在地下十多米。我们在地面上当然无法看到。
我们驱车前往这片遗址,路上经过了金堤河。
金堤河,是一条东西向的河流,它是以一条著名的防洪长堤而得名。这条长堤,据文献记载,至少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就已存在。它的南面,是黄河故道频频泛滥的地方。
古代的帝丘城在其南,后世的濮阳城在其北。
事情非常清楚,春秋战国的帝丘城是毁于黄河泛滥,五代以来的濮阳城是向西向北迁徙。
卫与鲁同姓。孔子说,“鲁、卫之政,兄弟也”(《论语·子路》)。卫国富庶(《论语·子路》),卫多君子(《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这个兄弟国家,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出游14年,有9年是待在卫国。
现在,这座古城是沉睡在地下。
3.匡、蒲
[画面]
长垣县地图。
长垣旧城图。
蒲城旧治匾。
长垣旧城的西南角。
长垣县城
[解说]
长垣县(现归新乡市),也是孔子到过的地方。这里也是黄泛区。
陪同我们拍摄的是长垣县文化馆馆长李建新先生。
长垣,是汉代的名字,战国叫首垣。该县东面,原有一道南北向的土垄,据说就是长垣这个名字的来历。古人修建这道长垣,是用来干什么?有人说是用于军事防御。但古人堑河为防,往往是双重用途,它也可能与防洪有关。
司马迁说,孔子居卫,到过匡、蒲(《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过匡被围,见《论语·子罕》;过蒲,《论语》没有提到。这是他的第一次蒙难。
蒲城,是卫国防御晋国的重要边邑,子路曾任蒲城宰。一般认为,蒲的位置大约在长垣旧城。此城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周长4540米,不太大。城圈略呈圆形,外面有护城河环绕,城内有个十字街,把城区划分为四块儿。除去东北,其他三块儿都有水池。水池是挖土筑城留下的遗迹。砖城毁于抗日战争,土城在西南角还留下了一点痕迹。
现在,土城的西南角,正在大兴土木,建铜塔寺公园。南墙的残垣,东边的一截还露着土,西边的一截被重新打扮,用石块包装,焕然一新。墙上有大标语,可以说明一切。西墙所在,现在是居民楼,楼下的门墙,故意做成城墙状。水池上的桥也是新的,旁边还盖了很多大楼。市民在这里吹拉弹唱。
我们还能感受到古城的存在吗?
蒲城旧治匾,现藏长垣县文管所,原来悬于县衙,横书,现在被锯成四块儿,拼成竖写的一行。
匡在什么地方?旧说即隋代的匡城县,地点在长垣县西南十五里。
这些说法,都还缺乏考古证据。
4.仪封请见处
[画面]
《孔子圣迹图》:第56幅“仪封仰圣”。
请见夫子处。
[解说]
兰考(现归开封市),在长垣县西南,也是著名的黄泛区。当地的名人是焦裕禄,我们都熟悉。我们原以为,这里是黄沙遍地,但看到的却是一片绿色,沿途还有大片的荷花池。
现在的兰考是由兰仪、考成二县合并而成,而兰仪又是由仪封、兰阳二县合并而成。仪封县,是元代设置,旧治在兰考县东的仪封乡。
仪封,这个地名,本身就来自《论语》。《论语·八佾》说,孔子过仪,仪封人,即当地管理边界的官员,请求见孔子。他对孔子的学生说,你们何必为自己背井离乡而苦恼,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老天将以你们的老师为木铎,用以警醒世人。
《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说,仪封乡的仪封村西,立有“请见夫子处”残碑。我们驱车前往,终于找到这个地点,但我们看到的不是这块残碑,而是一块兰考县人民政府立的水泥碑,上面写着“请见夫子处”,是兰考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兰考
原碑哪里去了?老乡说,很多年前,被搬到派出所院里的井旁。找到派出所,院里却没有井,原来,院子已经被隔开,井在隔壁。
最后,我们才打听出来,碑已经被拉到县里。
孔子到过的仪,也是卫国的边邑。
他在卫国的边境上转来转去,是为什么呢?
也许他在犹豫,我是应该留在卫国呢,还是上其他地方?我是上西边的晋国呢,还是上南方的楚国?
他是一个经常犹豫的人。
(三)去卫适陈
[字幕]
60岁(前492年),自卫经曹、宋、郑至陈。
61—63岁(前492—前489年),仕陈湣公。
[画面]
地图:孔子去卫适陈的路线,卫—曹—宋—郑—陈(濮阳—定陶—商丘—新郑—淮阳)。
[解说]
孔子去卫,是在公元前493年。这一年,卫灵公去世。
灵公是个好色的老头。他宠爱夫人南子。南子是美女,与美男宋朝通奸,路人皆知。奇耻大辱,让太子蒯聩受不了。公元前496年,他刺杀南子,不成功,逃往晋国,让他的爸爸很生气。蒯聩本来是合法继承人,但灵公死后,南子却立蒯聩的儿子即位,是为卫出公。第二年,蒯聩受晋国支持,返国争政,不得入。虽然蒯聩并未成功,但他们父子争政的阴影却一直笼罩着卫国。
孔子预感,卫国将乱,打算南下避祸,时间就在灵公去世前。
当时,灵公也预感到死后的危机,他向孔子请教军事,孔子很冷淡,只说两句话,我学过“俎豆之事”,没学过“军旅之事”,然后,就离开了卫国。
灵公之问,是担心晋国的军事干涉,孔子之答,是讥其无礼。卫灵公身为国君,却把家里搞得一团乱。孔子很失望,觉得灵公无道,卫国是无论如何不能待了。
这一年,他正好60岁。
孔子南下,是经曹、宋、郑到达陈,在陈国找到落脚点。
他事陈湣公,一干就是三年。
孔子从卫到曹到宋是东南行,比较顺。从宋到郑是西行,从郑到陈是东南行,弯子绕得比较大。一路颇费周折。
1.曹故城
[画面]
定陶县。
[解说]
曹,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北(现归山东菏泽市),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一直是古代最发达的商业都市。《论语》没提到孔子过曹。
2.宋故城
[画面]
商丘市地图。
商丘县城图。
商丘县城,从南门上拍摄,北面是北门,东南是文雅台,南面是南湖,西面是宋故城遗址的西半部。南湖的南面有个牌坊,是老南关。
睢阳故城,在商丘县城和老南关之间。
阏伯台。
燧皇陵。
宋故城遗址平面图,包括商丘县城和睢阳故城。
宋故城遗址的西南隅,位置在阏伯台、燧皇陵西,孙庄和郑庄之间。
《孔子圣迹图》:第65幅“宋人伐木”。
文雅台。
定陶
商丘
商丘县城
商丘宋城、睢阳城址位置图
[解说]
宋国是孔子的“祖国”。他到宋国是回老家。
在这之前,孔子回过老家吗?
