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型问题:让对方失去思考的余地
读前思考
· 你是否遇到过这种情况——别人提出的问题本身包含了答案,暗示你讲出他们希望听到的话。你感觉这样的问题诱导性太强,让思维局限在对方暗示的范围内,无法以更开阔的角度看待事物。
苏格拉底询问法重视启发他人积极思考,但并不是每个提问者都能用好这种方法。有些人急于引导对方给出自己想要的答案,便在提问时施加了过多的暗示,结果扰乱了他们本身的理解和记忆,让回答的可信度大大降低。他们提出的问题就是引导型问题。
华盛顿大学的伊丽莎白·洛夫特斯教授曾经把490个主题分为4个组别进行研究,以便观察不同询问方式对人们的证词有多大影响。研究结果令人惊讶,人们的记忆并不可靠,很容易把事实和虚构混为一谈,形成背离事实的记忆。
伊丽莎白·洛夫特斯教授指出:“当事故发生后,人们在接受调查询问时,最初被问及的‘假设性’问题可能会混杂在他们的头脑中,使他们认为那些曾经被暗示的问题也是事实的一部分。他们会在脑海中将暗示性的提问重新设置成背景,融入自己的记忆。”
引导型问题之所以被询问专家视为坏问题,就是因为它里面隐藏着一个假设正确的答案,并暗示对方提问者心中想听到什么样的回答。如此一来,对方要么直接说“No”,要么完全依照你暗示的方向来提供答案,不会给你带来多少新的有价值的信息。
常见的引导型问题有如下几种:
1.在问题中掺杂了假设条件
这种问法的目的在于诱导对方承认这个假设是成立的。例如:
“这个产品的价格明年会下降多少?”
(假设该产品明年不会涨价)
2.用问题串联起自己的想法
虽然是向别人提问,但在问题中暗示对方按照自己的判断来考虑怎样回答。例如:
“你是否更喜欢在海滨城市生活?”
(显然提问者把自己对海滨城市的好感代入问题当中)
3.在问题中暗示因果联系
把两件可能原本不相干的事情扯到一起,生硬地加上因果联系,然后在提问中暗示对方,如果那样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以便令其放弃原先的决定。例如:
“如果你在暑假里总是跟同学出去玩,那么暑假作业做不完怎么办?”
(提问者默认“跟同学出去玩”一定会导致“暑假作业做不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