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名师指导·写意山水:宋鸣写意山水技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 分类

中国画的分类方法有很多,从画的内容上来分,可分为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从画的技巧上又可分为泼墨、工笔、写意、白描、没骨等很多种。山水画是以描绘山川自然景色为主的绘画,主要分为水墨、浅绛、青绿、工笔等形式。这些不同的表现形式在特点、笔墨技法,设色等方面都有所区别,但在总体上都讲究经营位置和表现意境。

水墨山水

中国早期的山水画是作为人物画中的背景出现的,设色上以亮色为主,力求通过画中的不同色彩来表现客观物象。之后,山水画作为独立的画种也重赋色。直到盛唐时期,王维“始用渲淡,一改勾斫之法”,创立水墨山水。到后来王恰泼墨,水墨山水从此蔚然成风,并且取代了青绿山水,成为中国山水画的主要形式。山水画由重青绿到重水墨的转变,有社会发展、文化传承、艺术理念、物质材料等多方面的因素,但主要推动力还是来自观念方面。中唐以后,庄禅哲学盛行,一种崇尚空灵淡远的画风在画坛传播开来,而水墨则以清淡为尚,正与文人画家趣味相投,水墨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水墨画发展到五代和北宋时期,荆浩、关仝、李成、范宽等北方山水画大家个个都是水墨山水画的高手,他们多画水墨,少画青绿。荆浩自称“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认为水墨兼得五彩之妙。关仝则专作水墨山水。李成笔法精微,丰富了水墨的表现形式。范宽则开创了重墨之体。董源、巨然也都是如此。《宣和画谱》记载:“盖当时着色山水未多,能效李思训者亦少也,故将从此得命于时。”因此,当时青绿山水几乎鲜有人问津。

《琪树秋风图》元·倪瓒

面对水墨山水占尽风头的现状,北宋末年至南宋时的画院画家们曾举起复古的大旗,也就是要恢复青绿山水应有的地位,如王希孟等。但这也只是暂时的局部现象。与此同时,米氏父子、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等画家,虽然绘画风格各异,但也代表着水墨山水画的主流。

到了元代,出现了一种水墨与青绿相融合的画种,其实就是以水墨为主,再吸收着色山水的一些方法。此时的着色山水运用水墨画擅长表现个性、生命的特点,去改造青绿山水,使着色山水逐渐成为一种生命符号。发起这次变革的主要人物是赵孟頫。之后,着色山水开始向多元化发展。除了少数的大青绿之外,一种在水墨皴染的基础上略施青绿的小青绿画法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黄公望、王蒙还创立了一种浅绛山水画法。但是这些并没有改变水墨为上的总体格局。

《秋林亭子图》清·八大山人

浅绛山水

浅绛山水强调主体个性情感的表达,格调清新高雅,意境优美深远。相传起源于五代董源,兴盛于文人气息浓重的元代。元代特殊的社会背景使大批文人因入仕无望而归隐山林,文人在元代成为了绘画创作的主要力量,因此就形成了文人山水画在元代的兴盛。而浅绛山水则更好地抒发了文人的超尘拔俗和高尚气节。

据说黄公望在太湖旁边找到赭石,磨成颜料,用在画作水墨之中,略有色彩,既淡雅又滋润,因此创造了浅绛一色。后来因赭石一色太过单调,又加了花青,但仍以淡雅为主调,亦称“吴装山水”。由于这两种颜色具有温暖与沉静的视觉色感,很适宜表现江南清丽明洁的湖光山色。这种画法符合元代文人画家隐逸脱俗的主题,因此在元代得到了兴盛与发展。黄公望的《天池石壁图轴》是黄公望浅绛山水的代表作。图中多用淡赭,染以墨青墨绿,展示出山中的幽趣。全图烟云流润,气势雄伟,系黄公望浅绛山水的杰作。

山水画发展到明清时期,则水墨、浅绛远远多于青绿。明早期山水画还是承袭元代遗韵,文人山水画继续发展。这一时期,山水画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形式,水墨、青绿和浅绛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沈周、文征明是这一时期文人画浅绛山水的继承者。尤其是文征明的画,宁静典雅,清刚文秀,表达了文人清逸高雅的情韵。

《天池石壁图轴》元·黄公望

到了清初,不论是“正统派”、“四王”还是“野逸派”、“四僧”,虽各家作品具有不同的风格特点,但是大多以“董巨”和“元四家”为宗,将笔墨形式推向空前的高度。尤其是“四王”崇尚摹古,所画山水更能体现浅绛山水的清丽工秀。

浅绛山水画体现了一系列文人画的特征,强调主体的个性情感的表达,格调高雅清新,意境优美深远,给人以怡情畅神之美感。画家大多追求笔墨情趣,画风飘逸,色调淡雅,画面集诗书画印于一体。他们都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品格高尚,作品中的文人画气息浓郁。

首先就用色来讲,这种画法是在水墨的基础上,用带色的湿笔对山石轮廓以干笔皴纹并晕染,由此复合的笔墨色彩效果压制了通常设色山水画的那种艳丽浮华,较之纯粹的墨笔山水又显得丰盈。这种“吴装”的用色方法,是作画过程中在勾线这个阶段完成之后,比之前青绿山水所用的层层堆积的颜色要薄、要淡。这样的技法在程序上少了很多遍,在颜色的使用上依靠很常见的几种色甚至单色,如赭石、花青等颜色。多取林亭一类的幽静小景,点景人物施以红色或青色,远山则常用一层赫石、一层花青来进行上色,以表现出丰富的层次感。

