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走进真实的生活
没有一件事比为某个学生将来的去向做准备更为复杂。但是,包括苏联和美国在内的各个国家的统计数据,都显示出同样的格局:或是社会经济等级,或是父母的地位决定了一个人受教育的机会。那些在教育体系中受到冲击较少的人,也往往是走得最远的人。那些特别不适应教育体系的人,往往被贴上“愚蠢”的标签,他们勉强留在学校的时间,不会比法律要求的年限更长。我们或许不应该用阶级的视角来思考问题,但是,我们的确认为,存在着不同种类的人,有些人适合接受教育(be educated),有些人则适合接受培训(be trained)。这也意味着,我们没有预料到要教育每一个人。但随着教育需求和教育机构所承受的压力不断地增大,当防御的堤坝被奔涌而至的洪流毁于一旦,这一章所要讨论的新问题就会清晰而可怕地显现在我们面前。
教育体系长期以来都是把所有的奖励给予那些来自“良好家庭”的孩子。如果所有的家庭都有可能成为良好家庭,这样做将不会遇到什么困难。可是,如果孩子们的家庭背景形形色色——有的家境好,有的家境差——且都要被教育体系所接纳,那么各种人为的安排必将应运而生,以便接纳和教育他们。
一个良好的家庭,是一个有藏书、有交流并尊重学习的地方。那些叫人怜悯的穷人之所以缺少这种“能力”,无疑是他们不利的成长环境所造成的。学校只能缓解环境对孩子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而无法完全克服或拯救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从贫困家庭和不良环境中走出来的孩子,他们在学校面对的是一种异质文化。如果不能迅速适应这种文化,等待他们的只能是失败的结局。以前,辍学的孩子总还是有一些出路,他们要么被劳务市场吸收,要么被安排另外一些稍微宽松且更加“有趣”的课程进行学习,直到他们完成法定的受教育年限后,便离开学校。但是现在,由于对平等教育机会的诉求,所有国家都很难再坚持用这些补救的措施。所有国家都对技术变化对职业训练产生的效用提出质疑。而在有些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年轻人只能选择待在学校,几乎不再有可能把工作作为上学的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