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选题意义
婚姻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生活内容之一,是家庭和亲属关系的基础与前提,与每一个人的生活皆息息相关,重要性不言而喻。故而在社会生活中,婚姻始终是一个热门话题,人们关注自身所处时代的普遍婚姻状况,热衷于探讨与婚姻有关的任何问题,人们在婚姻的缔结与维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道德伦理、价值取向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行为方式等内容得以一一呈现,这就构成了这一历史时期的婚姻文化。可以看出,婚姻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属于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文化形态在婚姻领域的具体体现,不同时期的婚姻文化,可以反映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以及人们的心态和价值取向。因而通过对一个特定时期的婚姻文化的变动状况进行历史研究,可以考察当时民众在看待婚姻问题时普遍存有怎样的矛盾心态,这种矛盾在社会生活中以何种方式呈现,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问题,进而探知这一时期人们的观念与社会现实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对这一时期婚姻文化的嬗变轨迹与趋势有一个总体把握,做出价值评判。
因此,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即为中国婚姻文化的嬗变,而之所以划定21世纪初十二年作为具体研究时段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第一,在这十二年中,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诸如经济增长、贫富分化、人口流动、房价高涨、网络普及等社会变动,对中国的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社会生活构成巨大的冲击,阶层的分化与重组,身份的模糊和再造都在同时进行着,整个中国社会呈现出明显的转型期特征。在此背景下,婚姻文化自然也会受到强烈的冲击,人们对于婚姻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的认知会因各自地位和身份的变动而产生极大差异,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向。笔者期望通过具体研究,将这一时期社会各主要变动因素与多元婚姻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梳理清楚,用充分的历史信息对各种观念的源起给出明确的解释,并对未来走向做出初步判断。第二,这一时期,中国的婚姻文化在内容上显得异彩纷呈。在制度层面,2001年通过的《婚姻法》修正案与其后数年间相继出台的三个《婚姻法》司法解释,均在社会上引起广泛而激烈的讨论。在舆论层面,大量与婚姻有关的新词汇在这一时期出现或开始走红,成为流行语,诸如“二奶” “小三”“闪婚”“恐婚”“剩男”“剩女”“裸婚”“蜗居”等,在各类网站、文学影视作品中频繁出现,并总能成为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可以肯定,无论是制度层面新近修正的法律条文和解释,还是舆论层面新近流行的语汇,背后都有着丰富的内容,可以牵出一系列与婚姻文化嬗变有关的问题。由此观之,这一时期中国的婚姻文化可谓是一个巨大的矿藏,大量的资料可资利用,大量的问题有待回应。这为笔者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除上述原因之外,有一点笔者须特别提及,自2001年至2012年末的十二年正是我们所生活的时代,从传统角度来看,当代史最不易修,故本文所选取的历史时期在历史学科中较为少见,易引起质疑。对于这一问题,笔者可引用马林诺夫斯基为费孝通《江村经济》一书所作序言中的一段文字进行解释:“研究历史可以把遥远过去的考古遗迹和最早的记载作为起点,推向后世;同样,亦可把现状作为活的历史,来追溯过去。两种方法互为补充,且须同时使用。”正如马林诺夫斯基所言,历史研究不应回避当代,尤其对社会文化史研究而言,更应重视当下。因为社会文化史相较于政治史、思想史等传统史学领域,较少受意识形态和现实政治的约束,更强调眼光向下的研究取向,研究愈是接近现实,史料愈是全面而鲜活,其中有很多都可谓是宝贵的“活的历史”,只有在当下才可以直观地考察,错过就可能意味着失去。所以,笔者认为,本文虽为偏重现实性的选题,但同样能体现史学研究的价值,通过将21世纪以来中国婚姻文化的嬗变置于历史视角下进行检视,使当今社会的婚姻文化与传统婚姻文化形成对照,从而求得对婚姻文化现象中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公权力与私领域等各类关系问题更为深层的认识,以期为过往婚姻现象提供更为多元的解释路径,为当下一些婚姻问题提供历史性的思考空间。
(二)学术研究概况
