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发展论丛(2016年第2期/总第11期·湖北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楚人的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吴成国 李稳吴成国,湖北大悟人,历史学博士,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导,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执行院长;李稳,湖北五峰人,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

【摘要】工匠精神,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思想品格的统一,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发展。楚人自古就崇尚工匠技艺和工匠精神,这从“郢匠运斤”等历史故事,以及青铜器制造、丝织品和漆器生产等发达手工业技术中可见一斑。楚人的工匠精神主要表现为:精益求精,尽善至美;从一而终,世代传承;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独具匠心,求新尚巧;修艺修身,德艺兼备。这些精神在当代仍有其价值,并将继续发挥积极影响。

【关键词】楚人 工匠精神 当代价值


2015年2月,新闻爆出中国游客在日本疯狂购买马桶盖和电饭煲,这无疑戳到了“中国制造”的痛处。曾经,工匠是与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须臾不可离的职业身份,如木匠、铜匠、铁匠、石匠、篾匠等,各类手工匠人用他们精湛的技艺为传统生活图景定下底色。随着社会发展,传统手艺渐渐失传,工匠们的人生传奇正一点点被遗忘。

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说:“没有工匠,灵感只是风中一枝摇曳的芦苇。”转引自曹秀华《致敬工匠精神》,《企业管理》2015年第12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营造崇尚专业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新时期的工匠精神。当前,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大国工匠已成为时代使命。

一 从“郢匠运斤”说楚国工匠

“郢匠运斤”的故事出自《庄子》。据《庄子·徐无鬼》记载,庄子送葬,路过惠子之墓,对随行的人说:“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2012,第685页。大意是说,有个楚国人的鼻端沾了一点儿白灰,薄如蝇翼,请一个叫石的匠人帮他削去。匠石挥动斧头,得心应手,将楚人鼻端上的白灰除去而鼻子丝毫未损,楚人也从容镇定,无害怕之意。后来,由“郢匠运斤”又衍生出了“运斤成风”、“郢匠挥斤”、“郢斤般斧”、“郢人斤斧”、“郢人运斤”、“郢人斤斫”等说法。不管匠人石属于哪种工匠,他的技艺高超是毫无疑问的。

另一个与楚人工匠有关的故事是“买椟还珠”。《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第266页。后以“买椟还珠”喻舍本逐末,取舍不当。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楚人制作的木椟精美,以至于让郑人误以为要卖的是木椟。

无论是“郢匠运斤”还是“买椟还珠”,都是楚国工匠高超技艺的一个侧面反映。

“工匠”以及“工”、“匠”之称由来已久。《周礼·考工记》:“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林尹:《周礼今注今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第419页。。《说文解字·工部》:“工,巧饰也。象人有规矩也。与巫同意。凡工之属皆从工。”(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78,第100页。《说文解字·匚部》:“匠,木工也。从匚,从斤。斤,所以作器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78,第268页。《逸周书·文传》:“山以遂其材,工匠以为其器,百物以平其利,商贾以通其货。工不失其务,农不失其时,是谓和德。”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第256页。《荀子·儒效》也说:“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斫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清)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第144页。

由此可知,“工”、“匠”及“工匠”,都有着相同的含义:造物,并且拥有巧技。现代人也对“工匠”作了解读,有学者概括,“工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专业的或手工业行业分工的要素;二是技术的或专门技能的要素;三是艺术的或工艺的要素”。余同元:《中国传统工匠现代转型问题研究——以江南时期工业化过程中工匠技术转型与角色转换为中心(1520-1920)》,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第28~29页。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手工业已经非常发达。国家主要通过官营手工业作坊来组织、管理工匠进行生产活动,使官营手工业的发展大大超过了私营手工业。刘玉堂提出楚国官营手工业作坊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中央政府直属作坊;二是其他类型的官营作坊。刘玉堂:《楚国官营手工业作坊概说》,《荆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6期。中央政府直属作坊“由楚国中央政府直接控制,并由总管全国手工业生产的工尹负责经营,是楚国官营手工业的主要部分”,包括造府、铁官、织室、船官、铜官、黄金采等九类。其他类型的官营作坊包括王家、贵族和地方政府经营的手工业作坊。此外,楚国的工匠又可三类:国工、客匠和工奴。刘玉堂:《楚国手工业技术生产者的身份与地位》,《自然科学史研究》1995年第2期。国工为本国工匠,主要为官营手工业作坊服徭役;客匠为他国的技术工人;工奴地位较低,主要由罪人或由其家属没入的官奴碑、附托于权势之门的“臣隶”和小部分战俘组成。

