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老区振兴发展的新引擎:以井冈山革命老区县域经济发展为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相关理论及制度设计对县域经济的影响

一 县域经济的内涵及主要特征

(一)县域经济的内涵

县域经济作为中国区域经济最基层的环节,它的产生并不仅仅是由于县是一个行政区域单位,主要是基于行政编制、财政体制、客观实际以及改革实践的需要而提出的。孙学文等:《中国县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第24~25页。目前理论界对县域经济概念的界定尚未形成权威标准。厉以宁认为,县域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中具有农村性、地域性、层次性、综合性和差异性等特征的行政区域经济。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中国社会发展不平衡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与对策》,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第106页。朱舜认为,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相对独立运行的、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基础经济单元,是我国经济的基本行政区域经济。朱舜:《县域经济学通论——中国行政区域经济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第1~9页。王怀岳认为,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的,区域广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生产门类齐全的一种行政区划型、开放型、特色型的区域经济。王怀岳:《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实论》,人民出版社,2001,第1~5页。谢自奋、凌耀初认为,从政治上看,县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单元;从经济上看,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广大乡村经济为基础的区域性经济网络;从经济管理关系看,县域经济不是按经济类型划分的区域经济,而是按行政区划认定的区域经济,其重要经济活动基本上受其行政区划约束;从经济运行关系看,县域经济依靠其拥有的张力向县外扩展和渗透。因而县域经济依靠其拥有的张力可能达到的经济边界不仅仅限于界内。谢自奋、凌耀初:《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陈清认为,县域经济是县级行政区域经济,是按自然地域、经济内在联系、商品流向以及社会、政治发展需要,在长期演变中形成的区域经济,它既是相对稳定的基本行政单元经济,又是国民经济的细胞。陈清:《关于县域经济问题的若干思考》,《学术论坛》2004年第1期。

综合对“县域经济”内涵的界定,可以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是从行政区域的角度来界定县域经济的概念,认为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所规定的范围为管理对象,由县级政权所领导的,在服从国家宏观管理的前提下,以发展本地经济为宗旨的经济。县域经济有明显的区域界定,它的存在以县级行政区划的存在为前提。熊耀平:《县域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与战略》,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第1~2页。

二是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界定县域经济的定义,认为县域经济是以县级区划内的国土为载体,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网络,以县级政府为调控主体,在全县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在更大区域的分工协作中获得比较优势的经济体系。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县域经济是由参加县域经济活动的各种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而又各具特定功能的子系统构成的。王盛章、赵桂溟:《中国县域经济及其发展战略》,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第1页。

三是从具体构成来界定县域经济,认为县域经济是一个复合概念,陈锡文:《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参见王怀岳《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实论》(序二),人民出版社,2001。即县行政区域的多种经济活动交织而成的经济有机体。从产业结构看,县域经济是包括第一产业经济、第二产业经济和第三产业经济的区域经济;从空间结构看,县域经济是以城镇经济为中心,以集镇经济为纽带,以乡村经济为基础的区域经济;从组织层次上看,县域经济包括城镇型建制镇经济、集镇经济或非城镇型建制镇经济、乡村经济、企业经济(家庭经济)四个级次的经济;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上看,县域经济包括全民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从经济部门看,县域经济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商业、交通运输业、饮食服务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等;从地域总体和经济整体看,县域经济既具有城市(镇)经济和农村经济两类区域经济的特点,又具有与城市(镇)经济和农村经济两类区域经济不同的特点。朱舜:《县域经济学通论——中国行政区域经济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第3页。

四是从县域经济的特点的角度来定义县域经济,认为县域经济首先是一种行政区划型的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的,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生产门类齐全的一种区域经济;其次是一种开放型的区域经济;再次是一种特色型的区域经济;最后是一种发展不平衡的区域经济。张金山:《中国县域经济导论》,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第15页。

五是从县域经济发展目标的角度出发阐述县域经济的,认为其内涵是:以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为依据,遵循社会化大生产分工与协作原理和商品经济发展规律,以统筹城乡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合理配置城乡生产要素,优化产业结构,广泛开展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协调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促进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刘志澄:《统筹城乡发展 壮大县域经济》,《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2期。