古书有这样一个记载。有一次,鲁哀公问孔子,您穿的衣服是儒服吗?孔子说,“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我听说,君子之学要博大,只要好,不管哪个地方的学问,都要吸收,至于穿衣服吗,还是入乡随俗,穿当地的好。我不知道,什么叫“儒服”(《礼记·儒行》)。“逢掖之衣”是周服(一种宽大的衣服),“章甫之冠”是殷冠。似乎他长大后在宋国住过一段。
宋故城,在河南商丘市。
现在的商丘市,南面是商丘县。
今商丘县城是明归德府城,城中有归德府衙。古城还保存着完好的城墙和护城河。城南的护城河,其实不是河,而是两个大湖,即所谓南湖。
城外原有护城大堤,现在看不到。
出商丘县城,经南湖一带到老南关,是北宋南京城的遗址,这个遗址的下面是汉以来的睢阳故城。
孔子到过的宋城在哪里?过去也是谜。
这里是黄泛区的南端,黄河也曾在这里肆虐。《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说,“睢阳城下可能叠压着春秋宋国都城,因淤积过深而无法探明”,情况和卫故城相似。
古人说,陶唐氏的火正叫阏(音è)伯,居商丘,司大火(《左传》襄公九年)。宋是建在所谓“大辰之虚”上(《左传》昭公十七年)。
现在,商丘县的西南有一座阏伯台。阏伯台,又叫火神台、火星台。此台始建于元大德年间,明、清重修,下圆上方,好像天文台。阏伯台的旁边是燧皇陵,也与大火的崇拜有关,陵园早已破坏,现在重修,面目全非。和鲁城有少昊陵相似,它们也是宋城的象征。
宋城的发现很有戏剧性。
这一发现和已故美籍华裔考古学家张光直教授的努力分不开。我们要知道,张光直教授一直有个梦,就是到中国大陆考古。
张光直教授,一直致力于中国的商周考古。但商周考古的基地毕竟在中国大陆。没有田野工作,就没有考古。他在台湾做这个梦,在美国做这个梦,一直苦于英雄无用武之地。80年代,为了实现这个梦,他向夏鼐先生和宿白先生提起,宁肯放弃他在哈佛大学的工作,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或北京大学考古系工作,但遗憾的是,没有成功。晚年,中美合作考古成为可能,是他最后的机会。他的最大希望,就是亲自动手,在中国的河南寻找先商的第一古城:商。
他相信,商就在商丘。
1990年初,张光直教授曾到此考察。当时,他已身患帕金森症。随后的11年,他一直在同病魔做顽强斗争,就是为了实现这个梦。
1991—1993年,中美两国的考古学家曾先后来此做进一步调查,为后来的考古发掘做充分准备。
1994—1997年,中美两国联合考古队正式成立,在此进行了长达四年的考古发掘。发掘工作被迫终止,是因台湾方面断绝了资金赞助。
1998年底,《考古》杂志第12期发表了中美联合考古队共同撰写的勘查简报。张光直教授病重,完全靠药物和医院支撑生命。但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一直惦念着这一工作。
2001年1月,张光直教授去世。
我们都很怀念他。
这是一次多学科的跨国合作,在中国学术史上有特殊意义。它的初衷是寻找商,但发掘结果,找到的却是东周宋城。
现已探明的宋城,是一座大城,明归德府城和睢阳故城都在它的范围内,正好占据了它的东部。我们在它的西南角,即最初开展工作的孙庄和郑庄之间拍摄,恰好是大雨过后,道路泥泞。陪同我们前往的,是商丘市文化馆的馆长施长河先生。他曾经参加过宋故城的考古发掘,向我们介绍了这一重大发现。
宋故城,西墙3010米,南墙3350米,东墙2900米,北墙与南墙接近,显然是一座大城。城高10米,基宽12—15米,下面有深两米的基槽,墙头距地表,最浅处不足1米,最深处可达10米,完全在地下。古宋河从城中流过。
宋朝是从这里起家。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曾在应天府崇福院出土过一套宋公成镈,当时,视为祥瑞。宋徽宗的仿古礼器,著名的大晟钟,据说就是模仿这一发现。
这也是一座地下古城,和卫故城非常相似。目前,宋城遗址只出土过一件铜簋。很多秘密还深埋地下,有待后人去探索。
孔子过宋,曾在一棵大树下习礼,司马桓魋派人把大树拉倒,不得已,他换装逃跑,《孔子圣迹图》记载了这段经历。
文雅台,就是附会这一故事。
现在的文雅台,本来是个1米多高的土台,地表向下3米是文化层。上面的建筑本来是清代修建,“文革”被毁,现在重建,焕然一新。
它的位置是在商丘县城的东南隅,即南湖的东侧。
3.郑韩故城
[画面]
新郑市地图。
郑韩故城。
郑公大墓。
《孔子圣迹图》:第69幅“微服过宋”。
明代彩绘《累累说圣图》。
新郑县城
新郑故城
郑风苑公园,郑韩故城的东门。
[解说]
孔子过郑,是现在的新郑市(现归郑州市)。但《论语》没有提到孔子过郑。
新郑市,是河南著名的卫生城。我们到访,正碰上卫生检查大动员。
郑韩故城,是东周时期郑、韩两国相继使用的城邑,城垣周长约20公里。新郑县的旧城就在郑韩故城之中。黄水河,古溱水,流经它的东面。双洎河,古洧水,流经它的西面和南面。城的轮廓,好像一个侧置的花生。古城当中,有一道笔直的竖墙,把城区分为东西两半。西城是城,南北最长处约4300米,东西宽约2400米。东城为郭,北墙长1800米,东墙长5100米,南墙长2900米,西墙是隔墙。
它的城墙,两千多年,还巍然屹立在地面上,非常高大,最高处可达16米。
孔府藏《圣迹图》中的《累累说圣图》
新郑故城,考古遗迹非常丰富,历史上著名的李家楼大墓,即某位郑公的大墓,就在此城的西南隅,邻近的后端湾墓地,现在建有郑王陵博物馆,也有郑公的大墓被发现。
新郑郑国古城的东门:“丧家狗”故事的发生地点
有个故事,孔子过郑,与弟子走散,他独自站在郑国郭城的东门外。子贡寻找老师,有个郑人说,东门外站着个人,上半身像圣人,下半身不像,“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把相者的话告诉孔子,孔子不以为忤,反而笑笑说,外貌不重要,但说我像丧家狗,很对很对。
这一年,正好是孔子60岁,他晚年回忆说,这是“耳顺”之年,活到这把年纪,毁誉置之度外,夸也好,骂也好,无所谓了。即使连“丧家狗”这样的描述,他也欣然受之。
这个故事很有名,韩婴讲过,司马迁讲过,有五部汉代文献提到它。孔庙圣迹殿的《孔子圣迹图》,明代彩绘的《累累说圣图》,也都描绘过这个故事,故事的题辞,就是来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现在的郑风苑公园是建在东墙和溱水之间,郭城的东门被围在公园里面。园中立了很多诗碑,有《诗经》原文,有白话翻译,都是《郑风》中的爱情诗。
