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保险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2016年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且属于快速发展时期。这不仅对我国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新挑战,也对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老龄人口增多和寿命延长,失能老人的数量日益庞大,失能老人的生活照料和日常护理成为日益沉重的社会负担,家庭小型化、女性普遍就业,使得传统依靠家庭为失能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的方式难以为继,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方式解决失能人员的生活照料和日常护理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共识,也逐步纳入国家发展的议事日程。2011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国办发〔2011〕60号)文件中提出了新的思路:“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实施老年护理补贴、护理保险,增强老年人对护理照料的支付能力。”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也明确提出,“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三五”规划纲要任务部署,人社部于2016年6月印发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2016〕80号),将14个城市列为长期护理试点城市。

长期护理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公共问题,需要通过社会制度建设来解决,这是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但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制度实践探索都稍显滞后。近年来学者的研究渐渐增多,但制度模式的选择一直未达成共识,相关的研究也缺乏系统性。实践层面,近几年我国少数地区虽然进行了初步探索,但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实际效果有待检验。国家层面缺乏总体规划、有力推动,相关部门职能不清、交叉重叠。

为广泛动员社会各方智力资源探究应对日益严峻人口老龄化的良策,研究分析当前构建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长期照护保险理论探索创新,我会于2016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以“构建我国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为主题的学术论文征集与评选活动。全国各地医疗保险研究团体以及有关行政部门和经办机构精心组织,广大医疗保险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者踊跃投稿,共征集论文803篇。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原则,评审专家秉持“严肃、严格、严谨”的治学态度,经过两轮网上评分和一次专家集中终评评审,共评选出优秀论文100篇,其中一等奖5篇,二等奖7篇,三等奖16篇,优秀奖72篇。

获奖论文紧密围绕征文主题,观点鲜明、研究深入、分析透彻。征文内容涉及国际长期照护制度分析以及对国内长期照护制度建设的借鉴意义,我国长期照护保障制度的模式选择,我国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基本政策及管理要点,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与其他相关制度的责任边界以及协调衔接,多层次长期照护保障制度体系的建设,我国长期照护保障需求研究,我国长期照护保障供给体系研究等等。这些优秀论文是作者智慧的结晶,他们关于长期照护制度的一些理念见解、实证分析和对策建议,或可转化为决策依据与参考,或可为加强和改进长期照护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的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我们将所有获奖论文汇编成书,公开发行,供社会各界人士研究参考。

感谢本次论文征集活动组织者和投稿者的积极参与,感谢广大医疗保险工作者和优秀论文评审专家的辛勤付出,感谢优时比中国对本次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的大力支持。

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

《中国医疗保险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编委会

2017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