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视域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于一体,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承载着每个人的美好愿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深刻理解其文化基因与价值意蕴,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增添文化内涵、实现文化关照、选择文化路径,努力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国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古老文明,孕育了独特而灿烂的文化传统和价值体系: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这些历经沧桑而承传不辍的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深厚源泉。其中,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理论,蕴藏着丰富的德育思想和人文精神,饱含着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
(一)传承“德治天下”、“以和为贵”思想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是对儒家文化“德治天下”、“以和为贵”的“治世”理想和人伦关怀的继承和扬弃。德治天下,名正言顺,不德无义,尊德义明民伦,方可为君。“为政以德”是传统价值观在政治领域的基本伦理和价值规范。“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这里的“德”于执政者而言乃讲求“天下为公”。“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三者以劳天下”(《礼记·孔子闲居》),是对国家、民族乃至社会整体利益的尊崇。单个人如果做到公正无私,就具备了为社会尽责、为国家尽忠的奉献精神。一个群体如果能将社会责任、国家利益、全民利益置于首位,并为之不懈奋斗,便具备了与“德治天下”相契合的伦理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之不懈努力的共同理想和价值目标,深刻表明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和价值取向,其中包含“天下为公”、“德治天下”的传统价值观意义。“富强”是社会主义本质和发展目的的根本体现,是国家发展追求的首要目标,也是一个政党实施“德治天下”最基本的条件。“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唯有满足社会成员生存与发展的利益要求,才有可能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繁荣稳定与健康发展。“民主”是实现富强的重要保障,缺乏民主的社会不可能安定有序、长盛不衰,而如何促进、保障民主则需要为政者践行“德治天下”、大公无私、执政为民。值得一提的是,传统价值观中的“德治”、“为公”更多的是与“忠君”联系在一起,“富强”、“民主”的国家价值目标则是对传统价值观的承继与超越。
“文明”与“和谐”是以德治天下所期冀达到的理想状态,也是对“以和为贵”中国传统价值理念的传承创新。传统文化的最高伦理即和谐、持中。孔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的“大同”理想,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的“人和”社会构想,墨子“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众必劫寡,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墨子·兼爱中》)的“兼爱”思想,洪秀全“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天朝田亩制度》)的理想天国,康有为“人人平等,无有臣妾奴隶,无有君主统领,无有教主教皇,孔子所谓见群龙无首,天下治之世也”(康有为《大同书》)的太平之世,孙中山主张的“天下为公”的“三民主义”等等,无不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贵”、“世界大同”的美好愿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和谐”、“文明”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正是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的“以和为贵”、“和谐大同”的社会构想,使全国各族人民产生“似曾相识”的可感知、可接受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向心力。
(二)传承“民惟邦本”、“隆礼重法”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要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为邦本”、“隆礼重法”的精神追求有着紧密的互通之处。前者虽然兼具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创新的思想成果,但其根本价值取向里直接体现了传统文化中“民惟邦本”思想。我国古代商周时期便存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敬德保民之理。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要行德政,务以“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认为“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荀子也说“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为君,以为民也”(《荀子·大略》)。民本思想得到极大的充实和完善。唐宋时期,唐太宗多次引用荀子“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论述,强调“民水君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所宜审慎”(《贞观政要·论君道》)。宋代将宽民、抚民、利民、爱民政策应用到国家治理之中,固化于统治阶级内心。明清时期顾炎武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正始》)。等等这些,无不渗透着“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的人本精神。但同时也要看到,传统文化中“民惟邦本”的政治伦理渗透着鲜明的王权思想,将民众视为“为政”、“治国”的对立面,缺乏现代意义的自由、平等权利观念和参与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天然地承续了传统政治伦理价值观的精华,并结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时代发展特征与人类文明优秀成果进行创新发展,凸显了人民群众追求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满足的主体地位,在更高层次上体现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隆礼重法”即“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荀子·性恶》),主张将道德教化与法律约束、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共同维护社会稳定有序。“隆礼重法”作为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辩证结合的产物,长久以来便是中国历代统治者管理国家的两种手段,在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是中国历史上研究国家治理方式的重要学派,提出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重要思想。“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史记·太史公自序》), “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管子·任法》)。后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学针对“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的社会现实,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主张“明德慎刑”、“德主刑辅”、“为国以礼”、“以刑弼教”,即“隆礼重法”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鲜明地体现了“隆礼重法”的精神。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必须以公正和法治为前提和保障,同时公正与法治的评价标准在于能否维护民众自由、平等发展以及共享发展成果的权利。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衡量一个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关键要看最广大人民的意愿是否得到了充分反映,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是否得到了充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了充分保障。”
