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治理”概念,指出在社会建设体系中,政府应由“社会管理”转向“社会治理”,强调社会多元主体在创新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应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从而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新媒体环境下,伴随着公民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了在社会公共治理中公众、媒体、非政府组织等政府之外其他主体的地位与作用。本辑“专题策划”选编5篇研究论文,聚焦“新媒体语境下的多元参与与社会治理”这一主题,分别以政府、公众、媒体、NGO等主体为研究对象,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影响政府进行政策回应的要素、中产阶级在网络社会中的群像演变特征及其对舆情治理的影响、“高考”议题在媒体报道中的话语建构、环保NGO参与环保行动的动员框架以及政府、企业、公众、媒体四类环境风险主体在邻避事件中话语权的冲突与博弈。
传播主体与语境多元化,传播工具融合化,各种新的传播现象不断出现,体现了媒介系统的高度复杂性。因而,以数学统计为基础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广泛应用于媒介研究中。本辑“学术沙龙”重点关注媒介研究指标体系的建构与测量。研究者基于复杂系统中的熵理论,对融媒体指标体系加以系统建构并就不同维度进行权重分析,进而对不同地区的媒介融合加以评测;在媒介融合语境下,基于移动端用户的媒介素养内涵的流变与测量也成为研究者关注议题;通过设置研究指标变量并综合多种统计方法,分析2003年至2014年社会舆论高度关注的146起重大司法案件的基本特征以及舆论传播的效果,探讨中国社会语境下舆论与司法的动态平衡与良性互动。本辑“学术沙龙”还聚焦于对媒介使用行为及其影响机制的量化研究。研究基于心理学视角,分析网络自我效能、网络人际信任对网民公共危机信息传播行为的影响机制;以网络依赖为中介变量,研究网络使用时长、频率和内容对在校大学生麻醉功能的影响机制;基于个体微观层面,探讨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的自我表露特点、隐私意识、隐私控制。
“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何晏《论语集解》)。网络虚拟空间成为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其前途命运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君子心和”成为解决现实网络威胁、促进各国和谐共存的目标价值。然而,由于国情、文化以及发展程度的差异性,“所见各异”成为当前网络空间的基本态势。追求对话协商、包容差异,树立“和而不同”的网络空间合作理念,对构建和谐共存的网络空间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中国力量崛起,成为世界重要的一极,“中国主张”对全球网络空间发展与治理产生重要影响。中国如何在国际舞台上传播中国声音、建构中国特色的国际话语体系,进而塑造良好国家形象,为自身在国际体系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为政治、经济的发展赢取利益和空间,成为重要议题。“个案研究”和“他山之石”重点关注国际网络空间建构与国家形象传播。其中,“个案研究”从具体传播实践方面,对《中国国家形象篇·人物篇》在纽约时代广场的传播效果进行实地实验调查;从策略方法层面,以传播人类学为研究视角,对中国区域国际传播形象策略进行方法路径的分析。“他山之石”则从道德规约层面,对建构跨国性网络伦理进行学理性思考,探讨在现代文化演进多元论的现实下,构建网络主体共同遵循的合作性规范体系的路径。
媒介形态的“虚拟化”趋势自古有之:从柏拉图关于洞穴人的哲学比喻到数字时代创造的洞穴式虚拟现实环境,媒介的发展历程实现了从“自然洞穴”到“虚拟洞穴”演进。作为当前高度关注的新型传播媒介,虚拟现实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兴起,经历“跳跃式”的发展与演进,逐渐从高端科学领域拓展至人类日常的文化体验,为新闻传媒业、文化产业、娱乐业等领域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因而,“个案研究”还关注虚拟现实技术给传统文化形态带来的全新表征与影响,重点探讨广告、长白山文化区域形象、苏南地区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种文化形态在虚拟现实技术影响下的虚拟化生存轨迹、传播特征与传播效果。
媒介之于人类传播活动的重要性,可以用“媒介即讯息”的经典论断加以阐释与概括。媒介作为各类传播实践之中枢,其技术革新成为驱动媒介生态变迁的根本动力,不仅催生新的传播内容与方式,更是人类思维方式、价值理念,甚至社会结构的变革。《新媒体与社会》立足国际化研究视野,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并重,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兼顾,既强调前沿性,更注重学术性,致力于在全球性新媒体语境和舆论生态中,追求学术思想的沉淀与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