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前5年,决定你一生的财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4 记账带来的改变

每月月初设定好消费预算,每天记得按时记账,每周末对一周的消费情况做整理,随时提醒自己哪项支出快超出预算了,哪项支出表现良好。

2.4.1 消费方式正在悄然改变着我的生活

因为消费方式改变,我渐渐发现自己的生活有点跟以往不一样了:

(1)一日三餐合理并健康起来。每天早晨按时喝豆浆,吃稀饭,蒸速冻馒头;每天下班去菜市场,选择新鲜的蔬菜回家做沙拉;临睡前泡五谷杂粮,准备第二天的早饭。周末既可以选择外食,犒赏下一周劳累的自己,也可以选择自己做一顿丰盛的午餐,当然,我做得最多的事情是请高手朋友到我家来下厨。

(2)买书的次数少了,但是读书的次数却多了。为了不让自己沉溺于抢书的“罪恶快感”中,我强迫自己沉浸在读书的“幸福快乐”中。还好我是一个热爱读书的孩子,“每周读一本新书”是一个不错的生活计划。既免去了我每日的挥霍时间,玩网页带来的愧疚感,又省下了钱拿来充实银行的存款账户。

(3)看电影的次数明显下降,但看电影的质量却开始回升。很简单,我做了一些功课,把全年将要在国内影院上映的片子整理出来,从上到下做了一次筛选,挑出自己一定会去电影捧场的大片,并在日历上做好标注。有趣的是,当我重新核算这些电影的观影费用时,惊讶地发现,每年真正需要进电影院看的电影也不过只有15场,按照会员折扣价35元一场计算,一年也不过是525元。

(4)不买衣服饰品是一个很艰难的决定。要知道无论是我的单位还是住的地方,都在市中心,任何时候想逛街,出门左转或者右转就是购物中心。尤其是周末朋友聚会吃饭,很容易在酒足饭饱后,在商场里溜达几圈消化肠胃。如果想在衣服食品这部分不超支,就需要有很大的克制力。说实话,我真的做不到像乔夫妻那样,为了攒钱一整年都不买衣服和鞋子。

我问物质欲望一直比我低得多的林妹妹,这该如何是好?林妹妹和我说,她陪我逛了无数次街,常常发现我买一堆的新衣服,但真正穿的却很少,即便我买的时候兴高采烈,但也不过是穿过一两次就搁在一边。

我很诧异地问林妹妹:“很多衣服穿几次就没那么喜欢了,自然就不喜欢再翻出来穿。还有一些衣服买的时候觉得好漂亮,可是回家一看能搭配的衣服太少,就只能压箱底了。”

林妹妹瞥了我一眼说:“不是那些衣服不讨你喜欢了,而是你根本就不会怎样搭配这些衣服。你不是常念叨我有很多衣服穿吗?你实在是太马虎,我只是在衣服上做了一点改变,在搭配上做了一点调整,这样穿出来的感觉就会不一样,其实常穿的衣服就那么几件!”

我开始还不信,但观察了几天后发现,果真如林妹妹所说,她不过是换了一条牛仔裤,或者换了一个内衬,再或者换了一个配饰,这样整套衣服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而我自己呢,还傻乎乎地坚守一套衣服只会穿出一个风格的理论。

从此,我将买衣服的兴趣点转移到搭配衣服这个新领域来,每日缠着林妹妹推荐好的微博达人,推荐好的网站,让我多培养一点搭配感觉。我利用每周大扫除的时间,把家里的衣橱衣物做了一个大整理,虽然是租的房子,衣橱不过两个,但我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也积攒了一大堆的衣服。更可悲的是,一些衣服压根连标签都没有剪去,就这样躺在衣橱里。我把这些衣服做了整理,把一些不可能再穿的衣服打包寄回家,留下的衣物按照季节归类,让那些不见天日的新衣服不再躺在衣橱里,同时也在告诉我,这些衣服都没有穿完,买什么新衣服。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我把这些衣服拍了照片,做成了Word文档,一旦不知道如何搭配时,我就会让林妹妹帮忙搭配。达人在身边,岂能不善用?

(5)学会勇敢地和积点卡说不。曾经我的钱包里有无数的积点卡,我自己都记不清楚这些美丽的小东西是什么时候飞入我的包里,然后一个劲地引诱我去填满上面的小图表。奶茶喝5杯送1杯,咖啡喝9杯送1杯,每次消费50元就可以多一个小星星,诸如此类的引诱方式不胜枚举。刚开始时,我还觉得好划算啊,反正天天都要喝咖啡、奶茶,为何不沾点商家的便宜呢?喝着喝着就发现不对劲了,我有必要每天都喝吗?为了那一小杯的免费咖啡或者奶茶,我前期必须要投入5杯或者9杯的金额。这么一换算,我便意识到自己上当了。

更何况从健康的角度来看,奶茶也好,咖啡也罢,天天喝,除了长肉、花钱之外,看不出有太多的好处。一件怎么看都是弊大于利的事情,自己还乐此不疲,自以为是占了一堆的便宜。