二 楚国工匠的代表性成就

王生铁主编的《楚文化概要》将楚文化的六大支柱概括为“炉火纯青的青铜冶铸”、“绚丽精美的丝织刺绣”、“巧夺天工的木竹漆器”、“义理精深的老庄哲学”、“惊采绝艳的屈骚文学”、“恢诡谲怪的美术乐舞”。而青铜冶铸、丝织刺绣、木竹漆器,正是楚人工匠的代表性成就,是其高深技艺的最好见证。

(一)青铜冶铸

张正明先生曾赞誉青铜器为“支撑楚文化美轮美奂高堂邃宇的六大支柱之一”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导言。,可见其重要性。西周时期,楚国还是一个蕞尔小国,青铜器技术没有中原发达,数量与种类都很少,制造上也主要是模仿西周及其他国家。东周时期,楚国青铜器铸造业则有了长足进步,大型铜矿的开采促进了青铜铸造业的发展,不但青铜器数量增多,而且工艺水平快速提高,铸造出许多精美的器物。杜廼松:《楚国青铜器》,《团结报》2010年12月9日,第8版。典型的楚式青铜器包括束腰平底鼎、箍口鼎、束颈折沿鼎、高蹄足子母口鼎、小口鼎、尊缶、鉴等,楚人为这些器物均赋予了独特的名称和使用方法。张闻捷:《荆楚光华:青铜器》,《大众考古》2013年第2期。

楚国工匠在青铜器冶铸中发明了新的方法,主要有分段铸造法、钎焊法、失蜡法、纹饰模印技术四种方法,以及青铜兵器如复合剑的铸造。这些新技术的发明和使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将楚国的青铜器冶铸推向了高峰。下面以失蜡法和复合剑为例,展示楚国工匠的创新之处。

失蜡法也叫“熔模铸造法”,即先以蜡做成器样或花纹的模子,然后在模外敷上细泥浆,待细泥干燥后进行烘烤。因为蜡的熔点很低,加热时蜡模就会熔化并流出来,即所谓的“失蜡”,只剩下坚硬的泥质外壳,这些外壳就是所铸器物的陶范。失蜡法可以一次成型,适合制造精细复杂的器物,是陶范铸造法的又一次创新。由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主要在楚墓或受楚文化影响大的墓葬如曾侯乙墓中出土。淅川下寺二号楚墓出土的青铜禁和曾侯乙墓中的青铜尊盘最为典型。

一般而言,一提到先秦时期的青铜剑,要数吴、越的最为知名。但随着越灭吴、楚灭越,楚国的青铜剑铸造技术有超越吴、越之势。能和吴、越青铜剑比肩的是楚墓中常常出土的复合剑,也叫“双色剑”、“插心剑”。之所以叫“双色剑”,是因为剑脊与剑刃的合金成分不同:剑脊含锡量低,常呈亮绿色或铜绿色;剑刃含锡量高,常常呈浅灰色或灰黑色。叫“插心剑”,是因为亮色的剑脊像是插在剑上一样。

青铜是铜和锡(铅)的合金。青铜的硬度随着合金中含锡量的多少而变化。含锡量越高,硬度越高,反之,则越低。商周以来的工匠们已掌握了这一规律。但是,把这种规律加以合理运用,并且巧妙运用到剑的铸造上,则是楚国人的特色发明。这种出色发明,既与楚国人极端喜爱青铜剑有关,又因为楚人吸收了吴越青铜剑的铸造技巧而又有所创新。王生铁:《楚文化概要》,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第26页。