六是从财政的角度来定义县域经济,认为县域经济是指以行政县为区域范围,以县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不同层次经济元素间的联系为基本结构,通过双向反馈的人力流、物资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而发挥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它是一个具有区域性、层次性、综合性、集聚性和扩散性等特征的经济系统,是一个功能相对完备和健全的经济系统单元。刘小龙:《中国县域经济论纲》,《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3期。

七是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来描述县域经济,认为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农村为基础,由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它是以比较优势为基础,以主导产业为主体,围绕主导产业建立起来的县级经济综合体,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形成的再生产全过程,包括了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各个环节。它是区域经济的基础性层次,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点,是城乡经济的结合体。许立全:《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问题》,《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八是从地域特色的角度来描述县域经济,认为县域经济是一个具有十分浓厚地方色彩的经济概念。它是以县域企业依托当地资源优势、生产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产品而形成的一个地域经济标志。县域经济同时又是依托当地的气候、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而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经济,它的产品有着地方资源、地方文化的明显标志。王运生:《关于县域经济中的创新体系建立探讨》,《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2期。

九是从政治、经济、管理等多个角度来描述县域经济:从政治上看,县是中国基本的政治单元;从经济上看,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广大乡村经济为基础的区域性经济网络;从经济管理关系看,县域经济不是按经济类型划分的区域经济,而是按行政区划认定的区域经济,其重要经济活动基本上受县行政区划约束;从经济运行关系看,县域经济依靠其拥有的张力向县外扩展和渗透,因而,县域经济依靠其拥有的张力所能达到的经济边界又不仅仅限于界内;从内涵的综合性看,县域经济是城乡经济结合体和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综合体。谢自奋、凌耀初:《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综合以上观点,从内涵的多种描述和界定来看,本书认为可以将县域经济看作一种特殊的经济形式,是由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各种经济成分构成的复合形式。周金堂:《国家背景下的工业化与县域经济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第8页。

(二)县域经济的主要特征

县域经济的内涵决定了其具有发展要素的完整性、空间结构的层次性、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发展水平的差异性等主要特征。分别从县域经济运行、中观经济、区域特性、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分析,会发现县域经济具有不同的特征。

一是从县域经济运行的角度来描述,县域经济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①县域经济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和乡镇企业为支柱的行政区域经济。②县域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配置其资源的经济,但是其市场化程度低下。③县域经济是开放型经济,这是由县域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属性所决定的。④县域经济是极化型区域经济,这是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包括积聚与扩散效应。朱舜:《县域经济学通论——中国行政区域经济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第12~24页。

二是从县域经济属于中观经济的角度来看,县域经济作为处于低层次的中观经济,除了具有一般中观经济的共性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性:①综合性。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小系统,它是由多个部门、多层次、多因素构成的复杂有机体,门类繁杂,具有相对的完整性、综合性。②枢纽性,即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③差别性。不仅横向比较有差别,而且纵向比较也有差别,此外在承受外在经济条件时,都会引起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④开放性,这是与县域市场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的。⑤相对独立性。即县是具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域,县域经济在决策上有一定的自主权。熊耀平:《县域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与战略》,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第3~6页。

三是从区域特性的角度来看,县域经济除了具有区域经济的一般特征以外,还具有它自身的基本特征:①区域性。由于县情的千差万别,使各县的经济具有典型的县域经济特征。②综合性。由于县域经济活动不只局限于某种行业或某类产品,而是由多种所有制形式、多部门结构、多层次隶属关系和多级生产力水平构成的地域性生产综合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它是国民经济的缩影,是经济和社会功能比较齐全,综合各产业各部门乃至社会单位于一身的国民经济小系统、小网络。③层次性。县域经济既然是区域性经济网络,那么,这种经济网络必然带有多层次性。县城经济、乡镇经济和村级经济是县域经济网络中的三个层次,县域经济就是以县城经济为中心层、乡镇经济为中间层、村级经济为基础层的多层次区域性经济网络。④集聚性。集聚是外围向中心的移动过程,是向心流动。在县域经济中,集聚的直接结果,就是中心城镇得到发育、发展,增长极得以形成。县域经济的这种集聚现象是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⑤扩散性。扩散是由极化中心向外围的移动过程,是离心流动。在县域经济中,扩散的直接结果,就是县域经济中的集镇经济和乡村经济因“涓滴效应”而得到发展。扩散性是县域经济空间结构形成和变化的又一个重要因素,是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刘小龙:《中国县域经济论纲》,《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3期。