(6)少逛电子商务网站。除了在网络上购买各种书籍之外,衣食住行都会掏现金在实体店购买。网络消费很多时候看不见金钱的流向,往往只有在每年的某宝“晒账单”活动中才会听见“我要剁手”的此起彼伏声。我不希望自己也步入“来年剁手”的节奏,所以还是愿意将钱花在自己看得见的地方,能够随时掌握自己的资金走向。我相信,相较于实体店,网络上会有很多便宜的产品,但一旦网络购物上瘾,就很容易偏离自己最初寻找“便宜差价”的原则,而渐渐步入“反正便宜不如多买”的魔圈,渐渐放大消费欲望,也逐步放开了钱包。

(7)每年的网络消费打折战,不参与。“双11”或者“双12”,或者“黑色星期五”,再或者“圣诞狂欢”之类,我很少会对网络上的折扣心动。所谓的折扣,无非是提价了再降价,了解这个很容易,平日里将亚马逊的购物车放满自己想要买的物品,等到了节假日看价格对比就知道各种猫腻。只是很多朋友在购物狂欢节的时候,眼中只有各种各样的优惠和折扣,而记不得这件物品最初的定价。当然,放逐到现实世界亦如此,早年在南京,每次“大洋百货”一店庆,新街口都要出动大批保安来维持秩序,一堆人抢购的不亦乐乎,可是那些东西真的很便宜吗?自己花了很大体力抢来的东西,真的物有所值吗?

2.4.2 如何用应急资金购买大额物件

制定预算、控制消费、及时记账,是我当时存钱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我也不可能彻底过上“苦行僧”的日子。一年中总归会遇见一两次挪不开脚步的“心爱之物”,也总归会到了购买全年保养品的时刻。放弃心爱之物实在是有违人性,缺失护肤品也实在是对不起皮肤。我不希望自己为了存钱而彻底成为黄脸婆。

所以,我必须寻找一个既不影响计划,也能偶尔满足自己小心情的方式。在这时,应急资金就要上场了。

我在消费预算中,已经忍痛放弃了“短期旅行”和“衣服鞋子”,那么在“卡地亚三色戒”和“护肤品”的问题上就不能再说“放弃”。

护肤品方面解决起来比较容易。毕竟不需要每个月购买,根据自己的习惯会很容易计算出每年的用量,只要不心血来潮,非要换品牌,往往费用还是可以估算的。

但是“三色戒”的问题就不是几千元可以解决的了。

2010年国内专柜的价格是7650元(国内专柜)。早年江角真纪子在日剧《东京国税局》里,曾经为了买一个LV包包,拿着计算器计算以后要有多少天吃不了茶叶蛋。虽然搞笑了一点,但道理却很清楚,买一个大件,就必然要从日后的生活中拿走某些享受,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收支平衡。

2010年年初时我将戒指列入全年的消费预算。其实当时的价格我也可以负担,毕竟自己手头已经有1万多元的存款,就算买了戒指,也不至于立刻成为月光族。但失去“万元户”的头衔,我就需要用随后好几个月的馒头、咸菜生活来恢复元气,补足这笔钱。这么一来会严重影响我的生活质量,甚至会打乱随后的各种存钱计划。所以我决定买戒指前先做一个规划:

暂时不买戒指。如果将7650元的价格平摊到随后的半年时间里,计算出每月必须留存1275元,这样就可以在半年后买戒指。如果平摊到10个月的时间里,计算出每月必须留存765元。

我必须选择是半年后买戒指,还是10个月后买戒指。从难易程度来看,我选择后者。这样一来,应急资金的目的性一旦确定,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大幅度提高。至少我不会认为每个月都有应急资金作后援,日常经费用完了也没有关系。反而因为每月有1000元的应急资金是为了未来买到喜爱之物,而更加珍惜每月1500元的日常开支费用。很怕一不留神多花了钱,就影响了应急资金的积攒。瞧,一点小小的改变,心态就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2.4.3 如何使用偶尔发放的奖金津贴

2010年的时候,我单位的工资还没有出现改革,除了日常的工资外,还时常会有一些小小的红利,比如300~500元的加班费,如果一个月的工作量真的很大,或者周末的加班次数比较频繁,往往也能够拿到1000元左右的补贴。零零散散,全年也能有8000元左右的小红利。

这笔钱该如何使用呢?其实也有讲究。

虽然每个月多出几百元,不痛不痒,稍微改善一下伙食,或者买一点小物件也就没有了。但是稍微留心积攒下来,也会积攒到一笔财富,至少买一个戒指的钱是够了。

对于这些零碎的小红利,我的态度很明确,坚决不花。既然有一笔收入可以去填补我应急资金的空缺,那为何不去努力填补呢。更何况,既然已经做好准备每个月只能花1500元,那么我就必须坚持到底。

由于有小红利的加盟,所以我每年的应急资金就会有额外的8000元左右入账,加上原先每月的1000元,全年总收入就达到了2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