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不但要做,而且要做好
许多人在面对领导的批评时,常常说“我做过了”,事实上这背后总是包含着“没有做好”这样的事实,他们只不过是希望领导看到他们的苦劳罢了。然而,以成果导向的执行要求,所有的评价自然需要看到最终的价值贡献。
员工在心理上期望上将“我做过了”等同于“我做好了”,其实是一种目标被置换的典型表现。美国管理学家约翰·卡那提出了“目标置换效应”:对于一项工作如何完成的关注,使得一个人的心思渐渐地被如何进展和解决这项工作的方法、技巧等所占据和困扰,反倒忘却了对最终目标的追求。换句话讲,是“工作完成了没有”逐渐被“工作如何完成”替代了。
目标置换效应的产生,是由于组织在运行的过程中,员工或追求完美,或墨守成规,再或太过看重为了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手段及技巧等,而忽视了目标,使得行为产生了一种“偏差”和“错位”。其结果是:工作努力了,结果却是一塌糊涂!
埋头苦干的精神值得提倡,也让人敬佩。但在苦干的时候,要抬起头看看自己做的是否正确,方法是否得当,是否在做有价值的事,千万不要迷失于过程。
当年华为在设计CT2(无线通信的一种制式)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先成立了项目组,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学习新的CT2技术,随后与广州电信局签订了CT2公众网络的合作协议,项目组开始了研发工作,但在研发过程中,无线射频开发遇到了很大的麻烦,由于对CT2技术并没有完全掌握,只能靠研发人员埋头苦干,技术突破迟迟没有进展。
此时,市场上传来了一个消息,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公众网发展已经取得了突破,反观CT2技术却先天不足。就这样,花费近两年时间的CT2下马了,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没有得到任何的市场回报。
最后,华为进行了反思:立项时,没有做调查和评估;在无线射频技术上国外已有先进经验,而自己却在闭门造车。
华为在CT2的实现过程中非常努力,但没有以目标为导向进行工作,一味地依据主观判断去开发产品。最终,过程很努力,结果很悲惨。
我们要警惕这种状况出现。凡事以结果、目标为导向进行工作,不时驻足思考,确认是否存在偏差。经过不断的检查和反思,华为逐渐克服了过程取代目标的工作方法,并让以结果为导向的工作思路体现在每一项工作中。
很多人在工作中常常迷失于过程,对于目标完成情况一点都不知晓。换句话说,没有一个有效的办法来监督目标的完成情况。此时,华为项目管理中的目标管理卡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具体来说,目标管理卡记载的内容包括了目标责任者在目标管理中的全部活动,既有责任者的目标与责任(包括目标内容、目标值要求及完成期限),也有管理者提供的条件和授权。
目标管理卡还列明了实现目标的对策措施及进度安排。目标责任者要进行自我控制,管理者要进行监督控制,双方向完成对时间的管控。
由于目标管理卡规定了目标项目和目标值、实现目标的要求等,既便于目标责任者据以进行目标实施成果的自我评价,也便于管理者将其作为考核评价目标成果的凭证。
华为公司就是通过目标管理卡设定了预期目标、实现办法及完成期限以作为目标考核的依据,并采取自我评价和管理者审核相结合的方式,对目标执行者的目标达成情况予以考评。目的是掌控员工工作进度、激励员工。
目标管理卡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根据不同任务的特点自行拟制。为了使目标任务和目标的执行产生更明显的视觉对比效果,还可以将表分为“计划”和“实际”两栏,更利于对目标实施进度和状况加以跟踪,及时调整工作进度和提升工作质量。
所以,当我们为目标而不懈努力的时候,也要在合适的时间跳出我们的工作,回头看看我们所努力的过程是不是通往目标的方向。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努力的方向歪了,就要矫正它。否则,就算我们“做过了”,结果也不等于“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