(三)传承“格物致知”、“止于至善”经典
古代儒家经典“格物致知”、“止于至善”有着深刻的“仁”的蕴涵,是对“仁爱”思想的阐发与延伸。“仁”是传统伦理价值体系的核心。“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爱,作为仁者更应常存“爱人”之心,将“仁”作为最起码的道德信念和伦理取向的出发点。国家层面,“仁”是一种“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护爱家邦的爱国情怀。社会层面的“仁”是人与人和睦交往的桥梁,即知礼达仁、宽容和谐、诚信友爱、敬业乐群、与人友善、专注事业。“仁以爱之,义以正之。如此则民治行矣。”(《礼记·乐记》)“仁”的外在体现为“礼”,即对待他人友善、诚信、尊敬。“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将“尊人敬物”的“礼”看做是人类道德的基础,是达到“仁”的仪式和法则。个人层面的“仁”便是持守至善德性,对爱国、爱社会、爱他人的最大限度的追求,对自身思想行为严格的约束。儒家极为看重个人德性的修养,“德者得也,内得于己,外得于人”(《说文解字》),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道者,人之所共由;德者,己之所独得”(朱熹《朱子语类》),将一切价值根源与修养功夫归结为“修身养性”、“内自省”、“内自讼”,强调心灵与肉体、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有机互动,在反思、实践中涵养锻炼自己的品德。《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礼记·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至善被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秩序井然的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过程。显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理念,可以说是对传统伦理价值中“仁爱”道德思想的鲜活继承和巨大超越,是对“格物致知”、“止于至善”道德“自省”、“修身”道德逻辑的褒扬,并创造性地将其具体化为社会成员现实生活和人际交往中的道德要求,使传统“仁爱”的抽象价值得到了具体定位和时代转化。
(四)传承基因不等于简单复古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为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走向繁荣的重要支撑,是发展先进文化、传承民族基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之根。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续优秀文化基因并不等于简单复古。应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中国传统价值观在小农经济、宗法社会和王权政治土壤中孕育而成,具有一定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从此种意义上讲,“三个倡导”、“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对传统价值观进行渐进式改进、内生性演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必然结果,既承续了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反映了民族特性、民族精神、中国底色、中国气派,又着眼当下、立足本国、面向世界,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吸收融入了时代精神、世界文明成果,体现了现实要求和时代风貌。如此,将既有利于传承民族精神、激发民族活力,接续精神命脉、推进文明进程,还有益于引领时代风范、凝聚价值共识、强化文化自觉与价值观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这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必然逻辑,我们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以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涵着深刻的价值要求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归依,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延续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融入社会发展与时代变迁的进步元素,蕴含着深刻的价值要求。
(一)阐明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新态势的价值目标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促使各种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自由流动,催生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与之相伴而来的是政治、文化联系的不断加强。在这个过程中,世界各国对文化话语权的争夺越发激烈,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价值观较量呈现出日趋复杂的新态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阐明了在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背景下应对世界文化竞争和价值观挑战的价值目标。
价值目标凝结着个人和集体的价值向往,表征着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追求,是个人和集体为之不懈奋斗的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制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是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新态势的文化产物。就世界文化生态而言,文化在国家建设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文化要素在各国流动速度加快,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在交融互动中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相互吸收、相互借鉴、协同并进。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有其先进性和独特性,都有着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合理因素。在交往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既会吸取其他文化的积极因素,也会向其他文化推介本文化可资借鉴的内容,促使各国文化进行解构与重构,增强各国文化的自我调整能力和创新能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闭关自守只能是故步自封,使自己落后于世界发展轨迹。主动融入世界,在全球范围寻求并充分利用有利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资源,才能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一部华夏文明史,就是一部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融合、相互学习的发展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续了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又凝结着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在“24字”元素中,既有中华五千年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因子,如富强、爱国、敬业、诚信、文明、和谐、友善等,也包含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共创共享的文明成果,如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如此,既体现中国国情、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有利于强化认同、感召人心、增强自信,又兼顾国际视野、全球共识、世界意义,是对全人类文明共享的价值元素的批判借鉴和萃取升华,体现人类世界普遍价值追求,便于扩大国际话语权,引领世界社会思潮。在此种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规定的价值目标、价值要求与价值取向,以及所彰显的包容互鉴、共享和平、共同发展的文化精神,将为广大民众在世界范围思想文化的交流融合提供文化及价值选择的标准和遵循。二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相互排斥、相互冲突、激励碰撞。