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第五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通婚家庭的文化选择

从表1我们可以看到16例义乌穆斯林跨国通婚家庭的基本情况,32位通婚当事人来自不同国家、地区和省份,因此他们生长的文化环境和家庭背景大相径庭。鉴于此,笔者通过对16例个案婚姻观念的差异、小家庭与双方大家庭交往、对宗教信仰的选择,以及子女抚育情况的调查分析,从较为客观的角度深入义乌穆斯林跨国族际通婚的一般规律、其家庭内部文化融合和文化调适的基本情况,以及通婚家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困难等,由通婚家庭内的文化选择而产生出的诸多新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的认识和了解,达成对义乌穆斯林群体内民族互动与民族关系的进一步认识。

(一)婚姻观念上的文化差异

社会学认为,婚姻是一种社会交换,并且它往往需要等价地进行交换。当事人双方在最终达成婚姻之前,几乎都要经历对“婚姻到底能够带来什么”的冷静思考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个体的婚前身份表达出一种潜在的价值,而价值本身是婚姻达成的最终标尺和重要筹码。因此,对个人婚前身份情况的调查,有助于我们了解穆斯林跨国通婚中双方不同的婚姻价值尺度。表2罗列了16例跨国通婚个案男女双方较为详细的婚前个人状况。

表2 跨国通婚家庭当事人婚前个人情况(个案顺序同表1)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田野调查编制。

表2分别列出了通婚家庭男女双方婚前从业情况和主要身份、最终学历,以及认识时的情景。其中在婚前男方有12位自己或合伙开商贸公司,1位在叔叔的餐厅任经理,1位在约旦某大学任教务长,1位正在中国留学攻读硕士学位兼做翻译,1位在商贸公司做翻译。社会分层中,有1位处于打工层,1位是半工半读的学生,14位处于社会分层的较高层面:老板、经理和大学中层领导。在16例个案中,87.5%的男性婚前处于有钱和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层面。关于16位男性的学历情况:15位外国穆斯林都读过大学,其中有8位是曾经被派往中国的留学生,在中国完成了学士学位的研习,1位学历情况不详。

16位女性中,婚前有职业的9位,其中3位是商贸公司翻译,3位自己做生意,1位是幼儿园老师兼职某餐厅钢琴师,1位是餐厅领班,1位是餐厅翻译,7位不工作(其中包括1位越南人)。学历情况:6位读过大学,其中1位大学肄业,1位大专;其余10位分别是:1位中专毕业,2位毕业于阿拉伯语学校(中专), 3位高中毕业,4位学历情况不详。

16例个案中,在偶然机会下第一次见面便一见钟情的有9对,由老板和员工关系发展为恋爱关系的4对,2位是同学关系,1位是师生关系。

表2基本上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婚前男女双方的基本情况,但显示双方不同文化内部差异的重要信息——相识情景却难以真实全面地呈现。因此,通过访谈,个案所陈述的不同的相识经历,隐含了更重要的且只有在各自的文化“母体”中才得以习得的不同文化对婚姻的理解和价值观念上的差异。

 

访谈人:浙江兰溪人,女,新穆斯林,29岁,时间:2010年5月

第一次见到他是在我工作的饭店,他来吃饭,我在弹琴。弹完琴后他和在座的客人邀请我到他们位置上就座,他当时问我要了电话。但后来可能是电话号码弄错了,很长时间内我们都没有再联系,我也几乎忘记了这个人,直到后来他又专门来饭店找我。

访谈人:安徽人,女,新穆斯林,28岁,时间:2010年6月

我大学没毕业就去广州打工了,工作很难找,最后在一家外国人开的餐厅当服务员,他是这家餐厅的经理,老板是他叔叔。我当时年纪很轻,在家又没干过活,工作上总出错,但他很照顾我。后来因为懂一点英语又总干不好服务员的工作,于是他让我在餐厅当翻译。我当时对他没什么感觉,可是有一天他带我去见了他的几个朋友,他们说什么我也不是很清楚,现在才知道是念尼卡哈。我那时没想结婚,更没想跟他结婚,但他为了和我结婚,当时已经跟他叔叔闹翻了。那段日子他离开叔叔的餐厅,过得很苦,但他对我的关心却无微不至。我因此受了感动,渐渐接受了他。

访谈人:回族,女,宁夏人,35岁,时间:2010年4月

我在他的公司做翻译,他人特别好,我们就渐渐恋爱了。

访谈人:回族,女,甘肃兰州人,43岁,时间:2010年7月

我在约旦读书的时候,他是我们大学教务处的老师。给我上课的一位教授向我提起他,但我从没想过要嫁给外国人,所以并没动心。但从那时起,我常常发现他会远远地注视我。一次我生病感冒了,他还特地买了橙子榨汁给我喝,我慢慢被他感动了。我们结婚8年后分手,原因很复杂。开始几年我们很幸福,婚后4年他有了一些变化,让我很失望,所以我决定离开约旦离开他,带着儿子回国。

访谈人:埃及人,男,29岁,时间:2010年6月

我一直从事贸易,2004年来中国,认识我爱人时正在上海做外贸。我去另外一家公司办事,她在那儿,我们见面就认识了。我们认识3年后才结婚,婚后我们在埃及待了1年,我的家人很喜欢她。

