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心自有光明月:王阳明思想原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思想来源及演进的历程本章以阐述王阳明思想形成之前为主,形成之后的思想只勾勒出轨迹,主要内容留给以后各章讨论。

王阳明,讳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九月丁亥(阴历九月三十日)他出生在余姚“瑞云楼”,初名云。五岁改为今名。

据钱德洪《年谱》记载:王阳明的先世出自晋朝光禄大夫王览的后裔,原本山东琅琊人,到了其曾孙右将军王羲之徙居绍兴,又过了二十三世迪功郎王寿自达溪徙余姚,于是成了今天的余姚人。王寿的五世孙王纲善于观察人,有文武之才。明朝初年,刘基推荐他为兵部郎中,提升广东参议,后死于苗难,其子王彦达缀羊革裹尸归,这就是王阳明的五世祖。御史郭纯上书于朝,在增城立庙奉祀。王彦达号秘湖渔隐,生高祖,名王与准,精通《礼》《易》,著有《易微》数千言。永乐年间,朝廷举遗逸,选中他却不去,号遁石翁。曾祖王世杰,人称槐里子,以明经贡太学,终老于此。祖名王天叙,号竹轩,魏瀚曾为其立传,叙述他环堵萧然,雅歌豪吟,胸次洒落,比喻为陶渊明、林逋。所著有《竹轩稿》《江湖杂稿》行于世,被封翰林院修撰。自曾祖王世杰以后,王氏两代皆赠嘉议大夫、礼部右侍郎,追赠新建伯。父名王华,字听辉,别号实庵,晚称海日翁,曾在龙泉山中读书,又称龙山公。成化十七年(1481)赐进士及第第一人,官至南京吏部尚书,进封新建伯。王华常思念绍兴山水佳丽,又为先世故居,再次从余姚搬迁到绍兴城中光相坊居住。王阳明年轻时曾在绍兴东南二十里外筑阳明洞,学者都称他为阳明先生。钱德洪:《年谱》成化十二年条,《王阳明全集(新编本)》第四册,第1225页。

王阳明的思想来源多样,其前后有所不同,有一个从萌发到成熟的演进过程。关于这一点,他自己、友人、弟子及后学多有论述。这里主要本着当事人记当时事,以及同时代人记同时代事的原则,换言之,根据王阳明自己的论述,附以友人、弟子后学相关言论,阐述一下其思想的来源及演进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