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与甘肃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现代农业发展理论

一 相关概念及内涵

(一)农业现代化

现代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农业现代化是以现代化理论为基础,结合农业的特点而提出的。它是一个综合的、世界范畴的、历史的和发展的概念,作为一个动态的、渐进性的和阶段性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随着人类认识程度的加深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在20世纪中期被提出来之后,便一直为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所关注。不同的研究者从各自的研究视野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对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做出了各种不同的界定,但基本上都是从过程和目标两方面来定义。

“过程论”认为,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蒋伏心(1996)提出,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体系的现代化过程,包括土地制度、产权制度、价格制度等,完善这些制度和创新组合这些要素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顾焕章(1997)、牛若峰(2001)认为,农业现代化是传统农业通过不断应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生产过程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调整农业结构和农业的专业化、社会化分工,以实现农业总要素生产率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业持续发展的过程。杨明(2012)认为,农业现代化是农业部门与其他部门联动的过程,是农业制度现代化的过程,只有实现农业制度的现代化,才能有效配置资源和提高生产效率,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

“目标论”认为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20世纪60年代,我国农业现代化主要被概括为机械化、化肥化、水利化和电气化。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则更多地从科学化和技术化来理解农业现代化,这一阶段侧重于生产力的现代化,关注先进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改革,对农业现代化的理解逐渐从生产力领域扩展到生产关系领域。

无论哪种观点,农业现代化的本质含义是要完成现代技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用现代要素替代传统要素,将农业与现代工业紧密联系和高度融合,引入市场机制并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

(二)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一个新的农业发展阶段(任天志,1996)。原始农业是在原始的自然条件下采用简陋的石器、棍棒等生产工具,从事简单农事活动的农业。传统农业以劳动为主导,劳动生产率低。现代农业则以资本和技术要素为主导,重要特征是劳动生产率高(刘振帮,2006)。学者们从土地、劳动力、资本和科学技术四大农业生产力构成要素的角度出发,将1840年前后英国工业革命完成至今的世界农业发展统称为现代农业,以英国工业革命建立起的市场经济体系作为现代农业起始的里程碑性的标志(陶武先,2004)。

从不同研究视角出发,不同学者对现代农业提出了不同的定义。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农业的内涵也在不断深化。

(1)从发展动态角度看,现代农业是传统农业通过不断应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生产过程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调整农业结构和农业的专业化、社会化分工,以实现农业总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和农业持续发展的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渐进的和阶段性的发展过程,在不同时空条件下,随着人类认识程度加深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顾焕章、王培志,1997)。

(2)从产业构成角度看,现代农业是全方位、全过程的现代化。内容上不局限于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有更宽泛的范畴;流程上涉及生产过程、流通过程、消费过程现代化,还应包含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张仲威,1994;梁荣,2000)。

(3)从产业发展角度看,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市场科学、管理科学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方法组织农业,用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体系服务农业,用科学知识与现代农业技术武装农民,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全面应用,用“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提高农业经营管理的效率和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戴小枫,2002;卢良恕,2004)。

(4)从制度角度看,现代农业发展是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扩张而引发的组织制度、管理制度的变革和创新,因而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最终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制度现代化(张叶,1999)。

(5)从微观层次资源配置角度看,现代农业是体制系统(产权、价格制度等)、生产力系统(装备、科技、管理、人力资本等)和作为保障的农用生产资料工业及流通体系三大系统的有机统一体,现代农业的发展实际上是资源如何有效配置,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蒋伏心,1996)。

目前比较普遍的现代农业概念是指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具体来说,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为支撑,以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为途径,以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三)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1.现代农业是科技支撑性产业

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它纵向贯穿产业链各环节的科技支撑与渗透,横向贯穿投入、生产、产出、消费、经营和质保等各个侧面的科技支撑与渗透。农业生产经营中广泛采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工具和方法,并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造升级。同时农业技术的发展也促使农业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生产方式、营销方式等不断创新,并且不断融入新的科学技术,如基因技术、遥感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使现代农业的水平提高了很多。

2.现代农业是宽领域产业

现代农业突破传统农业生产领域仅局限于以传统种植业、畜牧业等初级农产品生产为主的狭小领域。随着现代科技在诸多领域的突破,现代农业的发展将由动植物向微生物,农田向草地森林,陆地向海洋,初级农产品生产向食品、生物化工、医药、能源等方向不断拓展,传统农业的领域和内涵在拓展,生产链条不断延伸,并与现代工业融为一体,其界限变得模糊,使得农业成为涉及多个领域、多种产品的产业。