访谈人:义乌人,女,新穆斯林,33岁,时间:2010年6月

我们是通过朋友认识的,双方都有好感吧。

访谈人:浙江台州人,女,新穆斯林,31岁,时间:2010年7月

我们大概是有缘分吧,他跟我哥做生意时认识了我,应该是很喜欢我吧。我从没想过要嫁给一个外国人,所以开始没感觉,但他追了一阵,我也渐渐喜欢上了他。

访谈人:土耳其人,男,贸易公司老板,37岁,时间:2010年6月

我们都在中国留学,是同班同学,我很喜欢她,非她不娶。她的父亲是越南的外交官,反对她嫁给外国人,尤其是伊斯兰教徒,但最后她还是毅然说服家里嫁给了我。

访谈人:土耳其人,男,贸易公司高级翻译,35岁,时间:2010年6月

我和她是偶然认识的,一见钟情。

访谈人:土耳其人,男,贸易公司老板,30岁,时间:2010年10月

我刚来时是这个学校唯一的留学生,同学们都注意我,我的爱人也是我同学,是她先追求的我。我也觉得她很好,所以在一起了。

访谈人:巴勒斯坦人,男,贸易公司老板,35岁,时间:2010年10月

我刚来中国留学,在南京师范大学学习汉语,还几乎一点不懂汉语。一个留学生过生日,请来了几位中国女生,她是其中一位。那天她问我要了电话,随后没几天就给我打电话,我不太明白她说什么,但能心领神会,于是我们恋爱了。

访谈人:维吾尔族,女,新疆人,28岁,时间:2010年7月

我是喀什人,一次参加亲戚的婚礼,他和一个中国朋友也来参加婚礼,一见到我就跟带他来的朋友说要和我结婚。我当时不同意,我既不了解他,对他也没感觉,但我当时吃坏了东西,突然胃部不适,呕吐起来了,没想到他冲过来用手接我的呕吐物,我当时惊呆了。随后他抱起我把我送到了医院,并一直待在医院里照顾我。我病好起来的时候很感动,觉得嫁给一个爱我的人一定很幸福。

访谈人:福建人,女,新穆斯林,26岁,时间:2010年6月

我在他的公司工作了两年后,有一天他突然问我:“想和你交朋友,答不答应?”因为之前我一直觉得他是一个很严厉的老板,汉语不是很好,有时会骂员工,我经常是哭着回家,一直对他没有过那份感情。所以他这么突然,我当时没了主意,只好不做声。他见我不做声,便说:“我数三下,你不答应就算了。”我们就这样开始恋爱了。

访谈人:维吾尔族,女,新疆人,36岁,时间:2010年6月

我在柯桥的一家餐馆做领班,他经常带客户来吃饭,我们就认识了。他每次来都会教我一些英语,所以我一直称他为“老师”。后来我想离开餐馆,如果找不到其他工作就打算回新疆去,所以试着去义乌找他,希望他能给我一份工作,没想到他直接向我求婚了。

访谈人:回族,女,西安人,25岁,时间:2010年7月

我在他的公司工作,刚开始上班他就追求我,我开始不同意,可他追了3年,终于打动了我。

访谈人:也门人,男,贸易公司老板,35岁,时间:2010年10月

我的第一个老婆是安徽人,我们也是自由恋爱后结婚的,但她的家人在我们婚后经常干预我们的生活,我实在不能忍受,所以结婚4年后终于分手了。

 

16例个案在访谈中都讲述了他们相识的情景。然而,16例个案中的男方,也就是外国穆斯林一方,共同的特点是其寻找婚姻对象的前提几乎没有考虑宗教因素。这与传统上中国穆斯林的习惯恰恰相反,中国穆斯林总体上以族内婚为主,族际通婚也是以非穆斯林的一方首先要自愿,并通过仪式皈依了伊斯兰教为前提。因此,即使是选择非穆斯林为结婚对象,中国穆斯林也都会首先考虑宗教因素。而通过16例个案的陈述,可以感受到,外国穆斯林男性似乎更追求爱情的浪漫。“一见钟情”的男性外国穆斯林占到62.5%。虽然可能大部分男方想要娶中国妻子的打算是提前预设的,但到底娶怎样的中国姑娘,最终的选择和决定却是随机的。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能会直觉地认为,伊斯兰教所指导的婚姻观应该是十分保守的,甚至宗教对异教徒的排斥,以及其规定的达成婚姻的前提都会首先影响外国穆斯林对婚姻对象的选择。但事实表明,某种程度的被吸引是大多数外国穆斯林选择婚姻对象的直接原因。实际上,这样的做法与伊斯兰教义的规定并不矛盾,在伊斯兰的婚姻观念中,注重妻子的容貌是被提倡的。

 

使者说:“你们娶妻要看四点:财产、身世、容貌、宗教。娶到有宗教的女人,你们会受益无穷。”(布哈里,穆斯林辑录)出自《布哈里圣训实录》和《穆斯林圣训实录》,是伊斯兰教逊尼派最具权威的“六大圣训集”中的两本,被称为“圣训两真本”的辑录。

伊玛目艾哈迈德·本·罕百里也说过:“如果某男向某女求婚,应首先打听其容貌,如果满意再打听其宗教,若满意则娶,不满意则因宗教的原因而退亲。不要首先打听宗教,满意后又打听容貌,若不满其容貌而退亲,则退亲是为了容貌而不是宗教。”资料来源:内部资料《伊斯兰的婚姻制度》。

 

