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篇
CHAPTER 1 概述
1.1 艺术,让人脱颖而出
大千世界,异彩纷呈,为各种文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摄影,这个入门极其“简单”的艺术形式,以器材为带动,旅游为依托,又被当代数字技术的发展所裹挟,使其呈现出一种近乎疯狂扩张之势:摄影已经迅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吸纳了各个阶层的人群,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的一种认识世界、留存记忆、人际交流、参与生活,甚至精神寄托的方式。
然而,伴随着简单的按下快门这个动作,许多摄影人在创作上却长期面临着一种困惑:为什么创作不出高水准的作品出来?
有些人走遍了世界的高山大河,游历了祖国的每个知名景点,面对某个著名美景众人一字排开地拍摄,然后大呼过瘾后回家把照片往边上一扔,从此就两不相认了。
但偶有几位,面对自然,心中却产生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画面感。他不但摄影技术熟练,更深知如何通过后期技术更加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充分的将艺术融入到自然中,如同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所说:“艺术会使大自然更美。”
没错,这就是很多人感慨,为什么那个地方我也去过了,却没有见到你拍的如此美景?是的,正是艺术让人脱颖而出。
1.2 摄影太难,难就难在太简单了
按下快门很简单,但得到好作品却没那么容易。很多人因为摄影创作想法的不足而苦恼。个中原因很多,后期的局限,是一个重要因素。不少人完全依赖前期拍摄,但后期已然是摄影艺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共同组成了艺术摄影的形式。所以,我们精心编写了本书,希望能为大家打破这个瓶颈,令读者艺术摄影创作的潮水奔涌而出,作品源源不断。
很多人上来就问,如果这本书叫《数码摄影后期高手之路》,那将来一定会有更高级的升级版图书,比如《复杂摄影后期》。
各位看官,大道至简,真的没有“复杂摄影后期”一说。但凡你自己或者有哪位老师让你觉得后期是一件很复杂的事,那是因为你和他自己都还没有理清楚,对于后期的恐惧来自于陌生,本书的目的就是让读者与后期真正熟悉起来。从而打破后期难学的谣言。
最终,读者会发现,世上没有什么特别复杂的事情,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一切都变的简单了,而所谓的绝招:就是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
1.3 心游于艺,道不远人
后期无处不在,只不过是你将后期的想法或者技巧用到什么地方,才能让你的照片从众多的照片中间脱颖而出?有些后期只是停留在校色、修正等简单处理上;还有些后期的功能很强大,它加入了创作者的创作思维在里面,它就变成了另外一个阶段的事情。
后期特别常见的一个地方在婚纱影楼,这里的后期最常见的特征是什么呢?标准的磨皮、标准的构图,所有的新娘拍出来都是一样的。这就是后期的误区。
所以本书前半部分会教你一些基本的技法;掌握了这些基本的技法之后,我们更希望你能灵活运用技术,从而确定自己的风格,找到自己的特征,让自己的作品与众不同。
那么这里就要讲到一个拔高的话题:本书到底讲的是什么?我个人总结归纳为“艺道”,艺道两个字实际上是有出处的,而且这是特别重要的一个学习思路。要想让摄影在后期上真正有所提高,或者在美学鉴赏上有所提高,这是唯一的一条路。
“艺道”出自《论语述而》: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尤其后面半句“依于仁,游于艺”,返求回去就一句话“心游于艺,道不远人”,意思就是如果你从艺术的角度出发,是可以进入到“道”的境界中的。
通常说到“道”,大家就觉得很玄。但我认为“道”其实是一种深度学习探索之后的领悟,而且从任何一个门类深入都有可能得“道”,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茶道、花道、剑道,甚至是射箭的弓道。所有这些就是你长时间地执着于一件事情,直到得到在这件事情找到道,然后你就通透了。
当你以艺道作为切入点的情况下,你是可以通过画面,透过艺术,认识美学,领悟到让你生活更为轻松的那么一个感觉。