婚姻是民众日常生活的基本内容,可以说关系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国内外历史学、法学、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民俗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者都对这一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产生了众多优秀学术成果。本文选题所划定的时间段起自世纪伊始,标志着新世纪的到来,但这并不代表这一时期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间存在明确的历史界限。事实上,从笼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动角度来讲,两者同属改革开放时期。因而许多涉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婚姻的重要研究成果都对本文选题的下一步写作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现大致列举如下。
1.专著
雷洁琼主编的《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婚姻家庭的新变化——转型期中国农村婚姻家庭的变迁》是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前最具代表性的研究农村婚姻家庭问题的著作之一,是国家课题“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婚姻家庭的变化”的研究成果,调查区域广泛,内容丰富,对后来的全面性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
沈崇麟、杨善华、李东山主编的《世纪之交的城乡家庭》通过在上海、成都两个城市和青浦、太仓、宜宾三地农村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大量数据资料,以城乡比较的视角勾勒出世纪之交中国城乡家庭和婚姻的概况,是一部非常有分量的社会学调查报告。
李银河、马忆南主编的《婚姻法修改论争》一书收录了数十篇与《婚姻法修正案》相关的评议文章,皆为该法案正式出台前写就,荟萃了当时一批学者的代表性观点,既是学界对婚姻制度建设的意见集萃,又是新修正制度施行的重要社会舆论背景,一方面帮助笔者更为全面地认识婚姻制度,另一方面为笔者的研究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
《北京的生育婚姻和丧葬:十九世纪至当代的民间文化和上层文化》一书由德国学者罗梅君撰写,该著作通过比较近代以来北京地区的婚姻与欧洲一些地方的婚姻之间的异同,详细描述了北京一地婚姻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实践过程,并阐述其每一环节的象征意义及社会功能,其中包括对改革开放初期北京婚姻状况的描述;美国学者阎云翔所著《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以东北的下岬村为调查对象,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对当地农村青年择偶过程的变化进行考察。这两部专著都是出自国外学者之手,是以外部视角观察中国婚姻的典范之作,带有人类学色彩,具有独特的启发意义。
王跃生所著《社会变革与婚姻家庭变动——20世纪30~90年代的冀南农村》,运用历史人口学和人口社会学的方法,考察了冀南地区农村在历史长时段,多次社会变革条件下,一些人口学特征明显的方面出现了哪些变动,涉及20世纪末中国局部农村的某些婚姻状况及制度方面的成因。其另一著作《中国当代家庭结构变动分析——立足于社会变革时代的农村》虽着眼于家庭研究,意在揭示家庭结构与家庭功能的关系,但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婚姻问题亦有涉及,其中对相关数据的使用和解读堪为典范,指导意义重大。
李煜、徐安琪著《婚姻市场中的青年择偶》对1949年以后的50年中,国人择偶观、爱情观的变迁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并运用大量西方理论模型进行分析,如交换理论、婚姻市场理论及需求互补理论等。此书虽未述及2000年以后,但其在理论关照下的分析模式很值得笔者借鉴。
王歌雅所著《中国婚姻伦理嬗变研究》,以纵向与横向兼容的角度来研究婚姻伦理的嬗变,上至远古下至当代,对中国婚姻伦理嬗变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研究。书中最后一章涉及了本选题的研究内容。《中国现代婚姻家庭立法研究》一书,属法学专著,系统介绍了从革命根据地时期到21世纪初中国婚姻家庭立法的背景和内容,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制度的创制和演变过程进行了非常详细的回顾,为笔者对21世纪初年中国婚姻制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肖爱树所著《20世纪中国婚姻制度研究》以整个20世纪为区间,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对百年间中国婚姻制度总体特征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历史事实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察和叙述。书中第五章和第六章标题分别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婚姻制度的变迁与世纪之交婚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主要分析了1980年《婚姻法》和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的颁布背景、内容和反响,与21世纪初的婚姻文化关系密切。
