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探索创新的价值
什么是创新?
别人没做的事,我们去做了,就是创新;别人做过的事,我们做得更好,就是创新;别人还没思考的事,我们先思考了,这也是创新。
为此,青岛市积极探索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格局,创新社会发展战略,有序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打造宜居幸福社区,实现由领导型政府向管理服务型政府转型;统筹城乡公共服务,让全体居民共享发展成果;进行党建创新,充分发挥党在农村社会建设中的核心和引领作用;持续发展生产力以及现代生产关系;支持和引导村级集体经济改制;上达下通,重建新时期农村社会沟通机制;建立新秩序,实现青岛农村的永续安全与稳定;全面复兴乡村文明,让现代农民和农村充满生机活力。一个初步现代化的乡村,已展现在黄海之滨、胶州湾畔。
邓小平曾明确指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国家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这充分证明,我们实行的政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强大生命力。
由此我们也可以说,评价社会建设、社会管理是否走在正确的方向上,是否有价值,关键也看三条:第一看社会是否稳定,第二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以此来衡量,青岛近年来社会建设与管理的探索方向正确,成效明显。
丰富了“中国模式”的内涵
60多年来,中国已经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不用再为是否存在“中国模式”耗神费力。
曾经给邓小平等中央高层领导做翻译,多年后成为一名国际关系学者的张维为,在他的新书《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中,系统阐述了他对“中国模式”的思考:事实上,中国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沿着当年邓小平的思路往前走。“中国模式的一个哲学基础是实践。这也是邓小平的主张,即摸着石头过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中国,只要认真摸,总会摸到石头,终会走出一条路来。”经济学家周其仁先生2008年在接受《人民论坛》记者采访时说的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为什么我们老能摸到石头?不是因为我们运气好,而是因为底层总有变革的要求……中国之所以有希望,就是因为基层总有厉害的人。”周先生的话可谓一语中的。
青岛实践,就是成千上万基层“厉害的人”摸索出来的,大大丰富了“中国模式”的内涵。
以经济发展带动社会发展,是青岛实践中的核心坚守。
毋庸置疑,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有些问题还相当严峻。关键是,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环境治理、改善民生、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现城乡服务均等化等,都需要经济发展带动。
有些人把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归因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新中国成立前30年和后30年对立起来,这是对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实践的“思维及认识偏差”。
没有经济基础支撑的“福利赶超”,会吊足民众的胃口,也会引来民粹主义者的欢呼,但却不能持续。欧洲近年发生的主权债务危机,就是值得警惕的教训。
青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全域统筹,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城乡一体化发展,以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建成了初步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大丰富了以实践为基础的“中国模式”的内涵。
青岛广大干部群众的伟大创造,也许并不符合某些学者的“设想”,不符合某些西方理论的“逻辑”。但青岛农村社会建设创新是活生生的,已经使成千上万的乡村农民走上了富裕、文明之路。
实现了新时期的公平正义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混合经济—社会模式”,即市场经济加社会主义,用市场和政府干预相混合的机制,调节经济社会运行。
这种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根据经济社会形势等多种因素的变化,随时对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的需求、力度进行调整。也就是说,要随时“纠偏”。政府干预过多的时候,要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的时候,就强化政府干预。在动态变化中实现两者的均衡。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是强政府、无市场;后30年,是弱政府、强市场。而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进行调整,希望实现更高水平上的平衡,即强政府、强市场。
青岛市场经济高度发展,政府高效运转,充分发挥着平衡协调作用。
混合模式也重塑了新时期的“公平正义观”。
市场经济下的公平正义,是以绩效为中心的,多劳多得,多投入多得,多创造多得,多贡献多得。
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是以平等为中心的,无论居住在城市、乡村,无论工人、农民,无论穷人、富人,无论老弱病残,无论对社会贡献如何,都应获得同等的社会福利、社会照顾、社会服务。
这两种“公平正义观”,也需要实现动态平衡,也需要不断“纠偏”。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强调的是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是平等;后30年,强调的是市场经济下的公平正义,是绩效和贡献。
经过60年来社会主义思想的洗礼和市场经济的锤炼,青岛群众所实践的,正是高水平平衡的公平正义。其核心是建构平衡发展的现代社会制度,让每个人都能平等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给每个人提供发展和参与的机会;同时又充分鼓励人的自由创造性,让每个人的劳动、贡献都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解开了农村现代化发展中的疑难问题
青岛实践很好地回答了许多网民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近年来中国城镇化所存在的以下疑问和迷茫: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了,社会发展水平是滞后了还是提高了?
——中国农村是衰败了还是更繁荣了?
——中国农民的文明素养是下降了还是提高了?
——中国农村由于征地拆迁等引发的社会矛盾是越积越多还是在逐步化解?
——中国农村是富者益富、贫者益贫,还是全体农村居民正在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农村社会秩序是更乱了还是更安全了?
——乡村治理是更民主了还是专断化了?
——青年人是否都离开农村了?
——靠农业能否致富?
——乡村干部大都是恶霸地痞还是农村发展的带头人?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弱化了还是生机勃勃?
——农民的权益是受到更多的侵犯和剥夺,还是得到了更多的保护和提升?
——农民拆迁后是变穷了还是致富了?
——农民是流离失所还是安居乐业?
所有这些疑问和迷茫,青岛实践都给予了明确而肯定的回答。
青岛实践还很好地回答了全省乃至全国有关“三农”的以下热点、难点问题:
——新型城镇化之路从何处着手?
——农村、农业、农民的未来在哪里?
——新农村应是什么模样?
——“合村并居”的路该如何走?
——城乡一体化应如何推进?
——农村社区化管理如何进行?
——新形势下农村是否还需要集体经济?
——集体经济改制、政经分离如何进行?
——农村“三资”(资金、资产、资源)应如何管理?
——如何发展现代设施农业?
——土地流转如何进行?
——农业合作社如何发展?
——纯农社区如何发展?
——绿色农业如何发展?
——农民工如何融入城市?
——如何对农民进行创业帮扶?
——农村安全(社会治安)如何保证?
——如何化解农村社会矛盾?
——如何强壮农村“两委”班子?
——党组织在农村社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如何发挥?
——基层社区民主如何开展和维护?
——如何把农村的宗派力量改造成社会建设的积极参与者?
——如何吸引能人回村带动村庄发展?
——如何改造落后的民风民俗,建立农村新文明?
——如何实现新建农村社区的文化融合?
青岛农村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时期,处处涌现着机会、梦想和激情,也时时显露出新的问题、矛盾和冲突。
青岛的城镇化仍在推进中,青岛的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仍在探索中、实践中,青岛实践既非尽善尽美,也非灵丹妙药。本书所描绘的青岛实践只是对青岛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发展历程的梳理与总结,如果能给正在被相似问题、矛盾和冲突困扰的其他乡村及关心中国乡村现代化发展的学者、官员带来一点点启示和启发,那么,本书就显示了足以令人欣慰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