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实践: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以城带乡,城乡相互促进

城市是带动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围绕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青岛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四个县级市驻地、重点中心镇和农村社区中心村为载体,以蓝色硅谷核心区、西海岸经济新区、红岛经济区发展为依托,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推动力,建设经济高效、社会和谐、文化繁荣、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城镇体系,给农村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1909年3月22日,美国农学家富兰克林·H.金为考察古老的东亚农耕体系,携家人从青岛港上岸,到达胶州后,写下了自己的观感:

“在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泱泱大国,仅有的道路就只是人们一步一脚踩出来的小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现代化的交通方式几乎是不可能的。”富兰克林·H.金:《四千年农夫》,程存旺、石嫣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1年版,第144页。

百年后的今日,青岛高速公路网已经建成,郊区每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里程居全国首位,最远的县级市1小时通达青岛,乡村公路铺到了每一个村庄,城乡“1小时生活圈”已然形成。

立足城乡统筹的时代趋势,青岛市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2012年,青岛市城镇化率达到69%,远远超过全国51.27%的平均水平。

青岛坚持一手抓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一手抓农业现代化,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建立起了“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的互动互促机制,使农村的社会建设与管理水平迅速提升。

在宏观层面,市委、市政府制定并组织实施了“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空间发展战略,这不仅为城市扩张和生产力布局调整提供了空间,也为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提供了强大动力。

在中观层面,坚持把县城和重点镇作为推进农村城镇化、实现产业集聚和人口集中的枢纽来抓。按照全面推进、重点培育的原则,以5年为周期,加快实施小城市培育战略。



——积极稳妥地推进镇、街道合并工作,推动区域资源加快整合、发展要素加快集聚、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公共服务更加完善,增强城镇承载能力和区域辐射带动能力。

——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人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城镇化的立足点,切实关注和改善民生,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

——坚持可持续发展,强化生态保护,促进城镇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城镇化道路。


在微观层面,坚持“重心在村”,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抓手,强化“富民惠民是第一导向,群众认可是根本标准”的理念,围绕新农村建设总要求,提出了“五有、五通、五保、五化”的目标。村庄整体发展实现“五有”:有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有富民强村的主导产业、有方便舒适的人居环境、有文明和谐的村风民风、有民主高效的管理制度;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五通”:村村通柏油(水泥)路、通自来水、通广播电视、通宽带网、通客运车;公共服务实现“五保”:农村义务教育和公共文化保障、农村医疗卫生保障、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老人生活保障;村庄环境整治实现“五化”: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

个案1

城阳样本:快速城镇化

位于青岛北部,远离南部黄金海岸线的城阳,1994年建区时还是一个典型的近郊农业区,全区财税总收入只有1.2亿元,城镇化水平不到20%。通过快速的城镇化、工业化,到2010年,这个曾经的农业区实现了财税总收入69亿元,是建区时的50余倍;城镇化率达到70%,建成区面积达到10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9万,外来人口40万。2012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1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