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财务总监工作指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财务总监的执业能力

财务总监是现代企业中最重要、最具价值的顶尖管理职位之一,他们掌握着企业神经系统(财务信息)和血液系统(现金资源),是公司资源的价值管理者。21世纪财务总监面临着重要的战略转型:其工作重心由基础的财务管理,转向为公司决策提供支持和参与公司战略的制定。为适应这种战略转型,在新形势下,财务总监应具备如下执业能力。

一、分析判断能力

企业财务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控制风险,进行风险收益的权衡。财务总监要具备对风险敏锐的政治嗅觉和分析判断能力,将企业的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中。具体表现如图1-5所示。

图1-5 财务总监的分析判断能力

二、沟通协调能力

财务总监的工作决定了他得与企业的每一个人打交道,而且要经常与企业外部的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进行交流、沟通、协调,因此财务总监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协调好各利益集团间的利益关系。具体如图1-6所示。

图1-6 财务总监的沟通协调能力

三、组织领导能力

组织能力是财务总监的重要才能之一,是作为企业财务部门的最高首脑,为了获得理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被管理者实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能力。它包括两层含义,具体如图1-7所示。

图1-7 财务总监的组织领导能力

四、改革创新能力

财务总监是企业变革的主要推动者,要能够从表面的“平静”中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从中探索新路子,总结新经验,提出新设想、新方案。

在整个财务领域,财务人员很注重创新,认为创新能创造更多的价值,从整个企业来说,在改革创新中求发展,使得企业更具活力和生命力。

五、团队组建能力

财务总监作为企业的高级管理者,应具备培养企业员工集体荣誉感的能力。具体体现如图1-8所示。

图1-8 财务总监的团队组建能力

六、实施内部控制能力

财务总监应承担起企业内部规范体系的建立工作,把最敏感的资金筹集、运用、投放、退出等几个关键环节和岗位控制住。具体如图1-9所示。

图1-9 财务总监的内部控制能力

七、参与决策的能力

决策能力来源于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是由其个人素养、文化素养、所掌握的社会与自然科学知识等各种综合技能以及直接和间接经验有机结合而成的,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如图1-10所示。

图1-10 决策能力的表现

财务总监会经常参与企业的各种决策活动,其主要职责是当好参谋,为最高决策层的决策提供建议和资金、财务方面的支持。财务总监具备决策能力有双重意义,如图1-11所示。

图1-11 财务总监具备决策能力的意义

八、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财务总监的一项重要能力,也是一项基本功。尤其是财务总监在反驳总经理的决策时,更需要超强的表达能力去游说董事会成员,以使董事会支持自己的决策。

比如,在一些国际CFO峰会上,那些口才流利的多是外国企业的CFO,而中国的CFO多沉默寡言。无论是语言表达能力还是书面表达能力,这两个方面对于财务总监来说,缺一不可。

九、用人的能力

财务总监作为企业的部门负责人之一,要有效地培养骨干,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每一个人的智慧和才能变成集体的智慧和才能,借助于骨干的力量,带动整个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同时,要适当授权,让下属分管部分工作,让他们“各尽其能、各司其职”,采取有效控制手段,对他们的行为方向和行为效果实行“遥控”,让自己从繁琐的零碎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考虑和做好全局性的战略决策方面的工作。

十、学习能力

当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孤陋寡闻的“账房先生”已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经济环境。企业面对的是一个飞速变化的世界,新事物层出不穷,因此,财务总监要具备学习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增加自身的“含金量”,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为企业贡献自身的价值。

伴随资本的国际流动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财务总监的职能地位以及企业发展战略与财务的有效联结日益受到重视,具备多学科知识背景、具有国际视野、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正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对一个优秀财务总监的基本要求。

相关链接:

财务总监的四大职能

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公司制企业中,财务总监在董事长、总经理的直接领导下,担负着公司财务管理主要负责人的角色。该职位需要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思想品质,并应具有较强的协调企业内外(财务)关系的能力。为此,新时期要当好公司财务总监必须行使好以下几项职能。

1.积极、主动地为公司董事会科学决策和经营班子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咨询参谋意见

无论是公司的经营决策还是投资决策,都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决策支持系统,即会计信息系统。在决策中,对于像机会成本和差别成本等成本概念的应用、量—本—利相互关系的分析、投资回报率与内部收益率等指标的应用,以及现金净流量及其现值的衡量计算,特别对于EVA(经济增加值)理念的引入等,都是财务总监在董事会作出决策前可以提供的专业咨询参谋意见。除此之外,还可提供用于决策的非财务信息,如投资项目对环境保护的影响程度及其产生的为保护环境而发生的有关成本、决策实施后市场占有率的状况以及对其会产生影响的有关因素、决策前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现状及作出决策后的发展趋势、国家有关经济政策的变化走向等。这些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对于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是极其有用的。

在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财务总监可领导财务部门向各级经营班子提供有关资金、成本、利润等方面的信息,发现问题,提出措施,纠正偏差,解决问题。如资金信息,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资金从什么渠道取得;资金结构合理与否;资金的运用与分布状态是否得当;债权债务的额度及期限如何;现金流动的方向、结构和净流量状态怎样;节约资金的有关途径在哪里等。如成本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的要素首先是价格、质量和服务水平等。价格的竞争,说到底就是成本高低的竞争,因此在企业中,固定资产购建的成本、材料采购的成本、产品生产的成本、商品销售的成本和取得资金的成本等,都是财务总监可以提供而最高管理当局应十分关注的信息。