事务都有道、法、术三个层面,本书主要是教方法和技术,但是同时也想跟大家讨论一下关于智慧的东西——“道”。在现有体系下,我们能教给大家知识,却不能教给大家智慧。智慧都是靠自己来判断的,很少有谁能量大到可以把智慧教给别人。所以我们不只是学习后期技术,更能够进入到美学领域里。因为只有从美学领域出发,每个人对美学有不同的看法,独特的眼光,不一样的处理方式,才会得到自己的作品。我之所以反复强调自己的作品,就是想突出跟别人不一样,是的,尤其摄影这是一个很主观的表现形式,一定要摆脱跟风、抄袭、同质化的作品。
基于美学这个大的系统之后,后期的时候就会有了依据和想法,而不是问:“老师,我是不是该拉透明度了?老师,我是不是该让饱和度再提高一点?”这些都是“道法术”里面“术”的层次,所谓Photoshop怎么用,图层、堆栈怎么用,这是最浅层的东西。当你只学会这些东西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作品依然做不好。问题在于美感没有进入到艺道的境界里面去,没有真正对照片产生美的感觉。
所以我们不但要学到了这个知识点,还知道这个知识点该怎么去应用。这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比如我曾在《大众摄影》开设的专栏中写过《通透》的后期文章,就是从原色的理论入手进行讲解。通过这个理论依据建立起自己的认知体系之后再去做,你会发现它是把钥匙,这把钥匙能够帮你解决一系列的问题。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在这本书中不仅获取知识,还能收获智慧;不仅获取信息,更可以获取一种能量。这种能量,就是我们说的“道”。
1.4 艺术通感
很多人说自己拍的照片拍不出好的感觉,或者调的照片调不出好的境界,在我看来,是因为艺术的通感没有实现。
什么是艺术的通感?无论是拍照片或者是绘画,它们的背后实际上都有一套心理学、美学、哲学体系在支撑着,这套背后的体系导致了你看到的东西跟别人不一样。
如果你不去接受这方面的训练,只是一味地研究Photoshop的各种功能,那将永远只是局限在技术层面追逐版本更新深陷其中。所以我们必须涉猎于与艺术相关的各个领域。
我刚才用到了一个词叫艺术通感,就是说所有的艺术门类是通的。我写《通透》的感觉完全是来自于音乐,而我最近很多调照片的感觉都来自于音乐,我很遗憾小时候没有好好学音乐。但是我听了这么多年,多多少少稍微听了点门道出来。我发现音乐、绘画等艺术门类全是相通的,甚至包括心理学、哲学,全都是通的。
亚当斯曾经说过:我们不是用相机在拍照,我们带到摄影中去的是你曾经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走过的路、爱过的人。
安塞尔·伊士顿·亚当斯(Ansel Adams),美国摄影师。1902年2月20日生于旧金山,1984年4月22日去世。亚当斯曾做过时代杂志(TlME)的封面人物,还担任主角出演了五集的电视影集《摄影——锐不可当的艺术》,是美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象征人物。他的摄影书已印了上百万册,在美国的超级市场都可以买到。
如果想拍出好的照片,做出好的效果,要做的事情不仅是苦学Photoshop技巧,而是应该多看书,多听音乐,多走路,拥有更多的人生阅历。是你的经历和眼界决定你照片的状态。你只有带着这样的胸襟、带着这样的状态,去拍照片,去做后期调整,你的照片才能够有情感,观众才会被打动,这样的照片才是真正有味道的。
这一方面,索久林专门著有《摄影创作的翅膀——走进摄影艺术通感》一书,从多个层面详细介绍了艺术通感的形式和对应关系。他说:摄影是采集生活影像、传递直观信息的一种视觉艺术。摄影的表现对象是视觉的,摄影作品的形态,也是视觉的。但在摄影创作活动中,摄影家对艺术感觉的捕捉,对生活的认识和对立意、创意的表达,却不能仅仅依靠视觉。这是因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多种感官完成的。心理学家把主要生理感官界定为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然而,作为智能人类,心里的“意觉”功能也极为重要。由于心理的调节作用,人们的各种感觉器官是可以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贯通、相互转化的。这种情况,反映在艺术创作上,被称作“艺术通感”。摄影艺术通感,是摄影家在摄影审美活动中,多种感官相互配合、共同运作的一种认识和表达方式。它包括摄影主体感受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也包括摄影主体表达审美情感和艺术创意的方法。
摄影艺术通感是摄影家打开感觉界面、走进摄影艺术殿堂的唯一路径!
