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广州贸易:中国沿海的生活与事业:1700-1845
作者:[美]范岱克(Paul A. Van Dyke)
译者:江滢河,黄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4
ISBN:9787520121729
本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范岱克的著作论述了在广州的东南亚人、西方人和中国人如何互动,先前被认为僵化的广州体制如何变化与发展,合法和非法的贸易如何在广州协同共生,以及广州体制如何瓦解等诸多问题。过去那些只关注中英冲突的老一套论调,看起来需要重新检讨了。
——彭慕兰(Ken Pomeranz),加州大学尔湾分校
该著作是基于中国和欧洲档案中迄今尚未被利用过的第一手材料,对广州口岸体制内部运作进行详细研究的首部成果,为近代早期中国沿海经济与外国商人的接触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这部精心研究的著作是广州海外贸易体制研究的重要突破。
——包乐史(Leonard Blussé),莱顿大学
有关鸦片战争前几个世纪中外关系史的研究已经从多个角度展开,但处于中外关系核心位置的广州贸易仍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入探讨。通过爬梳中国和欧洲的各种资料,范岱克的著作让我们深深受益,该著作最终展现了一幅连贯的图景,揭示了通常被认为以腐败和停滞为特点的广州体制背后,所掩盖的基本合理性与共同利益。
——安东尼·瑞德(Anthony Reid),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中心
范岱克(Paul A. Van Dyke),博士,美国人,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中山大学广州口岸史研究基地教授。曾在澳门中华拉丁基金会、澳门历史档案馆、澳门文化局等机构从事研究工作,先后任职于澳门圣若瑟大学、澳门大学和中山大学,是世界知名的广州口岸史、亚洲海洋史等领域的学者,出版了多本著作,包括The Canton Trade:Life and Enterprise on the China Coast,1700-1845.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05;reprint 2007; Merchants of Canton and Macao: Politics and Strategies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ese Trade. Vol.1.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11; Images of the Canton Factories 1760-1822:Reading History in Art.By Paul A.Van Dyke and Maria Kar-wing Mok.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5;Merchants of Canton and Macao: Success and Failure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ese Trade.Vol.2. 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6等。
江滢河,博士,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中山大学广州口岸史研究基地教授,研究方向:明清中西经济文化关系史、广州口岸史等,代表著作包括《广州口岸与南海航路》(2002)、《清代洋画与广州口岸》(2007),译著《黄金圈住地》(合译,2015)等。
黄超,博士,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后,研究方向:中西科技交流史、广州口岸史、冶金史与冶金考古等,代表著作The Research on Chinese Paktong and Its Transmission to Europe during the 18th and 19th Centuries(2016),论文Hoppo Tang Ying 1750-1751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uangdong Maritime Customs(2017)等。
1747/1748贸易年度瑞典游记中两艘中国船舶的绘画
斯德哥尔摩皇家图书馆惠允使用
1760年11月17日,荷兰东印度公司与行商蔡洪官、陈捷官、颜瑞舍签署的进口肉豆蔻和丁香的合同
海牙国家档案馆惠允使用
1742年1月17日,粤海关发放给瑞典东印度公司船只“哥德堡号”(Götheborg)准许其离开中国的船牌。
斯德哥尔摩皇家图书馆惠允使用
1792年发给瑞典东印度公司大班及其助手的许可证
葡萄牙里斯本国家档案馆(东坡塔档案馆)惠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