四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描述,县域经济具有如下特征:①县域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与多重约束。②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完整性。③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④县域经济发展的不趋同性。⑤县域经济发展道路的非范式结构。由于历史、区位和经济发达程度不同,各地在发展县域经济时,所采取的方法、手段是不尽相同的,有时甚至是迥然相异的,没有现存的发展理论和模式可以直接套用,而必须根据各国国情,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何培香:《关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同时,通过县域经济与其他类型的“区域经济”相比较,可以发现其主要的特点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第二,县域经济是一种开放型区域经济。第三,县域经济是一种既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又具有地域特点的特色型区域经济。

二 县域经济的层级地位及主要功能

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优势的形成不但需要核心大城市作为龙头,实现资源的高度集聚和高效利用,而且需要有县域经济作为腹地,对区域发展进行支撑。相比大、中城市而言,县域的交通、通信、城市基础设施、农业水利、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还很不完善。随着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行,县域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将加大,这有利于县域经济效率的提高。县域是扩大内需、促进以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转型的重点地区,县域经济是支持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有效支持系统,是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的潜力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既利于促进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也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经济的“包容性增长”;既有利于推动县域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有助于增加县级财政收入,促进县域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县域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民生的改善,而民生的改善必须依靠县域经济的发展来实现,县域经济是民生改善的根本支撑点。

县一级的重要地位和县域经济的重要地位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支撑、相互作用的问题。尽管两者地位、功能和作用有交叉重叠关系,但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其地位与作用主要反映在以下九个方面:一是县(市)一级是承上启下的重要层次;二是县域范围是创造最佳投资和最佳人居环境的理想场所;三是县域范围是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广阔舞台;四是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五是县域经济是立国的支柱;六是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和微观型经济的结合部;七是县域经济是市场化改革取得突破并向大中城市拓展的“排头兵”;八是县域经济是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根基;九是县域经济是推动城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载体。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则进一步明确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200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加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加强农村现代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壮大和提升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乡镇企业,增强县域经济实力。2007年和2008年两年里,全国分别有24个和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述到“县域经济”。这充分说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已经被广泛认为是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从2008年开始,县域经济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在全国的比重已经超过了50%。2010年,全国县域第二产业增加值达103397亿元,占全国的55%;其中,工业增加值91938.4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57%。由此可见,县域经济在我国工业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同时,县域经济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国总体水平。2012年,全国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8万亿元,占全国地区生产总值的53.5%(见图1-2)。全国县域经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为15.2%,比同期全国GDP增长速度高出7.5个百分点(见图1-3)。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因为县域经济对外经济依存度较低,因而受世界经济影响程度较小;二是县域经济作为过去的增长洼地,在各种促进发展政策的影响下,追赶式增长的势头很旺,这也为县域经济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奠定了基础。

图1-2 2008~2012年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及占全国GDP比重

图1-3 我国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对比

三 县域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关联度与差异性

我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未来的总的趋势是:追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向,总结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经验,提出解决我国区域经济问题的新理念,形成区域经济学的新理论。孙久文:《我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的未来趋势》,《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12期。县域经济虽然属于区域经济范畴,但它是一种特殊性的区域经济。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从结构特征看,县域经济具有地理空间概念上的确定边界,即行政区划边界,而且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它不会随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改变。而经济学上的区域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它将不断调整其范围、布局和组合。

从结构形成看,县域经济系统的空间结构,是基于自然、历史、人文、社会等多因素背景,根据行政管理功能需要,用行政手段确定的,是他组织现象。区域经济系统的空间结构形成,是因为经济活动过程中区域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赖而产生的自组织现象的结果。因此,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取决于区域内自组织能力强弱。某一区域经济活动自组织能力强,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就高,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就比较发育完善。经济落后地区,由于经济活动的自组织能力弱,因此就很难形成完善的区域经济结构。