1.5 学习方法
前面说了一大堆“道”,读者可能会觉得“虚”。请放心,书的内容最后还是会落到实处,因为“道法术”是从“术”开始的,所以我还是会讲到最基层的操作、最基本的流程是怎么回事。只是不能因为有术而心中无道。下面,我们再聊聊具体的学习方法。
我曾经很不喜欢钓鱼,觉得纯属浪费时间,坐在那里两三个小时,又晒又累很可能还一无所获。哪有什么乐趣可言?
其实后来我发现,方法很重要,如果你不喜欢钓鱼,一般情况是不懂得钓鱼的方法。没有方法当然就没有乐趣。
结果有一次在一些高手的指导下,迅速掌握了方法,马上找到了乐趣,这促使我在教学中,尽可能总结方法而不是单纯传达技术过程,相信很多人从Photoshop CS2的高手之路视频一路看来,深谙这个道理。
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是我从多年的上课中慢慢总结出来的,核心只有六个字就是:发现、联系、重组。
这六个字经过十多年的总结、琢磨、删改最后立在我面前,没准过些年后又会被重新提炼修正,但现在基本上就是我用来指导学生的核心宗旨,我会在后面慢慢解释“发现、联系、重组”的特征。但理解这六个字之前,还得在思路心态上先下一番功夫,就是所谓的立意。
1.6 立意要高
安塞尔·亚当斯的作品
几年前,我从我的老师那里,认识到了学习体系里面立意层面的三个重要指标,我自己又根据切身体会和理解重新进行了整理,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总结下来有三句话。
1.6.1 取法乎上,寻师经典
这是思路和大方向的问题。原句出自唐太宗的《帝范》:取法乎上,仅得为中。
意思是即使你有一个很好的榜样做为参照物,你有可能只能学到一半的精髓。《孙子兵法》里面有更详细的解释说:
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
意思是如果有三个策略的情况下,你用上策,可能得到中等效果;如果你用中策,就会得到下等效果;而你用下策,失败就是必然的。
学习思路中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去选择榜样或选择老师的时候,他是否在这个行业里面是最好的?
学Photoshop有很多方式,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随便到路边找一个打字复印店,也能学到Photoshop。店员会教你怎么把这个章抠下来,复制到另外一个文件上去;或者教你怎么给人换个头。
但你既然决定要学,就要学这个行业里面顶级的老师,而且还要追问他的老师是谁?他的灵感又从哪儿来?寻师经典,你才能够学到真正核心的东西。
我们在前文中引用了安塞尔·亚当斯的名言,亚当斯是纯粹摄影的一代宗师,他创造了分区曝光法和预先想象法,一直被摄影界所认可。那么谁又影响了他?除了他的父亲和他的音乐老师,和同期的画意摄影影响,谁在摄影上对他影响最大?为什么他看到保罗·斯特兰德的作品后,说“他的照片让我知道,什么才是我该走下去的道路”……摄影才不过100多年,脉络相对容易梳理。甚至还可以再往前追溯,摄影是不是受到绘画的影响,绘画的脉络是怎样的。这就叫取法乎上。
所以你的目标要足够高,才能学到核心的知识。
1.6.2 物先大体,鉴必穷源
这句话出自《文心雕龙》,指的是写文章首先要有大的法则,借鉴和引用的内容必须找到源头出处。
如果你想学一套体系,那么就先去找一个大的框架,这个框架是你这一段时间发展的方向、创作的思路,然后在这个大的框架里面去找到它的根源在什么地方,一点一点追问这个框架里都有什么内容,去追根溯源。
中国有句俗话叫“打破砂锅问到底”,就是这个意思。一直追,追到头,彻底理解整个体系的来龙去脉,就清楚了。而不至于被不同人的不同说法所左右。因为无论他人怎么说,如果你去根源上一看就知道了,原来他们都从这儿出来的,你就明白了,所以就这叫做“物先大体,鉴必穷源”。
