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关键链项目管理
以色列物理学家、企管大师、哲学家、教育家Eliyahu Goldratt于20世纪70年代末基于优化生产技术提出了约束理论,该理论认为系统的制约因素决定系统的有效产出。1997年,Goldratt将约束理论(TOC)引入项目管理领域,提出了关键链项目管理(CCPM)方法。他把关键链定义为:一系列相互依赖的,决定了项目最短工期的作业序列,其中资源依赖关系和作业间依赖关系在确定关键链时,同等重要。关键链是考虑活动紧前关系约束和资源约束情况下最长的一条路径,决定着项目最终工期,是项目系统的约束,相关资源以及其他活动都要依据关键链来调度。关键链项目管理是约束理论在项目管理领域的应用。它的核心步骤是:第一步是识别系统中的制约因素,即关键链;第二步是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利用好关键链;第三步是所有其他活动服从于第二步中提出的各种措施,即保护关键链;第四步是提升关键链,即通过增加资源等方法来打破冲突以缩短项目时间;第五步是回到第一步,继续寻找约束,持续改善。关键链的正确识别对于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
一种新技术的出现,必然有其发展的思想来源及历史背景。管理科学的发生和发展由来已久,经历了19世纪20年代的泰勒制,20世纪30年代的行为科学学派(代表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40年代的数学管理派(代表生产组织与计划中的数学方法),50~60年代的计算机管理学派,70年代的系统工程学派,80~90年代的信息化和集成化。如今项目管理不仅是管理科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能否进行科学有效的项目管理决定了项目的成败。针对传统项目计划方法(如CPM、PERT、GERT)的不足之处,Goldratt在约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行为学、心理学、系统动力学及统计学等学科知识提出了关键链项目管理(Critical Chain Project Management,CCPM)方法,这是Goldratt在专著《关键链》(Critical Chain)中提出的一种新的方法,它是一种全新的、革命性的思维方式,可以有效地缩短工期,提高项目满足进度与预算约束的能力。近些年来,关键链项目管理理论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运用,被用于波音、朗讯、贝尔等在内的全球著名企业中,甚至美国海军陆战队等军事机构也在积极应用关键链项目管理方法,并取得了非凡成效。
关键链项目管理理论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肯定和高度评价,与传统理论相比,它在许多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其一,该理论考虑了项目资源约束,旨在解决项目路径松弛问题;其二,不仅大大缩短了项目工期,而且强调了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动态管理,有利于整个项目管理流程的持续改进。
关键链项目管理的内容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一是项目关键链的确定;二是活动安全时间的抽取及项目缓冲的确定;三是依据缓冲消耗量对项目进行进度监控。对关键链项目尤其是其缓冲方面进行有效管理是项目成功实施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