此外,财务总监还要“肯用心思去思考未来”,可在企业战略决策管理、资本经营、新产品的选择与投入以及人力资本的开发与管理等方面发表许多有价值的看法。有作为才能有地位,财务总监在企业中的地位,既取决于领导的重视程度,又要看自身的水平高低。

2.向外融资并做好资金的调度与监控

只要是一个处在成长发展中的企业,资金资源总是短缺的,再说,从良好的财务管理技巧来说,也有向外融资并做好资金的调度与监控的要求。企业经营活动中,资金存量太多不好,反之,资金不足也会影响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作为财务负责人的财务总监,除负有向外融资的责任外,还义不容辞地负有领导财务部门进行科学的资金调度与监控的重任。

对于集团性公司来说,由于集团总部是子公司权益资本的出资人,作为出资人,其基本的权利就是要掌握全集团的资金流动状况,对子公司的资金占用静态与使用动态进行了解(知情权)和必要的调控。我国的许多企业经营不善或经营失败,多数是由于对子公司的资金监控不力所造成的。而加强资金监控,重视对子公司的资金管理,一般都能使企业兴旺发达,长盛不衰。如日本的松下公司、美国的通用公司、德国的西门子公司、我国的海尔集团等,都是资金管理的典范。

实施资金的统一管理与监控,还应注意以下有关问题。

(1)清理多余的银行账户必须彻底,不允许存在账外账户,不留隐患。

(2)资金必须按期、有偿调度使用。

(3)应有科学、如实的资金预算,一切按资金预算办事。

(4)通过各单位资金的流入与流出情况,深入了解和掌握各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否正常、投入产出是否合理、经济效益是否显著、偿债能力是否足够、货币回笼是否正常等。

(5)各子公司的董事会或其委托人要时刻关心本公司资金流量的方向、规模、结构和数量,从中发现与解决问题,以提高本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

3.向与公司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完整、正确、及时的财务信息并经常与他们进行各种方式的沟通、协调

财务总监要和法定代表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一起在财务报告上签字和盖章,向股东等与公司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完整、正确、及时的财务信息,这是财务总监的基本任务之一,同时在信息提供过程中要与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协调处理好关系。

(1)与股东的关系。股东是公司的出资人和所有者,根据这一根本性质,财务总监有责任和义务,真实、完整、正确和及时地向他们(现实的股东和潜在的股东)公开披露公司的财务信息,“不做假账”,原原本本地汇报公司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以使他们作出准确的投资决策。心中时刻想着股东的利益,想着怎样把股东们提供的资本安全地经营好(保值),并使得资本效益最大化(增值),以给股东满意的回报。

(2)与债权人的关系。公司的债权人有各种类型,但其中最主要的是与公司具有借贷关系的金融机构和本公司债券的持有者。根据这一性质,财务总监有责任真实、完整、正确和及时地向他们公开披露公司的财务信息,即公司的长、短期偿债能力,以使他们做出正确的信贷决策。

(3)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这一类关系中有政府财税部门、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和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等。财务总监向财税部门提供经营过程及其结果等财务信息,以便他们检查自己已依法纳税,履行光荣纳税义务的情况;向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等社会中介机构提供公司全面的财务信息,以便他们鉴证公司经营情况与财务状况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致性以及对公司资产价值的正确确认;向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提供财务信息,以便他们站在监管部门的角度和中小股东的立场上对公司的经济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与帮助。

对这些利益相关者,除了为其提供真实、完整、正确、及时的财务信息外,还要通过提供信息的过程,与他们保持各种方式的沟通、联系与协调,取得他们的理解、支持和帮助,这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财务总监必须倾注很大的精力,给予十分的重视。

4.做好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和资本运作工作

(1)建章立制,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以科学、严密的管理制度来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不能设想,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手段,怎能营造管理有序的生产经营环境,怎能确保经营管理的健康发展。对于上市公司,尤其要在遵守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遵守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健康稳定地成长。为此,财务总监首先要有清醒的认识,深谙规范经营是公司得以发展的生命线的真谛。要从公司规范的要求和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制定包括资金管理、投资管理、成本管理、内部控制等在内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来约束企业的各项财务行为。

(2)加强成本管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控制与降低成本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作为财务总监,要督促各成本中心紧紧抓住降低成本这个牛鼻子,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路子,不断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要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与方法,改善配比结构、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能耗、减少各项费用。财务总监对此应提出自己的职业意见,发挥自己积极的作用。

(3)积极为资本运作出谋划策。一是要研究影响资本运作成败的各种因素,防范风险,要计算投资的预期收益水平,预测投资的风险、投资成本、融资条件、投资管理及投资环境等;二是预测最优筹资方案,取得综合筹资效益;三是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资金;四是实行财务分析,考评资本经营绩效。财务管理是搞好资本经营的真正主角,因为规范化的财务管理可使资本经营迈向市场化、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