阿拉伯地区整体的社会环境是以伊斯兰文化为主导,穆斯林基本上是主体民族且在人数上占绝大多数。因此,他们的婚姻观念缺乏根据信仰层面界定的族外婚;而中国的社会环境使穆斯林与汉族(也有其他少数民族)普遍地杂居,其婚姻观念特别重视区别建立在宗教基础上的族内婚和族外婚。

此外,阿拉伯民族大多数是传统的游牧民族,又具有典型的热带地区民族的性格特点,总体上较为豪爽、随意、热情、浪漫。这样的性格特征不仅表现在他们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在其婚后生活中也得以充分地体现。

 

访谈人:义乌人,女,新穆斯林,33岁,时间:2010年6月

我记得我们第一次吵架,因为我是个要强的女人,所以当时很生气,简直要气死了。他也很生气,但吵完架他过来主动抱了我,我当时气就消了一半。然后他会讲他也很难过,那种感觉是我自小从我父母亲和兄弟姐妹那里没有感受到的。当时我就想,下一次我一定先拥抱他。但第二次吵架后,我发现这样做还是很难,最后他又一次先拥抱了我。到了第三次吵完架,我做到了,我先拥抱了他,那时我觉得这样做其实很容易,感觉很好。之后我们会发现彼此之间越来越恩爱。

访谈人:巴勒斯坦人,男,贸易公司老板,35岁,时间:2010年10月

我们刚结婚时也许太年轻了,所以时不时会吵架,但有了孩子后就不太吵架了。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两个孩子,她也没有以前那么年轻美丽了,但我更爱她,我会在离开家上班之前拥抱她,因为我觉得现在的她更需要拥抱,她也感觉很幸福。

 

在16例跨国婚姻的个案中,妻子对丈夫婚后感情交流和夫妻生活的满意度都比较高,结婚时间在5年以上的家庭这一点尤其突出。虽然笔者很难排除被访谈对象可能对其婚姻状态的粉饰,但从他们所叙述的家庭生活中的小故事来看,她们大都对丈夫的浪漫气质、责任感感到满意。这些对更注重感情生活和主观感受的女性来说,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生活中其他的种种不足和不便。

除此之外,笔者通过个案访谈还发现:16例跨国通婚男方中的相当一部分,除了考虑到通婚能够带来的工作与生活的便利之外,其恋爱倾向中还带有一些复杂的情愫,如: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对中国人的喜爱。其中8位外国留学生都表示中国是他们的第二故乡,由于青年时代就来到中国,对中国文化和环境的熟悉,使他们更具有跨国族际通婚的倾向性。

 

访谈人:巴基斯坦人,男,贸易公司老板,27岁,时间:2010年6月

2001年我大学毕业后就和父亲、哥哥来到中国做贸易,我主动请缨留下来开商贸公司。现在,我很喜欢待在义乌,有家的感觉。我也喜欢中国女孩,前一段时间一个湖北的女朋友离开了我,原因很复杂,我心里很难过。如果能娶到中国女人,我会考虑在中国买房和定居。

访谈人:巴基斯坦人,男,贸易公司老板,34岁,时间:2010年6月

1997年,我还在读大学,就和老师同学一行来中国旅游,那时我们走陆路,交通很不便,来往很辛苦,但我已经在尝试着带些巴基斯坦土特产来中国做点小生意了。第一次做得还真不错,所以2002年我就来义乌开自己的商贸公司了。那时候我就已经考虑娶一个中国女孩子为妻。

 

总体上看,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统上的巨大差异,义乌的外国穆斯林与中国人的婚姻观念有着显著的不同,即使是具有共同宗教信仰的穆斯林,外国穆斯林和中国穆斯林也存在不小的差别。

(二)家族秩序的重构

族际通婚从大的方面说是两种文化的交流,实际上却是两个家族之间的深度交往。在族际通婚的情况下,这样的婚姻也标志着把一个“异族人”吸收进了“本族”的族群。正因为如此,族际通婚通常并不被本族群认为仅仅是通婚者个人的私事,在许多场景下,这些族群认同观念和相应的凝聚力会使本族的父母、亲属、家族、社区对于子女、族人的跨族群通婚表示他们或者赞同或者反对的意见。马戎:《民族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436页。因此,族际通婚对两个家族内在的秩序产生深刻的影响。关于这种影响,通过对通婚男女双方及家族内其他成员的深度访谈,能够得以直观地体现。

 

访谈人:浙江兰溪人,女,新穆斯林,29岁,时间:2010年5月

他们家人对我很热情。我们结婚我家倒也没怎么反对,但我们婚后跟我的家人来往却越来越少。虽然义乌离我家很近,但因为吃饭不方便,我们很少回家吃饭。我的父母偶尔会来我这里,但弟弟就几乎不来,因为除了不方便,他跟我老公也没什么话说。

访谈人:安徽人,女,新穆斯林,28岁,时间:2010年6月

我们结婚,他叔叔非常反对,为这个他不得不离开叔叔的餐厅。我们婚后一段时间,他叔叔才接受了我,我们才又回到叔叔的餐厅工作。

访谈人:回族,女,宁夏人,35岁,时间:2010年4月

我很喜欢约旦,喜欢他的家人,他们也很爱我。每年我们都要回去度假,那儿的人似乎很快乐,他们无论穷富,都很会享受生活,经常会全家出外郊游。开始我会觉得野外比较脏、玩不开,可时间久了也会受到感染,每次回去都会玩得很尽兴。