“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由于各个国家、地区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区别和差异,其文化观念也存在显著不同,造成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体现在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中,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影响。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置身于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之中,经济的竞争与合作、政治的争夺与分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无一不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与此同时,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图谋,思想文化领域成为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时、应运而生,在如此价值冲突和思想困惑之中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续中华民族精神,汲取世界价值共识及优秀文明成果,指明了国家前进、社会发展和公民选择的方向,解决了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是各族人民共同认可的价值目标,对于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产生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指明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新特点的价值取向
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推动了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但同时也带来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经济基础的变迁、社会环境的变化必然带来思想观念领域的变革,人们的思想意识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指明了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新特点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行为主体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激发了经济、市场活力,强化了人们的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调动了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了市场效率,帮助人们树立起自由、竞争、平等、公正、法治等现代观念,但也带来复杂的社会问题,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席卷下,部分民众唯利是图、自私自利、消极沉沦,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不良价值倾向时有抬头;人际关系冷漠、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缺失、诚信意识淡薄、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各种思想、道德问题频现。与此同时,在改革开放的深水区和攻坚期,社会矛盾触点增多、关联性增强,人们对诸多现象的判断标准、衡量尺度、价值取向在发生着变化。文化领域,以追求感性快乐、瞬间愉悦、忽视价值引领和精神追求为表征的大众文化,依凭其娱乐性、消遣性、通俗性、时尚性等特质迅速挤占主流文化市场,致使以宣扬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递积极人生追求、高尚思想境界和健康生活情趣的主流文化的渐进式微。一些裹挟西方政治观念、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渗透西方思潮、传统社会思潮、各种宗教思潮、非理性思潮的文化产品借助互联网和新型媒体大肆传播。整个意识形态领域,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先进文化、有益文化与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同时并存,相互激荡。少数人对于好坏、得失、善恶、美丑等方面的价值取向、价值选择一片混沌,价值判断界限模糊、底线丧失,甚至以假乱真、以丑为美、以耻为荣。
所有这些亟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匡正和导向,有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为社会成员明辨是非曲直、澄清模糊认识、匡正失范行为指明了鲜明的价值选择方向。即是说,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美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应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样多元多变等现实挑战的精神根基,是抵御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思想文化领域价值渗透的精神长城,是全体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三)规明面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下思想境界提档提高提升新境遇的价值准则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意味着我国将由传统治理向现代治理转型,实现国家治理主体由单一的政府主体向由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组织共同组成的多元治理主体的转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要条件是坚定制度自信、价值观自信,关键依托是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自身事务的能力,归根结底建基于人民群众思想境界的提档提高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明了面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下思想境界提档提高提升新境遇的价值准则。
价值准则是行为主体长期稳定的基本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是衡量和规范主体行为的标准与尺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凝聚着广泛的社会价值共识,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定向导航作用,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文化基础和价值准则。“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密切相关,任何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无不蕴涵和表征着特定国家和民族的核心价值观,特定的核心价值观反过来又导向、支撑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完善与发展。当前,西方某些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极力叫卖和推销所谓的“普世价值”,将自由、民主、人权等说成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标尺,台前幕后策动一场又一场“颜色革命”,妄图渗透、破坏和颠覆别国政权。国内外一些敌对势力假借“普世价值”之名,行抹黑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之实。“我国国家治理体系需要改进和完善,但怎么改、怎么完善,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根本前提是坚定制度自信,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批判借鉴了包括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在内的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反映和表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价值追求,是旗帜鲜明地与西方“普世价值”观念、“宪政”思潮作斗争,始终做到改革不改方向、变革不变颜色,防止堕入“西化分化”陷阱的根本价值准则,是坚定制度自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文化基础和价值支撑。