(二)丝织刺绣

《管子·小匡》中说:“征伐楚,济汝水,踰方地,望文山,使贡丝于周室。”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第424页。楚国能贡丝于周,足见其丝织业之发达。已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的丝织品和刺绣品实物,绝大多数出土于湖北、湖南的楚墓。王生铁:《楚文化概要》,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第36页。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战国楚墓和湖南长沙烈士公园三号木椁楚墓则是其中的代表。

1982年,江陵马山一号战国楚墓中出土了一大批丝织品,具有丰富的种类、绚美的花色,展现了楚国服饰的风格与技艺,被称为“丝绸的宝库”。丝织品包括罗、锦、纱、绢、绮、绦等。这些丝织物在色泽的搭配上,有朱砂红、茄紫、深赭、浅绿、茶褐、金黄、淡黄、棕黄、绛红、粉红、橘红、咖啡色和黑色等,艳丽多彩。如一件罗织物上绣了几十对猛虎,它们身上的斑条红黑交错,色彩绚烂。此外,该墓中还有两条大幅面锦衾,上面绣着对称的提花舞人,高举衣袖,轻歌曼舞。其他龙、凤、蛇、蝴蝶等兽鸟也是栩栩如生。其中大的经向花纹单位宽约7厘米,横贯全幅,能织出这样大的花纹单位,说明战国中期楚国的织机技术已经相当发达。熊传新:《楚国的丝织业》,《江汉论坛》1982年第8期。

1958年,湖南长沙烈士公园三号木椁楚墓出土了几件绣品。这些绣品是在极薄的丝绢上,用辫绣法绣出龙凤图案。其中一幅凤纹绣绢幅长120厘米,宽34厘米,凤昂首、卷尾、跷足,飞舞穿梭于流云之中,活泼生动。王生铁:《楚文化概要》,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第50页。在这样大的幅面上,刺绣图案布局匀称,疏密得当,足见刺绣技术之高超。

(三)木竹漆器

楚国的漆器制造主要从东周开始发展。东周时,髹漆工艺进入兴盛期,而楚国的髹漆工艺最为发达,因而漆器也随之增多,漆器业在战国时期迅猛发展。楚国漆器工艺在品种、胎骨、制作、造型、花纹等方面都对秦汉漆器工艺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王生铁:《楚文化概要》,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第50页。其代表作品繁多,主要有木雕镇墓兽、木雕禽兽座屏、木辟邪、彩绘漆棺、曾侯乙墓衣箱等。

彩绘漆棺于1986出土于湖北荆门包山二号楚墓,保存完好,为四层棺椁之一。棺身及棺盖均涂黑漆,上面还布满彩绘,画幅面积达4平方米以上。棺盖及棺身两侧壁板绘制了6个单元的龙凤图案,每单元四龙四凤,均是凤纹在龙纹之上。彩绘既体现了工匠的精美技艺,也反映了楚国崇凤的文化。

三 楚人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工匠的技艺和品格的合一,以工匠的劳动为载体,在工匠运用其技艺制造作品的过程中体现出来。香奈尔的首席鞋匠说:“一切手工技艺,皆由口传心授。”转引自曹秀华《致敬工匠精神》,《企业管理》2015年第12期。工匠精神的核心,不但包括技艺的口传心授,更包括精神的口传心授。

从楚国手工业的发展过程及其代表性成就中我们可以看到楚人工匠的精神,主要有精益求精、尽善至美,从一而终、世代传承,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独具匠心、求新尚巧,修艺修身、德艺兼备等。这些精神熔铸于器物之中,千年之后,仍然闪耀光芒。

(一)精益求精,尽善至美

不论是青铜器、丝织品还是漆器、兵器,无不体现出楚人工匠的精湛技艺。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工匠作品的不断发展、完善,正表明楚人工匠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如江陵望山一号楚墓出土的木雕座屏,全长51.8厘米,通高15厘米,座宽12厘米,座高3厘米,屏厚3厘米。座上有浮雕的大蛇,屏上有透雕的凤、雀、鹿、蛙、小蛇。整个座屏上共有凤4只,雀4只,鹿4头,蛙2只,大蛇20条,小蛇17条,共计51个小动物。屏上动物是分别雕刻的,后用榫卯组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子山:《惊采绝艳的楚国漆器》,《理论月刊》1993年第9期。

