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
本书将借鉴社会史方法。教化研究是近十几年来教育史研究、思想史研究、社会史研究等领域中出现的新领域,它尽力将注意力从宏大叙事中移开,转为关注社会生活中的日常事件;固然尊重“精英”,但无疑更重视普通百姓,试图从他们身上来看教育观念是怎样从上层逐步下沉而成为他们的思想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从宏大叙事来看,所谓“历史”(教育史、思想史、社会史等),就是某些所谓的“重要”人物的思想及其活动的历史;人们所认为的“历史”,就是他们这些人的“活动”记录,他们就代表了历史。然而,随着重视大众、重视民间的“新史学”理论的兴起,作为历史学的分支学科(当然也是教育学的)的教育史研究也亦应随之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向。当研究者的目光转向处于社会低层的平凡人物身上时,就会发现一些更为生动的、具有连续性的、直到今日仍在起作用的一些东西。
综观现代的教育史研究,在这样的史学转向中似乎显得有些迟疑,主要体现在人们仍习惯于将目光停留在上层、精英,而对下层社会、大众文化关注不够。虽然产生了一些成果,如丁钢教授在中国近世经济生活与宗族教育,黄书光教授在儒学社会教化,杜成宪教授对古代童谣与教育,以及王伦信教授在信息载体的变化对教育的影响等方面都有精当的论述,但从总体来看,史学转向对教育史整个学科尚未产生更为显著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结合本书需要,笔者试图在对研究对象进行总体把握的前提下,也将目光转移到民间,转移到他们的日常生活,探究形成于两宋的理学思想是如何、通过怎样的途径成为元朝的主流意识形态而对他们产生影响,从而变为他们的思想、行动的一部分的。因此,笔者作了两方面的努力:一是尽可能将居于主体地位的儒士的教化观念与实践梳理清楚,二是努力挖掘出对其教化实践的社会效应,弄清社会上的普通民众是怎样接受了儒学观念并改变了自己的精神和行为的。
同时,笔者采用实证性研究等研究方法。实证性研究,是指努力发掘相关文献资料,在占有大量一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元代理学教化的特点,弄清元代理学是怎样对普通民众的思想行为产生影响的,既不空发议论,更不刻意用某种理论范式来建构所谓的历史图景。然而,为避免实证性研究所带来的不足,笔者还采用形式化分析与动态化考察以及个案等方法来作为实证性研究的补充。所谓形式化分析,就是指笔者在对元代理学获得教化主导地位从而成为教化民众的主要内容进行实证性研究的同时,还对元代社会多元文化的特点进行分析,以说明元代理学教化所产生的具体背景;所谓动态性考察,则是指始终把握元代理学是如何获得教化权力的主导地位而对普通民众的日常思想行为产生影响的轨迹进行考察,反映出这段历史的动态感。以上三种研究方法相结合,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力图从理学教化问题入手,反映出中国教育史上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的历史发展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