太巧了,这里就是丧家狗故事的发生地点。
孔子从宋国到郑国,是从东往西走,他到郑,自然是从东门进入。司马迁说“孔子独立郭东门”,这个“郭东门”就在我们的眼前。
丧家狗的故事非常深刻,它回答了子贡的大问题,即孔子是不是圣人。孔子的回答很清楚,这个头衔我不敢当,要说丧家狗吗,倒是很像。
孔子一生,不得志,颠沛流离,终无所遇。
他离开鲁,离开卫,不知投奔何处。
这个故事反映了他的真实处境。
4.陈楚故城
[画面]
淮阳县地图。
太昊陵。
陈楚故城,在今河南淮阳县城关镇南,1980年发掘,见《中原文物》特刊1981年(《地图集》,419页)。
《孔子圣迹图》:第74幅“在陈绝粮”。
弦歌台。
[解说]
淮阳县(现归周口市),四面环水,风景美丽,是北方最大的水城。
陪同我们参观的是淮阳市旅游局的副局长段先生。
陈楚故城,是东周时期陈国和楚国相继使用的城邑,就在淮阳县城的范围内。
陈国,据说是建在“太昊之虚”上(《左传》昭公十七年),又是一个相同的例子。
淮阳
今淮阳县北有太昊陵,建筑是明清时期的,但来源很古老。它也是陈国故城的象征。
春秋晚期,楚国的势力已扩展到陈。公元前534年,楚一度灭陈设县。但公元前529年,楚又恢复了陈国。孔子到达的陈,是复国后的陈。这时的陈,属于楚国的势力范围。公元前478年,楚再度灭陈。这里成为楚国的陈县。公元前278年,楚顷襄王迁都于陈,这里还是战国晚期的楚都。
孔子从卫国,经曹、宋、郑,到达陈国,事陈湣公,在这里住过三年。孔子事陈,只是过渡。他的真正目标,其实是奔楚国。
淮阳弦歌台:相传孔子厄于陈蔡处
公元前489年,孔子离开陈国,有一段很不愉快的经历。《论语·卫灵公》说,孔子“在陈绝粮”,学生都饿得爬不起来,子路气得不得了,跟老师发脾气,说君子就该受穷吗?被孔子批评。孔子说,君子当然会受穷,只有小人,才会一穷就歇斯底里。
这个故事很有名。《孔子圣迹图》第74幅“在陈绝粮”,就是描绘这件事。
今河南淮阳县县城西南隅有弦歌台,为清代建筑。这一建筑以“弦歌”为名,据说就是为了纪念这一事件。后人想象,孔子和他的学生,虽然饿着肚子,但周围风景很美,他们依旧弦歌不绝,很快乐。这和《论语》中的描述可大不一样。更何况,以情理推断,“在陈绝粮”的“陈”也未必就在热闹繁华的陈故城,更大可能还是在他离开陈故城,尚未走出陈国边境的什么地方,恐怕是荒郊野店。
司马迁说,孔子饿饭,是在陈、蔡之间(《史记·孔子世家》)。
(四)去陈适叶
[字幕]
63岁(前489年),去陈适叶,见楚叶公(沈诸梁),路上厄于陈、蔡之间。
[画面]
地图:孔子去陈适叶的路线,陈——蔡——楚国的叶县(淮阳——上蔡——叶县)。
1.上蔡故城
[画面]
上蔡县地图。
上蔡故城。
蔡侯墓。
[解说]
上蔡(现归驻马店市),在淮阳的西南,叶县的东南。三点围起来,是个三角形。它是楚国势力范围的铁三角。
孔子离开陈国,主要是去楚国的叶县,蔡只是路过。
他提到的“蔡”在什么地方,是个引起争论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蔡国的都城,从西周初封到春秋早中期,一直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只是由于楚国势力的北上,才不断南迁。公元前531年,楚一度灭蔡设县,但两年后,公元前529年,楚又恢复了蔡国,和陈国一起复国。这时的蔡,一般都以为是搬到了新蔡,今河南新蔡,但也有学者认为,新蔡之名晚出,当时的蔡还是上蔡。蔡迁州来,今安徽寿县,是在公元前493年(《春秋》哀公二年)。州来是下蔡。
前人怀疑,孔子见叶公,他到过的蔡,并非新蔡或州来,这是对的,但孔子到过的蔡到底在哪儿,学者却莫衷一是。
过去,最流行的说法,要算清代辨伪学家崔述的推测。他说,孔子过蔡,他去的蔡可能是另一个蔡,这个蔡应该在负函,即现在的信阳,河南的最南端。他的根据,是《左传》上的话。《左传》哀公四年说,为了备吴侵扰,楚国的“左司马眅、申公寿余、叶公诸梁致蔡于负函,致方城之外于缯关”,时间在公元前491年。他怀疑,孔子既没到过州来,也没去过叶县,他是在负函和叶公见的面(《洙泗考信录》卷三《孔子无至州来及叶之事》,收入《崔东壁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300页)。
崔述此说,学者多信从不疑,几乎视为定论。如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上册,47页)就是持这一说法。匡亚明绘制的《孔子周游列国示意图》也是这样画。其实,这只是猜测,并无任何证据。
事实上,在《左传》一书中,陈、蔡常并举,与陈并举的蔡,必然是指与陈国邻近的蔡地,即上蔡一带,而绝不是指新蔡或州来。负函称蔡、叶公居蔡,更是毫无根据。崔述从《左传》发现的那段话,意思很简单,只是说,为了防备吴国的侵扰,楚国的三位大臣,组织了后撤,一是把蔡地的居民撤到负函,二是把方城外的居民后撤到缯关,根本不是说蔡已迁都负函。叶公应该住在叶,也毫无问题。
孔子从陈国去叶县,基本上是西行,上蔡正好在两地之间。司马迁明确说,孔子离开陈国,是“自陈迁蔡”、“自蔡如叶”,在叶县见叶公(《史记·孔子世家》),最合理的解释当然是,他是经上蔡一带到叶县。
孔子时代的上蔡,和陈一样,也属于楚国的势力范围。
到上蔡拍摄,陪同我们的是上蔡县宣传部新闻科科长张六林先生。
上蔡
上蔡故城,是蔡、楚两国连续使用的古城。90年代,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遗址的各个地点,都立有保护标志,和其他地方不同,雕刻图案,非常讲究。可惜,当地有几个精神病患者,记忆还停留在“文革”时期,他们还要“破四旧”,砸碑、烧碑,涂写大标语,到处留下他们破坏的痕迹。
这座古城,保存相当好,90%的城墙还屹立在地上。城墙,周长10.49公里,顶宽15米,底宽60米,高11米。
古城内,地下的遗址遗迹很丰富。我们吃饭的地方,是一片新盖的建筑。这片新楼,就是建在上蔡故城内的宫殿区上。
这里不仅有蔡侯墓,还有楚国的大墓。蔡侯墓,有两座,我们去过其中一座,据说是蔡叔度的墓,墓冢还在,墓园是新建,大兴土木,还没有完工。工程是由泰国的蔡姓宗亲投资。
上蔡是河南省的十大古都之一,古代非常繁华。秦相李斯是上蔡人。他的死是被腰斩。临刑前,他很怀念自己的家乡。他对他儿子说,我真想和你,“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史记·李斯列传》)。当年的上蔡,一定很不错。