又如丝织物的制作工序。第一步要选茧,选出好的茧,剔除霉茧、烂茧及小茧,以保证丝的质量。第二步是剥茧,即剥去茧衣,露出丝絮。第三步是缫丝,即把好茧在沸水中煮,边煮边搅,使丝绪浮现出来。第四步是络丝,即清除断掉和粘连的丝。最后一步是并丝,即把数根生丝合并成一根粗丝。造丝的工序完成后,接下来要通过纺织机将丝织成丝织物。对织物的处理又包括练和染。练即将织物浸泡在含有碱性的水中,除去杂质,使之柔软,易着色。染即染色。当时使用的染料主要有矿物染料(如丹砂、石黄)和植物染料。楚国丝织品中见到的靛蓝、黄、红、紫等大都是从植物中提取的。丝织品的形成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工序,从选茧到练染,每一个步骤都精益求精,以保证丝的质量。只有这样精挑细选、精心制作,才能做出精品。

(二)从一而终,世代传承

工匠往往是世代相传,一家专攻一门手艺,传承的不仅是身份,还有技术。如《荀子·儒效篇》说:“工匠之子莫不继事,而都国之民安习其服。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表明工匠之事父子相传。在长沙左家塘四十四号楚墓出土的矩纹锦的黄色绢边上有墨书“女五氏”三字。据《周礼·考工记》记载,百工或称人,或称氏。贾公彦疏云:“其曰某氏者,其义有二:一者官有世功,则以官为氏,韦氏、裘氏、冶氏之类是也;二者族有世业,以氏为官,若凫氏之等是也。”转引自刘玉堂《楚国手工业技术生产者的身份与地位》,《自然科学史研究》1995年第2期。“女五氏”,不是以官为氏,就是以氏为官,显然也是世代相传。

(三)分工合作,各司其职

上已提到,楚国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分为多个部门,如造府、铁官、织室、船官、铜官等,由此可见,不同的工匠分属不同部门,各负其责。一方面,同类产品需要同类工匠的鼎力合作,如青铜器冶铸铸模、浇注、铸接等工序需要工匠的合作;另一方面,有些产品又需要多种工匠的合作才能完成,如彩绘漆棺,需要木工制作成型,漆工上漆,以及画工彩绘等。分工与合作,是工匠的基本素质。

(四)独具匠心,求新尚巧

楚人工匠在众多领域表现出创新意识。如青铜器中制作中的分段铸造法、钎焊法、失蜡法和纹饰模印技术,以及复合剑的铸造,都是他们在以往技术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而发明的。

如淅川下寺二号楚墓出土的铜禁,可谓匠心独具、新巧结合的典范。铜禁禁体呈长方形,禁体上攀附着12只附兽,又有12只用于支撑禁体的足兽。禁体透空,由三层相互套接、粗细不同的铜梗组成。据研究,内层铜梗粗而直,被称为“框梗”,用作骨干;中层铜梗稍细,被称为“拱形梗”,连接并支撑着外层的“直梗”;外层铜梗最细,分布着“直梗”,在“直梗”上再连接纷繁复杂的“花纹梗”,“花纹梗”数以万计,相互缠绕,又被称为“蟠虺纹”。禁体的透空结构和形状是用失蜡法铸造的。禁体表面一些透空花纹的蜡模熔接缝明显可见;表层的花纹梗更是自由转扭捏制而成,没有一定的分型面和范缝;两直梗之间的表面花纹梗,前后和左右连接自然巧妙,浑然一体,这种形态无法用陶铸法进行分范和合范。李京华:《淅川春秋楚墓铜禁失蜡铸造法的工艺探讨》,《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4年第1期。迄今为止,下寺铜禁是我国已发现的用失蜡法铸造的最早、最大、最复杂的青铜器,技术之新、镂空透雕之巧、铸造工艺之复杂精湛,堪称不朽之作。