吉国秀所著《婚姻仪礼变迁与社会网络重建:以辽宁省东部山区清原镇为个案》,取多学科研究方法之长,将清原镇自民国到21世纪初之间各个时期的婚礼内容分别进行整合,以此个案揭示出婚姻仪礼随同社会结构变迁而出现的内容变化及其功能转换。
孙淑敏所著《农民的择偶形态——对西北赵村的实证研究》采用田野研究的方法,对西北一个村庄村民的择偶过程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和较为深入的解释,特别是将婚姻准备期作为一个研究重点,很有启发性。
2.论文
涉及婚姻制度和伦理的论文主要有:雷洁琼的《新中国建立以来婚姻家庭制度变革》[《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程美东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婚姻家庭制度的嬗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4期),闫玉的《当代中国婚姻伦理的演变与合理导向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政治学理论专业,2008年6月),牛玉萍的《我国90年代婚姻家庭观念若干热点问题的研究》(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4年5月),刘玲的《20世纪80年代中国婚姻伦理嬗变研究》(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伦理学专业,2011年4月),马荟的《当代中国婚姻法与婚姻家庭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13年4月)和《新中国婚姻法的制定与修正》(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05年5月)等。此类论文研究范围覆盖全国,着眼点较高,从制度和伦理角度研究婚姻,侧重对法律内容的分析和对民众观念的抽象。
涉及择偶和婚姻准备问题的论文主要有:徐安琪的《择偶标准:五十年变迁及其原因分析》(《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6期),徐安琪与李煜合作的《青年择偶过程:转型期的嬗变》(《青年研究》2004年第1期),钱铭怡、王易平、章晓云、朱松合作的《十五年来中国女性择偶标准的变化》[《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陆宏英与方奕合作的《当代青年择偶的流行标准——1328则〈征婚启事〉解析》(《中国青年研究》2002年第3期),朱考金与杨春莉合作的《当代青年的婚姻成本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4期),洪彩妮的《房价波动影响结婚决策的研究》(《当代青年研究》2012年第2期),石燕的《“80后”裸婚的深层原因探究》(《当代青年研究》2012年第2期),陈晨的《当代青年恋爱与婚姻状况分析等》(《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7期)等。此类论文数量较多,应用理论多样,视角也比较丰富,充分体现多选课、跨学科研究的特点。其中有总体研究,但更多地则是由某一特定问题切入,研究青年择偶观、婚恋观的某个方面。
涉及城乡婚姻问题的论文主要有:杨善华的《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家庭三十年——一个社会学的视角》(《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蔡志海的《农民进城——处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农民工》(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社会学专业,2006年10月),施磊磊的《青年农民工“闪婚”现象的动因探析——以皖北Y村为个案的研究》(《青年研究》2008年第12期),陈锋的《“闪婚”与“跨省婚姻”:打工青年婚恋选择的比较研究》(《西北人口》2012年第4期,第33卷),王会的《农村“闪婚”现象及其村庄社会基础》(《南方人口》2011年第3期,第26卷),贾兆伟的《人口流动背景下农村欠发达地区男青年婚姻困难问题分析——以分水岭村为例》(《青年研究》2008年第3期),赵丽丽的《城市女性婚姻移民的社会适应和社会支持研究——以上海市外来媳妇为例》(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社会学专业,2008年3月)等。此类论文本也可以归入择偶和婚姻准备问题类别的论文中,但由于城市化问题、三农问题、流动人口问题是近些年中的热点问题,所以城乡婚姻也是婚姻问题研究的一个热点,成果较多,与本文关系非常密切,因而特别归为一类进行介绍。涉及城乡婚姻问题的论文多来自社会学和人口学,多为区域研究、个案研究,侧重发现问题、解释问题,尝试提出解决问题之道。
涉及婚姻生活与稳定性问题的论文主要有:徐安琪的《夫妻权力和妇女家庭地位的评价指标:反思与检讨》(《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4期),徐安琪与叶文振合作的《中国离婚率的地区差异分析》(《人口研究》2002年第4期),许大网的《新中国的三次离婚浪潮》(《安徽文学》2010年第12期),张学见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离婚率嬗变研究——以社会历史背景变迁为视角》(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08年4月)等。此类论文研究的焦点在于婚姻主体关系问题,如果说择偶问题关系到婚姻的缔结,那么此问题则关系到婚姻的维系,两者所体现出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共同构成婚姻文化,因而这一类论文也与本文选题关系密切。