3.现代农业是生产要素投入集约型产业

现代农业突破传统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即突破农业投入要素仅来源于农业内部的封闭状况。现代农业普遍采用产业化经营的方式,应用现代科技和装备、适度集中土地和强化组织管理来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集约化地投入要素,改变了农业粗放经营状况,实现了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有效地提高了资源产出率,不仅土地产出率高,水资源和其他资源产出率也很高。

4.现代农业是稀缺资源高效率产业

现代农业特征之一就是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高,因此要求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和生产布局,健全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实现利润最大化。这需要具有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和完善的市场体系,市场机制对农业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农产品商品率一般都在90%以上,有的区域和领域几乎所有农产品全部用于出售,工农业产品市场依赖紧密,农产品市场广阔,交易方式先进,农业内部分工细密,产前、产中及产后一体化协作,投入产出效率高,因而现代农业是以现代发达的市场为基础的开放农业、专业化农业、一体化农业和高效益农业。

5.现代农业是日益依赖人工环境控制的产业

现代农业突破传统农业生产过程完全依赖自然条件约束。通过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及现代工业提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使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得以较大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断增强,农业发展中能够有效实现稀缺资源的节约与高效利用;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使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改善协调发展,因而现代农业是根据资源禀赋条件选择适宜技术的集约化农业、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

二 现代农业基本理论

(一)现代农业代表性理论

1.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论

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z)认为,农业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民的经济行为具有现实经济性,他们对于正常的价格刺激能够做出积极而适当的反应,他们经营的传统农业在资源配置上极有效率,充分发挥了经济潜力。传统社会里的劳动力边际生产率并不等于零。但是传统农业不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必须加以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途径有:建立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价格涨落的作用;由政府或私人承担供应现代化农业所需的设备;进行农业人力资源投资,建立农村人力资源教育制度;农业生产上取消大农场制,采取家庭农场作为基本生产单位;改变缺少所有权的经营管理方式。总之,农业不只是为工业提供原料和劳动力的部门,它本身就是一个生气勃勃的生产部门,农民既不保守,也能积累资金。此后,许多发展学家认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绝对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工业发展就上不去,即使上去了,也会产生严重的内部经济不平衡、普遍贫穷和大量失业存在的局面。他们认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的情况。在决策方面,将重点转移到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不再强调迅速工业化,在发展农业具体途径时,主张小农私有制,采用中性技术,实行绿色革命,发展农村小型工业等,以便就地解决农民的工作和生活问题。

2.约翰·梅勒的资源互补论

约翰·梅勒(John W. Mellor)按照农业技术的性质,把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技术停滞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阶段,或者是低资本技术动态农业发展阶段,正是这个阶段,农业能够在整个发展中发挥关键的作用;第三个阶段是资本密集型技术进步阶段,或叫作高资本动态农业发展阶段。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的主要特点:第一个阶段为传统农业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农业现代化阶段。约翰·梅勒认为,当前大多数低收入国家基本上处于第二个阶段,其资源状况是劳动力充裕和资本稀缺。因此,农业发展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与工业发展相竞争的、具有替代劳动性质的资本投入,而多使用与劳动力相互补充的资本投入。约翰·梅勒论述的互补性资本投入包括的内容很广,不仅有物质要素,还有非物质要素:(1)提供刺激性体制;(2)建立农业研究机构;(3)提供新的物质投入品;(4)建立农业生产服务体制;(5)对教育投资。

3.速—拉模型:诱导型创新与资源替代论

根据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和日本)的历史经验,日本农业发展经济学家速水佑次郎(Hayami Yujiro)和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费农·拉坦(Vernon W. Ruttan)合作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了一个新的农业发展理论,名为诱导型技术创新理论。现代农业的发展依赖农业生产率的持续增长,而生产率的增长又取决于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速水佑次郎和费农·拉坦认为,一个国家选择何种技术进步的道路才能促进农业生产率和农业产出的迅速增长,依该国的资源禀赋状况而定。对一个土地资源丰富而劳动力资源稀缺的国家来说,选择机械技术进步的道路是最有效率的。相反,对一个土地稀缺而劳动力丰富的国家而言,选择生物化学技术进步的道路是最优的。速水佑次郎和费农·拉坦不把农业技术和制度的变化看作科学技术进步和工业增长的产物,而看作对资源禀赋状况和产品需求增长的动态反应。诱导型创新理论假定在农民、公共研究机构和私人农业投入供给商之间存在一种有效的相互影响。怎样引诱科学研究人员从事的研究工作与社会对技术的需求相一致呢?速水佑次郎和费农·拉坦提出的办法是建立一个有效的刺激机制,从物质上和名誉上奖励那些为解决社会重大问题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和管理者。这些社会重大问题一般与社会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相一致。这样,科学家对技术供给就与农民和农业投入供给商对技术的需求大致上保持着动态的平衡。诱导型创新是一个不均衡的动态过程,在发展的动态过程中,不平衡或不均衡的出现是引诱技术变化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制度中几个因素之间的不均衡造成瓶颈,这些瓶颈把科学家、发明者、企业家和公共管理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关于获得更有效的资源配置这些问题的解决上。诱导型创新理论的主要论点是以便宜的要素来代替昂贵的要素,从而实现一系列的要素替代。诱导型创新模型是建立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体制基础上的,即假定要素价格能正确地反映要素供求关系的变化状况。