孔子到过蔡,上蔡人民忘不了他。这里,有晒书台、问津处和漆雕开墓,都是后人为了满足其凭吊的愿望,人为制造的古迹。
2.楚叶县故城
叶县故城
[画面]
叶县地图。
现在的叶县。
楚叶县故城。
叶公墓。
刘秀庙。
长沮、桀溺墓。
子路问津处。
[解说]
叶县(现归平顶山市),是孔子南下的最后一站。陪同我们的是叶县文物局的局长李元芝先生。
现在的叶县,有两个县城,一个是新县城,一个是旧县城。前者是建在汉昆阳城上,后者是建在楚叶县故城上。过去,看法相反,以为前者是建在楚叶县故城上,后者是建在汉昆阳城上,《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也这样讲,现在被纠正。
新县,旧城有护城河。城内有叶县县衙,为明洪武二年建,现在是博物馆,里面陈放着当地出土的文物,如许公宁墓的升鼎和多戈戟。2006年,县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的匾额是叶选平所题。他姓叶。
旧县,在新县南,略向西偏,周围可见楚叶县故城的残垣。
楚叶县故城,南北长约2000米,东西宽约500米,西垣和西北隅、西南隅尚存,残垣高约3米。2006年,楚叶县故城也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叶县叶公残石
叶县,是楚国北境上的军事重镇。楚国的县,是直属国家的城。它分两种:大县,长官称公;小县,长官称尹。大县多是灭国所设,就地设县,作为边防重镇。
楚叶县故城的北墙,墙外有护城河。紧靠城墙内侧,有个小庙,夕阳西下,好像一幅画。
这座小庙,过去叫刘秀庙,现在是道观。庙中还有不少明清时期的碑刻。有趣的是,庙中的房屋是用古城出土的旧砖修盖,有各种花纹。
旧县的民居也往往如此。
楚叶县故城以北,不太远,有叶公沈诸梁墓。整个墓园是上世纪80年代新建,原来的碑刻已毁,现在是温州沈姓宗亲寻根问祖的地方。他们是投资者。
孔子拜见的叶公是沈诸梁。
楚国,最高行政长官是令尹,最高军事长官是司马。县公,地位很高,仅次于令尹、司马。
公元前479年,孔子死后,楚国发生白公之乱,沈诸梁是平定白公之乱的功臣。叛乱平定后,他一身二任,同时兼任楚国的令尹和司马,是楚国晚期的重要人物。
汉代有个传说,叶公好龙,成天画龙刻龙,但真龙出现,他却吓得不得了(《新序·杂事》)。叶公好龙,现在是成语。
有趣的是,叶县的地标就是一条不锈钢的龙。
孔子到过叶县,当地有很多传说。
陪同我们的李局长说,孔子碰到的隐士,楚狂接舆、长沮、桀溺、荷蓧丈人,全是他在叶县碰到的。这个说法很有趣。因为正是跑到这里,孔子才穷途而返。
在李局长的引导下,我们驱车驶离叶县县城,向北走,寻找所谓的长沮、桀溺墓和子路问津处。
我们的车爬上一条长堤,向北走,路的左边,是一片玉米地。在这片玉米地里,李局长说,他找到了长沮、桀溺墓。
这是一个一米高的土堆,上面撒着麦秸,如果没人指点,绝不会当作古迹。
墓前原有一块碑,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立,上书“周隐者长沮、桀溺墓”,据说埋在地下。
穿过这片玉米地,是一片开阔的河湾,有人在游泳,有人在划船,据说就是子路问津处。
我们不能不佩服,清代的景点制造者,他们很有想象力。
当年,孔子碰见的隐士,和他一样,不满于现实。为了抗议天下之无道,他们宁肯隐姓埋名,隐逸山林,躬耕垄亩。
孔子这一路,风尘仆仆。他唇焦口燥,极力劝说各国的统治者,结果都失败了。没人要听他的话。
他该怎么办呢?这时,隐士就出现了。
隐士看不起他,嘲笑他,挖苦他,但他对隐士却充满敬意。
因为他知道,怪人不是坏人,狂人不是妄人,要论道德,他们才是冰清玉洁,就像古代的伯夷、叔齐。
隐士的话很对,他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
(五)去叶返卫和去卫返鲁
[字幕]
64—67岁(前489—前485年),孔子仕卫出公。
68岁(前484年),孔子应季康子召,回到鲁国。
[解说]
孔子离开叶县,是原路返回,还是绕道其他地方?我们已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他是东行至陈,再北上到卫,大的路线和来程是一样的。
孔子回到卫国,还是选择了卫出公。他在卫国又住了四年。
当时的形势,卫国是夹处于晋、鲁之间,晋国支持太子蒯聩,不承认卫出公,鲁国支持卫出公,不支持太子蒯聩。
公元前484年,孔子回到鲁国,但他仍然不肯放弃对卫出公的支持。子路之死,就是埋祸于此。
孔子周游列国,前后14年,累计行程约5000公里。
他是在68岁高龄回到自己的祖国。
第七集
泰山之歌
[题辞]
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逍)摇(遥)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夫子殆将病也。”遂趋而入。夫子曰:“赐!尔来何迟也?夏后氏殡于东阶之上,则犹在阼也;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则与宾主夹之也;周人殡于西阶之上,则犹宾之也。而丘也殷人也。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盖寝疾七日而没。(《礼记·檀弓上》)
(一)孔子的晚年
[画面]
1.蒙山,龟蒙顶。
2.山下的玉皇庙和庙前堆放的残碑。
3.残碑一,铭“〔万〕寿宫旧名玉虚观”。
4.残碑二(《重修颛臾王庙碑》),铭“重修颛臾王庙碑”、“圣宫旧有颛臾王殿”。
4.颛臾古城,背山面河。山是蒙山,河是浚河(古治水)。浚河下游是费邑古城。
5.从桥上眺望浚河。
[解说]
孔子生命的最后六年,68—73岁,是在鲁国度过。他重返书斋,整理音乐,写作《春秋》。但他仍然不能忘情于政治。孔子虽赋闲在家,却派冉有、子路、子羔、子贡等人在季氏的家里和卫国做官,随时向他汇报。
在《论语》一书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到晚年,对鲁国的政治已经完全绝望。
他对鲁哀公不满,对季康子不满,对自己的学生不能阻止他们的非礼也不满,常常发脾气。
当时,冉有是季康子的大管家。他希望这位有才能的弟子,能够帮他管管季康子,但糟糕的是,他常常帮季康子出馊主意,却不肯随时向老师汇报,有时还瞒着他(《论语·子路》)。
