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社会(第18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观点荟萃

随着媒介技术的社会化发展,社会公众获取信息、共享资源、沟通交往、表达意见的渠道更加多元,各种反映社情民意的舆论场极为活跃,对社会治理提出很多新的问题,使得舆论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我国舆论学的本体问题、研究框架模式、方法路径等趋于清晰和完善,建立舆论学学科体系的条件基本成熟。我们应当把握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和舆论研究发展需要两大历史契机,梳理、归纳、总结概念、理论和方法,与时俱进、协同创新,建立和完善我国舆论学学科体系,使之朝着成熟化、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快速发展,努力让我国舆论学学科体系趋向独立成熟。

——谢耘耕(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媒体与设计学院副院长,中国新闻史学会舆论学研究委员会会长)

传播学日渐成为一门被广泛承认和运用的交叉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与社会变化紧密相关的新研究分支日益增多,开辟诸多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新研究方向。从宏观角度看,传播作为一个时代要素,已经与政治、经济要素平行,对于整个世界而言,传播占据了重要地位,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从微观角度看,传播不仅是信息的传播,更是人与社会之间形成紧密关联的行为。

——洪浚浩(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传播学系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

在新媒介的传播语境下,传媒环境复杂化,传播工具融合化,各种新的传播现象不断出现,凸显了媒体信息对人的重要影响。在此影响下,旧有的经典传播理论已不能满足对许多新现象做出阐释,因而需要深入到传播实践中发掘理论的新意。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成为探讨新媒体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新媒体传播现象的直接观察,回答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弄清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加深对新媒体的变化与发展规律的了解,进而增加社会的知识量。

——李喜根(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主任、教授)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兴起,打破了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既有格局。这一深刻变化源自于新媒体所释放出的巨大活性。新媒体赋权使那些曾经远在传播权力之外的“沉默的大多数”获得了空前的权力。“弱者的权力”不再是无声的反抗,而是有声的抗争。特别是进入移动互联时代之后,每个舆论主体都有舆论“在场”的机会,每个传播节点不再是孤岛式的传播死角,而成为互联网“天罗地网”中的一个个节点,激活了每一个传播主体的表达活性。

——张涛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

互联网已经成为政务民生的新平台。关注网上民意,引导网络舆论是现代政民关系工作的重点。具体说来,应做到“六个及时”:第一,对建设性意见,及时吸纳;第二,对困难,及时帮助;第三,对不了解情况的,及时宣介;第四,对模糊认识,及时廓清;第五,对怨气怨言,及时化解;第六,对错误看法,及时引导和纠正。

——谢海光(《文汇报》党委副书记、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视觉图像时代,并用图像的方式来把握当今世界。当真实的世界变成影像,影像就会变成真实的存在,从而产生作用:第一,世界转化为形象;第二,视觉压倒了其他的感官;第三,视觉逐渐成为一种独裁和暴力;第四,视觉不断扩展人们脑海中的图像。由此,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标志着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即用视觉文化瓦解和挑战任何想以纯粹的语言形式来界定文化的企图。

——孟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主任)

媒介融合体现在五个方面,即内容融合、渠道融合、平台融合、产业融合以及经营管理融合,其中,渠道融合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鲜明体现。要在融合发展过程中推动传播渠道扩展,需要综合统筹诸多因素:首先,当前媒介“人端合一”趋势日益明显,其核心并非作为渠道形态的“端”,而是融合过程中“端”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其次,在互联网平台日益发展的现状下,“粉碎化、颠覆式”的组织重构才是关键。最后,媒体的渠道融合打通不同的行业场景,原本被现实条件局限于固有空间的各种产业具备了跨界运营的可能性,同时,“两微一端”已经成为各种媒体形态的标配,打造完善的新媒体传播矩阵成为渠道融合的关键。

——严三九(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前,传媒业有五大主要发展趋势和特征:新媒体已全方位覆盖大众日常生活;传统媒体生存现状严峻,深度转型是传媒业的核心主题;移动互联终端引领传媒变革;超级平台型聚合媒介开始出现;大数据促进产业升级。

——强荧(上海社科院新闻研究所所长、书记,二级研究员、高级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