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根的三个世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关于北京的胡同,有很多优美的故事和文字,笔者以朱光潜先生的《慈慧殿3号》为印象最深。先生对他居住的清末的老院子,用了下面的文字描述:


煤栈,车房,破落户的旗人,北平的本地风光算是应有尽有了……精明强干的车夫演说时事或故事。虽无瓜架豆棚,却是乡村式的太平岁月……二道门四合房子的“大爷”偶尔拿一部宋拓圣教序或是一块端砚来向我换一点烟资,他们的小姐们每年照例到我的园子里来两次,春天来摘一次丁香花,秋天来打一次枣子。百年以上的老树到处都可爱……柏树确实是大,而且一走进隔墙门就是它,它的浓阴布满了一个小院子,还分润到三间厢房。朱光潜:《慈慧殿3号》,载商金林《朱光潜作品新编》,花城出版社2009年版,第1—3页。


朱先生优美的笔触不但概括出四合院美的意蕴,也让人看到北平辉煌繁盛的过去和作为旧日古都在20世纪30年代的破落和衰败。几十年后一个下午,笔者在朋友的引领下,突兀地进入朱光潜先生的故居——现在的慈慧胡同9号。大门的“破烂污秽”与朱先生的描述相似,但替代先生笔下房东看门的捧着长烟杆的老太婆的是门口光膀子的“膀爷”。走进去,没有枣树、丁香,看不出煤栈、车房。如果不注意,甚至发现不了它曾经有两道门,院子里的房子满满扎扎,只要有一点空地都会挤着破旧的玩具、家私、自行车或者三轮车,晾晒着的被褥和不小心会碰到的悬挂在头顶的鸟笼。这般景象,即使朱光潜先生魂游故地,也不会再配上“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朱光潜:《慈慧殿3号》,载商金林《朱光潜作品新编》,花城出版社2009年版,第1—3页。的佳句。胡同依旧幽静,但院落是破败的。外围红色的、典雅的,厚厚的高墙,显示着威严,让人望而生畏,或许可以遮掩些里面的破败。

“大杂院”并不是个生词,朱先生居住的院子在他笔下就已然是个杂院,但杂而有序,未见着乱。作为外地人,第一次觉得自己触摸到了北京人的生活,甚至有点窃喜,在我们奋斗着的这座城市里自我感觉优越的主人,竟然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着,尽管后来还是有些责怪自己的小肚鸡肠。学科背景使然,还是决定研究在如此杂乱、个人空间狭小的环境中普通北京居民的日常生活。本书中,笔者将展现掩饰在宏伟的历史和绚烂的建筑文化下胡同百姓的日常生活。他们生活在北京城的内城,紧靠皇城,毗连皇城根遗址公园,那里的居民算得上是典型的皇城根儿。在历史的变迁中,他们的命运因特殊的居住环境而比一般人更紧密地被各种变迁牵制着。

有学者把社会比喻成一个盛水的容器,文化是水,人就是水中的鱼。徐平:《羌村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在这个社会变迁,文化交融的时代,生活在其中的人或越有希望,或越有可能被排挤到希望的另一头。正像该学者所说的“许多时候,我们只能是急流中的小木屑,身不由己地顺流漂荡”。笔者希望通过本书反映经历过和正在经历急速变迁的胡同居民的生活,如果对变迁无力的接受也算适应的话,那么胡同居民也在努力地适应着。潘光旦先生用儒家的中心思想的“位育”两字翻译英文的“adoption”,即“适应”,意思是指人和自然的相互迁就以达到生活的目的费孝通:《中国社会变迁中的文化结症》,《费孝通文集》(4),群言出版社1998年版,第301页。,胡同居民的生活方式亦是这个特殊的团体对其处境的“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