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本书的局限性
做产品,用户的反馈、同行的评审都是帮助产品提升的常用手段,写书也不例外,本书第2章“一个需求的奋斗史”的初稿收到了不少同行与前辈的反馈,这些也成为我后续修改的依据,贴部分出来。
► 使用较多非书面词汇,不妥:
● 比如“扯蛋、爽、PK、好玩”等;
● “一个需求的最高奋斗目标就是被做掉”这句话引起了较多的争议。
► 产品经理的核心技能没有讲明白:
● 工作方法、流程、文档等都没有讲到位,包括最重要的需求环节,比如讲“调查问卷”时,没讲明白问卷怎么设计。
► 没有理论根据,也没有站在比较高的高度上看待问题:
● 故事没有讲好;
● 一份范例文档、一份模板都没有放出来。
► 作者书中描述的是一个极其理想状态下的产品经理:
● 一般公司里的产品经理,都是从老板那里拿需求,然后把需求分解给设计和技术,然后盯着他们完成,然后中间不断地跟领导沟通,帮领导“压榨”设计和技术,然后上线以后负责处理各种Bug。基本上不会做什么用户调查,可用性测试也就是给老板看看UE图吧。
► 简单地罗列概念而没有展开来讲:
● 需求采集、需求分析、UCD、人物卡片、用户研究……没有一个能完整地把概念说明白。
► 太过于阿里化:
● 应该体现出的是“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应该做到哪些”,而不是“一个阿里的产品经理应该做到哪些”。
看到这些反馈,我感到郁闷,同时也感激、踏实……这说明我在写作,乃至在做产品的路上确实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仔细分析了这些反馈,有些是我自己也觉得有问题的,可以优化,比如语言方面,初稿在写作上确实有些随意,不过我还是想尽量保留口语化的风格;有些内容第2章里没写,是因为写在其他章节里了,可能需要重新考虑章节结构;有些意见我不太能接受,还需要探讨,比如“作者书中描述的是一个极其理想状态下的产品经理”;还有些我真的无能为力,比如“阿里化”,因为阿里是我的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工作……
所以,就像做任何产品都要事先考虑“风险与对策”一样,我想有必要尽早谈一下我与本书的局限性。所谓“丑话说在前面”,本书给不了读者的东西,我提前说出来,希望不要给读者留下没法满足的期待。
第一,现在只是我做产品经理的第4年。我一直是一名一线的员工,虽说后来有机会带领临时团队、参与战略制定,但毕竟视野有限,很难做到“站在比较高的高度上看待问题”,强行上升到理论,只怕会贻笑大方。我认为一个出色的产品经理绝对需要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磨炼,我深刻地认识到我还在半路上,有些产品经理应该做的事情我还没有接触过,工作中我还没有产出任何一个真正值得骄傲的产品,甚至没有经历过一个完全由自己说了算的产品,这也是我最近一年做“三个一工程”的理由之一。
第二,阿里集团是我的第一个雇主也是唯一雇主。我待过的团队大同小异,而且,我做过的产品有明显的局限性,特点鲜明,都是电子商务、中小企业相关的应用,绝大多数读者应该都没有用过,对书中的一些例子也不会有切身体会。所以,不可否认我身上肯定深深地打下了阿里的烙印,如果说本书过于“阿里化”,我确实无能为力,因为我没法写我不熟悉的事情,否则就真是纸上谈兵了。
第三,我在学校里学的是生物医学工程。因为专业的关系,所以我在开发技术、交互设计、视觉设计等方面,都并非科班出身。在工作中我也经常被迫做诸如交互设计一类的事情,没办法,只能通过不断的犯错来证明老板的不英明。
产品经理做的事情,不似技术那般严谨,很多偏“艺术”的思维方式、做事方法必然只在特定环境下才适用。但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没有更丰富的经历之前,对于更普适的情形,我只好尽量去思考,去领悟别人的话。所以,本书的有些观点可能片面、不成熟,甚至会被将来的我否定,比如在写书的过程中我就发现自己一两年前的博客文章中,有的看法近乎可笑。因此也希望读者能理解,并带着大大的问号来读这本书。
另一方面,我并不认为一本书需要理论完备,完备的话就意味着这个领域已经发展到尽头了。争议是极具价值的,如果本书里的观点能通过被批驳发展得更成熟,我也很乐于被拍砖,虽然这可能有点像为自己的能力不足诡辩,但这也是我的真实想法。一个观点被视为普遍真理,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至少,这个观点不再会发展了。当一个问题有了明确答案的时候,这个问题也就没意思了。所以当我们发现自己或别人前后的观点自相矛盾的时候,也许是好事,说明还在进化,当然方向的好坏有待验证。
最后小结一下,这本书不是手册、不是大全、不是工具书,只是一个产品经理在前几年成长路上的心得体会,如果你想更全面地了解产品经理,千万不能只看这本书,试图只看一本书就了解一个领域的想法本身就是不成熟的,你能了解的只是作者在写书时的观点。我们应该养成一个习惯,当看到一个观点的时候,就有冲动去寻找与之矛盾的观点,然后通过对不同观点的分析找出背后的原因,从而更全面地理解某个事物。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心中可以容纳各种不同的思想而无碍行事。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