访谈人:回族,女,甘肃兰州人,43岁,时间:2010年7月

他的母亲一开始很爱我,但她总想打造我。从我们结婚的第一天开始,她就想把我变成约旦式的儿媳。并且一开始就执意让我叫她妈妈,这让我很难接受。我们的离婚应该和他的母亲及家庭有一定关系,当她发觉我很难被打造成她想要的样子的时候,她可能希望我丈夫再娶一个妻子,虽然这点还不能确定,但种种迹象表明我的感觉没有错。

访谈人:义乌人,女,新穆斯林,33岁,时间:2010年6月

我非常喜欢他的家庭。他的家是一个大家庭,父母亲、五个兄弟和他们的家人、两个没结婚的弟弟,以及结了婚的妹妹和妹夫都住在一起。他的母亲很能干,操持着整个家,有条不紊的。我在那儿他们什么都不让我干,甚至孩子也有人帮我看,所以我待在那儿感到很舒服。而且他们之间的感情很深,也很愿意彼此表达这样的感情。每次我们回去,我丈夫都会和他父亲深情地拥抱十几分钟,这让我很感动。我的家完全不是这样,父母亲和孩子总是淡淡的,甚至从没说过特别重感情的话。我们现在回我父母家很少,过春节回去我会自己准备锅碗自己烧饭,他们也不来我家。我跟哥哥们讲起伊斯兰教的东西,他们会很反感,会说:“那能当饭吃吗?”我也没有办法。

访谈人:浙江台州人,女,新穆斯林,31岁,时间:2010年7月

他的家人对我真的很好,但我不喜欢土耳其,我不喜欢很旧的城市,我喜欢时尚的东西,喜欢购物,不喜欢晒太阳和郊游,我觉得还是回国待着更舒服。不过,我们现在也很少回我家,虽然回去我们吃海鲜,但他总不放心,吃东西总是很紧张,所以过春节他会陪我和孩子回去待两三天,然后先回来。我们也就待一个星期就会回来。但我的爸妈会常来我这儿待一段时间,这样会比较方便。

访谈人:土耳其人,男,贸易公司老板,37岁,时间:2010年10月

最开始我们两家都反对我们结婚。她父亲是外交官,虽然心里对我是个商人还是个伊斯兰教徒很不满意,但他只向女儿提出了三点:第一,你以后会离家很远,不方便见到家人;第二,宗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你能做到而且不后悔吗?第三,他是一个商人,以后的生活可能会很不稳定,你能接受吗?如果你想清楚了这三个问题还愿意嫁给他,那我们也没法反对了。她当然嫁给了我,而且他的父亲后来说他最喜欢的人是我。我的父母亲当初反对首先是怕我没有认真考虑,其次是因为她不会土耳其语,担心以后沟通会很困难。但实际上,他们后来都很喜欢她。

访谈人:土耳其人,男,留学生兼翻译,30岁,时间:2010年10月

应该算是她先追我的,我也觉得她很好。她的家庭也不错,父亲是一个不小的官,母亲也在国家单位工作。对我们的婚事,她家里一开始就反对,觉得土耳其并不富有,我也没钱、没房、没车。但她很坚持,最后她们家不得已也就同意了。但关于她进教的事到现在也一直没有跟她父母亲说,我想要告诉他们,可是她反对,所以只好听她的了。我们结婚后差不多每两三个月才回她家待一阵儿,他们家人对我都很好,就有一点,他们总想让我喝酒,记得一次,他的叔叔非常坚持,但我仍旧没喝,他显得很生气。我给他讲不喝酒的道理,他也不理解。他们春节很热闹,吃饭会有猪肉,我只吃青菜、白米饭和清蒸的鱼。

访谈人:巴勒斯坦人,男,贸易公司老板,35岁,时间:2010年10月

我从高中毕业后就在外边做工,甚至战乱时也一直在外面飘,所以家里人从不干涉我的事情,包括婚姻。我们婚后回我家探亲,我没想到她跟所有人都相处得特别好。至于她家人,最开始我们认识想一起去墨西哥留学,她家里人很支持,对我也很好。我帮她弄好了护照,可是我却被拒签到墨西哥留学。她去墨西哥的4年间,我经历了为探望生病的父亲回国休学、父亲的去世、再回来后被学校拒之门外,在没有钱也没有学上的时候,她回国我们见过面,但感觉感情上已经很淡了,而且我当时的境遇也很惨,她家人就开始反对我们来往。实际上我们分手了一段时间,我后来又去南京大学上学并认识了一位来短期交流的美国女朋友,她希望我跟她去美国,于是我们到上海办护照去了。不知怎的她追到了上海,我们就又和好了。现在她母亲一直跟我们一起,帮助照看我们的孩子,她的两个姐姐和姐夫也很喜欢我。

访谈人:维吾尔族,女,新疆人,28岁,时间:2010年7月

我父亲就我一个女儿,很宝贝的,当然反对我嫁给一个外国人,尤其是我们认识的时间很短他就向我父亲提出要娶我。但因为我生病他对我的态度使我很感动,别人也劝我的父亲,最终他同意我们结婚了。

