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关于劳动收入占比测算的文献
劳动收入占比测算是研究劳动收入分配问题的基础,需要有一个统一的研究口径和分析范式,但关于劳动收入占比测算,在国际和国内的研究中具有不同的特点。国际研究侧重于通过测算劳动收入占比来验证理论,即“卡尔多特征事实”是不是真实的,基于这一目的,国际研究更多注重于劳动收入占比数据的比较以及调整。由于存在劳动收入占比的模糊地带(自我雇佣情况),结论自然多种多样。国内的研究更多是在改革和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劳动收入占比出现较大波动后进行测算,是针对现实问题的测算。虽然还未有文献对中国劳动收入占比数据进行系统测算,但不同阶段的文献都对当时的劳动收入占比进行了说明。
2.1.1 围绕“卡尔多特征事实”的测算
围绕“卡尔多特征事实”展开的国际研究。关于“卡尔多特征事实”,即劳动收入占比在长期来看是不是相对稳定的,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并表达了疑问,但结果却莫衷一是。Blanchard(1997)利用OECD企业部门数据(OECD Business Sector Data)计算劳动收入份额时发现,该值至少在中期内不是一个常数,他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德国这四个欧洲大陆国家的资本收入份额呈现增长趋势,而英国、美国和加拿大三国,资本收入份额并无明显变化。类似地,Poterba(1997)计算了G7国家的劳动收入份额,发现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三国的劳动收入份额呈下降趋势,而英国、美国和加拿大三国却没有明显的变化。Hofman(2001)计算了自1950年到20世纪90年代末,八个拉丁美洲国家的劳动收入份额,发现拉美国家劳动收入份额在这50年间呈下降趋势。Bentolila和Saint-Paul(2003)利用OECD的经济展望(Economic Outlook)数据,计算了十三个OECD国家从1970年到1993年的劳动收入份额,发现除英国比较稳定外,各国的劳动收入份额变化情况各不相同。Gollin(2002)利用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数据,发现在调整了自雇佣劳动者收入(The Self-employed Income)后,要素分配份额在各国间没有明显差异,持同样意见的还有Bernanke和Gürkaynak(2002)。但Harrison(2002)计算了更长的时间序列,发现各国间要素分配份额存在明显差异。Rodríguez和Ortega(2006)利用联合国工业统计数据(The United Nations Industrial Statistics)发现资本收入份额与人均收入呈负相关。
基于“卡尔多特征事实”的测算和直接统计方法的矛盾。以上文献的特点都是围绕“卡尔多特征事实”的验证而来的。而劳动收入有其特殊性,一是相对于资本收入(利息和利润),劳动收入更具多样性;二是劳动收入的直接统计更加困难。也就是说,获取相对客观和准确的劳动收入数据成本更高。这就带来一个问题,现实劳动收入占比变化对“卡尔多特征事实”的检验会永远处于被质疑的地位,这也正是此类文献如此丰富的原因之一。这种测算方法直接影响了国内的研究,使得国内文献也偏重于用直接的统计数据。从另一个角度看,关于GDP、资本收入和间接税收入是相对单一和客观的,学界从利用倒推获得劳动收入的具体数值这一角度进行的测算还是空白。
2.1.2 中国劳动收入占比的测算
国内关于劳动收入占比的测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中国劳动收入占比出现较大幅度的提高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国内在经验研究的层面上,戴园晨、黎汉明(1988)在对宏观上及各行业的工资制定方式进行分析之后,发现个人可支配收入膨胀正在发展,生产成本中工资含量上升,从而经济效益难以提高,于是得出了“工资侵蚀利润”的结论。李扬(1992)也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报酬占GDP比重不断上升,从1978年的43.8%上升至1990年的58.9%。向书坚(1997)更是把我国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自1978年至1995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年的36.8%上升到1986年的53.09%,增加16.29个百分点,劳动报酬份额上升较快;第二阶段为1987~1995年,这期间劳动报酬份额呈波动变化,总体水平比较平稳,变化幅度不大。这一时期的研究往往直接利用工资总额作为劳动收入占比的数据,忽视了大量个体雇佣劳动带来的劳动收入,是一种简单的测算比较法。
测算劳动收入占比的第二个阶段是2000年后,中国劳动收入占比的大幅度下降。赵俊康(2006)认为近年来,我国劳动分配比例呈持续下降的趋势。1996年,全国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为53.40%,比美国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水平低20.9个百分点,比英国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水平低15.4个百分点。同时,1996~2003年的7年间,在就业人口增加5482万人的同时,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49.62%,下降了3.78个百分点。