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泰国产业竞争力分析
2015年,泰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3953亿美元,较2014年增长2.82%,金融危机之后,泰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波动较大,2010年和2012年增速超过7%, 2011年和2014年增速低于1%,且2009年还出现负增长,如图5-1所示。2000~2015年,泰国进口商品总额从562亿美元增长到1775亿美元,出口商品总额从679亿美元增长到2121亿美元,如图5-2所示。从泰国国内生产总值和进出口总额的变化情况看,金融危机对泰国的影响正在缓慢消退,泰国经济状况整体呈现向好的态势。
图5-1 泰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情况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图5-2 泰国进出口总额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一 泰国产业竞争力变化
(一)泰国主要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
2015年,泰国有4种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超过10%,其中,天然橡胶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超过60%,大米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超过20%。总体上看,泰国优势出口产品集中为初级农产品、林木产品和部分矿产品,其中,橡胶、水产、谷物、宝石是泰国最重要的经济资源,不仅原料和初加工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较大份额,而且利用这些资源加工制造的工业品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2015年,泰国产品在全球市场所占份额较大,且加工程度较高的产品有无线电广播接收机、货车和服务车、办公室机器、加热及冷却设备、录音机和留声机、电单车及脚踏车、电脑设备等。从变化情况看,从2000年到2015年,泰国国际市场占有率大于2%的产品种类和比例都发生了变化,产品种类增多,表明泰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所增强。在2008~2010年期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产品的全球市场占有率有所下降,但基本上在2009年之后陆续恢复。
表5-1 国际市场占有率大于2%的泰国商品 单位:%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数据计算整理而得。
(二)泰国主要产品贸易竞争力
2000年,泰国贸易竞争力指数超过0.95的产品有18个,2015年下降为6个,其中,天然橡胶和大米的贸易竞争力指数超过0.99。从泰国具有较高贸易竞争力指数的产品分布看,泰国具有贸易竞争优势的产品以农产品及其初级加工品、矿产品及其初级加工品为主,也包括货车和服务车、无线电广播接收机、载客的汽车和赛车等加工程度较高的工业品。从变化情况看,在优势出口产品中,天然橡胶、大米、石油气等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都略有下降。从这个指标分析,泰国自2000年以来重点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略微的下降。特别是,男装(机织物)、女装针织衫、女装(机织物)、人造皮革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均从2000年的0.9以上下降为不到0.8,这反映了泰国在劳动密集度较高的服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有所下降,而东盟在这一阶段接受了大量服装产业的转移,从贸易竞争力指数看,泰国并没有很好地抓住这一个机遇。
表5-2 泰国主要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数据计算整理而得。
(三)泰国主要产品比较优势
2000年,泰国有5类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超过10, 2015年只有3类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超过10。从产品分布看,泰国天然橡胶、大米等农产品、矿产品及农产品、以矿产品为原料的初加工产品具有较明显的比较优势。加工程度较高的工业制成品中的货车及其配套产品,以及部分技术含量较低的电子产品也具有较明显的比较优势。从指数的变化看,2000~2015年,天然橡胶的显示性比较优势从36.11提高到44.35,大米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从23.25下降到16.64,其他鱼类加工制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从20.13下降到12.11。此外,天然磨料;水产品,仅包括甲壳类、软体动物等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15年,泰国不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出口产品中,无线电广播接收机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较高,达到6.30。泰国对一些基础工业原料和材料的进口量较大,造成了煤气、天然气、木方等产品的比较优势指数较低,这反映了泰国虽然在发展中国家中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但基础工业尚不完善。
表5-3 泰国主要产品比较优势指数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数据计算整理而得。
二 泰国主要贸易伙伴关系
