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实践: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青岛实践的背景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工业青岛”与“农业青岛”在空间上是比较分明的,工业和工人在城市,农业和农民在农村。工人和农民的劳动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活范围均明显不同。

随着快速的工业化、城镇化,在政府及市场的双轮推动下,二元分离的社会正在趋于融合,城市和乡村的分界线已逐渐模糊。城市型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正在取代乡村型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新的交通和通信方式把城乡紧密联系在一起。过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生都很少迈出村庄地界的传统农民,开始走村串户,频繁地往来于城乡之间,买卖商品、交换信息、议论时政、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走亲访友……

青岛农业已经基本完成从传统的农耕方式向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其主要标志是现代设施农业的大量出现,农业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基本普及,农业生产、销售过程中信息化作用的日益凸显,农业生产专业化、农业生产上下游服务体系的逐渐成熟等。

青岛农民正在“市民化”。农民市民化是指农民身份的转变,既包括外在形式上的转变,也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精神状态、社会心态等内在本质的转变。在青岛,农民市民化主要通过三个途径。一是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政府对其进行职业培训,促使其与市民一样同工同酬同待遇,从而使农民转变为市民。这从青岛港的案例中即可窥一斑。二是对仍在务农的农民普及基础教育,进行职业培训,对设施农业进行补贴,促使农民技术化和现代化。三是政府通过转移支付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提高各种社会保障水平,改造农村居住生活环境,促使青岛农民的生活方式逐步城市化、现代化。

青岛乡村正在快速城镇化。农业的工业化、现代化,农民的市民化,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完成,促使青岛乡村快速走向城镇化。近年来,青岛的城镇化率一直领先全国。传统的中国乡村,只有农民、农民身份的手工业者、小商人和乡绅;城里居住的则是官员、军人、工人、手工业者、商人、店主和店员。而现在,青岛的城市和乡村相互渗透、相互交织:乡村除了有农业生产经营者外,还有工人、手工业者、商人、雇员、投资者、城市的退休者;城市里,除了原有的社会群体外,还吸纳进了越来越多的工作在城市、生活在农村的“新一代农民工”或“现代产业工人”。

快速的工业化、城镇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形态的转变,必然要求社会建设和管理方式的调整。

“社会建设是按照社会发展规律,通过有目的、有规划、有组织的行动,构建公平合理的社会利益关系,增进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福祉,优化社会结构,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现代化的过程。”陆学艺:《新时期的战略任务是推进社会建设》,《东方早报》,2012年10月23日,D01版。

基于此,青岛社会建设和管理方式的创新,从改善民生着手,加快农村社区化建设,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着力解决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就业、社保、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扩大公众参与和社会协同功能,完善农村社会管理制度,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及信访工作,完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初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

近年来,青岛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日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城带乡、城乡融合、一体化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已经出现。

从19世纪末青岛开埠起,在经过一个世纪的持续外流之后,近10年来,青岛农村人口开始趋于稳定,在某些工业园区、设施农业发达的地区,情况甚至开始发生逆转,一些年轻人就近就业、生活,乡村重新充满欢声笑语。

如今的青岛农村,恢复了朝气,充满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