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智库观点摘要
对中国及2016年二十国集团峰会的预报和诊断:一个新的全球经济地理政策
原文标题:A Prognosis And Diagnosis for China And the 2016 G20: The Politics of A New Global Economic Geography
文章框架:中国即将在复兴旧的增长模式中再度引领世界;中国加入世界金融和经济机构的速度一直都是缓慢的;二十国集团(G20)取代八国集团(G8),成为聚集世界上最富有国家的主要经济峰会;中国多年来发起建设的铁路和公路运输通道将继续扩展,而且现在也与造福社区的基础设施相关联;大国之间进行直接对抗的第一个关键地区是亚太地区;中国正在制订计划,并与强大的战略伙伴达成协议;中国从经济到地缘政治实力的变化,引起了西方决策者的关注;中国发起建立的机构将作为西方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的替代者,而且也可以成为这些机构的补充;中国已经开始在三大洲建设庞大的基础设施,并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建设自己的基础设施,而且肯定会在亚太地区进行大量投资;中国正在世界各个地区寻求一些独特的“霸权”能力和显著的存在,使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地位至少与其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地位平等;于2015年7月在俄罗斯乌法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的有趣之处在于,它强调的是宏观的发展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金砖国家可以成为全球经济的“安全委员会”,进而成为全球政治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政治经济将受到中国和其他金砖国家成员的影响,美国仍然将在全球保持巨大的影响力。
观点摘要:
1.中国即将在复兴旧的增长模式中再度引领世界。生活在极度贫困中的世界人口比例已从1990年的32%下降至2010年的16%。用马丁·沃尔夫的话来说,“增长很重要”。本报告将表明,世界正在目睹中国旧的三个世界理论的翻新,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和二十国集团(G20)在此发挥关键作用。
2.中国加入世界金融和经济机构的速度一直都是缓慢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于1995年,但中国2001年才获得成员资格。世界银行成立于1944年,但中国直到1980年才获得成员资格。然而,中国加入世界银行所面临的真正问题在于投票权。2010年,中国的投票权从2.77%上升至4.42%。美国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位居第一,为15.85%。日本以6.84%位居第二,中国排在第三位,排在所有欧洲大国、俄罗斯、印度和沙特阿拉伯之前。但15.85%与4.42%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美国仍是世界银行的主要参与者,不愿进一步增加中国在其中的影响力。美国国会也不愿批准2010年达成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改革协议,以使中国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3.2009年,二十国集团取代八国集团(G8),成为聚集世界上最富有国家的主要经济峰会。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在世界银行的实力有限,这使中国增加了利用二十国集团提升其全球经济地位的决心。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中国对建立其他银行的兴趣增加,中国提议在二十国集团内部建立一个“安全委员会”,这一委员会排除了西方大国。而且金砖国家很有可能在二十国集团中占据主导地位。所有相关的政策和战略可能会在2016年二十国集团峰会上形成一个鲜明的全球愿景。中国在二十国集团峰会举办8年后才开始承办。2008~2014年,峰会(尽管2009年和2010年均有两次二十国集团峰会)分别在华盛顿、伦敦、匹兹堡、多伦多、首尔、戛纳、洛斯卡沃斯(墨西哥)、圣彼得堡和布里斯班举行,2015年峰会在安塔利亚(土耳其)举办。
4.目前,世界范围内有一个新兴的、也许具有竞争力的全球架构。中国多年来发起建设的铁路和公路运输通道将继续扩展,而且现在也与造福社区的基础设施相关联。这将涉及关键地区的新多边银行,在这些银行中,否决权不再基于资本认购的力量,而纯粹基于“一人一票”的原则,中国将没有一票否决权——即使中国是银行的主要股东。中国将在新成立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而且很可能在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或临近之际推出首个主要贷款项目。此外,除了保证陆上、海上运输安全之外,中国海军可能还将扮演一个重要角色。因此,全球经济地理也将决定地缘政治,在这个阶段,全球超级大国(除去俄罗斯)之间将不断竞争,各国会采取最谨慎的外交手段。
5.大国之间进行直接对抗的第一个关键地区是亚太地区,美国启动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尽管一些成员国国内对自由贸易区的工作保障存在一些担忧。中国被排除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之外,但在2014年中国签署了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协定,这是之前多哈回合谈判的一个成果。虽然这将需要多年的规划和战略准备,但是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构成直接挑战的将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简称亚投行),尽管与贸易没有直接关系,但它将对该地区的资本流动产生巨大影响。亚投行的法定资本为1000亿美元,中国初始认缴资本为500亿美元左右,即中国出资50%,为最大股东。