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由传统国都到中国式世界城市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薛序

1995年当我为《北京:由传统国都到社会主义首都》写序时,距今已17年了。在这期间,全球经历了两次金融风暴,美国发动了两场持久的侵略战以及承受了举世震惊的“9·11”恐怖袭击。最近,“欧债危机”将欧盟推向瓦解边沿,对全球经济正造成另一次冲击。相比之下,17年来,我国经济及社会不断稳步发展,走出了第三世界,迈向强大的现代化发达国家之路。简言之,这过程见证了中国的“再崛起”!

中国国都北京,在这17年来亦不断地变身。1970年代的低矮的天平线及宁静的街道(包括长安街)已被高耸的摩天大楼和纷攘的汽车长龙所替代。今天的北京,不但是全国人民所仰望的城市,也是全球不少企业、官员、学者、游客及平民百姓希望能做生意、洽谈公事、学习以及旅游见识的首选城市。今天的北京,已是个有中国传统特点的世界城市。当1995年《北京》一书出版时,北京市正开始由社会主义城市向中国现代化国都蜕变。这些年来,看着世界在变,国家在变,国都北京也在变,总想停下来,重新检视《北京》一书,希望考虑一下北京作为我国城市代表的模式,有没有修改的必要。

前年,研究了北京20多年的刘欣葵教授来我所访问,并以资深学人身份作了“北京:城市规划与管理”专题演讲。我发觉我们对北京有共同的兴趣和学术理解,觉得《北京》一书要重新来一个检视,将最近20年的发展加进去,使它成为一本横跨1949~2012年的完整而又综合的城市史。我们同意在《北京》的基础上,重新写成今天这本定名为《北京:由传统国都到中国式世界城市》的新著。

新著的首三章介绍了中国城市模式的源起及北京由金、元至清代的发展。其后九章展示了中国现代国都北京的60多年的城市史。不过,和传统国都一样,1949年后的北京,在各方面的发展上都代表了国家的主流发展方向,并作为全国城市学效的榜样。因此,现代北京的城市史,实际上是当代中国城市发展史的缩微版。对于中国人传统世界观与城市的功能、性质及结构的关系,在“结论”一章中有详细论述,其结论乃“中国城市,有别于西方及第三世界城市,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与模式”。

这本新著是我与刘教授的合作成果,我们本来是想写一篇合序的,但因为想保留旧著中的序言及与旧著的基调连成一脉,因此采用了我和刘教授各自写序的形式。

我们共同认为:由中国城市的始源“明堂”到传统国都,到社会主义首都,到今天的中国式世界城市,北京一贯地代表了中华民族国家国都的特色,代表了以儒道为主的传统中国人世界观:“天人合一”、“奉天承运”、“礼乐治国”及和谐社会的主旨。因此,经过对旧著的重新检视后,我们的结论乃:无论是表面明清时代低矮的四合院式建筑,还是今天的车水马龙及现代摩天大厦式的钢根水泥森林,其背后的北京精神都是永恒的,正如中华文明是永恒的!希望通过此书读者不单可以理解北京的发展,更可以理解中华文明的演变及其持续的背因。

薛凤旋

香港浸会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

2012年夏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