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建设总体规划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在过去相当长的期间内,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将按行政建制设立的镇也称为城市,城镇的规划大多套用城市规划编制的模式,同时又遵循主要针对乡村型民居点的《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因此城镇规划如同城镇概念一样亦有城乡二重性。城镇规划的内容在当时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框架下,形成了带有城市规划和乡村规划双重特色的城镇规划模式。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将建制镇划归城市范畴,将城镇作为城市聚落的性质加以规划,而在《村镇规划标准》中将城镇划归农村居民点进行规划,这就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和管理不力。

“小城镇,大战略”。建设城镇、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的国情所做出的英明决策。为了确保城镇的健康发展,2007年10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届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并于2015年4月24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5修正本》,第四条:“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进一步明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原则,同时特别增加了城乡协调和镇乡村庄规划的相关内容,为广大农村地区的规划建设依法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完善城镇化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2013年12月12~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在本次会议上,中央对新型城镇化工作方向和内容做了很大调整,在城镇化的核心目标、主要任务、实现路径、城镇化特色、城镇体系布局、空间规划等多个方面都有很多新的提法。新型城镇化成为未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战略。

新型城镇化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第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新型城镇化则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现在,我国正处在新型城镇化进程迅速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深入系统地结合工作实践,积极开展城镇规划的研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

历史的发展表明,新型城镇化没有统一的模式,许多国家都是依据自己的国情选择了自己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大家庭,由于受历史文化、民情风俗、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速度不同的影响,这就要求在城镇的规划设计中应在一般原理、原则的指导下,努力汲取各地的传统聚落的优秀文化,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探索大力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从实际出发,努力开拓,创造既有地方特色又有时代气息,并可持续发展和风貌独特的城镇,以推动城镇建设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发展新型城镇化是面向21世纪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要建设好城镇,规划是龙头。城镇规划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建筑、技术、艺术、生态、环境和管理等诸多领域,是一个正在发展的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建设管理即是规划编制、设计、审批、建设及经营等管理的统称,是城镇建设全过程顺利实施的有效保证。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要清晰、特色要突出,这就要求规划观念要新、起点要高。

本书是《新型城镇化 规划与设计丛书》中的一分册,书中提出了繁荣新农村,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系统地阐述了城镇与城镇规划、城镇镇域体系规划、城镇建设规划的各项规划的基本原理、原则、依据和内容;针对当前城镇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特辟专章对城镇的城市设计规划、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与发展规划以及城镇特色风貌规划进行探讨,并介绍了城镇建设管理;同时还编入规划案例,便于读者阅读参考。

本书内容丰富、观念新颖,具有通俗易懂和实用性、文化性、可读性强的特点,是一本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新型城镇化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的专业性实用读物,可供从事城镇建设规划设计和管理的建筑师、规划师和管理人员工作中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教学参考,还可作为对从事城镇建设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的教材。

本书在编著中得到很多领导、专家、学者的关心和指导,北方工业大学 陈穗 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张建教授、厦门大学戴志坚教授、福州大学关瑞明教授、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黄洵等同志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资料,特致深深地感谢。

本书在编著中还引用了许多专家、学者的专著、论文和资料;刘静、张志兴、骆毅、黄山、庄耿、柳碧波、王倩等参加资料的整理和编纂工作,借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限于水平,书中不足之处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骆中钊

2016年夏于北京什刹海畔滋善轩乡魂建筑研究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