从结构功能看,县域经济既有经济结构功能,又有行政结构功能,而区域经济仅有经济结构功能。表现在经济调控功能上的差别,就是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发挥作用力度与方式不同。县级政府是中国政权组织结构中处于最基层一级且具有完整政府功能的组织,国家设置的各种经济管理部门基本上都延伸到县。县级政府可以运用自身相对独立的行政功能,对县域经济发展进行更加直接的“干预”。因此,政府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水平。然而,在经济区域中存在着若干个行政主体,政府对经济调控,只能是在若干个行政主体中采取协调的方式,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间接地引导区域经济的发展。总之,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主导型的区域经济,或被称为行政区域经济。胡兆量:《中国区域发展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第42页。区域经济是一种经济主导型的区域经济,也被称为经济区域经济。行政区域经济是受行政区域政府经济职能直接影响而形成的相对独立运行的极化区域经济。经济区域经济是受地域分工、自然资源分布、经济及其增长极等因素的一致性或相近性影响而形成的不同行政区域经济之间或同一行政区域经济内运行和发展一体化的同质区域经济。朱舜:《县域经济学通论——中国行政区域经济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县域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区别,决定了县域经济在学科领域和价值上具有独立性、特殊性;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也决定了加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四 县域经济与发展经济学的交汇点与契合度

县域经济是发展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县域经济与发展经济学的交汇点与契合度集中体现在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和路径的选择上。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于经济运行实践中,取得显著经济绩效的主体的成功运作方式的总结。市场经济发展历史表明,无论是国家、省、地级市、县市,还是企业,总是在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取得了突出的竞争力后,其模式才引起重视和模仿。也正是为了有效地提升竞争力,人们才重视研究、总结各个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模式,表现为一定的发展定式,具有相对稳定性。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比较的范畴,无论是处于同样的经济制度下,还是立足于不同的制度背景,通过比较分析,才能认清模式的本质特征。

县域经济发展中所使用的模式,更偏重于“类型”,是有区域特色的或地方特色的。模式存在着共性,可相互借鉴,但重点在于其个性,主要反映该类型的本质。县域经济类型的多样性,决定了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发展模式。王青云从县域经济发展道路的典型性角度归纳了七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王青云:《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商务印书馆,2003,第4~13页。张金山从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程度的角度把县域经济发展归纳为四种模式。张金山:《中国县域经济导论》,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第218~233页。熊耀平从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上,把县域经济发展归纳为四种具有代表性的现实模式。熊耀平:《县域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与战略》,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第232~235页。赖东宁从产业结构上通过对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对五种模式进行了界定。赖东宁:《对福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伍新木等归纳十余种模式。伍新木等:《县经济概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8,第373~420页。唐瑾通过对湖南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做出了拼盘式的列举。唐瑾:《湖南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大拼盘》,《湖南经济》2003年第5期。我国县域经济主要发展模式原来常讲的有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珠江模式、晋江模式、泉州模式、阜阳模式、综合型模式等。现在比较有借鉴意义的有江阴模式、双流模式、增城模式等。

(一)增城模式

增城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探索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模式,按照与国际化接轨的理念,将增城的发展与整个珠三角乃至全省的发展格局、发展趋势紧密相连,实现差异发展和优势互补,因地制宜地将增城市划分出三个主体功能区,并以三大主体功能区建设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产业和城镇布局的优化,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格局,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走出一条发展方式显著的“增城模式”。

(二)双流模式

双流县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发展思路,将经济要素与地域融合,将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融合,将城乡一体化融合,促进科学发展,为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积累了新经验。

(三)江阴模式

江阴模式关注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人民福祉的不断提升,更加注重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不断增长。幸福江阴的内涵是“五个好”——个个都有好工作、家家都有好收入、处处都有好环境、天天都有好心情、人人都有好身体。在“强县富民”的基础上建设以人为本的“幸福江阴”,形成了一个新时期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新模式。

