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世界民族词目初审工作汇报
世界民族编写组自去年12月16日开始审稿,至今年7月15日已初步完成对408条词目的审核和修改工作。
在我国编纂大百科全书还是第一次,对各个学科都是一件新的工作。尤其对我们搞世界民族的来说,更是一项崭新而又艰巨的任务。因为在我国,世界民族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开展工作,是从1979年5月才开始的。这就是说,在这门学科刚刚诞生还不满周岁的时候便承担了这么光荣而又重大的任务。由此可以想见,在我们的具体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是不会少的。可以说,从拟定条目框架到初步完成审稿,我们都要比其他兄弟学科付出更多的劳动。我们人员少,基础薄,只得兢兢业业,边干边学边摸索。
一 关于条目框架问题
首先,在拟定条目框架时,我们便碰到一个难题;面对着当代世界上大大小小两千多个民族的复杂情况,究竟怎样选定撰写条目?民族卷的篇幅有限,总共只有一百二十万字,内容包括五个学科,而且中国的百科全书当然要以中国民族为主。世界民族所占比重不能太大。经过研究,只给我们四分之一的篇幅,也就是说,只有三十万字。三十万字的篇幅,要写两千个民族(平均一条只有150字),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须进行筛选。为了做好筛选工作,我们查阅了大量资料,对世界上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情况进行了了解和摸底;同时,我们也查阅了几个主要国家编纂出版的大百科全书、小百科全书或百科辞典,对他们选收世界民族条目的情况进行了了解和摸底;并将他们选收的所有世界民族条目做成卡片,按洲按地区按国家加以排列,制成总表,以做参考。然后,再根据我们自己的国情和需要确定了几条选词原则:
(一)各个国家的主体民族;
(二)各个国家的主要的少数民族(例如,缅甸的主体民族是缅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掸人、克伦人、克钦人、克耶人、若开人、孟人和钦人,这些都是建邦的少数民族);
(三)在政治上具有影响的民族(例如,印度的那加人、阿富汗的哈扎拉人、西亚的库尔德人等);
(四)在民族学上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例如,北美的爱斯基摩人、南美的火地人、马来半岛的塞芒人、斯里兰卡的维达人、印度尼西亚的库布人和米南卡保人等);
(五)百万人和千万人以上的民族(据1978年统计,有269个);
(六)有些国家的民族成分比较复杂,新的民族共同体正在形成过程中。为了帮助读者了解该国民族情况,我们也以“××人”的条头收入,而释文内容则着重介绍其居民的民族成分形成的过程、目前状况和发展趋向(例如,非洲的塞舌尔人、留尼汪人,拉丁美洲的苏里南人、圭亚那人,大洋洲的瑙鲁人、所罗人等)。
根据这些原则,我们初步拟定一个500条的方案。后经讨论,一度扩充到700多条。尔后,在拟定全卷框架和条目总表时,经过平衡,最后确定为408条。这样,从条数来说,世界民族约占全卷总条数的三分之一;从字数来说,约占全卷的四分之一。
为了压缩到400条左右,最后我们又确定了两条原则:
(一)只收当代世界上现有的民族,不收历史上的民族;历史民族条目一律删去,以避免与世界历史卷重复。
(二)一个民族分布在几个国家的,只作一条来写;一个民族包括许多分支的,也只作一条来写;一个民族在不同国家而各有不同族称的,还是作为一个条目来写。
总之,为了拟好一个比较合理的能够客观而全面地反映世界民族实际情况的条目框架,确实要求我们具有广博的知识,大量查阅资料。可以说,这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的科研项目。因为我们在拟定条目框架时,不仅要从世界民族情况的全局来确定收哪些,不收哪些,而且还要了解各个民族内部的情况,以及他们与其他民族的关系和历史上的演变,以便确定哪些民族单独写一条,哪些民族合起来写一条(例如,非洲西部的富拉尼人,分布在塞内加尔、尼日利亚和几内亚等十六个国家;除富拉尼人这一族称外,本身还有富尔贝人、富拉人、颇尔人、费拉尼人、图库勒人等十多个不同的族称;至于内部的分支情况更为复杂。如果不弄清这些情况,是没法科学地拟定条目框架的)。