除了根源,旁系和衍生也要深挖,我主张“深度学习”就是这个意思。老师最难得的地方在于讲述问题时能“深入浅出”,因为深入研究过,才会把复杂的问题用浅显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也就越听越明白。级别不够的老师,则容易反其道而行之,会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搞一堆专业术语,显得高深莫测,而学生一头雾水。
学习的旁征博引非常重要,知识节点的联系会汇成一张网,网上的结点越密,知识结构越严谨,知识面越宽阔。
还是亚当斯的例子,当完成了安塞尔·亚当斯的体系学习,不妨跨出去研究一下罗伯特·亚当斯,那简直就是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的另一扇门,会带你进入了一个全新视角。这都是大摄影家庭里的一员,都有源头活水。
1.6.3 诚心正意,自证良知
诚心正意是端正你的学习态度。比如我们说上课时要把手机关掉,因为有一个事物分散你的注意力,你就无法聚焦。释家讲戒定慧,戒就是聚焦、诚心正意只干一件事情。
自证良知核心是“证”,就是要亲自去实践,只有实践,你才能够知道它和你的关系。我十分信奉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理论需要实践,必须自己去证明这件事情,它才是良知。
良知就是本能,没有太多的包装,你原始的本能判断就知道这个东西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就这么简单,不需要人来干扰你。
只有达到知行合一这个状态,你学的东西才有用。所有本书中讲到的知识,你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实践,如果你只是觉得这个理论很好,不去实践,那么这个知识永远不是你自己的,和你一点儿关系也不会有,你也无法从中间体会学到的乐趣。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1.7 目标要准
经常有人会问,一个好作品的标准应该是什么?广大读者肯定各有各的答案。因为确实很难用标准的一个词来表述一个主观的作品。好比有人喜欢简洁的作品,就会有人喜欢复杂的;有些人喜欢能够打动人的作品,就会有人喜欢平平淡淡的。
我们不妨试着用“赏心悦目”来形容一幅好作品,赏心悦目是由两部分组成,一个叫赏心,一个叫悦目。“悦目”就是作品好看,包括漂亮、聚焦、简洁都是悦目这个层级的;而赏心这个层级则是共鸣、情怀、爱。
所以要达到一个好作品,你会发现从技术和心理两个层面上都要满足一定的标准。我们可能做一个作品也会这样去做,但是你会发现这两个词搭在一起容易,但是想实现真的挺难的。
我主张,在不同的阶段实现不一样的目标。对于初学者而言,不要上来就对自己要求过高,一定要做出有情怀的作品出来,虽然不排除很多有天分的人,一上手就一鸣惊人,但更多的人可能还是需要经过一系列过程。所以定期调整目标很重要,初学者更要在基本功上下功夫。做到“悦目”就是目标。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基本功已经扎实,还停留在悦目层面则需要斟酌自省一下。不同的时期给自己确定不同的目标,才是美学路上不停探索永不止步的动力。
但如何实现赏心悦目这两层目标,有没有确实可行的方法,如何在观察力、联想力、创造力、剖析度、包容心和逻辑感多方面提高自身能力,则就需要依靠“发现、联系、重组”这六个字的学习方法来支撑了。
1.8 发现、联系、重组
如何通过实践去打造一个好的作品?我们不妨试着从下面三句经典的古话入手。
1.8.1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此句出自《道德经》,有两个层面的解读。
第一个层面:多么大的事,也需要被细化拆分成小事来完成,正所谓一口吃不了个胖子,好作品更需要常年积累,尤其是成系列的作品,更需要经年累月慢慢分期实现。
另一个层面上,细节决定成败。能否在大感觉不丢的情况下心可能的观察到完善细节,使作品纤毫毕现,耐人寻味,使观者久久不愿离去,作品中的细节是否到位,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而长时间的练习,则可以提高观察能力和剖析能力,此为第一步,是为“发现”。