访谈人:福建人,女,新穆斯林,26岁,时间:2010年6月

我的父母亲很早就来义乌开商铺了,当然他们接触外国穆斯林也很早,在他们印象中,穆斯林很落后而且大都很穷。而我在他们眼中是宝贝,长得漂亮又爱打扮,经常会去做发型,他们也一直以我为荣。当我说要嫁给一个巴基斯坦人的时候,我的母亲简直要疯了,坚决反对。我们就秘密结婚了。后来我父母亲从朋友那儿得知这件事,我母亲找到他,当时就哭了,埋怨他连亲都没提过,他道歉。但我母亲就是想不通,我父亲劝她,我舅舅也出面来劝,因为我父母的婚姻当时也遭到过家里的反对,所以慢慢我母亲才接受了这个现实。但她见不得我戴盖头,说戴盖头看着那么老,每次都要骂。没办法,刚结婚的时候,每次去我妈的店铺都是到跟前了就赶快摘掉盖头。但现在我们有了孩子以后她似乎也接受了,有一次有客户来家里,我要出去客厅,忘了戴盖头,她竟然喊住我随手把盖头扔给我。现在我们跟我父母住楼上楼下,但分开做饭,我们从不去父母那儿吃,但母亲会到我这儿来给我们做好吃的。

访谈人:回族,女,西安人,退休的普通市民,55岁,时间:2010年7月

听我女儿说他是孤儿,父母早亡,而且从小就出来自己谋生了。我们第一次见他,本来听说是个外国人就很紧张,结果老远看到他竟然是白头发,以为是个老头儿,心一下紧了。结婚前我们提出了两个要求:一,婚后必须定居中国,我女儿绝不能到伊拉克生活;二,他本人必须加入中国籍。他都同意。我们就这么一个独生女,所以也不得不顺着女儿的意思同意了这门婚事。后来我们发现他还真的很孝顺,我们分开住,他每周都要专门买水果什么的登门看望我们,对我们特别关心,下雨会打电话提醒我们出门拿伞。只是有一点开始我们都不习惯,他跟我女儿说:“他们为什么从来都不拥抱我,是不是不爱我?”我们开始都觉得不好意思,我老伴到现在也还不好意思抱他,但后来我抱了,他们外国人还真有意思。在教门方面他真是没得说,他从来都是先道“色俩目”穆斯林的问候语。,否则不开口说话。抱着自己的女儿他会不停地念清真言。女儿出生时,他给宰了两只羊伊斯兰教规定,生女孩宰一只羊,生男孩宰两只羊。,出月子胎毛三克,他就出散了600元。伊斯兰教规定,孩子满月,要剃胎毛并称重,一克胎毛要按黄金的市价出散乜贴。

访谈人:也门人,男,贸易公司老板,35岁,时间:2010年10月

我的第一任妻子是个安徽人,是汉族。我们俩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摩擦,只是她的父母对我们的婚姻干涉太多,而她又是独生女。最后我实在不能忍受他们对我们生活的干涉,只好选择了离婚。

 

一般族际通婚中两个当事人同两个家族之间的问题大致都可以分两部分来看,一部分发生在婚前,但更主要、更多的问题发生在婚后。在笔者调查的个案中,跨国通婚的男方家族对通婚问题一般都很开明,分析其中原因:其一,在阿拉伯国家,男性在家庭中都占主导地位,妻子不仅生活习惯要适应丈夫,生活节奏及其行为举止都必须符合丈夫的要求,所以宗教文化上的差异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其二,阿拉伯国家长期以来普遍同中国有着友好外交和贸易关系,所以其国民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大都存有好感。其三,根据《古兰经》的规定,儿子在国外能在适当的婚龄结婚本身就是符合宗教功修的一件好事。反而中国穆斯林对族际通婚的看法更加保守,实则对方主动愿意入教,也才能退一步考虑。至于女方家族,穆斯林家族最担心的是女孩子远嫁,其次是经济条件。非穆斯林的家庭基本上也是考虑这两个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汉族对与其他本土少数民族甚至与外国人通婚,总的来说没有歧视和排斥的态度。此外,一般没有与穆斯林混居过的汉族家庭对伊斯兰教的认知都很浅,对其实质性生活惯习上的差异也是一知半解,所以其可能带来的生活上的不便一般在婚后才真正感觉到。这也使得婚后小家庭和中国家庭,尤其是非穆斯林一方的中国家庭发生矛盾的概率更高。

(三)信仰:坚守与皈依

中国穆斯林实行外婚制的家庭中一个主要的问题是信仰的坚守与皈依,这在跨国族际通婚的家庭中表现得更加复杂。传统、风俗、惯习和信仰滋养了不同文化模式的人的形而上的精神和情感,同时通过不同的文化心理语言来表达和沟通,可想而知,其文化融合的过程是艰难而漫长的。但对于穆斯林来说,伊斯兰式生活毕竟是其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因此,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信仰的坚守与皈依总是处于不断的强化中。笔者在访谈中感到,跨国族际通婚家庭中有关信仰的问题是其内在文化融合的核心内容。

表3列出了关于跨国通婚家庭宗教信仰的详细情况。由于16例个案中,男方全部是外国穆斯林,女方有11位新穆斯林,5位穆斯林。而对于女方来说,即使婚前与男方有相同的宗教信仰,其与丈夫在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上都有不小的差别,所以表3中主要列出16位女性婚后宗教信仰的基本情况。

表3 跨国通婚家庭宗教信仰情况(顺序同表1)

① 男方主要指对妻子在宗教方面的要求,女方是指对宗教接受的程度。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田野调查编制。