美国、中国、日本、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是泰国最重要的产品出口国(或地区)。从泰国主要产品出口地的分布看,亚太地区是泰国产品出口的最重要目的地,泰国对东南亚地区各国的出口金额较大,对西欧和中东部分国家也有较大规模的出口。从变化情况看,泰国对美国的出口金额规模大且较为稳定,2015年,美国超过中国重新成为泰国最大贸易出口目的国;自1995年以来,泰国出口中国产品的增长最快,中国成为与美国并重的产品出口目的国;日本也是泰国重要的产品出口目的国,在2009年以前,日本都是仅次于美国的泰国第二大产品出口目的国,2010年之后,泰国向日本出口金额绝对值下降。此外,泰国对周边国家的出口增长较快,2005~2015年,泰国对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柬埔寨、老挝、缅甸等国家的出口金额实现了0.7~5.8倍的增长。这一方面,反映了即使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东南亚地区经贸往来规模也不断增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泰国在这一地区产品出口的重要性增强。
表5-4 泰国主要产品出口地出口金额 单位:亿美元
注:按照2015年出口额排序。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数据计算整理而得。
具体到出口产品,表5-5列举了2010年和2015年泰国与最重要5个贸易伙伴的产品出口情况。按照出口金额计算,泰国出口美国的主要产品是计算机等办公设备、通信设备及零件、天然或人造珠宝;出口中国的主要产品是天然橡胶、蔬菜和水产品;出口日本的主要产品是肉类、阴极阀管、汽车零配件;出口中国香港的主要产品是阴极阀管、汽车零部件和珠宝;出口马来西亚的主要产品是汽车零部件、机械部件、汽油和沥青产品;出口澳大利亚的主要产品是汽车及其零部件、金属结构件。从泰国出口主要贸易伙伴的产品结构看,泰国出口中国以自然资源和农产品为主,而出口其他国家的主要产品包含了加工程度更高的工业制成品,这反映了泰国虽然出口中国规模较大,但从分工角度看,泰国产业与中国的联系程度并不高。
表5-5 泰国出口主要贸易伙伴重点产品排名 单位:千美元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数据计算整理而得。
中国、日本、美国、马来西亚、阿联酋、中国台湾等是泰国最重要的产品进口国(或地区)。从泰国主要产品进口国(或地区)的分布看,亚太地区是泰国产品进口的最重要来源地,泰国从周边国家,以及西欧和中东部分国家进口产品的规模也较大。从变化情况看,1995年以来,泰国从日本和美国进口产品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日本2013年之前一直是泰国最大的产品进口来源国,到目前为止,日本仍然对泰国经济和产业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从2005年开始中国对泰国产品出口增长加速,并在2014年成为泰国最大的产品进口来源国。除了中国、日本和美国,马来西亚和阿联酋对泰国产品出口也达到或一度达到100亿美元的水平,具体到产品,泰国从阿联酋进口的产品中,接近90%是石油产品。
表5-6 泰国主要产品进口地进口金额 单位:亿美元
注:按照2015年进口额排序,印度尼西亚因缺乏数据而没有参与排序。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数据计算整理而得。
具体到进口产品,表5-7列举了2010年和2015年泰国与最重要5个贸易伙伴的产品进口情况。按照进口金额计算,泰国从中国进口的主要产品是通信设备、铸造金属、计算机;从日本进口的主要产品是汽车零部件、阴极阀管、内燃机引擎;从美国进口的主要产品是航空器及相关设备、阴极阀管、动物饲料、机械零部件;从马来西亚进口的主要产品是汽油和沥青、机械零部件、计算机;从阿联酋进口的主要产品是石油及其相关产品。泰国进口主要贸易伙伴的产品结构反映:作为泰国支柱产业的汽车产业对日本的依赖性很大;泰国从中国进口产品以电子产品和铸造金属为主;能源主要从阿联酋进口。
表5-7 泰国进口主要贸易伙伴重点产品排名 单位:千美元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数据计算整理而得。
三 与中国经贸关系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建议
当前,泰国与中国经贸关系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如下。首先,泰国与中国经贸关系不断加强,2005年以来双边贸易总额增长了5倍多,中国已经是泰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两国在农产品、电子产品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合作。但是,中泰经贸关系仍然以简单的产品进出口为主,并且,中国对泰国出口产品的档次偏低,中国具有优势的家用电器、电子信息终端产品、工程机械在泰国的市场占有率还不够高,中国企业对泰国直接投资的规模不够大,领域也较窄。其次,泰国是曾经的亚洲“四小虎”国家之一,与其他东南亚国家相比,基础设施完善、工业基础好、对外贸易发展历史长,是该地区工业文明最成熟的国家。泰国汽车产业、电子产业参与国际分工程度较深,并在某些产品领域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但是,仅从产品竞争的角度,泰国很多的出口产品与中国是有较大竞争关系的,客观上讲,泰国90年代电子产业的衰退与中国相关产业参与国际分工有一定的关系。最后,日本对泰国经济发展和产业选择的影响巨大,泰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工业品主要是货车和初级电子产品,而这两个产业基本上是20世纪80年代从日本转移过去的,到目前为止,日本仍然是泰国高技术产品的主要进口来源国。中国加强与泰国经贸往来,特别是加大对泰国的直接投资力度和开展深入的产业合作必将面临来自日本的巨大压力。例如,在泰国高铁项目的招标中,日本高铁联合体就与中国高铁企业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2010年前后,中泰经济关系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这具体反映在中泰双边贸易的各种指标上。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持续升温,以及中国政府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中泰两国进一步升级经济关系创造了良机。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框架下,中国应积极承接泰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点关注泰国能源、建筑、电力、电信、交通大型项目的招标。同时,促进重化工业部门向泰国转移产能,实施跨国产业转移,促进泰国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更趋合理化,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