有一次,季康子打算吞并费邑附近的颛臾国。孔子说,这个风姓小国,是鲁国境内的小国,“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它是负责祭祀东蒙山神的古国,冉有、季路,你们怎么不去阻止他?他们说,这又不是我们的主意,全是季氏要这么干。孔子说,那还要你们干什么?“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
蒙山脚下的重修颛臾王庙碑
他们谈到的颛臾,地点在山东平邑县的东南,就在蒙山主峰龟蒙顶的山脚下不远。蒙山就是孔子说的“东蒙”、孟子说的“东山”。
孔子说,颛臾是“东蒙主”。汉代,泰山郡蒙阴县有蒙山祠(《汉书·地理志》)。郦道元也说,“(治水)东流迳蒙山下,有祠”(《水经注》卷二五)。蒙山祠,原在龟蒙顶下。据说贾公成祠西、蒙阳河东有土坛,就是祭祀蒙山处,现在已平,修了一个广场。祠前原有北齐天统五年(569年)《蒙山碑》和唐天宝五年(746年)《蒙山祠记碑》(宋赵明诚《金石录》卷三、卷七),也都亡佚。宋以来,蒙祠改祀颛臾王。
颛臾王庙在哪里?是我们心中的问题。
陪同我们参观的是蒙山书院的郭东昌先生。
平邑
现在,这些古迹已荡然无存,但土坛旧址附近有一座小庙,叫玉皇殿,庙前堆放着很多残碑。碑文说,万寿宫原名玉虚观,宫中有颛臾王殿,后来重修,叫颛臾王庙。
颛臾王庙已毁,但明清碑刻还是留下了记录。
颛臾故城,南北长600米,东西宽550米,略呈正方形。城墙残高一般为3—4米,最高处可达9米,基宽12米。冉求说,它“固而近于费”,既很坚固,而又离季氏的封邑费很近。此城在蒙山西南,平邑县柏林乡固城村之北,和费邑确实很近。这个村子叫固城村,正是取于冉求的话。现在,这座古城是一片庄稼地,一条南北向的公路穿城而过,把古城一劈两半。古城的北墙比较完好,特别是西墙和北墙的夹角,地势较高,古代的砖瓦和陶片,俯拾即是。
泰山
季康子旅祭泰山(大概是由林放代祭),这不是他的身份所能允许,冉有不加劝阻,说是管不了,孔子说,“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意思是,泰山有眼,绝不会饶恕这种行为(《论语·八佾》)。
季康子富于周公,而冉有为之聚敛,让他阔上加阔。孔子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号召同学,群起而攻之,干脆把冉有暴打一顿。
孔子死后,冉有还在,他和别的同学不同,似乎已完全融入了鲁国的政治,我们再也听不到他和他的同学还有什么联系。
孔子的学生是团结在子贡的身边。
(二)孔子四恸:伤子哀麟,回死由亡
[画面]
1.《孔子圣迹图》:第98幅“西狩获麟”。
2.颜林。
3.戚城(孔悝城)。
4.卞桥和卞桥镇。
5.子路祠。
6.子路墓。
[解说]
孔子的晚年,非常凄凉。
69岁,孔子的儿子孔鲤先他而去,他大哭一场。
70岁,孔子回顾自己的一生,好像把一切都看透了,因而写下了那个著名的“七十自述”(《论语·为政》)。他说,我都活到这把年岁了,已经“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既随心所欲,而又中规中矩,绝不违反礼的规定。听了这话,大家都以为,他是个非常乐观也非常达观的人。然而他的晚年,却是一场痛哭接一场痛哭,后面还有三次大哭。
71岁,齐国的陈成子弑齐简公,发生所谓“田氏代齐”。孔子请鲁哀公出兵讨伐,哀公让他问三桓,三桓不许(《论语·宪问》)。当时的历史,孔子实在看不下去。孔子晚年,他在续写《春秋》,从鲁隐公元年,一直写到鲁哀公十四年。这年的春天,鲁哀公打猎,抓到一只瑞兽,叫作麟。孔子说,麟是仁兽,麟被人抓,让他想到自己的不幸,终于明白,“吾道穷矣”。他“反袂拭面,涕沾袍”,哭得很伤心,因此绝笔《春秋》,不再往下写(《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杜预《春秋左传》序)。而更让他伤心的是,他最喜欢的学生颜渊,也在这一年去世。当时,他失声痛哭,大呼“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
72岁,子路死于卫,对孔子打击更大。子路是卫卿孔悝的邑宰,在卫国有职务。这一年,年底有闰月,出亡晋国的卫太子蒯聩潜入戚城,把孔悝劫持到一座高台之上。孔悝的家臣栾宁通知子路,让他救孔悝,自己保护卫出公,逃往鲁国。当时,子羔闻乱,自城出,子路闻乱,却往城里跑,最后,战死在这座高台之下。激战中,他的帽带被砍断。他说,“君子死,冠不免”,最后时刻,还要把帽带系好,死得很有尊严。孔子听说卫乱,料到子羔必逃,子路必死(《左传》哀公十五年)。噩耗传来,他失声痛哭,也是呼天抢地。他问,子路是怎么死的,使者说,被人剁成了肉泥,他赶紧叫人把厨房中的肉酱倒掉,唯恐想到子路的死(《礼记·檀弓上》)。
子路的死让他深受刺激。算起来,也就四个月,他就离开了人世,享年73岁(《春秋》经传哀公十六年)。
孔子的儿子孔鲤,死后葬在曲阜。现在的孔林有他的墓,就在他父亲的身旁。
孔子的学生颜回,在七十子中,地位最高,死后也葬在曲阜。他的墓地叫颜林,和孔子的墓地一样,也叫林。颜林,在山东曲阜的东南。
孔子的学生子路死于卫。卫地有四个子路墓,一在濮阳,一在清丰,一在长垣,一在滑县。其中最著名,是濮阳的子路坟。
濮阳戚城遗址:子路结缨而死处
濮阳子路墓:“文革”中被挖开,原来是一座汉墓
濮阳的子路祠和子路坟,在戚城遗址北。郦道元的《水经注》已经提到,戚城北有子路墓。但现在的子路祠和子路坟,是明清时期的东西。墓前有石牌坊和神道,神道两旁立有望柱、石虎、石羊,墓前有明清碑刻六通,“文革”期间,墓被掘开,有趣的是,出土的东西却是汉代的。原来,这是一个汉墓。后人是借汉墓,发思古之幽情。
(三)孔子之死
[画面]
1.《孔子圣迹图》:第99幅“梦奠两楹”。
2.《孔子圣迹图》:第100幅“三垄植楷”。
3.《孔子圣迹图》:第101幅“治任别归”。
4.子贡庐墓处。
5.子贡手植楷。
[解说]
孔子晚年,心情很不好。
他跟子贡说,“予欲无言”(《论语·阳货》),连话都不想说了。
他很绝望:“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就连周公,他也梦不见了。
据说,临死前,他背着手,拖着拐棍,在门前走来走去。他唱了一首歌,歌词是:“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唱罢,他回到屋里,面对着大门,静静地坐着。
