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十二五”期间铁路运输业发展情况
“十二五”时期,我国铁路运输业呈现高速度、跨越式发展态势,累计投入3.6万亿元,铁路运输设施建设和运营水平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截至2015年底,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12.1万公里,比“十一五”末增加3.0万公里,增长33.0%,其中高速铁路1.9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占全世界高铁总量的65.0%左右;铁路客运总量达到253484万人次,比“十一五”末增长50.6%;货运总量达到335801万吨,受煤炭运输需求减弱等的影响,比“十一五”末下降7.8%。“十二五”期间,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总体部署,铁路改革不断深化,顺利实施政企分开,投融资体制、运输价格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相继出台,企业科技研发水平及现代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行业步入企业化、市场化发展轨道,对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人民生产生活需要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 营业规模情况
“十二五”期间,我国铁路运输设施设备总量不断增加,运行能力日益提升。2011~2015年,铁路营业里程增加近3.0万公里,总里程达到12.1万公里,平均每年增加0.6万公里;机车、客车、货车等运输设备数量大幅增长,分别增加645台、12975辆、117341辆,尤其是铁路货运设备增幅最为明显,五年增长约20%,平均每年增加约30000辆,为铁路运输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表1 “十二五”期间我国铁路运输业基础设施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2016)。
表2 “十二五”期间铁路运输业经营情况
注:其中带“∗”数据根据铁路总公司发布的铁路运输量和营业收入之间比例关系测算。另外,铁路运输业具有自然垄断特征,假设该行业经营主体均为法人企业,不存在个体工商户,因此法人企业营业收入之和即为全口径行业营业收入。
资料来源:客运总量、货运总量和2013~2015年营业收入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2~2016), 《中国经济普查年鉴》(2013), 《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2015~2016)。
从运行效果看,“十二五”期间,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我国铁路运输业营业收入呈波动下行态势。2011~2015年,营业收入从6011.0亿元下降到5869.7亿元,降幅为2.4%。从运输量看,由于流动人口持续增多以及旅游出行日益盛行,客运总量有增无减,连年增加,2011~2015年,客运总量从186226万人增加到253484万人,增幅达36.1%。货运情况截然不同,由于经济发展放缓和煤炭需求减弱,铁路货运量不断下降。2011~2015年,铁路货运总量从393263万吨降到335801万吨,下降14.6%, 2014年和2015年下降幅度较大。
图1 “十二五”期间铁路运输业经营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2016)。
二 资产规模情况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铁路运输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阶段,全国以及各地综合交通运输规划不断落地实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铁路运输业资产规模也呈持续增加趋势。2011~2015年,资产总计由26927.8亿元增至41274.6亿元,平均每年增加2869.4亿元。
表3 “十二五”期间铁路运输业资产情况
注:全口径资产总计根据各年“规模以上法人企业营业收入/法人企业营业收入的平均比重75.2%”推算,假设铁路运输业经营主体全部为法人企业,不存在个体工商户,因此法人企业资产之和即为全口径行业资产。
资料来源:规模以上法人企业资产总计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整理。
三 法人单位情况
“十二五”期间,铁路运输业法人单位数量不断增加,但增速快速下降。2015年末,全国铁路运输业法人单位数、法人企业数分别为3556个、3374家,均为2011年末的2.3倍,均创历史新高。但从增速看,2011~2015年,增速从46.0%降至11.4%,降幅十分明显。另外,由于行业自然垄断等,铁路运输业企业体量相对较大,尽管法人数量快速增加,但其占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法人总量的比重依然很小,为1.0%左右。
表4 “十二五”期间铁路运输业法人总体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2012~2016),其中2013年数据为前后年份平均数。
表5 “十二五”期间铁路运输业法人单位数及占比
资料来源:《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2012~2016)和《中国统计年鉴》(2016)。
从法人企业控股类型看,国有控股占比较大,国有资本控制力较强,私人控股法人数量增长较快。2015年国有控股法人企业数为1811家,占法人企业总数的53.7%,私人控股法人企业953家,占28.2%,外资(包括港澳台)企业共7家,占0.2%。
四 就业人数及工资情况
“十二五”期间,铁路运输业就业人数稳定增长。2015年末,就业人数为187.4万人,比2011年增加11.3万人,平均每年增长1.3%。
表6 2015年铁路运输业不同类型法人企业数量
资料来源:《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2016)。
图2 “十二五”期间铁路运输业法人企业数量及增速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2016)。
图3 2015年铁路运输业不同类型法人企业占比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6)。
从就业人数占比情况看,铁路运输业就业人数占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就业人数的比重从2011年的32.3%下降到2015年的21.9%,下降10.4个百分点,而同期行业增加值不降反升,说明铁路运输业劳动效率高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平均水平。“十二五”期间,铁路运输业就业人数占服务业就业人员总数的比重较小,始终稳定在0.2%。
表7 “十二五”期间铁路运输业就业人数及占比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2016)。
