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税收(第四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与失灵

现代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运行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因而被称为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特别强调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并将其视为市场经济的根本性特征。正确理解这一点,不仅是把握市场经济理论的核心问题,也是分析市场经济下财政存在的价值及其活动范围和分配方式的关键。

一、资源配置及其效率

资源是指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与信息的总称,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是一种自然存在物或能够给人类带来财富的资源。资源存在的形态既包括自然界的土地、矿藏、阳光、水、森林等自然资源,又包括由人的劳动能力和智力组成的人力资源,还包括由人类的社会活动生成的物品、资本、管理和信息等社会经济资源。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处于稀缺状态。为了让有限的资源转换成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提高人类的福利水平,社会成员必须高效率地利用或配置资源。

所谓资源配置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期内,通过现有能力和手段,将分散的相关资源组织在一起,以保证某种经济和社会活动的进行。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例,农民种植粮食,需具备土地、劳动力、种子、肥料、水、电资源,也需要货币资金和专业技术的支持。这些资源不是现成的,也不是农民家庭所能完全提供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他们需要到市场上购买种子、肥料、水、电,甚至要到市场上融资借贷和雇用劳动力,并根据生产规模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将各种资源组合起来,将资源的潜在生产力转化实际的生产力。例如,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地。近年来,每年都有来自河南、四川等地远赴新疆采棉大军的流入,帮助当地棉农完成棉花的采摘工作。如果没有这种大规模的劳动力季节性流动,新疆的棉花生产优势就无法实现。同理,目前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业劳动,也正是城市劳动力短缺的表现。没有这些劳动力的流动,仅有城市的资金和技术,就无法形成真正的生产力。

资源配置效率是资源配置所反映出来的结果,既包含时间因素,又包含效益和效果因素。它表明经济活动主体可以在多长时间内将所需资源组织起来,并做到降低资源耗费,收获更多产出成果,反映资源投入的成本与其所产生的收益之间的比例关系。资源配置效率高低的评价是通过同类资源在不同环境或时间内配置的结果进行比较确定的。同样的土地质量和面积,种植相同的农作物,投入同样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农民甲收获了比农民乙更高的产量,表明农民甲的资源配置效率高于农民乙。如果同样是这块土地,农民甲本年度收获的产量高于上一年度,那么我们就说本年度的效率好于上一年度。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资源配置就不仅仅是一个家庭或者一个企业内部的问题,它还会在不同的人和企业之间形成相应的影响。也就是说,当一部分资源被一个家庭或企业占有或支配之后,其他家庭或企业就要减少占有这部分资源的量,甚至完全失去占有或支配这部分资源的机会。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资源配置过程的竞争。从经济学的意义上说,资源配置竞争对资源利用能力越强的经济主体越有利,资源配置效率和社会经济发展效率越高;对资源利用能力越弱的经济主体越不利,资源配置效率和社会经济发展效率越低。

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

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最有利的领域和支配主体,是市场经济着力追求的目标。理论研究表明,如果社会上的每个市场都能满足以下假定条件,那么市场在充分竞争原则基础上,就能实现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最佳效率。

第一,在市场上有众多的买者和卖者。这意味着每个卖者所能提供的产品数量与每个买者打算购进的产品数量,在市场总量中所占的份额都是微不足道的,以至单个卖者或买者增减其供给量或需求量都不足以对市场价格的形成产生任何影响。因此,在这些市场上,任何一个卖者或买者都只是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价格的决定者。

第二,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种资源都能够自由地通过市场在不同企业、行业和地区间转移,即不存在任何法律的、社会的或资金的障碍,阻止个人和企业进入某一行业。

第三,生产者和消费者知悉所有相关市场信息,他们不仅掌握目前的信息,而且了解将来发生的情况。

第四,生产者所提供的同种产品是同质的,即同一产品是无差别的。这样,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不会由于自身的消费习惯或偏好而对有着不同品牌、包装、服务等的同种产品产生不同的兴趣,从而出现某一厂家的产品由于特别受消费者欢迎而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形成某种垄断的现象。