上述专著和论文基本可以代表目前与本文选题相关的学术界研究状况,综合分析可知:第一,值得肯定的是,以往关于改革开放后中国婚姻文化的研究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为笔者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某些研究方法和理论,更是弥足珍贵,对笔者裨益甚大;第二,虽然成果丰硕,但其中将历史学研究方法置于首位加以利用的研究很少,体现出历史学界对改革开放后中国婚姻文化研究的相对缺失,需要填补;第三,对2001年以后中国婚姻文化的研究基本集中在问题研究和区域研究上,未见总体研究,因而本选题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凿空的意义;第四,对于当代中国婚姻文化的相关研究充分体现了交叉学科的特色,笔者所列举的研究成果多数都不局限于单一学科,如王跃生先生的著作,在研究过程中就综合了人口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的方法,而成果在三个学科来看都很有学术价值。所以本选题的研究也会具有这一特点,能够体现一定的实践意义。
(三)研究资料
1.报刊资料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刊行业发展迅猛。以报纸为例,种数在1978年后迎来井喷式增长,由当年的186种猛增至1996年的2163种,之后受到政策性限制,总数小幅缓降,到2005年后基本稳定在1930种到1950种之间,但发行总印数受政策影响不大,一直保持增长势头,由1978年的127.8亿份稳步发展到2010年的452.1亿份。因而对本文选题和研究内容来说,2001年后可供查阅的报刊将是一个庞大的资料库,其中与婚姻相关的新闻报道和评论文章都能够作为反映这一时期婚姻文化嬗变特征的史料。虽说,在21世纪初年网络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报刊作为传统平面媒体已显出些许暮态,但这不代表该媒介已至行将就木的阶段。在网络及其他新媒体形式发育成熟、结构完善、成为被官方和民间普遍接受的主流媒体形式之前及之后的一段时间,报刊仍会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所含内容仍在不断丰富,对历史研究仍具有相对更为可靠的史料价值。有鉴于此,本文特别将报刊资料作为研究资料的主体,以之为基础,透过不同报刊所载文字,归纳21世纪初年中国婚姻文化的主要变动方面,并深入分析和总结。截止到本文完稿时,笔者共查阅到与婚姻文化有关的报纸文章六百余篇,正式引用近百篇,大致分布在如下几类报纸中。
全国性综合类报纸:《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工人日报》《农民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改革报》《中国民族报》等。此类报纸所刊文章面向全国,选取的新闻点多带有全局性,评论的导向性能够反映主流价值取向。
全国性专门类报纸:《中国妇女报》《中国商报》《中国社会科学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日报》《中华工商时报》《经济参考报》《中国人口报》《法制日报》《检察日报》《人民法院报》《民主与法制时报》《法制晚报》《华夏时报》《中国社会报》《电脑报》《中国妇女报》等。此类报纸面向国内特定受众群体,报道有较强针对性,如《中国妇女报》在报道和评论与婚姻相关的事件时,就带有明显的性别视角,关注婚姻中的女性权益,而《法制日报》则更关注婚姻事件中涉及法律层面的内容。
地方性报纸:《北京日报》《北京科技报》《新京报》《京华时报》《东方早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浙江日报》《黑龙江日报》《河北日报》《河南科技报》《甘肃日报》《广西日报》《辽宁日报》《新华日报》《吉林日报》《南方日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广州早报》《南京日报》《沈阳日报》《哈尔滨日报》《贵阳日报》《青岛日报》《西安日报》《杭州日报》《太原日报》《江淮时报》《延安日报》《巢湖日报》等,基本囊括了南北方、东中西部主要地区。地方性报纸的发行主要面向本区域,新闻取材优先本地,因而往往更鲜活、生动,更接地气,更能反映各地民众婚姻生活的真实状态,而且有可能反映出各地民众婚姻观念上的地域差异,这一方面可以为笔者提供更多的个案,另一方面也是笔者进行全面研究的基础。
2.文艺作品
文艺作品虽多属虚构,但来源于生活,是对社会生活的高度抽象,浓缩了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因而可以从中筛选适于入史的内容,正如齐世荣先生所言,“小说中虚构的故事虽无个性的真实,但有通性的真实”,此即文艺作品对于史学研究的价值。2001年以来,大量与婚姻文化相关的文艺作品问世,不仅数量大,而且艺术表现形式多样,其中不少曾在社会上引起相当大的反响,极具代表性。如下几类笔者皆有涉猎,并在文中有选择地介绍和引用了少部分内容。
小说:王海鸰婚姻小说系列、六六婚恋小说系列等。
歌曲:《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 《半糖主义》 《我的相亲故事》等。
影视剧:《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双面胶》《王贵与安娜》《蜗居》《中国家庭421》《裸婚时代》《北京爱情故事》《婚姻保卫战》等。