从工资情况看,“十二五”期间,铁路运输业就业人员工资水平快速增长。2011~2015年,工资总额从1019.5亿元增至1589.2亿元,平均每年增长约11.2%,就业人员平均工资逐年上升,2012年增幅最大,为14.1%。
表8 “十二五”期间铁路运输业就业人员工资情况
注:根据铁路运输业行业发展特征,假设该行业经营单位均为城镇单位,不存在农村经营单位,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即为全口径行业就业人员工资。
资料来源:《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2~2016)。
五 人力资源结构情况
从性别结构看,“十二五”期间,铁路运输业就业人员性别构成变化不大,总体上仍以男性为主,且男性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女性就业人员数量较少,占比持续下降。2011~2015年,男性就业人员从143.6万人增至157.4万人,占比从81.5%增至84.0%;女性就业人员从32.5万人降至30.0万人,所占比例从18.5%降至16.0%。
表9 “十二五”期间铁路运输业就业人员性别构成
注:2015年数据根据2011~2014年增速推算。
资料来源:2011~2014年数据来源于《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2~2015)。
六 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十二五”期间,我国铁路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较好,投产新线较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万亿元,比“十一五”增加约1万亿元。尤其是2014年和2015年,以高速铁路为引领的铁路建设加快推进,投资规模大幅增加,分别达到7707.2亿元、7729.9亿元,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4283.7亿元、3280.9亿元,投资力度显著加大。
表10 “十二五”期间铁路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2016)。
七 税收情况
“十二五”期间,受行业运行效果和营改增税收改革的综合影响,我国铁路运输业纳税总额大幅减少,纳税结构发生较大调整。2011~2013年,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从140.3亿元增加到169.0亿元,增长20.5%;应交所得税和增值税均呈快速下降趋势。从2014年起,由于税收制度改革,税收缴纳总额进一步大幅降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从之前年份的超过100.0亿元降至20.0亿元左右。
表11 “十二五”期间铁路运输业税收情况
注:全口径税金根据“规模以上法人企业营业收入占法人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75.2%”推算,假设铁路运输业经营主体全部为法人企业,不存在个体工商户,因此法人企业税收之和即为全口径行业税收。
资料来源:2012~2015年规模以上法人企业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整理,2011年数据根据2013年增长率估算。
八 行业利润情况
“十二五”期间,铁路运输业营业利润不断下降,且幅度较大,2011~2015年,盈利从89.6亿元下滑至亏损33.2亿元,尤其是2014年,营业利润直线下滑,推动行业从盈利转变为亏损,2015年亏损局面有所好转。从利润总额看,“十二五”期间始终为负值,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面逐步收窄,亏损额从2011年的629.4亿元缩小到2015年的15.2亿元,亏损状况有所好转。
表12 “十二五”期间铁路运输业利润情况
注:全口径行业利润根据“规模以上法人企业营业收入占法人企业营业收入的平均比重75.2%”推算,假设铁路运输业经营主体均为法人企业,不存在个体工商户,法人企业利润之和即为全口径行业利润。
资料来源:规模以上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整理。
九 行业增加值情况
“十二五”期间,我国铁路运输行业增加值大致呈逐年增加走势,期末已突破3000亿元大关。2011~2015年,行业增加值由2358.9亿元增至3097.8亿元,五年增加738.9亿元,增长31.3%。从年增长率来看,“十二五”期间铁路运输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在7% ~8%水平,其中2012年增长最快,达到14.8%, 2014年增加值同比略有减少,降低0.2%。
表13 “十二五”期间铁路运输业增加值
注:铁路运输业增加值根据各年“铁路运输业主营业务收入占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估算得出。
资料来源: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来源于《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2016)。
十 区域分布情况
分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区域看,就业人员方面,“十二五”期间,四大区域就业人员分布相对稳定。西部地区平均就业人员总数为551760人,占行业平均就业人数的30.2%;中部地区其次,为496084人,占27.2%;东部地区为465499人,占25.5%;东北地区最少,为312105人,占17.0%。营业里程方面,西部地区营业里程最多,2015年末达到48005.2公里,约占铁路营业总里程的39.7%,也是“十二五”期间营业里程增速最快的地区。
分省份来看,货运方面,“十二五”期间,山西和内蒙古两个煤炭大省的铁路货运量较大,均超过50000万吨,位居第一和第二;陕西、山东两省均超过20000万吨,居第三和第四位;河北、辽宁、黑龙江、河南、广东、安徽等6省紧随其后,均超过10000万吨,海南和西藏货运量较小,没超过1000万吨,尤其西藏,未达100万吨,全国货运量最小。客运方面,客运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集程度、交通区位等因素密切相关,广东、江苏、浙江、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以及辽宁、河南、湖北等交通运输枢纽地区客运量较大,其中,广东最大,五年平均为18244.3万人;其次是江苏、辽宁、浙江、北京,分别位居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西藏最少,五年平均仅为146.4万人。
表14 “十二五”期间铁路运输业各区域发展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6)。
表15 “十二五”期间各省份铁路运输货运量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6)。
表16 “十二五”期间各省份铁路运输客运量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