“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解决好价值体系问题,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整合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能力,掌握价值观念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引导人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除此,“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涵容和反映了社会各民族、各群体、各阶层的价值共识和追求,体现着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是凝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共识、克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障碍的强大思想武器,是衡量和规范人们道德行为,激发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的根本价值准则。“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文化路径选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继承、对世界文明成果的批判借鉴、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萃取提炼。“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增添文化内涵、实现文化关照,努力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一)在坚守文化自信中提升文化软实力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是民族的精神血脉,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安身立命并保持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对待自身文化的态度,不仅关系着文化的现实发展,而且决定着文化乃至整个民族的未来走向。只有对自己的文化保持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儿女历来抱持着对民族文化高度自信的气度,唯此才铸就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孕育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崇高的价值追求。在当前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深刻纠结、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强烈碰撞的复杂态势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需要坚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自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益思想价值,广泛吸纳、融汇一切外来优秀文化成果,从世界发展大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文化自身建设的良好局面、网络化信息化的潮流趋势中谋划我国文化的未来发展,不断增益中华传统文化的新内涵、实现文化的新关照,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文化自信的增强有赖于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文化软实力体现为文化凝聚力、文化传播力、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等,是强化文化自信、价值观自信的重要前提,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大环境。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文化发展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二者互有统摄、相伴相随,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文化软实力,必须着眼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续与弘扬。一方面,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是全社会的崇德向善。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中华古圣先贤历来崇尚“以德服人”,中华民族最深层的文化脉动中,崇德向善始终是一种最强大的力量。夯实文化建设根基,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挖掘与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崇德向善的力量。“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另一方面,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存续着历久弥新、经世致用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精神,内蕴着思考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群己关系、公私关系、义利关系、理欲关系、仁智关系的伟大智慧,不仅建构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是中国百姓日用而不自觉的价值观,并以包容性、开放性的特征彰显其全球价值。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强化文化自信、价值自信,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对内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对外塑造国家形象,提高国际话语权与文化竞争力。
(二)以创新文化载体增强文化凝聚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迫切需要创新文化载体,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功能,用一元的核心价值观统领多元的价值追求,增强文化凝聚力。
创新文化传播形式。以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介形式组成的主流媒体能够通过宣传鼓动、扬善抑恶、塑造楷模等方式,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影响公众的思想意识、价值追求和审美取向,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力量,引导公众从他律走向自律,因此,主流媒体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战场。当前,新兴媒体迅猛发展,传播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引导力面临严峻挑战,我们必须创新传播形式,切实担负起营造激浊扬清、抑恶扬善思想道德舆论场的重要职责。一是把握舆论导向。要坚持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通过发掘、整理、传播、弘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通过典型的人格力量和行为魅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断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众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夯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群众基础。二是创新传播方式。较之新兴媒体,主流媒体的最大优势在于在公众和社会中长期形成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要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坚持媒介操守,强化权威性,提高公信力,确立主流媒体的核心价值观。要用大众听得懂、喜欢听的话语增进与群众的交流和互动,使舆论宣传覆盖更广泛,引导更及时,说理更充分,增强对大众的感染和影响。