此外,我们在拟定条目框架的同时,也摸了摸撰写这些条目的资料情况。如果确定写某一条目,连一点资料也找不到,那也是写不成的,条目框架最后也会落空。
现在,世界民族条目的撰稿和审稿工作已基本完成。除对个别条目做过调整以外,基本上是按照事先拟定的条目框架进行的。证明这个框架具有一定的科学基础,经受了撰稿审稿实践的检验。当然,今后还要接受广大读者的检验。
二 关于民族概念问题
关于“民族”概念,在国内理论界一直有争论,在国际学术界,更是众说纷纭。这对我们撰写世界民族条目,也是一个首当其冲的难题。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经过民族识别的大量调查研究才确定下来的。可是,面对着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近两千个民族,谁来识别?谁来鉴定?哪个算民族?哪个不算民族?算民族是根据什么标准?不算民族又是由于什么道理?至今仍是一个悬而未决、无人问津的问题。我们在撰写具体民族的条目释文时,既碰到这个问题,但又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只是寄希望于从事民族理论问题工作的同志,尽快地把这个问题作为重大课题提上议事日程。因为这个问题不解决,会影响到整个民族研究工作的全局。
在这里,我们只是把撰写和审改世界民族条目释文时的具体处理情况做一汇报,希望得到有关方面的批评指导。
一、关于亚洲和欧洲的情况,问题不算太大。1983年出版的《世界知识年鉴》在介绍这两大洲国家的民族情况时,绝大多数场合用的也是“民族”(例如,印度有十个大民族和几十个小民族;阿富汗的主要民族:普什图占40%,塔吉克占30%,此外还有乌兹别克、哈扎拉等民族;阿尔巴尼亚的主要民族是阿尔巴尼亚族,占97%,其余是希腊族、茨冈族等少数民族;苏联有100多个民族等等)。所以,我们称之为“民族”,一般不会引起异议或争论。
只是对于西亚的阿拉伯国家,我们除收入“阿拉伯人”一条以外,还收入了阿曼人、约旦人、黎巴嫩人等十多条,既把他们作为阿拉伯人的一支,又把他们算作各所在国的主体民族。尽管他们作为阿拉伯世界的一员,彼此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但是,由于历史的发展,各自又具有了各自的地方性差异。我们之所以这样处理,是类比了斯拉夫人的分化和演变情况。斯拉夫人在公元前不久还是一个统一的族体,公元后最初几个世纪开始向四方扩散,到6世纪才分化为东、西、南三大支系。至于南斯拉夫人分化为今天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和保加利亚各族,更是比较晚近的事。应该说,阿拉伯人自从公元7世纪开始向四方扩散以来,也一直处在类似过程之中。不过,关于“阿拉伯人”究竟是一个民族还是若干民族的统称,至今尚无定论。一般都是尽量回避。但是,我们总感到如果阿拉伯人只写一条,恐怕很难反映阿拉伯各国当前的复杂情况。所以,我们决定按国列出多条(北非同此),不知当否?
二、关于非洲,主要是牵涉“部族”概念。《世界知识年鉴》在介绍非洲各国民族情况时,主要用的是“部族”(例如,埃塞俄比亚有50多个部族,刚果有100多个部族,尼日利亚有250个部族,苏丹有57个部族等。其实,“部族”一词在汉文里也不是一个统一的概念。据了解,起码有三种用法,三种含义:一种是翻译俄文Hародность一词,即介于部落和现代民族之间的一种族体;另一种是翻译英文tribe一词,即相当于部落(中国史书多用于此义,日文亦用于此义);再一种是中国史书上的用法,即指某个民族下面所属的分支(例如,古代蒙古族下属的克烈部、乃蛮部、汪古部等)。那么,用在非洲时,究竟基于哪种含义呢?这一点是含糊不清的,可能三种含义都有。总之就是不承认非洲(特别是黑非洲)有民族。
但是,根据1978年统计,非洲四亿多人口中,就有三亿九千万人属于大民族(约占全非人口88%)。其中人口在千万人以上的民族有9个,五百万人以上的民族有23个,百万人以上的民族有93个。起码这些百万人、千万人以上的民族,总不能叫作“部族”吧!无论从人数上来说,还是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上来说,他们都不比亚洲某些国家的民族差。为什么亚洲可以用“民族”,非洲就不能用呢?