子贡听到这绝望的声音,知道老师的日子已经不多了,赶紧进屋看老师。
此时,颜渊、子路都已不在人世,只有子贡是最贴心的弟子。
孔子老泪纵横,呼着他的名字,对他说,赐(子贡的名字)!你来的怎么这么晚啊?昨天晚上,我梦见我坐在“两楹之间”,那是殷人停尸的地方,我就是殷人的后代呀!贤明的君王怎么一直不出现,天下竟没有一个人肯接受我的主张,我是活不长了。
子贡庐墓处:相传子贡率孔门弟子为孔子守墓处
七天之后,他离开了人世(《礼记·檀弓上》、《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死后,弟子为他守孝,长达三年。
三年后,他们才告别老师。临行之际,抱头痛哭。
只有子贡,独自守墓,又是三年。
现在的孔林,孔子墓的西侧,有个砖房,是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立的“子贡庐墓处”;享殿后有个康熙六年(1667年)立的“楷亭”,亭前是所谓“子贡手植楷”。
这些都是用来纪念上面的故事。
(四)孔林
[画面]
1.孔林,孔林的南墙是修在曲阜鲁故城的北墙上。
2.孔子墓,坟丘作马鬣封,墓前立两块碑,一前一后:后碑是蒙古乃马真后三年(1244年)立的《宣圣墓碑》,前碑是明正统八年(1443年)黄养正书《大成至圣文宣王碑》。
3.孔鲤墓。在孔子墓的东侧,偏南,墓前也立两块碑,一前一后:后碑为蒙古乃马真后三年(1244年)立的《弍世祖墓碑》,前碑是明正统八年(1443年)黄养正书《泗水侯墓碑》。
4.孔伋墓。在孔子墓南,墓前也立两块碑,一前一后:后碑为蒙古乃马真后三年(1244年)《叁世祖墓碑》,前碑为明正统八年(1443年)黄养正书《沂国述圣公墓碑》。孔伋墓前石翁仲,原与享殿前的望柱、玄豹、甪端在一起,为宋宣和五年(1123年)制。
[解说]
这里是孔林,它是孔子和孔子后代的墓地。《史记》、《皇览》、《水经注》都提到这个墓地。
古书记载,孔子死后,葬在鲁城北边的“泗水上”。孔子墓占地一顷,孔鲤墓在它的东边,孔伋墓在它的南边,离得很近。其弟子和鲁人纷纷搬到墓地附近,有一百多家,形成一个村子,叫作“孔里”。
《鲁国之图碑》上的孔林,是一片树林,没有围墙。它的中间是“驻跸(bì)亭”。现在的驻跸亭,从北到南,依次为宋真宗驻跸亭、康熙驻跸亭和乾隆驻跸亭。图上的“驻跸亭”是宋真宗驻跸亭。现在的宋真宗驻跸亭是清代建的,但还保存着《宋真宗驻跸亭碑》。
《鲁国之图碑》把“孔子墓”画在西北角,“伯鱼墓”画在东北角,“子思墓”画在孔林入口处,三个墓,距离太大,与古书的描写不一样,并非实际如此。孔林东北有“仲尼燕居堂”和“燕居里”,孔林西南有“赐恩里”,今已不存。
孔子墓:“文革”中被挖开,原来是一座空墓
孔鲤墓
古人说的孔里,是孔林附近的村子。现在的孔林,正南有个林前村,或说,这个林前村就是古代的孔里。但《鲁国之图碑》上,孔林南面是“文宪王庙”和“白鹤观”,已经没有空间。它们的东边,倒是有个“孔圣村”。
古人说“某水之上”,一般是指水的北岸。比如《论语·雍也》提到“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说,“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汶上”就是指汶水的北岸。但现在的孔林却在泗水之南。
子贡墓
这片墓地,除去孔子、孔鲤、孔伋的墓,以及孔白、孔霸墓,都是明以来孔氏子孙的坟墓,即四十二世以来的坟墓。整个墓地,除了孔子墓前铺砌的石块,有些是汉代的东西;享殿前的望柱、玄豹、甪端,以及本在享殿前,后来移置孔伋墓前的石翁仲,是宋徽宗政和年间的东西,绝大部分都是明清以来的东西。
孔子、孔鲤、孔伋墓前的双碑,也是元明时期的东西。
(五)子贡墓
[画面]
1.子贡墓。在河南浚县城关乡张庄村南。
2.明《改正先贤黎公墓祠记碑》。
3.浚县端木氏后人的墓碑。
[解说]
子贡墓前的《改正先贤黎公墓祠记》碑。据碑文记载看,所谓子贡墓其实是一座辽墓
浚县(属鹤壁市)有子贡墓。子贡姓端木,这个姓比较少。
古书说,子贡死于齐,他怎么会葬在河南浚县呢?原来浚县城关有不少居民,就是姓端木。他们自认是子贡的后代。
子贡墓在二帝陵以西。张相梅的家就在浚县。我们在内黄考察后,出二帝陵,走小路(沙路),入浚县,经善堂,到县城,终于找到张庄。
子贡墓在村南的一片玉米地里,除了坟丘,只有一块明崇祯年间的碑。碑文是浚县的县令所撰。他说,大伾山下八里有张家庄,村人无知,立子贡石像于夷丘前,丘乃辽金墓,太可恨,他把墓中的东西掏出来,把子贡的石像埋下去,是为“改正先贤黎公墓祠”。此碑旁边还有一些墓碑,都是新近几年,端木氏的居民来此归葬。
村中老人回忆,此墓原先的样子,墓前有石像生,石像生的前面有大殿,殿里有子贡的塑像,头顶天花板。殿前,有左右相向的碑刻,现在只剩这一通。
看来,这也是一个利用古坟,张冠李戴,造成的假坟。形式与子路墓相似。
第八集
尾声:死后的殊荣
[题辞]
孔夫子的做定了“摩登圣人”是死了以后的事,活着的时候却是颇吃苦头的……(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一)孔庙和孔府
[画面]
1.明曲阜城,自南门入,经仰圣门,经万仞宫墙,经金声玉振坊,依次至于孔庙。庙门洞开,推,从前院到后院。
2.阙里和所谓的“孔子故宅门”。
3.孔府。
[解说]
这里是孔庙。庙中有很多碑刻,历朝历代都有,但主要是宋、金、元,特别是明、清的碑刻。建筑更晚,主要是明、清,特别是清代的。
孔子的一生,除16年宦游在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鲁国的旧宅中度过。
后世的孔庙是因宅为庙。司马迁说,早在汉代初年,这里已经设庙。他的住宅,他学生的宿舍,陈放着他生前使用的衣冠、琴瑟、车子和书籍(《史记·孔子世家》),好像一个博物馆。孔庙是在孔子的旧宅上扩建,越建规模越大,但它的前身还是孔子故居。这个历史记忆,还深藏其中。
司马迁来过这里,“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流连不忍去(《史记·孔子世家》)。
郦道元也来过这里。他看到的孔庙,占地一顷,约合4.6万平方米。孔宅本身,院子不大,孔子住西房,孔母住正房,夫人住东房。屋里陈放着孔子生前用过的东西,其中有孔子坐过的车子,是复制品。原物毁于汉献帝时。庙中有孔子像,他的身边,有两个弟子“执卷立侍”(《水经注》卷二五),也许是颜回、子路吧?