由表3可见,在饮食方面,11位新穆斯林无一例外都能够自觉并严格遵守伊斯兰教的饮食习惯。在服饰方面,16位女性中,有6位女性平时不戴盖头,其中有一位是维吾尔族。至于衣着,16位女性平时穿着都相对比较保守,尤其是和丈夫一起出门的时候。在礼拜方面,几乎能每天坚持礼拜的有7位,不定期礼拜或从不礼拜的有9位。关于伊斯兰教重要的节日,16位女性都会参与,但能积极参与的有10位,不积极的有6位。在学习宗教礼仪和功修方面,男方极少做要求的有6位,以慢慢引导为主的有5位,积极引导甚至请家庭教师的有5位。对女方而言,在宗教礼仪和功修方面,有4位是一开始就主动接受并学习的;有9位是一开始为被动接受,之后慢慢接受的;其余3位婚前为穆斯林的女性开始只接受了一部分,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外穆斯林文化的差别使然。婚后继续全职工作这里所说的全职工作,是指每天按时上下班,但必须是在丈夫的公司里工作。的有5位女性,完全在家不工作的有5位女性,仅仅帮助打理公司某些业务平时大多数时间在家的有6位女性。

关于信仰的皈依,不同的访谈人有着自己不同的经历和看法。

 

访谈人:浙江兰溪人,女,新穆斯林,29岁,时间:2010年5月

我第一次去叙利亚见他父母亲的时候,穿着裙子和短袖,他没说什么,他家人对我也很热情。但婚后他会要求我穿保守的衣服,并时不时会表示希望我能戴着盖头,开始我很不喜欢戴,跟他出去只要应酬完一上车我就会第一时间摘掉盖头,他从没为此生过气。但只要我高兴的时候,他就会时不时提醒我。差不多结婚6年后,我们的大儿子都6岁了,我才适应了戴盖头。到现在我每天都会礼拜,如果晨礼穆斯林每天五次拜功的第一次,也被称作邦布达。的时候睡懒觉,我心里会感到很不安。我现在已经开始认识到伊斯兰教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很好、很健康,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够像他们的父亲一样,那我做母亲的当然也要是一个好榜样了。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自己发自内心的有了信仰。

访谈人:安徽人,女,新穆斯林,28岁,时间:2010年6月

我们刚结婚他就找了个中国女阿訇来给我上宗教课,每周上3次,差不多坚持了1年的时间。我心里很排斥,但我一直没说。直到有一天,《古兰经》中一个很简单的句子我怎么也记不住,老师生气说了我,我也忍不住跟老师吵起了架,老公赶忙去跟老师道歉,我当时气急了,一把撕下头巾,哭着就想要走。幸好他婶婶拉住了我。他后来向我道了歉。那次之后他再没强迫过我。这样直到2003年1月22号我们的第一个儿子出生后,我才觉得既然要过日子就应该接受这一切。

访谈人:义乌人,女,新穆斯林,33岁,时间:2010年6月

我至少通读过十几遍《古兰经》了,开始觉得很难懂,但读的遍数越多就会越理解。尤其《古兰经》中对妇女的一些规定,都很有道理。比如:现在家里来了他的客户或男性朋友,我都会主动躲到房间里去。我也会在生活方面无微不至地照顾他,所以他会更自信,更自信的男人也会更爱他的妻子。

访谈人:浙江台州人,女,新穆斯林,31岁,时间:2010年7月

恋爱时我根本不了解伊斯兰教,也不知道进教的事儿,我家人也不知道。结婚后,我去土耳其学了一年的土耳其语。他家里人对我很好很热情。在土耳其时我去他家也会穿长袍,但从不戴盖头,到礼拜的时间也会礼拜,因为在那种环境里一切都很自然,我做礼拜的时候,心里会感到很宁静。但回到中国,可能因为大环境的缘故吧,我对宗教不是很认真,我喜欢穿时尚的衣服,但会尽量保守。我对女儿也不会很约束,至于信仰方面的教育,她父亲会教她的。

访谈人:巴勒斯坦人,男,贸易公司老板,35岁,时间:2010年10月

她(妻子)从不戴盖头,我希望她戴,但信仰的东西是不能强求的,后来我就不作要求了。只有一次,是在我们家度假,我妹妹给她化了很浓的妆,她才觉得好玩,戴上盖头照了照片。

访谈人:维吾尔族,女,新疆人,28岁,时间:2010年7月

我一直都没戴盖头,但我知道他希望我戴。前几天我过生日,他带我出去吃饭,路上遇到了一个新疆女友,当时那个女友戴着盖头,我们聊了几句,分手后他第一句话就是:“她也是维吾尔族吧?”那口气很明显是在说:你看她也是维吾尔族不是戴着盖头吗?饭后他去办公室了,我心里却一直不是滋味,就发短信给他说:“我会戴盖头的。”他很高兴,我们在随后聊QQ的时候,他发了很多张戴盖头女人的照片给我。所以,我想我可能很快就会戴盖头了。

访谈人:福建人,女,新穆斯林,26岁,时间:2010年6月

他要求我戴盖头。一些穆斯林的女友也对我说:“你戴盖头吧,那样你老公会更喜欢你的。”后来我会很注意,有一次女儿病了,我很着急地抱着女儿跑下楼,等发动着了车子才发现没戴盖头,当时心里很害怕,怕遇见熟人,结果越怕什么越来什么,车窗还没关就碰到了一个穆斯林女朋友。我主要怕她们说:连盖头都不戴了,还不知道别的方面会怎样呢。