(五)修艺修身,德艺兼备

先秦典籍《左传·文公七年》记载:“六府、三事,谓之九功。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义而行之,谓之德、礼。”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3,第564页。据明清之际著名实学家李塨《瘳忘编》的解释,“六府”几乎囊括了古代职业教育的全部内容。而“正德、利用、厚生”三事则阐述了古代工匠精神的内涵并规约着古代职业教育的教育原则。“正德”居于统率地位,要求工匠必须服从仁政德治的需要,规定了明确的政治方向;“利用”是指掌握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活动;“厚生”则指工匠的劳动要服务于治国和惠民。“以德为先”、“德艺兼求”与“经世致用”二者统一而不可分。薛栋:《论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职教论坛》2013年第34期。

从楚人工匠自身来说,他们不仅技艺高超,也会在劳作过程中自发地形成、发展其品德,如辛勤劳作、严谨仔细、有始有终等,更高一层的,即为民奉献。楚国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占主导地位,而作坊中又以民间工匠为主。这些工匠在作坊中投入了大量的劳动和时间,其作品不仅满足了贵族的享乐,也造福于百姓。《周礼·考工记》说:“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林尹:《周礼今注今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第419页。这里把工匠之事定为圣人之作,足见其影响和重要性。楚人工匠的作品不仅具有装饰作用,是楚国文化的一部分,更兼具实用功能,如江陵马山一号墓的服饰、江陵雨台山404号楚墓出土的漆耳杯、漆豆等,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人们的生活至关重要。

四 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

有评论家这样看待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落在个人层面,就是一种认真精神、敬业精神。所谓工匠精神其核心是: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给客户无可挑剔的体验,做出打动人心的一流产品。”姜浩峰:《中国为什么需要工匠精神》,《新民周刊》2016年第22期。也有人认为,“工匠精神是爱心、责任、严谨共同作用的产物,有爱心,才有无私的奉献和投入;有责任心,才有专注和执着;有严谨,才有一丝不苟,追求完美。”梁玮:《寻找失落的工匠精神》,中国皮革网:http://www.chinaleather.org, 2015年5月29日。

在2016年3月李克强给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的批示中有这样一段话:“质量发展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和转型之要……各行各业要向获奖组织和个人学习,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李克强对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作出重要批示》,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guowuyuan/2016-03/29/content 5059557.htm。工匠精神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仍是不可或缺的,需要我们弘扬与传承。

(一)工匠精神是工匠实现自身价值的推动力

现代机器化生产固然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率,但是也对工作者自由的发展构成了威胁。因为它客观上对于工作者“向内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便捷、机械的操作可能会磨灭工匠精神。如果一个匠人具有工匠精神,那他必定能切磋琢磨,专注于事,精益求精,产品是他思想的自由表达。当他的作品能够造福于社会、满足社会的需求时,他不仅实现了个人价值,更实现了社会价值。

(二)工匠精神对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可或缺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已不单单满足于物质的需求,更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对于产品,人们除了要求实用,更追求装饰性、美观、精致等特质。如画作、屏风、瓷器等手工作品作为装饰品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要满足消费者的此类需求,就必须要有工匠精神,如此才能赋予物品以灵魂,完成从普通物品到工艺品的提升。

(三)工匠精神为企业注入灵魂和内涵

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及灵魂。因此,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Dankavic:《工匠精神:诚意之作魅族Flyme》,天极网:http://mobile. yesky.com, 2013年5月22日。工匠精神可以为企业注入创新、敬业与执着的内涵。当一个企业有了这些特质,在其他企业图快、图利的时候,它会坚守自己的追求与原则,精心打磨自己的产品,从而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当产品被认可之后,得到的不仅是经济利益,而且有心灵上的满足感与信心,从而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

(四)工匠精神是打造“制造强国”的支撑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这一宏大计划。2015年5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这一计划,制定了未来十年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提高中国产品的质量,更需要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提高质量,实现转变,都需要工匠精神来支撑,只有专注敬业、尽善至美,才能打磨出高质量的产品;只有凝聚匠心、融入创新,才能注入工匠的智慧,从而实现“智”造。

(五)工匠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持

工匠精神是楚人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匠精神中的敬业、创新、奉献等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谋而合的。弘扬和传承工匠精神,可以更好地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完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最终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

九万里风鹏正举,三千年楚凤腾飞。楚人的工匠精神已熔铸于器物、流淌于楚人的血液之中。相信这种精神未来将会继续传承和发扬,一展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