在美国的推动下,澳大利亚起初表示不会加入亚投行,但后来改变了主意。作为一个非亚太地区的大国,英国也希望与亚投行联系在一起。西方大国认为,亚投行将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财政流动产生影响。目前,如果说亚投行是应对美国在该地区计划的挑战,那么中国也将对俄罗斯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利益发起挑战。在“一带一路”倡议中,“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也将是一个“基础设施走廊”,通信、能源系统和设施与交通运输设施都是其组成部分。“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平行,因此中国与其西部、西南部国家之间的联系将是全面的,这能极大地促进这些国家的发展。“一带一路”项目涵盖燃煤发电厂、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站,以及全长3000公里、穿越巴基斯坦(从喀喇昆仑公路到阿拉伯海)至中国的公路网络。它将通过一条直接的运输路线将中国与印度洋连接起来。它还将拥有电子通信和能源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将首次开放其问题重重的北部地区。在一段时间内,有着塔利班和其他激进组织的这些地区将被允许进入,这些地区的人民将能够享受到发展的好处,从而摆脱他们生活中的非法组织。预计这将涉及约460亿美元的中国投资,当然,这也引起了巴基斯坦竞争对手印度的极大兴趣,而印度总理莫迪本人也对其与中国的新关系感兴趣。
6.中国正在制订计划,并与强大的战略伙伴达成协议。中国将为巴西新建基础设施、交通和钢铁项目提供500亿美元资金。有言论称,巴西和秘鲁之间的跨亚马孙运输铁路将由中国人建造。当然,在非洲,很多讨论和猜测都集中在中国投资的规模和性质上。这表明,到2020年,中国的投资将达到1000亿美元。根据中国总理所言,在同一年,非洲和中国的贸易额将翻一番。这一规模相当大,其如何完成还有待观察。
7.中国的“扩张主义”并不仅仅出于经济原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使中国海军在印度洋上活动,那里既存在海盗问题,也存在与其他海军力量的潜在竞争。此外,在中国的二十国集团议程中,也存在着一个地缘政治挑战。这意味着,中国从经济到地缘政治实力的变化,引起了西方决策者的关注。
8.当然,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演讲以及三个世界理论都是具有地缘政治意义的。从提出三个世界理论发展到成为二十国集团成员,中国发起建立的机构将作为西方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的替代者,而且也可以成为这些机构的补充。
9.任何可能的理想主义或“多愁善感”,都掩盖不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中国已经开始在三大洲建设庞大的基础设施,并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建设自己的基础设施,而且肯定会在亚太地区进行大量投资。这些地区的区域投资银行或机构将需要一个协调、一个枢纽,而在这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未来变得重要起来。
10.中国并没有“称霸世界”。但是事实表明,中国正在世界各个地区寻求一些独特的“霸权”能力和显著的存在,使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地位至少与其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地位平等。但是,“一带一路”倡议、中巴经济走廊、亚投行、中国海军在印度洋的存在,甚至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都不是中国主宰世界的工具。
11.于2015年7月在俄罗斯乌法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的有趣之处在于,它强调的是宏观的发展方式。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强调“新”一词,以区别于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南非的一份报告中,该机构的目标是“对全球秩序做出切实改变,而不仅仅是一个象征性的合作俱乐部”。乌法峰会的讨论内容超越了经济问题。它考虑了联合国安理会要求的改革。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作为二十国集团和金砖国家成员,中国和俄罗斯不愿牺牲自己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否决权。
12.然而,金砖国家本身不仅可以作为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替代者,还可以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替代者,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可以成为全球经济的“安全委员会”,进而成为全球政治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并不是一个具有高级政治性的可替代安全委员会。金砖国家认识到,如果不与第一世界互动,其关注问题就无法成功进入“高层政治”领域。这就是二十国集团变得重要的原因。美国和欧洲是二十国集团成员国,但它们不是金砖国家的一部分。
13.全球政治经济将受到由中国和金砖国家主导的区域银行、基金和跨越关键地理区域基础设施走廊的影响。区域基础设施走廊也将对地缘政治产生重大影响。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将在全球保持巨大的影响力。但是,从现在开始的50年后,金砖国家的两个成员国即中国和印度将使美国夹在中间,两国分别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和第三大经济体,而且中国的影响力将超越第二大经济体(即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