(二)现代农业发展阶段

对于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学术界从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农业的市场化和社会化程度、农业与农村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及信息化等要素出发,将现代农业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起步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和发达阶段,代表了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由低到高的演变过程。

(1)准备阶段。这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开始有较少现代因素进入农业系统。如农业生产投入物中的化肥投入量已经较高,土地产出水平也已经较高,但其他如机械化操作水平、农业商品率等可能还很低。再如资金投入水平还是传统农业生产状况,农民文化程度和科技及管理水平尚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因此,这一阶段只是为现代农业发展做了一定的基础准备。

(2)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化肥、良种等现代生产要素开始引入农业系统,土地生产率已达到较高水平;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还很低,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不高,自给性生产还占较高的比重;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也不高,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基本上还是基于实践经验的积累。总体上说,这一阶段,农业处于现代化起步状态。

(3)初步实现阶段。这一阶段现代农业已有一定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较快的一个时期,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进一步提高,已经初步具备现代农业的特征。这一阶段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仅表现为现代物质投入已经较高,而且产出水平,特别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快速提高。但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等非经济因素还存在不协调状况。

(4)基本实现阶段。本阶段现代农业特征十分明显,现代农业发展处于快速成长时期,与同时期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已大为缩小。这一阶段,不仅农业生产投入物已经处于较大规模、较高程度,资金对劳动和土地的替代率已达到较高水平,现代农业发展已经逐步适应工业化、商品化和信息化的要求,农业生产组织和农村整体水平与商品化程度、农村工业现代化和农村社会现代化已经处于较为协调的发展过程中。

(5)发达阶段。本阶段是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较高的发展阶段,已经达到了现代农业的较高标准。这一阶段,不仅与历史相比已有质的变化;与同时期中等发达国家相比,其现代农业水平已基本一致;与已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相比虽仍有差距,但这种差距主要是由于非农业系统因素造成,就农业和农村本身而论,这种差距并不明显。这一时期,现代农业水平、农村工业、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知识化建设水平较高,农业生产、农村经济与社会和环境的关系进入了比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阶段,已经全面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三)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日本经济学家早见雄次郎与美国经济学家费农·拉坦,基于资源禀赋和劳动力状况,以人与土地的多少为分类标志,把现代农业分为三种模式(庄甲,2009)。

(1)美国模式——地多人少型。美国是以人少地多与劳动力短缺为典型特征的国家,其主要目标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日本模式——人多地少型。其目标是提高土地产出率,将科技进步放在首要位置,采用改良作物品种等措施提高农产品的单位产量。

(3)欧盟模式——人地适中型。欧盟介于美国与日本之间,土地与劳动力适中,其主要目标是提高劳动或土地的生产率,既重视现代化的农业物质装备,又重视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

在早见雄次郎与费农·拉坦农业阶段划分的基础上,赫修贵(2010)提出了有人微地模式。他认为早见雄次郎和费农·拉坦的划分不全面,还有一种是有人微地模式。以色列模式——有人微地型,在土地与水极度缺乏的条件下,依靠现代科技发展节水农业和高效农业,因此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目前主要有四种模式。

速水佑次郎与费农·拉坦合作提出诱导型技术创新理论,认为现代农业发展依赖于农业生产率持续增长,生产率持续增长又取决于农业技术不断进步。农业技术进步有代替劳动的机械技术进步和代替土地的生物化学技术进步两种形式。速水佑次郎与费农·拉坦认为,为了促进农业生产率与产出的迅速增长,一个国家如何选择技术进步道路主要取决于其资源禀赋状况:土地丰富、劳动力稀缺的国家通常选择机械技术进步道路,劳动力丰富、土地稀缺的国家通常选择生物化学的技术进步道路(高海珠,2007)。美国经济学家费农·拉坦的研究证明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即劳均土地30公顷以上的国家选择机械技术型农业发展模式,劳均土地3—30公顷的国家选择生物技术、机械技术交错型农业发展模式,而劳均土地不足3公顷的国家则以生物技术型农业发展模式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