电视栏目: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北京卫视《选择》、天津卫视《爱情保卫战》等。
3.网络资源
本文选题所划定的时间段恰是互联网技术与民众社会生活日益密不可分的时代。网络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走进中国家庭,其影响之大超出了当时很多人的想象,很快便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就包括婚姻。因而这一时期,中国婚姻文化与网络紧密交织,诸多婚姻文化现象或问题均与网络有关,所以这方面的研究自然也离不开网上的资料。依笔者写作时所见,各大门户网站、婚恋交友类网站以及论坛等网络平台均可作为资料源,但问题也较多,一者尚无成熟范例可资借鉴,二者网络素材考证困难,故笔者在选取时秉持慎重态度,只在相关资料内容唯一可见于网络或为组织机构官方网站权威发布的情况下方才引用。
4.社会调查成果
婚姻家庭问题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社会学者为此进行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其中有很多调查数据、抽样样本对于本选题的研究很有帮助,具有史料价值。因此,笔者广泛搜集社会学相关研究成果,借用其中的样本和数据,作为本选题研究的资料。但与此同时,笔者也尽力从中区分哪些是有效数据和样本,哪些是原作者本人的论述,做到有效使用资料而不被原作者观点干扰。
5.统计数据
政府部门、经营性机构、民间团体等社会组织发布的各类年鉴、公报、普查资料等文献中的统计数据也是必不可少的资料,此类数据的得出往往经历过大范围、多人次的搜集、调查和整理,非个人之力所能及,对全面研究很有帮助。如2001~2012年的《中国统计年鉴》、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等。
(四)理论和方法
本文借用如下理论:第一,使用“婚姻挤压”理论来解释婚姻市场中困扰农村男性的择偶困境问题;第二,综合使用“上攀婚”和“择偶梯度”理论来解读21世纪以来中国青年普遍择偶观念的变动及其原因;第三,使用“现代化”理论来把握城市婚姻文化的变动轨迹与方向。
本文综合运用如下研究方法:第一,采用历史学基本的论述方法,依据文本资料,对21世纪初中国婚姻文化的嬗变轨迹进行客观叙述,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并提炼出问题,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民众婚姻生活概况;第二,采用总体和个案相结合,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办法,使宏观层面的理论和概述与微观层面的例证和详述相得益彰;第三,运用社会学中的统计方法对各类统计资料中与婚姻有关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对研究问题进行定量分析。
(五)研究内容
21世纪初年,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中国婚姻文化的若干方面均出现了一些醒目的变动因素。本文的研究内容即围绕这些变动因素展开,简要概括如下。
首先是论文的绪论部分,涵盖三个方面。其一,综述关于21世纪中国婚姻文化的研究现状,指出历史学领域相关研究的空白和其他学科相关研究与历史学研究的差异,点明本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写作意义;其二,对研究所涉及的各类资料进行归类,并逐类介绍,说明其中哪些是支撑本选题研究的主要资料,哪些是酌情选用的辅助资料;其三,简介论文将要选用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简述主要研究内容,说明重点和难点所在。
其次是论文的陈述部分,共分三个方面。第一方面,围绕21世纪初十二年内先后出台的《婚姻法》修正案及三个司法解释、《婚姻登记条例》等法律法规方面的变动,叙述这一时期中国婚姻制度的演进过程,分析被改动与新增添内容的源起和意图,进而通过收录制度调整前后精英阶层与普通民众的声音,对社会反响进行总结;第二方面,聚焦农村婚姻的嬗替,以问题为导向,分节对最受社会关注、最具时代特色的农村婚姻问题逐一进行论述,如农村男性的婚姻困境、打工者的婚恋难题、农村传统婚姻观念“回潮”问题等,并运用“上攀婚”“婚姻挤压”等理论进行深入剖析;第三方面,主要关注城市婚姻的变化,以新生或新近流行的城市婚姻文化现象为着眼点,在现代化理论视角下,对诸如单身潮、婚恋焦虑、相亲等社会现象进行叙述和分析。
最后是论文的结论部分,自成一章。该部分基于前三章的史实叙述,从转型期社会的主要变动方面入手,探讨婚姻文化与社会变动之间的互动关系,使论文的立意得以提升,思考空间得以进一步开放。
(六)重点与难点
本研究的重点:一为探寻21世纪初中国民众婚姻观念嬗变的细部特征与转型期社会变动之间的逻辑关系;二为找出本时期民众在婚姻领域最为关心的问题,并对问题的源起、动向及对民众日常生活的影响进行客观叙述和分析;三为厘清本时期中国婚姻文化与中国传统婚姻文化之间的关系,哪些方面以继承为主,哪些方面出现本时期独有的变动,而哪些方面又出现了传统的回潮。其中,重点二亦为本研究的难点之一,对笔者的问题意识和理论储备提出了不小的考验。除此之外,资料的筛选和使用也是本文的一大难点,有关近十余年中国婚姻文化的资料来源广泛、形式多样、内容庞杂,从中找出最具代表性、最可充当史料的素材是耗费笔者时间与精力最多的一项工作,但也是最具史学价值的一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