所以,我们在撰写非洲民族条目时,没有用“部族”一词,一般称之为民族或民族集团。只是在撰写布须曼人、霍屯督人、尼格利罗人和俾格米人等条目时,才用“部落”或“部落集团”。至于某些大民族内部包括许多大小分支,我们也没用“部族”,而用“分支”或“支系”来表示。
实际上,虽然像马达加斯加人已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但至今仍保留着18个部落的痕迹。这是非洲民族构成的典型模式——“多部落结构”。如果把这种“多部落结构”的民族叫作“部族”,也未尝不可,但必须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的高度加以科学的解说,否则就会造成概念上的混乱。我们只是为了避免混乱,做了如是处理,但在理论上并没有解决问题。
三、关于美洲和大洋洲,主要是牵涉种族成分。《世界知识年鉴》在介绍美洲各国民族情况时,主要是列举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以及印欧混血种人、黑白混血种人、印黑混血种人的人数。在介绍大洋洲各国民族情况时,主要是列举欧洲人、亚洲人以及美拉尼西亚人、密克罗尼西亚人、波利尼西亚人的人数。这又反映了另一种典型模式——“多种族结构”与非洲的“多部落结构”完全不同。
美洲本是印第安人的天下,自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欧洲移民纷至沓来,并从非洲运入大批黑奴,而后又从亚洲招来众多劳工,遂使美洲大陆的种族成分和民族成分日趋复杂,经过近五百年的重新组合,已形成了一系列新兴民族。其中,除了一些比较纯粹的印第安民族(如克丘亚人、艾马拉人、阿兹特克人)以外,绝大多数都是混血民族;只是在不同地区,由于原来的基础不同,各个民族所包含的种族成分有所不同而已:像阿根廷人和乌拉圭人,以白人为主;海地人和牙买加人以黑人为主;巴拉圭人和秘鲁人以印第安人为主。但都不同程度地混入了其他种族成分。
然而,目前在学术界,对于“美利坚人”或“墨西哥人”究竟算是“民族”概念,还是算作“居民”概念,尚有争论。有的认为美利坚人已形成为一个民族,具有共同的地域和语言,共同的经济生活和心理状态。有的则认为美利坚人就是美国人,是指美国的居民,这些居民来自不同的民族,他们仍旧保持着原有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意识,因而不存在“美利坚民族”的统一观念,而只是由不同种族成分和民族成分构成的松散集合体。根据同样的道理,美洲和大洋洲的所有移民国家都未形成统一的民族。
这一学术争论,直接反映到美洲和大洋洲民族条目的文稿中来。像美利坚人和墨西哥人这样一些条目,按民族写和按居民写,其内容和写法是大不相同的。文稿既已写好,作者又坚持自己的意见,编写组就不便大改。所以,在初审中仍尊重作者意见,保持着两种不同的写法。至于最后决审怎么处理,还得在编委会上才能决定。这里只是反映一下情况,说明民族理论和民族概念对撰写民族词目的直接影响。
三 关于人种分类问题
世界民族词目释文,包含“人种特征”这一内容。目前,各国学者对于人种分类,各有各的分法,很不统一。撰稿人由于参考的外文资料不同,因而写进文稿的这一内容和人种分类体系也各不相同。为了使世界民族所有文稿在人种分类上取得一致,我们对各国各派学者的分类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最后决定采用我国比较通用的“三分法”,即蒙古人种、欧罗巴人种和赤道人种(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或者为了叙述方便,亦可分别用“尼格罗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为了统一学术用语,并决定用“蒙古人种”而不用“蒙古利亚人种”或“黄色人种”,用“欧罗巴人种”而不用“高加索人种”或“白色人种”,用“赤道人种”而不用“黑色人种”和“棕色人种”。
人种以下,如果再做细分,可用“类型”。例如,蒙古人种北极类型、东亚类型、马来类型等,欧罗巴人种北欧类型、阿尔卑斯类型、地中海类型等,尼格罗人种班图类型、苏丹类型,澳大利亚人种巴布亚类型、美拉尼西亚类型等。至于混血人种,则可用“××人种和××人种的混合类型”,或者“主要为××人种××类型,并混有××人种成分”。
我们在分类体系和专门用语上做如是处理,只是为了文稿的统一,以避免由于撰稿人依据不同资料来源所带来的混乱。我们虽对各国各派学者的分类做了对比和分析,但谈不上深入研究。因为我们不是人类学家和人种学家。这门科学需要专门知识。我们只是通过编写世界民族词目,发现了我国在这一学术领域的薄弱环节。我国学术界至今还未提出自己的人种分类体系,也未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经常的研究。可以说,还是一个空白。希望有关方面予以重视,把对人种和种族的研究抓起来。
四 关于语言分类问题
