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地理形势
北京位于东经114°~116°及北纬39°~40°,在华北平原之东北部。其北及西有军都山及西山,高达2000米。这些乃太行山的峻峭分支,形成北京的西部及北部的屏障。这些高山区平均在1000米以上,并逐渐向下形成山脚然后接连北京的小平原(见图2-5)。
图2-5 北京的战略位置
资料来源:侯仁之,1982。
北京地区共有大小河流40条。其中永定河、潮白河、大运河和拒马河是较大者。古代北京址上的小平原也叫北京湾,在二三百万年前确是一个小海湾。永定河和潮白河的泥沙将它填为陆地。当蓟城在3000年前建成时,北京仍是一片沼泽。当时由华北至北京平原的最便利的通道乃是太行山山脚,即西山的边沿的一条窄窄的通道。其上有不少急流涌向平原而形成冲积扇,其中一些紧靠的洪积扇便提供了安全的渡口。战国时期,其中一个在永定河上的这样的渡口使北京成为进入平原的有战略性意义的通道。
由中国东北(满洲)和蒙古草原进入北京平原主要经过三个山口。它们是南部的南口、北部的古北口以及东部的山海关(图2-6)。因此,由华北进入中国这两个边区,北京便成为结点。自此,我们可以穿越西部和北部的山区。相反,由这两个边区经北京亦可进入华北,即中原,甚或南下南中国。因此当中国的经济重心东及南移时,北京在战略上不但更加重要,而其地理形势以及对这些关键通道之控制,更使它在外敌来自这两个边区时,成为全国的军事核心。北京市西郊的卢沟桥便是这城市崛起自这个交通交汇点的印证。当然,由于避开泛滥的危险,城市本身实际上是建在稍离这渡口的位置上(侯仁之,1982)。
图2-6 北京小平原古代大道示意图
资料来源:侯仁之,1982。
经过了多年的开拓,由洪积扇形成的北京平原已变成一平坦而肥沃的农业区。由于地处温带半干旱地区,平均年降水680毫米,平均温度11.8°C,北京无霜期有六个月之长。因此,它的降水与温度皆宜农业发展,比华北平原更佳。除了本地的供给外,大运河亦由南中国运来大量供应。平原上的水道亦便利运输,八百年以来,成为沟通北京与江淮的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