从县域经济的优势描述出发,县域经济还可分为四类,即工业驱动型县域经济、服务业驱动型县域经济、农业驱动型县域经济和资源禀赋驱动型县域经济等。模式的形成与选择,与各地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实际情况有关,与从事县域经济发展实践的生产劳动者的素质有关。井冈山革命老区“五县一市”必须面对实际,坚持改革创新,才能在县域经济发展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与新的绩效。

五 相关理论对县域经济发展路径选择的导向作用

在我国,近年来各地区更加重视自身比较优势的发挥,通过将区域振兴和产业转移结合起来,积极推进节能减排、环境治理、循环经济和绿色生态等方面工作的联合,区域发展变得更为协调和均衡。同时由于产业集聚的拉动效应,区域间经济一体化的效果明显提升。在历史、文化、区位、资源、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科学技术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人文制度环境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也导致各地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选择了不同的发展路径,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尽管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和路径特点各不相同,但仍有基本规律可寻。影响县域经济发展路径选择的主要因素和理论观点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区位决定型发展路径

区位因素与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具有某种特定的联系。这是因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是要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工业区位则强调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在一定的经济系统中,由于社会经济活动的相互依存性、资源空间布局的非均匀性和分工与交易的地域性等特征,各空间位置具有不同的市场约束、成本约束、资源约束、技术约束,从而具有不同的经济利益。工业企业的区位选择,在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下,企业总是选择那些具有优势区位利益地区。然而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企业的区位选择目标和约束条件又是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因而区位偏好也各不相同。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第二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第49~60页;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第15~42页。

(二)要素禀赋依托型发展路径

要素禀赋产生比较优势,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产业结构形态。所谓要素禀赋结构是指一个经济中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份额。林毅夫:《要素禀赋、比较优势与经济发展》,《发展战略与经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29~32页。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份额理论认为,要素禀赋结构差异以及由这种差异所导致的要素相对价格在区域间的差异是比较优势产生的原因。依托要素禀赋结构中相对份额比较高的要素资源所形成的产业,将具有低成本的竞争优势。低成本竞争优势仅仅需要具有足够丰裕的初级生产要素就能够形成,并依靠广阔的国内市场来实现生产的规模经济,从而决定了低层次、大规模的产业结构形态,这就是要素禀赋依托型发展路径的重要特征。

(三)资源稀缺“倒逼”型发展路径

按照传统的观点往往把资源束定为自然资源和区位上,从区位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角度分析,资源贫乏的地区难以得到较快发展。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范围内就出现了一些与传统经济发展理论相悖的区域经济发展奇迹,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县域经济这方面的例证也有很多。研究发现,当处在困境中的人,在强大的外部压力下,有时能激发出通常条件下难以出现的智慧光芒——创新思维与突破能力,创造出一种异质人力资本。异质人力资本是特定历史阶段的具有报酬递增生产力的人力资本丁栋虹:《制度变迁中企业家成长模式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第48页。,从而提升人力资本的水平。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已经证明:人力资本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内生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资源稀缺“倒逼”型的发展路径,又可称为异质人力资本型的发展路径。

(四)影响县域经济发展路径选择的主要因素

第一,老区县(市)受区位因子制约严重。我国老区县(市)多位于大山深处,地理位置较偏,与所属省、地级市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距离较远,交通不便等诸多原因,导致有关省区市和地级市区域经济发展难在较短时间对老区县(市)起到明显效应。

第二,老区县(市)资源有限和利用率低。老区多地处山区,地下资源不足,地上资源创造的价值十分有限,同时有丰富地下资源的老区县(市)多为粗放式的开发,并以廉价方式出售原材料和半成品的不少,比如说竹木制品和一些矿产资源。老区县(市)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少,市场占有率低和竞争力弱,一些县(市)拥有的资源优势未能得到高效利用和发挥。

第三,老区县(市)的发展缺乏统筹规划。由于行政区划的原因,有关省区市和地级市的发展规划中,往往不重视相邻或跨行政管理辖区老区县(市)发展规划的协同和协调性,不少地方往往只通过支付一部分的财政资金来扶持一下,这样的方式很难对老区县(市)的发展取到实质性的改变,也很难对老区县(市)的综合发展,特别是难以对井冈山这样的革命老区起到明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