访谈人:维吾尔族,女,新疆人,36岁,时间:2010年6月

我们婚后发生争执最多的是关于我的服饰,在他的家乡对妇女的要求是十分严苛的。所以婚后他要求我必须穿黑色的长袍戴黑盖头,不仅如此,他甚至会挑剔我盖头和衣服的面料,他会把我的盖头对着阳光看是否太透太薄。为此我会跟他争执,觉得他过分挑剔,但他不会跟我吵架,他会拿出《古兰经》,告诉我是经典这样要求女人的。因此我也没办法。

 

在访谈中,男方一般都表示信仰是个人的事,如果她自己不能自觉自愿,强迫也没有用。但婚前和婚后,他们对这个问题的态度是显著不同的。一般婚前都相对会强调伊斯兰教开明宽松、健康科学的一面,比如:小净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在每次礼拜前都有按照规定的程序冲洗全身的一些关键部位,这种冲洗的方法被称为小净。是很科学的卫生习惯等。但婚后会更强调一些具体的问题,比如:戴盖头是女人的功修;对丈夫百依百顺是女人的美德;等等。除了个别人有过激的做法和言辞外,大部分会采取循循善诱的方式,甚至会特意让妻子跟一些功修较好的穆斯林女性来往,受其影响,取得的效果一般也都较为显著。

至于女方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恋爱到婚后最初一两年,对伊斯兰教的认识处于懵懂阶段,也是一个较为排斥的阶段,从服饰到生活细节都很不适应,这个时期的大多数女性会从对宗教问题的忽视到感到不便以至于对婚姻产生失望感;第二个阶段从开始孕育新生命到孩子出生后两三年,由于女方的注意力开始分散到孩子身上,对自己的婚姻生活状况的考虑相对减少,再加上初为人母的幸福感和责任感,使她们对宗教问题开始主动接受;第三个阶段是随着第一个孩子长大一些,对母亲的依赖相对减少,或者第二个孩子的出生,大部分女性已经开始适应伊斯兰式的婚后生活,并且从丈夫身上发现了穆斯林讲究卫生、不喝酒等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和家庭幸福的重要,所以大部分开始重新认识宗教并希望能够影响到下一代。

除此之外,伊斯兰教的宗教信仰还包括对女性外出的严格要求。其教义严令禁止男女混杂,如:

 

你们应当安居于你们的家中,你们不要炫露你们的美丽,如从前蒙昧时代的妇女那样。《古兰经》,马坚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第33章第33节。

 

由此女性参加工作也是不提倡的。原则上,伊斯兰教不禁止女性参加需要由她们来参与的工作,如:教学、行医,但这是有条件的,要穿符合教律规定的服装、取得丈夫或监护人的同意、避免男女混杂和幽会,不得因工作而劳心费神。另外,伊斯兰教也不许可女性参与不符合女性天性的工作,如:法官和行政长官,且有圣训证明其为非法:“由女人来执政的民族决不会成功。”哈桑·阿卜杜·额尼等编《伊斯兰与社会》,易卜拉欣·马伊真译,香港开益出版社,2009,第75页。因此,义乌的跨国通婚家庭中,女性的社会生活都不同程度受到限制:部分女性婚后如果继续工作几乎都被限制在丈夫的公司里,部分干脆放弃工作做全职主妇。至于独自出行受到的限制则较小。

据了解,在伊斯兰教治国的国度,女性工作的概率微乎其微,而在非宗教治国的国家,如:土耳其,妇女(包括已婚妇女)工作的现象近年来也呈明显上升趋势,但妇女参加工作仍然有一定限制。而在中国,由于大环境的影响,穆斯林妇女婚后出去工作不仅没有被限制,而且似乎是很自然甚至在很多地方是被提倡的事情。表3显示:在跨国婚姻中,男方对女方抛头露面都会普遍加以限制,大多数对其工作也不提倡,少数会反对,但由于外国人在中国开公司会受到种种限制,所以在需要的时候,他们又不得不让妻子出面打理一些公司业务,但仅限于在自己的公司里工作。

 

访谈人:回族,女,西安人,25岁,时间:2010年7月

婚后他反对我继续工作,在街上他不能理解我怎么能跟我过去的男同学打招呼。这太让人受不了了,我们为此在婚后的最初两年总吵架,后来我只好跟他好好讲道理。我说:“在中国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比如我就是我父母亲唯一的孩子,如果他们老了,我不出去工作,谁来养活他们呢?”他渐渐能够理解我们的国情和文化了,这样的争吵也就少了。

(四)子女抚育

帕克教授说过:“和动物比较起来,人所生活的世界不是二度而是三度的。人能回顾前瞻,所以人的生活中有一种紧张及犹豫,足以破坏已经成立的习惯,或是解脱尚没有成立的习惯。在这紧张和犹豫的时间中,活动的方向受当时态度的支配,实较已有的习惯为甚。”对这句话,费孝通先生有他自己的解读:所谓三度是指过去、现在和将来。两性的享受不带有对于未来的瞻望。各人为了自己的满足不易有个共同的憧憬。这种生活不是三度的,因之各自被习惯所支配,使他们不易和洽。要打破这历史的不同习惯的障碍,必须创造出一个共同的向未来的投影。孩子不但给夫妇创造了一个共同的将来的展望,而且把这空洞的将来,具体地表示了出来。孩子的出世才完成了正常的夫妇关系,稳定和充实了他们全面合作的生活。这个完成了的三角在人类学和社会学术语里被称作家庭。费孝通:《生育制度》,商务印书馆,2008,第110页。

