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新进展——第84期“经济每月谈”综述
【摘要】
近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84期“经济每月谈”活动,主题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新进展”。与会嘉宾认为,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面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增速下滑、全球经济格局加速演变等新形势,亟须在服务贸易、自由贸易区建设、金融双向开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领域寻求新突破,建立与开放型经济相适应的资源配置新体制,统筹协调好开放和改革、开放和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实现开放型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 我国对外开放关键领域亟待新突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认为,当前我国对外开放面临新的形势,传统优势逐步减弱、新竞争优势尚未形成,需围绕“十三五”时期的重点任务,谋求新的突破。
(一)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
当前的国际经济环境概括为四个重要特征。一是全球经济增长面临“新困局”,经济复苏逐步放缓。二是全球贸易增速低于全球经济增速,贸易增长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减弱。三是全球经济格局在加快演变。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所占份额显著提升。四是全球经贸规则在加快重构。发达国家主导的谈判对全球经贸规则重构产生重大影响,发达国家将更多分享贸易自由化红利。
我国传统竞争优势正在减弱,但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形成。一方面,劳动力成本上升明显加快。中国平均工资比印度高出50%到1倍,比越南高出2~3倍,比柬埔寨、缅甸、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等国家高出5~7倍。同时,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在减少,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近40%,社会保障负担率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另一方面,新的竞争优势还没有完全形成。单位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含量偏低,技术密集型产业出口带动的国内增加值较小,对主要发达经济体单位出口国内增加值含量远低于其对华出口所获取的增加值。
(二)“十三五”时期对外开放的主要任务
第一,优化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利用内陆和沿边地区不同的优势,采取不同的战略选择;加快对外贸易的转型和升级,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鼓励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加大外商投资管理制度的改革。第二,形成对外开放的新体制。包括投资、金融开放,以及与发达国家签署投资协定,在制度安排上获得市场准入条件等。第三,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建设是新时期推动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是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统领对外开放的总纲领。第四,深化内地和香港、澳门,大陆和台湾之间的经济合作。第五,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规则制定。
(三)寻求对外开放关键领域的新突破
第一,在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谈判中取得新突破。中美BIT谈判不仅具有双边意义,对未来中国投资管理制度的改革也具有全局、长期和深远的影响。第二,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方面寻求新突破。自贸试验区是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取得进展最大的领域。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机制的引进是开创性的举措。第三,在改革对外投资管理制度上寻求新突破。全面实行备案制是制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是推动外商对外投资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条件。第四,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二 构建中国金融对外开放新体制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陆磊认为,一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确立自身在某些产业领域的绝对优势。金融开放是大国的客观规律,金融开放新格局要致力于服务实体经济,创造新的比较优势,推动转型升级与全球布局,坚持有序、可控的开放。
(一)比较优势演变与产业转移
比较优势理论从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优势理论,到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再到后继学者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拓展。历次产业转移都基于新兴经济体的要素价格绝对优势。我国国内劳动力和物流成本,决定了境内转移的主要走向是从境外向东部,再从东部地区渐次向中西部地区。工资成为产业向东部集中的牵引力,工资差异是拉动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因素。物流成本决定了我国产业园区主要集中于交通枢纽。
在跨境产业转移方面,我国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大海外投资力度。据商务部统计,201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创下1180.2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4.7%,实现连续13年增长,年均增幅达33.6%。从行业分布来看,规模最大的仍是采矿业,然后是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等。2015年,我国对“一带一路”相关49个国家的直接投资额合计148.2亿美元,同比增长18.2%。
(二)构建中国金融对外开放新体制
第一,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汇率改革的方向是市场化,当前改革的内容包括完善中间价报价机制、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区间、央行基本退出常态式外汇市场干预(2014年以来)和发展外汇市场,更好地满足企业和居民需求等。
第二,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使用不断扩大,2015年1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批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双边本币货币互换、清算安排和跨境支付等制度环境不断完善。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跨境投资中的使用规模稳步上升。双边本币互换工作成效显著,人民币逐步发挥储备货币功能。人民币清算安排不断完善,市场规模与业务范围不断扩大。
第三,金融业双向开放。我国金融机构“走出去”尚属探索阶段。金融机构对外开放主要分布在港澳地区,海外网点布局和金融产品服务有待完善,同时也面临国别风险、合规风险、信用风险等多重风险。同时,银行、证券、保险业对外开放稳步推进。外资保险公司市场份额仍偏低。
第四,参与国际金融治理。积极参与多边和区域性合作机制,参与国际金融标准和准则的制定与修改,参与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国际合作,大力发展跨境监管双边合作关系。积极参与IMF改革,人民币顺利加入SDR。
第五,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从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开放和外汇管理方式转变等三个方面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方面,实现可兑换的项目有10个;部分可兑换的项目27个,不可兑换的项目仅有3个。金融市场开放方面,2011年底推出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RQFII)试点;进一步放开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非金融企业可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务融资工具等。外汇管理方式转变方面,推进资本项目“双向开放”,实施沪港通、内地与香港两地基金互认、开展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等措施。同时,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开展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改革试点工作。
金融对外开放未来将采取以下改革措施,包括逐步建立外汇管理负面清单制度,放宽境外投资汇兑限制和跨国公司资金境外运作限制,拓展保险资金境外投资范围等。
三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建议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建立与开放型经济相适应的资源配置新体制,要提高认识、推进改革、化解风险,统筹开放和改革、开放和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方向
第一,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建立与开放型经济相适应的资源配置新体制。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外向型经济体制有所不同,外向型经济体制重点是双轮驱动,扩大出口和招商引资,开放型经济则重视推进高水平的双向开放,构建高水平双向贸易与投资机制。第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外商投资管理新模式的重点就是从过去的核准制转向新的备案制。推动外贸可持续发展,创新跨境区域合作。第三,围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实验区。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取得了新进展。提升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提升了全球综合运作能力,正在建立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取得新成效
一是外贸可持续发展初见成效。2015年,中国出口在全球市场份额由2014年的12.3%增长到了13.8%。二是外商直接投资(FDI)稳步增长。2015年,流入中国的FDI增长超过6%,服务业增长17.3%,高技术制造业增长9.5%。三是对外投资稳步增长。2015年,我国对外投资(ODI)达到了1180亿美元,增长率是14.7%,增速高于外商来华投资增速。四是“一带一路”建设初见成效。2015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达到9955亿美元,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达到148亿美元,沿线国家对我国投资达到85亿美元,增长率分别是18%和25%。
(三)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所存在的问题
一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观念和认识不到位。二是还存在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缺少协调的问题,配套改革不到位,营商环境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与更高标准的国际规则和程序对接不好。三是“走出去”存在的风险问题、资信问题、能力问题,以及沿边与内陆开放存在的问题等。
(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对策建议
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方面,一是要处理好大国崛起过程中复杂的战略关系,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二是统筹协调好开放和改革、开放和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三是要解决好国内的问题。要构造好国内现代经济体制的支撑,解决好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对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支撑,以及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国际高标准的对接,主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包括全球宏观政策的协调,维护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的权益,提升我国全球综合运作能力等。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应当从体制上保障开放型经济,从过去30年重速度转向改善质量,从低端走向中高端水平。从汗水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应加快推动制度改革,保障开放型经济。还应发挥好地方在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实验区建设中的作用,在自由贸易实验区建设、沿边与内陆跨境和境外的平台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和新进展。
(信息部 王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