1.8.2 众生平等,皆有联系
众生平等是佛教的理念,不只是说人与人彼此之间是平等的,而且人和万物都是平等的,要带着大同的心态去看待整个宇宙,你就会从中找到它和你的联系。
联系的目的是找到人和人,物和物,人和物的关系,在特征上,性情上,思想上形成联结点,产生共情共鸣。
有些联系是显而易见的,人人熟悉,甚至是常识,不需要被强调。
而更多的联系则是隐性的,藏匿于表皮之下的,需要你尝试挖掘才能发现。比如人们常说的“六度理论”:我和你之间貌似陌生,但通过不超过六个熟人我们就可以建议联系。这种联系的挖掘,对作品创作有着非常深刻的揭示性。让我们在不同事物间,寻找相同点成为可能。
以前貌似完全不相关的事物,只要尝试发掘,就都有联系,而这种联系正是创伤的切入点。这种联系产生的切入点,让观众和你产生的共鸣,观者在你建立的联系中,找到了作品背后的秩序,体会到了你想要表达的涵义。
所以如何从一些图案中间,或者一些符号中间,或者一些信息中间找到它们彼此的联系,真的是对创作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
建立万物平等心态,假以练习,则可以提高包容心和想象力,是为“联系”。
1.8.3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是让大家都觉得这个事情理所当然是这样子;意料之外,是在你以为结局不过如此的瞬间,出现了一个令人完全没有想到的转折。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是我们认为一件作品出彩的部分,尤其在创意类摄影作品中更为常用。
如同我们经常去看电影,如果一个电影开场5分钟你就猜到结尾,必然中途就无聊到想退场了。而好的电影是你刚以为剧情如你所料,画面一转,情节的发展完全在你意料以外,导演非常有功力地吸引你一直看下去,最后恍然大悟,结尾完全在你想象之外。但是情节的发展不是空想,也不是不符合逻辑,是在意料之外却符合逻辑的一个结果。
那么你的作品要想避免平淡,画面中必须有一个逻辑支撑的焦点。对这个焦点的深度理解,伴随着揭示、解读、重新整合,就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关于这一项的锻炼,也伴随着逻辑能力和创造力的提升,是为“重组”。
综上所示,这三句话带来的三件事就是要长期观注和反复练习的: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就是要用剖析的眼光去发现看待这些细节;
众生平等,皆有联系,就是要从那些看似不相关的事物中建立联系;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最后一步就是达到重组。
重组后就变成你自己的东西了,别人抄不走了,因为你把这些联系和特征重新组合了。这就是我说的发现、联系、重组的核心。
如果发现、联系、重组是这节课的主题,那么它们背后反映的三个能力就是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经常有人说自己的作品没有创造力,没有创造力的原因是没有把前面两个环节做好。创造力来自于观察力,就是你是否能够看到细节;有了观察力,还要有想象力,就是如何在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事物上建立联系。万事万物都有联系,只是你看不到这个联系,这个联系就是有想象力;有了想象力的情况下,最后去重组,锻炼的就是你的创造力。
所以,发现、联系、重组,这就是本书的主旨。
世上的事物可归纳为“能立即理解”和“无法立即理解”两大类。那些无法立即理解的,需经过多次的交会,才能点点滴滴地领会,进而蜕变成崭新的体悟。最爽的莫过于在一瞬间,品尝到醍醐味……
所以,诸位读者,莫急,如果对上面所说的还不能完全体会,就先放一放开始自证良知吧,时候一到自然豁然开朗,所谓“放开眼界,活在当下”。祝阅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