他们看到的一切,还非常简陋。
现在的孔府,是明代才从孔庙分离,建在它的东面,从此形成庙西宅东的局面。他们是孔子后裔的住宅,不是孔子的住宅。现在所谓的“孔子故宅门”,是在这两大建筑群之间的夹缝里。名称本身,还留着一点对过去的回忆。
孔子想不到,他的故居,因历代帝王朝拜,已经宛如宫殿。
(二)大成殿
[画面]
大成殿,黄瓦,龙柱。室内光线黯淡,依稀可见孔子和四配十二哲的坐像和牌位。
面部特写:孔子的眼睛很大。
[解说]
这里是大成殿,大成的意思是“集大成”,来源是孟子的话(《孟子·万章下》)。
孔子端坐中央,冠垂冕旒,宛如帝王。
孔子的两侧,是四个二等圣人。东侧是复圣颜渊、述圣子思,西侧是宗圣曾子、亚圣孟子。这是南宋定下的四配,元代始加圣名。他们是按颜、曾、思、孟,一左一右排序,地位最尊。
靠墙是清代定下的十二哲,东六哲是闵子骞、冉伯牛、子贡、子路、子夏、有子,西六哲是仲弓、宰我、冉有、子游、子张、朱熹。他们也是按一左一右排序,地位次于四配,但高于其他学生。子贡排第五位,子路排第七位。
读《论语》,我们都知道,它提到的29个学生,其中最著名,要属孔门十哲,即这里的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子路、子游、子夏。还有三个小一点的学生,有子、曾子、子张,年纪和子游、子夏差不多,也很重要。这13人,是孔门最重要的弟子,毫无疑问。但另外三人,子思、孟子和朱熹,根本不是孔子的学生,他们是宋以来才塞进去的。
曾子不在十哲中,本来是孔门中最晚的学生。他和有子、子夏、子游、子张是一辈,即使在晚辈的学生中,也是晚辈,只比子张大一点。孔子生前,地位不如子路、子贡;孔子死后,地位不如有子,但宋儒却把他列为“四配”的第二位,地位仅次于颜渊。
子思、孟子,辈分更晚,根本不在七十子中。孔子死,子思才5岁,孟子还没出生,差着一百多年,但宋儒却把这两个小孩塞进来,列为“四配”的第三和第四,摆在十哲之上。
亚圣,本来是颜渊的头衔,后来却给了孟子。后人说,孔、孟、颜、曾,孟子还跑到了颜、曾之前。
朱熹,是孔子死后1600多年后的人,清代把他列为十一哲,位置也在有子之前。
这真叫“后来居上”,北京话叫“迈辈儿”了。
孔子想不到,颜、曾、思、孟想不到,朱熹也想不到。
读《论语》,我们都知道,孔子最疼颜渊,颜渊最听老师的话,老师夸他最多。但在《论语》中,出现最多,不是颜渊,而是子路,比颜渊的次数多一倍。其次是子贡,子贡也比颜渊多。论资历,论地位,他们就是比不上颜渊,至少也比曾子高。
这里的排序,完全不一样。它体现的是宋明理学的价值观。
(三)大成殿的两庑
[画面]
1.大成殿的两庑,室内光线黯淡。东庑和西庑,从北朝南望,远处是亮光。牌位,一个接一个,依次递进。
2.世纪大讲堂,朱维铮教授说,五四运动打孔家店,其实打的不是孔家店,而是挂着满字招牌的朱家店。
[解说]
这里是大成殿东西两侧的廊庑。东庑陈放着40位先贤、39位先儒的牌位,西庑陈放着38位先贤、37位先儒的牌位。两庑先贤,主要是四配十二哲以外的孔门弟子(也包括孔子称道的前贤,如蘧伯玉);两庑先儒,除公羊赤和穀梁高是先秦大儒,其他都是汉以来的大儒。
这里,宋儒周敦颐、张载、二程和邵雍,也列入先贤,算是孔子的学生,地位居然在汉儒之上。
孔门弟子排座次,历史上,各朝各代,有谁没谁,谁在前,谁在后,可以反映儒门内部评价标准的变化。这本身就是一部有趣的历史。
比如,司马迁讲孔门七十子,其中有个叫公伯缭的,《论语·宪问》作公伯寮,确实是孔子的弟子。但他到季氏那里告子路的黑状,不像好人。明以来,儒门中人,觉得这个家伙太坏,简直是孔门犹大,叛徒之流,不配做孔子的学生,所以把他除名,赶出孔庙。
还有一位,大家想不到,偌大孔庙,居然连荀子都容不下。
熟悉先秦思想史的人都知道,荀子是战国末年资格最老、学问最大的国际学者。不讲孔子,没有开头;不讲荀子,没有结尾。
恩格斯说,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荀子也是先秦诸子之学的终结。
荀子是子思、孟子的激烈反对者。子思、孟子讲性善、讲心性,是靠道德救世;荀子讲性恶、讲礼法,是靠制度救世。立场大不一样。
韩非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
春秋时期,礼坏乐崩;战国时期,天下大乱。心性还是礼法,什么才能解乱局?几百年的争论,早就有结论。
宋儒既然把思、孟尊为二等圣人,荀子当然没位置。
同样是明代,他也被赶出孔庙。
什么是正统?什么是非正统?真是一清二楚。
(四)杏坛
[画面]
杏坛,金《杏坛碑》和乾隆御碑。
《鲁国之图》碑中的杏坛。
[解说]
孔宅中本没有杏坛。现在的杏坛是宋真宗重修孔庙时才立起来的。它是附会《庄子》中的一个故事:
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庄子·渔父》)。
当年的孔子,是坐在家中讲习,或散步到舞雩台,在郊外讨论。在座的学生很少,一般只有两三人。
如果真有一个杏坛,恐怕也在郊外。
现在的杏坛不一样,它是由170个幽灵围坐在孔子身边,听他在冥冥之中,向他们讲述着什么,仿佛一座宏大的讲堂。
(五)崇圣殿、启圣殿等
汉《礼器碑》证明,孔子的妻子是“并官氏”,而不是“亓官氏”
[画面]
1.崇圣殿、启圣殿等建筑,里面供奉的牌位。
2.东汉《礼器碑》,铭文画线处为“颜氏圣舅,家居鲁亲里;并官圣妃,在安乐里”。
[解说]
这里供奉着孔子父亲、母亲和妻子的神位。真是一荣俱荣。
孔子的父亲是叔梁纥,母亲是颜徵在,他的妻子叫什么?古书多作“亓官氏”,但汉代的碑刻告诉我们,她的姓氏是“并官氏”(《礼器碑》),唐代的《孔子家语》也这样写(《史记·孔子世家》索隐引)。
(六)圣迹殿
[画面]
1.传顾恺之或吴道子画《孔子为鲁司寇像》(孔子半身像)。
2.明代彩绘《孔子为鲁司寇像》(孔子半身像)。
3.传吴道子画《孔子行教像》(孔子全身像)。
4.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孔广棨立《孔子行教像》(孔子全身像)。
5.宋崇宁年间(1102—1106年)米芾画《孔子小像》(孔子全身像)。
6.宋绍圣二年(1095年)传顾恺之画《颜子从行小像》(孔行颜随像)。
7.宋重和元年(1118年)《颜子从行小像》(孔行颜随像)。
8.宋刻《先圣小像》(孔行颜随像)。
9.宋绍圣二年传吴道子画《孔子凭几坐像》(孔坐十哲侍立像)。
10.明代石刻《圣迹图》第79幅:微服过宋。
11.明正统九年(1444年)张楷《圣迹图》。
12.明代彩绘《累累说圣图》。
[解说]
这里是圣迹殿,是以绘画表现孔子生平的地方。一种是孔子像,一种是孔子弟子像,一种是《圣迹图》。
孔子像,有半身像,有全身像。
半身像,有传顾恺之或吴道子画《孔子为鲁司寇像》,形象比较端庄。此像有不少仿制品。
明代彩绘,也有《孔子为鲁司寇像》,形象很可怕,却比前者更流行。司寇管杀人。也许是考虑到孔子担任的职务吧,此图豹眼环睁,杀气腾腾。