另一方面,所谓“浅绛”淡彩是在“青绿为质”、“金碧为文”的青绿山水的重彩形态和“不贵为彩”的水墨渲淡形态之外的另一种形态样式。它是一种待笔墨落实之后,再敷以淡彩的方法。其作画有一个先后顺序,在笔墨完成之后略施淡彩。

青绿山水

青绿山水是用呈色稳固、经久不变的矿物质的石青、石绿为主色,青绿相映、富丽堂皇。我国的山水画起源于魏晋,这与当时的政治、文化思潮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审美趣味是有一定关系的。“青绿”在中国人的色彩审美观中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它源于中国最早的“五行”色彩观念。而青绿山水一体也是山水画兴起之时的初始色彩样式,可以说青绿山水是伴着山水画的萌芽而产生的,因此它可以说是山水画的正宗之源。青绿山水画是我国山水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典型的工笔重彩表现形式。

初唐的李思训、李昭道父子是杰出的青绿山水大家。李思训首创大青绿山水,用厚重的石青和石绿来表现画面的艳丽,使之有金碧辉煌、壮丽无比的感觉。李思训父子可以说是青绿山水的奠基人,对于后来青绿山水的发展影响极大。两宋之交,形成大青绿山水、小青绿山水的不同区分,大青绿山水长于灿烂明艳;小青绿山水妙在温蕴俊秀。二者在古代艺术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青绿山水发展至南宋时期,以赵伯驹、赵伯骕兄弟为代表。二人在继承李思训、李昭道大青绿画法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介于院体画和文人画之间的青绿山水。此后,由于受文人画思潮的影响,山水画家主要以水墨山水为主,青绿山水遭到贬抑,逐渐被挤出了画坛主流的位置。北宋时期,由于皇家提倡,山水画成为当时全国风行的题材,一时名家辈出。在复古的过程中,他们把古代并不十分完善的青绿山水推向了一个成熟的高峰。如当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卷》,此图于单线统一的青绿重色中寻求变化,以墨色为衬托,使青绿色像宝石一样光彩鲜亮,耀人眼目,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成为青绿山水的丰碑之作。至王希孟,大青绿山水成为亘古难以逾越的巅峰。

《千里江山图卷》(局部)宋·王希孟

元朝年代虽然暂短,山水画却得以发展,超出其他画种。水墨山水和浅绛山水的兴起,蔚为大观。此时期从事青绿山水画的有赵孟頫、钱选。其中在青绿山水方面最有成就的当属钱选,其山水尤以大青绿山水见长,古拙而艳丽,把大青绿又往前发展了一步。元代山水画家中从事青绿山水的比较少,按说青绿山水在宋朝有较深厚的基础,在元代本应有一个再提高的阶段,然而,此时的青绿山水因种种原因却转入低谷。

明代出了许多有名的青绿山水画家,明初,青绿山水画仍然笼罩在元人的风格之下由于推崇复古画风,青绿山水在此风影响下比元代要受重视得多,凡是山水画家都能画青绿山水。在吴门画派画家沈周、文征明及院体别派周臣、仇英中,除仇英主画青绿山水外,其他画家都是兼而画之。

到了清代,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山水画在这一时期流派林立。清代山水正体以仿古派“四王”的成绩最为突出。这时从事大青绿山水的画家多为仿古派,像“四王”的王鉴、王时敏、王原祁、王翚都能作青绿山水。

《桃源仙境图》明·仇英

笔山水

自顾恺之将山水、人物分科以来,山水画就有了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到了唐代又分为工笔山水和写意山水。工笔山水中的青绿山水也在唐朝达到鼎盛。这一时期的代表画家“大小李将军”创立了“青绿金碧”样式。

工笔山水发展到宋代,可以说是一个转折时期。宋代代表着中国写实绘画的最高成就。如宋徽宗时画风“专尚形似,更特重着色”,宋代翰林书画院的王希孟、张择端等都是这类风格的代表,创作出很多优秀的工笔画作品。

元、明、清三代是文人水墨画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视工笔画等同于匠气,文人士大夫都耻于染指,因此工笔画就日益淡出宫廷,转而成为民间画工、画匠所从事的工作。而这些绘画者的眼界和思想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工笔山水画的停滞不前并日渐式微。虽然明清时期工笔山水画在当时摹古的氛围中又再次被重视,仇英、清代“二袁”继承了这一风格,但是从总体上看还是停滞的,因为那时的画家多为摹古,没有多少创新。

《骊山避暑图》清·袁江

工笔山水与写意山水的区别

工笔山水和写意山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

工笔山水注重的是一些细节的东西,用精致的笔法创作,注重线条美,线条自然、一丝不苟,是工笔画的特色。如宋代的院体画,明代仇英的山水画和人物画等。

写意山水更注重整体的大意,很少注意细节问题。它俗称“粗笔”,与“工笔”对应,是通过简练放纵的笔墨着重表现所描绘对象的意态神韵。唐代王维、宋代梁楷和明代陈淳、徐渭,以及清代的八大山人,都善用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