上述四个假设条件,就是所谓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在这样的市场上,所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从自身的利益和理性的行为方式出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推动社会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状态。在这一状态下,整个经济都无法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在无损于其他社会成员利益的前提下,使其中一个或几个社会成员变得比以前更好。也就是说,社会资源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已经没有改善的余地了。这就是经济学上所讲的“帕累托效率”或“帕累托最优”。

关于市场有效性的分析,早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期,就已经受到了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的十分推崇。他们认为市场经济好像一架精巧无比的机器,所有市场的参与者则如同机器的零部件。在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的牵引下,他们相互之间能够进行精确的自动调整,并保持整部机器的高效运转。只有自由竞争才能带来经济的和谐,而任何企图通过少数人的智慧来达到控制经济运转的目的都是不可能的。因此,他们反对人为地干预市场活动,主张高度的自由放任。事实上,由于技术革命的巨大成功,技术与经济融合的结果,也的确使得经济增长充满了活力,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说,好像是市场有效性理论与实践实现了完美的统一。

三、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失灵

市场有效理论的假设条件在实践中是难以找到的。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在运行过程中积累了一系列经济内部和外部的矛盾,并以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方式最终爆发出来。这场经济危机造成了大量工厂倒闭,大量工人失业,市场极度萧条,大量商品被迫销毁,资本主义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由此可见,所谓市场有效理论只不过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来维系庞大的经济机器运转,越来越显示出其内在的脆弱性。经济学家们发现,在一些领域或场合,市场机制本身并不能得到有效发挥,而在另外一些领域或场合,市场机制即使能够充分发挥,也无法达到符合整个社会要求的资源配置结果。这些市场失灵或失效的现象是市场机制固有的自身不可克服的缺陷,它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消失,而只会有程度上的差别。

市场失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是指某一个体单位从事其经济活动对其他个体单位产生了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但并不因此而承担相应的成本费用支出或从中分享好处。其有负效应和正效应之分。例如,开办在河流上游的化工企业或造纸企业,其对生产排出的废物、废水没有采取任何治理措施,而直接排放到河流中。此时,河流下游的企业、居民就无法使用清洁的水源。他们为了使自己的生产和生活不受影响,就需要投入资金清洁水源或者另外寻找新的水源。对于化工企业或造纸企业而言,他们的经济活动就发生了负的外部效应。负的外部效应意味着,制造外部效应的个体单位将部分成本强加于他人。正的外部效应也大量存在。例如,某一家庭在住房的周围建造花园。该花园不仅使主人享受到良好的美景,而且也可使邻居感受到幽雅环境对身心健康带来的益处。此外,养蜂人也能从中受益,无需付费就可使自己的蜂蜜产量得到提高。由于花园的主人没有从邻居家和养蜂人处获得相应的报酬,说明他的劳动发生了利益的外溢,即正的外部效应。外部效应可以发生在生产者与生产者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也可以发生在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外部效应的存在,与市场机制下的利益交换原则形成了矛盾。由此就会导致人们只愿意从事具有负外部效应的经济活动,而不愿意提供具有正外部效应的经济活动。

经济学家对外部效应的最早理论研究可以追溯至马歇尔和庇古时期。庇古在其《福利经济学》一书中根据社会边际成本和私人边际成本的比较来说明这个问题。他指出,当社会边际成本大于私人边际成本时,将产生外部不经济,即负的外部效应,供给就会过多;相反,如果社会边际成本小于私人边际成本,则为外部经济,即正的外部效应,供给就会不足。当存在外部效应时,即使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价格也不会等于社会边际成本,所以不能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

(二)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是指具有公共消费或集体受益性质的物品与劳务。诸如国防、社会治安、公共设施、公共环境保护等,它们都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市场机制对于公共产品的提供发生失灵或失效的情形,非常类似于经济活动的外部效应。按照市场交换原则,一种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应当能够通过市场价格机制,从该产品或服务的受益者那里获得相应的成本补偿。但由于公共产品的受益者不只是一个或少数几个社会成员,而是众多的社会成员,只要出现公共产品,每个社会成员就可以无差别地享用,且社会成员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并不一致,这就容易产生“免费搭车”的现象。因此,这就难以保证公共产品的提供者能够按照市场机制从受益者那里收回其成本,使公共产品提供者的利益受损,从而使市场提供的公共产品数量不足,甚至出现该领域内资源配置的真空。