全身像,有传吴道子画《孔子行教像》。此像即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孔广棨立《孔子行教像》所本。孔本改动很大,其实比前者好。作者笔下的孔子,很像一位山东大汉,威风凛凛,又温良恭俭让,现在最流行,几乎已成标准像。
孔子弟子像,有孔行颜随像,有十哲侍立像。
孔行颜随像,是表现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紧随其后,亦步亦趋。宋绍圣二年(1095年)传顾恺之画《颜子从行小影》、宋重和元年(1118年)《颜子从行小影》、宋刻《先圣小像》都是这种像。
十哲侍立像,有宋绍圣二年传吴道子画《孔子凭几坐像》。十哲是孔子最重要的弟子。
佛教有本生故事,用来描写释迦牟尼的一生。
宋儒创造了描述孔子生平的连环画,这便是圣迹殿中的《圣迹图》。
明以来的《圣迹图》,对孔子的一生做了通俗宣传。
圣迹殿中的《圣迹图》篇幅很大,有120幅。它是从明正统九年(1444年)张楷的线描本发展而来。张本只有29幅。当时还有一种彩绘本,篇幅也比较小。
这些《圣迹图》,内容雷同。比如“丧家狗”的故事,所有《圣迹图》都有这幅画。明正统九年张楷线描本是第27幅,曲阜孔庙圣迹殿内的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石刻本是第79幅。明彩绘本的《圣迹图》也有这一幅,叫“累累说圣图”。上面的题辞,非常一致,都是《史记·孔子世家》中的那段话。
司马迁绝不会侮辱孔子,圣迹殿里也绝不会摆侮辱孔子的东西,孔子更不会骂自己。
这个故事很深刻,它生动地刻画出孔子的真实遭遇。
(七)十五碑亭
[画面]
十五碑亭,丰碑巍峨(仰拍)。上面镌刻着金、元、清三代异族王朝的颂扬之词。
日本占领曲阜期间的老照片。
[解说]
古人说:“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
孔子是个社会批评家,他的思想,又遭到其他批评家的激烈批评,成为众矢之的。没有这个众矢之的,就没有百家争鸣的先秦思想史,这个中国思想史上最辉煌的时代。
这是他的价值所在。
教书育人,传授经典,传播文化,他也是功莫大焉。
然而,孔子也是个热衷政治的人,亚里士多德说的“政治动物”。
在他心中,有个理想国。
他是个可爱的堂吉诃德。
唐虞是他的最高理想。退而求其次,他才推崇三代,推崇周公,希望回到周公的时代。
孔子敬仰的圣人是尧、舜,巍巍如山,最崇高,但他死后,他的学生(子贡、宰我和有若)却说,自有人类以来,没人比得上我们的老师,他比尧、舜还伟大。
知识分子的话,音量太小,只限于师门之内。
历代帝王也这么说,才家喻户晓。
古人有个预言,周与秦本来住在一起,后来却分手东西,分开500年之后,它们又合在了一起。这就是周太史儋的著名预言(《史记·秦本纪》引)。
现在,让我们回到本片开始的话题。
孔子的周公之梦,是以鲁继周,但他万万想不到,西周的继承者,不是东方的鲁国,而是西土的秦国。犬戎灭周,秦襄公护送平王东迁,平王与之盟誓,假如你能赶走戎人,这片土地就归你。后来,秦人沿着周人的足迹,不但收复了西周故土,还占领了整个东周,向东向东再向东,直到海天茫茫,望不到边。他们是周人的遗嘱继承人。
秦人是嬴姓,奉少昊为祖先。周公东征,在东方建立了鲁。鲁就是建在少昊之墟。很久以前,这个地方曾是秦人的祖先世代居住的地方。秦始皇的混一海内,是一次历史性的大回归。
秦灭六国,伤了六国的心,也伤了儒家的心。秦始皇想和知识分子交朋友,知识分子也想到他那里讨官做。他们两厢情愿,一拍即合,也有过短暂的蜜月,结果却不欢而散。焚书坑儒的悲剧发生后,孔子的七世孙孔鮒,一气之下,抱着孔家的礼器,到河南投奔陈胜,在陈胜的麾下当博士,为他出谋划策。他和陈胜一起,死在陈地。他是反秦战争的烈士,秀才造反的先驱。
但这只是一段小插曲。新一轮的合作还在酝酿之中。
楚为六国报了仇,也为儒家报了仇。孔子的平反昭雪是在汉代。
汉代的主流宣传,秦始皇是众矢之的,反秦的都是英雄。
刘邦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陈胜是首义的英雄。
汉高祖临死前,亲往曲阜吊谒,以大牢之礼祭孔子,也为陈胜置守冢,血食天下,视同六国诸侯。儒家是沾了陈胜的光,才重新扬眉吐气。从此,又恢复了他们与帝王的亲密关系。
由于历代帝王的尊崇,孔子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中国的王侯,传世不过二三百年,孔子却是万世师表和永恒的贵族。
孔子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论语·八佾》),但金、元、清三代,却比汉族还尊孔。北京的孔庙是蒙古人所建。这里的十五碑亭,除洪武、永乐二碑,都是征服者所立。
日本侵略军占领曲阜,对孔子也非常礼遇。他们在那里进行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留下不少老照片。
汉以来,孔子的地位非常高,不是称王称师,就是称公称侯。但他生前,却从未享受过这样的待遇。
他的头衔是一个很长的名单。
[字幕](历代褒封的孔子称号,上下滚动)
孔子卒(前479年),鲁哀公作诔辞,称之为“尼父”。
西汉平帝元始元年(1年),追谥“褒成宣尼公”。
东汉和帝永元四年(92年),封“褒尊侯”。
北魏孝文帝太和六年(232年),改谥“文圣尼父”。
北周宣帝大象二年(580年),追封“邹国公”。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赠“先师尼父”。
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尊为“先圣”;十一年(637年),再尊“宣圣尼父”。
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复尊为“先圣”;乾封元年(666年),追赠“太师”。
唐武则天天授元年(690年),封“隆道公”。
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赠宣父为“文宣王”。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加谥“玄圣文宣王”;天禧五年(1021年),改“至圣文宣王”。
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加封“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去“王”,尊为“至圣先师孔子”。
清世祖顺治二年(1645年),改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十四年(1657年),去“大成”,仍称“至圣先师孔子”。
孔子酷爱音乐,他不但喜欢鼓瑟,苦闷时还击磬。配乐,在最宁静的时刻,交替出现琴瑟和磬的声音,并用高山流水为映衬。
《鲁国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