提升大众文化品格。作为当前中国产量最大、受众最多、影响最广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和日常生活,某种程度上已成为社会集体意识的晴雨表、民众价值追求的反射镜。但是,商业属性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内在张力,致使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功能逐渐被遮蔽和消解,逐渐丧失鲜明的道德立场和主流价值取向,如“泛娱乐”导致社会责任的缺失和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的膨胀化;“泛偶像化”导致与社会现实的疏离和社会认同感的虚化;电视栏目同质化束缚了文化产品的创造力,造成大众的审美疲劳;影视剧质量的低劣化误导大众对现实生活的批判性思考和真实性体验;对经典的肆意解构、否定和曲解,导致精神传承的割裂,等等。大众文化既是一个巨大的社会产业,更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凭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着重提升大众文化的文化品格,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众文化的引领与融合。一是加强内容引导。通过完善评价机制,对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负载鲜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和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念的大众文化作品予以奖励、宣传、推介,强化大众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自觉意识。二是加强媒介引导。广播、电视、网络、报纸、期刊等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大众传媒如何组织大众文化活动、把握舆论导向,直接关系大众文化发展方向。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管理,利用其对大众文化的控制权、主导权去引导大众文化正确处理价值导向与消费娱乐的关系,做到既讲娱乐性更讲思想性、既重视收视率和点击率更强调审美价值和教育意义。三是加强政策引导。政府是大众文化健康发展的把关人,要通过经济、行政、立法等逐步将大众文化制作和传播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形成完备的市场监管体系,通过政策规范引导文化产业转型、催生出更多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为一体的文化精品。
助推网络文化发展。伴随电子邮件、博客、微博、微信、论坛等互联网产品迅速发展,大众已步入“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有麦克风”的网络传播时代,网络文化通过其自主性、互动性、虚拟性、大众性、极端性等特征,正成为建构人们精神世界的重要影响因素。然而,网络文化是一柄双刃剑,其所表现的碎片化、个人化、情绪化、随意化等特点,增加了凝聚社会共识的难度,有些甚至成为社会矛盾的负面推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推进网络文化健康发展中增强文化凝聚力。一是抢占网络文化阵地。要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形势,善于把握网络传播规律,运用网络新兴媒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文化建设和发展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二是加强网络舆情引导。要发挥网络在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方面的特殊功能和作用,充分运用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等方法和策略,把握网上舆论引导时机、力度和效果,提升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三是加强网络文化内容建设。广大文化工作者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积极参与网络文化建设,创作出更多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符合网络传播规律、为广大网民广泛接受和喜爱的网络文化作品,增强网络文化产品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三)寓于文化活动开展夯实文化涵养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文艺精品创作中以文化人、立德养心,在节日文化活动中化成天下、传承文脉,在群众性文化活动中以文育人、夯实根基。
在创作文艺精品活动中以文化人、立德养心。优秀文艺作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象表达和生动阐释。历史证明,一切优秀的文艺作品,都蕴涵进步的价值观主张。进步的价值观以优秀文艺作品为载体,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寓教于文,从而得以传播,并最终深入人心,成为民族精神的火炬。以创作文艺精品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要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品格和艺术品位。“一切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活动,都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积极人生追求、高尚思想境界和健康生活情趣。”当前,一些影视、文学等文艺作品纠缠于家长里短、风花雪月,注重煽情、宏大场面、跌宕故事等外显直白的审美趣味,忽视道德精神的承续和张扬,忽视价值观念的引领和导向。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品格和艺术品位,应以中华悠久文化传统和鲜活当代现实生活为灵感源泉,以宣传中华文化的思想精华、价值精髓,以及弘扬时代精神、社会主义道德为价值导向,着力提升文化品性和价值追求,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二要处理好艺术和技术的关系。科技进步深刻影响着文化生态与文艺创作。人们在享受技术的理性之光时,却一再僭越技术与人的合理性关系,走向技术沉迷,如此,“技术噱头”游离在叙事的内驱力之外,真善美淹没在“视觉奇观”之中,人性的光辉、精神的归属和内心的认同被深度规避。这样的技术沉迷带来文化的虚弱,也带来价值取向的游离。优秀的文艺作品是思想性、技术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任何一方的缺失都将降低审美的体验和效果。为此,文艺精品的创作应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审美创造中,通过将情感化、精神化的形象予以艺术呈现,对创作者来说是思想的洗礼,对欣赏者而言是精神的升华,进而实现文化涵养的功效。
在举行节日文化活动中化成天下、传承文脉。中国传统节日源远流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承载着强韧的民族文化基因,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应着力挖掘和阐发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的价值,注意引导传统节日的文化本体坚守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各种节日文化的渊源由来、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尊重其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尊重文化所蕴含的情感因素;把握传统节日文化的核心要义,寻找民俗内涵、文化意蕴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接,传承其在道德熏染、伦理教化、民族精神培育等方面的有益之处;在尊重现代性和传统性的前提下赋予传统节日新元素、新形式、新载体和新风俗,使具有文化自觉的传统节日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持久绵长的文化涵养力。
在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中以文育人、夯实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要转化为大众的自觉追求,实现价值准则与个体价值诉求的有效对接,需要通过有形的载体引导大众由“知”到“信”再到“行”。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接“地气”的文化路径。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要统筹规划和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等免费开放,让一切公共文化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共享。悉心培育植根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载体和文化样式,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建设参与度、文化权益满意度、文化成果共享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在基层传播、扎根、发展,内化为社会文化心理,最终融入人们的寻常生活、日常情感和精神血脉。
〔作者黄蓉生,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教授。本文刊发于《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责任编辑毛殊凡。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015年第5期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