世界民族词目释文,包含“语言系属”这一内容。但是,我国语言学界,除对中国民族语言有一个统一的分类体系以外,至今未对世界语言提出自己的分类体系,同样还是一个空白。撰稿人依据不同的外文资料,照抄不同的外国分类,因而反映在世界民族词目文稿上的这一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分类体系是五花八门的。我们不是语言学家,当然不可能建立自己的体系。但为了文稿的统一,又必须有一个统一的体系。所以,我们只好在各国各派学者提出的分类体系中进行比较,作出选择。最后,我们决定:
(一)凡是与中国民族语言有关的语系语族,完全尊重我国语言学家的分类。例如,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印欧语系等,一律按照我国的分法,而不考虑任何外国学者的任何修正(例如,有的学者将苗瑶语族从汉藏语系中拿出去而放到南亚语系之中,或将侗台诸语拿出去单独算作一个“泰语系”等等)。
(二)其他语系,则采用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最新分类法。例如,关于非洲语言,我们采用了美国学者格林伯格的分类:闪含语系、尼罗——撒哈拉语系、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科伊桑语系。
格林伯格的这一分类法与过去不同。过去把班图诸语算作一个独立的语系,而与苏丹语系并列,现在则算作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尼日尔—刚果语族贝努埃—刚果语支下面的一个语组。这样,虽然显得啰唆一点,但却科学地反映了班图诸语与其他黑非洲语言的亲属关系,同时也正确地反映出了班图人与其他黑人民族的历史联系。事实说明,他们确实是在比较晚近的历史时期向东向南广泛扩散,才逐渐发展为一个拥有庞大体系的民族集团的,他们只是整个尼格罗人种中后起的比较兴旺发达的一个支系。这一情况能够从格林伯格的语言分类中看出,说明它科学地反映了实际。所以,我们决定采用这一分类法。
至于语言分类的专门用语,在我国已有了“语系、语族、语支”三个层次的统一用法。所以,我们不管外文用什么词,在中文表达上一律按这一体系的层次来用,即第一层为“语系”,第二层为“语族”,第三层为“语支”。只是再往下,第四层和第五层,国内尚无统一用法,而我们却碰到了。怎么办?有的地方,我们从略,只写到第三层;有的地方,我们则用“语群”和“语组”来表达(例如,祖鲁语属于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尼日尔—刚果语族贝努埃—刚果语支类班图语群东南班图语组)。这种做法,只是一个尝试,是否可行?还期望国内语言学家予以指点。
科学是发展的,如果语言分类越分越细,出现第六层和第七层,那又怎么来表达呢?
总之,通过世界民族词目的撰稿和审稿,我们深深感到关于世界语言分类和专门用语的问题,在我国还是一个没有完全解决而又亟待解决的课题。我们寄希望于国内语言学专家们的努力。
五 其他问题
撰写世界民族词目,需要查阅和参考大量外文资料,难免不受外国各派学者思想和观点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审稿中特别注意到这一问题。西方学者多怀有白人优越感,对第三世界民族怀有种族歧视和民族偏见;尤其是一些殖民者和传教士写的东西,更是充满了种族主义的情绪和色彩。例如,关于非洲的某些著作,就贯穿着一种“含米特理论”。其实质就是否定撒哈拉以南黑人民族的创造性,认为黑非洲的古代文明都是由“含米特人”(属白人的一支)传播进去的。这既是“种族决定论”,又是“文化传播论”。类似这样的错误观点,在西方关于第三世界民族的著作中可以说是俯拾即是、司空见惯的。我们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对世界民族词目文稿中的政治思想和学术观点问题进行了认真审查和处理。
撰写世界民族词目,要利用和参考多种资料。由于资料来源不同,不同词目的文稿在谈到同一事件的年代和数字上往往出现互相矛盾的情况。为了统一,我们在审稿时将有关词目的有关事件进行统一研究和解决。例如,有关班图人的各条、有关马来人的各条、有关北欧人的各条、有关波利尼西亚人的各条等等,都将其中有关内容进行了统一处理。比如,马达加斯加人的起源与马来人有关,有的资料说,马来人早在五千年前便已到达马达加斯加岛,甚至比马来人到达马来群岛的时间还要早,这是不可信的。因为马来人的祖先原是内陆民族,只是在公元前两三千年前才开始从亚洲内地途经中南半岛陆续迁至马来群岛,是在到达海边以后才逐渐变成海洋民族的。而且,只有在熟练地掌握了航海技术以后,才有可能远渡重洋,万里航行。所以,我们在关于马来人何时到达马达加斯加岛的众多说法中,选择了一个比较合理的说法。再如,有的资料说,在马来人到达马达加斯加岛以前,该岛已有班图黑人居住。这也是不可信的。因为在公元前一千年纪,班图黑人还没有扩散到非洲东部。那时在马达加斯加岛对岸的非洲大陆上,居住的是科伊桑人。如果说在马来人到达时该岛确实已有土著居民的话,那也只可能是科伊桑人。
总之,编写世界民族词目,对我们是一件新的工作。可以说,每写一条,每审一条,对我们都是一个学习机会。现将工作情况和碰到的问题做一简短汇报,希望得到老一辈专家和有关方面的批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