李稻葵(2007)认为在中国的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收入的比重有所下降,各省的平均水平从1990年的53%下降为2005年的48%,低于发达国家的65% ~80%。李扬、殷剑峰(2007)对1992~2003年我国居民、政府、企业三个部门的储蓄率进行了比较。其中,居民劳动报酬的相对减少,主要是由于企业部门支付的劳动报酬相对下降,并且居民财产收入的下降和从企业获得劳动报酬的相对减少,表明居民收入中一个不可忽略的部分被转移为企业部门的利润和政府的收入。白重恩、钱震杰(2009b)指出1978~1995年十多年间的劳动收入份额基本保持不变,但是自1995年以来却下降了约10个百分点,2004年更是因为核算方法和统计口径的不同,骤降了6.3%。罗长远(2008)与罗长远、张军(2009b)通过《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4》所提供的数据,发现劳动报酬占GDP的份额已从1995年51.4%的峰值下降至2003年的46.2%,并在2004年加速下降至41.6%,这一现象是令人意外的。与世界大多数国家55% ~65%的劳动收入占比相比,中国的这一比重太低。黄先海、徐圣(2009)也认为劳动收入占比下降已经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普遍现象,并且计算了1978年至2006年我国国民经济各行业劳动收入占本行业增加值比重的变化趋势,其中第一产业劳动收入占比从1978年至2006年下降了59.58%,工业部门下降了48.38%,建筑业部门下降了59.8%,第三产业下降了34.86%。安体富、蒋震(2009)也认为最近几年企业利润侵蚀劳动报酬越来越明显,他们按照收入法将GDP进行分解发现,居民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从1996年的53.5%下降至2005年的41.4%, 1998年以后趋势尤为明显,营业盈余占GDP的比重从1996年的21.23%不断上升至2005年的29.55%。世界银行对于这一问题也非常关注,世界银行经济学家Kuijs(2005)对中国经济中利润占GDP的比重进行了分析,他的结论是中国经济中利润占GDP的比重过高。白重恩、钱震杰(2010)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发现1985~1995年产业结构转型使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国有经济比重下降和技术进步使劳动收入份额上升,但产业结构转型与后两方面的作用相抵消,总体劳动收入无显著的趋势性变化;1996~2003年,产业结构转型、国有经济比重下降、银行部门的扩张以及税负水平上升使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开放程度的变化则使劳动收入份额有所上升,技术变化对这一时期劳动收入份额无明显贡献。顾乃华(2010)认为我国劳动收入占比在1993~2007年呈现先微幅上升然后大幅下降的倒“J”形演变轨迹。1993年劳动收入占比为49.49%, 1995年升至最高值为51.44%,此后除1998年小幅回升外,其余年份均在下跌,2007年则降至39.74%。池振合、杨宜勇(2013)认为2004年和2009年两次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案调整导致2004~2008年劳动收入占比数据与其前后年份数据统计口径不一致,然后以生产税净额收入与资本收入之间的稳定关系作为标尺,消除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案调整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估算出劳动收入占比从1995年最高点的52.16%下降到2011年的44.94%,共下降了7.22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93%。韩雷、陈华帅(2014)认为我国劳动收入占比在1993~2011年整体呈下降趋势,1993年劳动收入占比在51%以上,但到2000年以后,劳动收入占比均值降到40%左右。付文林、赵永辉(2014)认为我国劳动报酬占比在1983年达到56.5%的峰值后,一度下降到2007年39.7%的最低点。尽管此后通过最低工资制度、工资集体谈判等措施,我国劳动收入占比不断下降的趋势有所缓解,但2011年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也仅为44.9%。
中国劳动收入占比测算的主要问题。测算中国劳动收入的文献,基本沿用了国际文献的方法。首先直接引用统计数据,然后进行部分指标的调整。但相对国际测算,这种对中国劳动收入占比的测算,存在两个额外的问题。一是中国现有的收入法GDP统计数据较短,无法形成长期的研究。比如白重恩、钱震杰(2009b)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的数据转引自其他文献,90年代后数据又是自己测算。没有长期的、统一口径的测算,相关的推论就站不住脚。前文提到的相关文献很多把劳动收入占比的降低归于工业化,但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的工业化速度很快。究其原因,即因为缺少长期数据支撑,得到的结论就值得商榷。二是中国劳动收入的直接统计数据会存在更大的误差。中国的经济单位众多、范围更广、统计成本更高,中国的劳动收入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劳动收入和税收、社会保障费用的上缴是按比例挂钩的,这就造成了企业和个人有更多的理由去低报劳动收入。从这两点来看,学界应该提供一种长期的、口径一致的、更为可信的劳动收入占比变化数据,为相关研究提供支撑。这正是本书提出支出倒推法的缘由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