的确,在族际通婚家庭的调查中,笔者深深感到:孩子不仅是夫妇生理结合的产物,更是文化融合的重要媒介。在16例个案中,新穆斯林的一方几乎都同意为孩子选择伊斯兰的生活方式,因为她们觉得那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大多数的新穆斯林在孩子降生之后都会更认真地对待宗教问题,甚至会以身作则。这在无形中淡化或者解除了穆斯林族际通婚家庭中最主要的矛盾,使相互的文化加速了融合。然而,具体到育儿,尤其是子女教育的问题上是否会出现新的矛盾呢?

 

访谈人:浙江兰溪人,女,新穆斯林,29岁,时间:2010年5月

我不打算去叙利亚定居,所以我的孩子会受中国教育,但我会在他们小时候,大概是初中之前吧,定期送他们去父亲的家乡学习语言和文化,对于这一点他也同意。

访谈人:安徽人,女,新穆斯林,28岁,时间:2010年6月

孩子在上学前可以去约旦受阿拉伯式的教育,但之后要在中国受教育。女人在那边没什么想法也不能出去做事,我受不了那样的生活。而且他现在也有了中国国籍。

访谈人:回族,女,宁夏人,35岁,时间:2010年4月

如果我有孩子,10岁前应该在约旦受教育,但从孩子的技能培养考虑,还是要在中国上学。

访谈人:回族,女,甘肃兰州人,43岁,时间:2010年7月

离开我丈夫之前,因为担心他不让我带孩子回国,我假说回中国探亲,这样我才带儿子回来了。这几天我们就打算离开义乌回银川我父母那儿。因为儿子在义乌上学很不适应,他更喜欢银川。如果没离婚,孩子一定会在国外上学,而这其实不是我所希望的。

访谈人:义乌人,女,新穆斯林,33岁,时间:2010年6月

我在埃及生的这两个孩子,他们的国籍都是埃及的,虽然我是义乌人,但他们在义乌却连户口都上不上。不过,这也没什么关系,我打算让他们在埃及受教育,学习阿拉伯语,每年回国几个月学习中文。我先生和我的想法一样。

访谈人:浙江台州人,女,新穆斯林,31岁,时间:2010年7月

我觉得我女儿一定要学中国文化,小学初中要在中国上,之后可能去土耳其一段时间,毕竟那是她父亲的故乡,但不会待很久。我们在家说汉语,我女儿听得懂土耳其语。

访谈人:土耳其人,男,贸易公司老板,37岁,时间:2010年6月

孩子小时,也就七八岁时会在越南,而且要有双重国籍,长大后在哪受教育都可以。在家我们主要说中文。

访谈人:巴勒斯坦人,男,贸易公司老板,35岁,时间:2010年6月

下个月,也就是7月,我们要搬回南京的新家(妻子的老家)了,因为女儿要上学了,儿子也可以去南京上幼儿园。我特意在南京买了一个离学校和幼儿园都很近的小区的房子。我们将来的打算可能是移民加拿大,我妻子很想去国外生活。我觉得世界这么大,我的孩子不应该只看到那么小一部分,我可能会带他们去很多地方,这样做唯一的害处是孩子们可能会没有朋友。

访谈人:维吾尔族,女,新疆人,28岁,时间:2010年7月

我不打算去巴基斯坦生活,所以孩子也应该在中国,至于在新疆还是在义乌还不确定,但很可能是在新疆上学。我老公应该也同意。

访谈人:福建人,女,新穆斯林,26岁,时间:2010年6月

我们打算生第二个孩子的时候,把第一个送去巴基斯坦受教育,我先生希望孩子受传统的伊斯兰教育,我舍不得但也没办法。这个(决定)孩子的姥爷姥姥还不知道,恐怕到时候他们会反对。

访谈人:维吾尔族,女,新疆人,36岁,时间:2010年6月

我先生的第一个老婆和六个孩子现在在叙利亚,为了便于我的两个孩子和他们的六个兄弟姐妹们交流,我希望他们能受阿拉伯式教育,现在他们在上义乌外国语学校附属的幼儿园,是也门人办的,可以受到正宗的阿拉伯教育。在义乌他们可以在外国人办的学校读到初中,之后我会陪两个孩子一起去国外读书。

访谈人:回族,女,西安人,25岁,时间:2010年7月

结婚时他答应以后定居中国,所以孩子肯定受中国教育。

 

在子女问题上,教育无疑是最重要的问题,尤其是阿拉伯式的教育和中国式的教育完全属于不同的体系,这本身就会带来较深的矛盾。但调查显示:大多数夫妇都会从实际的角度考虑,受中国式教育可能更现实,而且宗教教育往往可以在家庭内完成,所以最大的分歧应该是孩子在什么年龄段受哪国语言文化教育的问题。少数夫妇倾向于阿拉伯式教育,这些家庭的新穆斯林一方一般都比较喜欢甚至向往阿拉伯人的生活方式。但就目前而言,这些通婚家庭的第二代还都处于婴幼儿时期,父母亲仅仅是在设计孩子们的未来,还没有遇到更为现实的矛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