(三)市场垄断

市场机制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市场处于完全的竞争状态。这意味着任一经济主体在市场活动中都无法左右价格的形成,他们只能适应市场的价格水平,并以此为依据确定自己的经营目标或消费目标。然而,现实的市场并不具备完全竞争的环境。客观地看,每一种商品都存在差异,它们都在特定的领域内满足人们的需要。当某一行业的产量达到相对较高的规模时,就会出现规模收益递增和成本递减的趋势,从而形成垄断。垄断一经形成,垄断者就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边际成本,以获取额外利润。这种情况表明,市场机制的功能在垄断领域失灵了。

(四)不完全市场

市场机制的有效性要求具有完全的市场,即具有完整、完善的市场体系。只有在这样的市场中,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才能在任何领域都获得最优的效率。但在现实的市场体系中,有些环节并不完整,而带有明显的残缺特征。这种情形主要发生在以下市场领域。

1.保险市场

保险在通常意义上指商业保险。通过保险市场,保险公司将投保人购买保险的费用集中起来,与自身的经营资本一起,来满足投保人分散生产和生活风险的需求。但是,有些保险虽然具有需求市场,却没有供给市场。典型的例子是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具有社会意义的保险。被保险人可能已经处于生活贫困状态,他们虽然有得到上述保险的要求,但又无力向保险公司支付保费。因此,这些最需要得到生活保障的人,却可能是被市场遗忘的人。

2.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的残缺以贷款市场最为典型。银行作为企业,与其他工商企业一样,将利润最大化作为其经营的目标。因此,银行提供贷款,既要求安全最高,又要求回报最好。这种经营准则与市场主体的实际情况是不能完全对应的。那些经济实力强、经营状况好、风险小的企业和个人可以比较容易地得到银行的贷款,而那些经济实力弱、经营遇到困难、风险大的企业和个人却往往受到银行的冷落。在这种情况下,对弱势人群和企业将会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如贫困大学生贷款,完全由银行提供将无法给予充分的保证,而且社会也不能对银行给予谴责和苛求。

3.互补市场

所谓互补市场,是指市场主体之间在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中的合作。从市场有效性理论看,他们之间的相互合作可以在不受外部干预的条件下,完全是以经济利益为纽带自发形成的。但是,在现实中,市场主体之间的合作只能在比较简单的情况下才容易实现,一旦需要大规模的配合,就将变得相当困难。以城市改造为例,在现代化的城市改造过程中,可能涉及土地的转让,工厂的搬迁,商店、学校、医院等公用设施和居民住房的建设,缺少哪一部分的配合,城市的改造都不会顺利实现。其结果不是使城市的服务功能增强了,而是使其下降了。

(五)不完全信息

市场机制的有效性需要建立在灵敏而充分的信息来源基础上。生产者需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信息,消费者需要知道市场上的产品销售信息,生产者之间也需要相互了解。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尽管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却无法得到完全足够的信息。而且,许多信息的获得需要付出必要的成本。受到信息来源缺失的影响,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决策难免会发生错误,从而进一步影响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

(六)收入分配不公

分配是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收入的公平分配既是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需要,又是保证市场经济高效率发展的要求。但是,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由于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限制和影响,以及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自然禀赋方面存在的差异,再加上人们的生活环境、受教育程度、劳动技能、劳动能力等有所不同,使得利润、工资等收入并不能完全取决于竞争条件下的要素价格。因此,经济效率越高,往往伴随着越不公平的分配。显然,这是市场自身的力量难以改变的。

(七)宏观经济的失衡

市场经济稳定运行的基本条件之一是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内部各种矛盾的相互交织,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总是在不平衡到平衡再到不平衡的关系中循环发展的。从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开始,宏观经济失衡的各种最为明显的表现,即通货膨胀、高失业率以及周期性的经济萧条,一直伴随着经济发展的进程,对各个市场经济国家形成了持续的压力。宏观经济失衡意味着社会经济资源配置中的损失和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