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旧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蜀地奇俗录

一、祈雨、求晴

四川号天府之国,世人多羡慕之,赞词不绝于耳。“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殊不知蜀地众多丘陵山区,却世累春旱秋涝之苦。在漫长的农耕时代,人力无法胜天,只得求助神灵庇佑,故多离奇古怪之俗。

1.“打旱魃”

每年春夏之交,蜀地多旱灾,几达十之八九。

乡人苦久旱无雨,哪里能够“人定胜天”?常戏以“打旱魃”,以期求得天降甘霖。

旱魃者,旱灾之怪也。

《诗·大雅·云汉》说:“旱魃为虐,如惔如焚。”

每当旱灾降临,蜀民不知天文气象,窃以为旱魃作祟,常以村汉扮之,四处轰撵追打。

“旱魃”着怪衣,花花绿绿。满脸涂锅烟墨,状如舞台包拯。到了约定之夜,“旱魃”先行上山,匿于某隐蔽处。

待吃过晚饭,村中青壮男丁,皆踊跃参与。人人手举火把,在族长带领下,口里喊着“打旱魃”(有呼“撵旱魃”者),满山遍野疯狂追撵。

“旱魃”藏得越深,戏演得越真,效果就出奇的好。

人们费尽心思,终于某处捕之,于是乱棍加身,活活将其“打死”,或撵跑为止,也有入戏深时,闹出人命案来。民不告官不究,孤儿寡母全族供养。

男人疯撵于山时,妇人则梳妆打扮,集体跪在龙王庙里,击鼓燃烛焚香,求龙王爷显圣,普降甘露。

稚儿们群聚庙前,奶声奶气唱道:“青龙头,白龙尾,小儿求雨天欢喜。麦子麦子焦黄,起动起动龙王。大小上下,初一下到十八……”

或碰巧落下几滴雨,小儿们便欢天喜地,齐声歌曰:“风来了,雨来了,背时旱魃打死了!谷花姐姐胀奶奶,白米娘娘下崽崽……”

2.“吊擂浆棒”

秋收秋种时节,蜀地多秋雨,故李商隐客蜀时,有句云“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农人苦于秋淋,又无他法排解,多有“吊擂浆棒”之俗,祈求雨过天晴,问之故,多摇头不解。

“擂浆棒”者,石碓窝之舂棒也。

久雨不晴时,农人常将“擂浆棒”擦拭干净,裹以妇人花衣服,高高倒悬于朝门口上,令家中小儿女们不时用竹竿敲打。

小儿女一边戏打,一边歌之曰:“擂浆神,擂浆神,今天吊起明天晴!”

每岁中秋前后,家家户户朝门口上,倒吊一硕大擂浆棒。外地人不明就里,无不掩嘴哂笑,以为怪。

余偶翻闲书,得明人刘侗、于奕正著《帝城景物略》。书中有如下之述:“雨久,以白纸作妇人首,剪红绿纸衣之,以苕菷苗缚小帚,令携之,竿悬檐际,曰‘扫晴娘’。”

蜀人“吊擂浆棒”之俗,与古人吊“扫晴娘”之俗,二者间有何渊源?惜无从考证了。

果如是,“吊擂浆棒”之俗,古矣。

二、花轿挂鸡

旧时四川各地,但凡新娘出嫁,皆坐二人或四人抬花轿。

道旁小儿群聚,往往趋轿而歌:“新姑娘(音孃),嘭嘭当,两碗两碗萝卜汤,喝了生个大胖胖。”以期讨些“喜糖”,香香小嘴巴。

设若轿中新娘,闻歌不给“喜糖”,小儿则怒,立即改唱如下:

“哈婆娘(音孃),嘭嘭当,鸡儿飞光光,轿儿光棒棒!”

外省人碍于蜀音,哪听得懂?即使听清了歌词,也定不明歌词之意。

盖因蜀地风俗,新娘所乘花轿两侧,必挂大红公鸡各一。

小儿所唱者,讥新娘不大方也。活该大公鸡飞跑了,花轿变成了光杆杆。寓生个娇(轿)儿,只有打光棍的分。

这还了得?

设若成年人这般诅咒,则犯了“破喜”大忌。非有深仇大恨者,谁敢为之?!

按下婚庆禁忌不表,单说花轿挂鸡习俗,究竟源于何时?恐谁也说不清了。

时至今日,川中遂宁一带,仍有此风俗遗传。新娘所乘婚车两侧,必各挂一只大红公鸡,旁若无人地招摇过市。

外地人愈发奇怪了,这又是为何呢?

考蜀俗根由,终必有出处。

明末大学者周亮工,素以博学著称于世,所著《书影·岁时记》,有记述云:“正月一日贴画鸡。”今都门剪以插首,中州画以悬堂中。贵人尤好画大鸡,元旦张之。盖北地呼“吉”为“鸡”,俗云“室上大吉也”……

蜀地花轿挂鸡,当源于此。

三、送穷、迎富

1.正月初五“送穷”

宋·陈元靓著《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叙述云:“人日前一日(正月初六),扫聚粪帚,人未行时,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

附录有《送穷鬼词》一阕,谓之京师所流传者也。词曰:“正月月尽夕,芭蕉船一只,灯盏两只,明辉辉更有筵席。奉劝郎君小娘子,饱吃,莫形迹。每年只有今日,愿我做来称意。奉劝郎君小娘子,空去,送穷鬼。空去,送穷鬼。”

旧时四川乡村人家,从旧年的大年三十日,至新年的正月初四间,皆禁忌清扫家里的垃圾。家家户户皆如此,任由渣土遍地,室内室外随意踩踏,谓之“守(聚)财”。

正月初五日大清早,天不见亮。各家各户必齐动手,将户内外所积渣土,用竹筐仔细装好,悄悄送到僻静处,焚香对天遥祝后,挖深坑一一掩埋。

谓之“送穷”。

“送穷”活动秘密,不让外人知晓,唯恐“败”了财路。焚香对天遥祝词,也默想于心,并不说出口。

祝词大意是:今春埋下一筐土,秋后收获万篓金。玉皇送来招财童,从此家业代代兴……

时至今日,四川广大地区,仍保有这一风俗。

2.二月初二“迎富”

国人囿于见识,又不肯下功夫读史,但知世有“送穷”日,却很少有人知晓,四川尚有“迎富”习俗。

北宋诗人魏华父(了翁),蜀邛州蒲江人,知遂宁府时,写有《二月二日遂宁北郭迎富诗》。

诗云:“才过结柳送贫日,又见簪花迎富时。谁为贫驱竟难逐,素为富逼岂容辞。贫如易去人所歌,富若可求我亦为。里俗相传今已久,漫随人意看儿嬉。”

二月初二“迎富”,古已有之。

清代大学者钱大昕,著有《养新录》一书,述“迎富”时言:“此蜀中旧俗,不知今尚行之否?”

考四川广大乡村,自古至今,一直有“迎富”之俗。

据闻,四川遂宁市政府欲将其发扬光大,已着手打造“迎富节”,借以吸引八方游客。

四、乞巧节

七月七夕,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之期。

旧时四川城乡,家有小女儿者,多在七夕之夜里,沐浴后焚香敬献瓜果,向天跪拜织女星,以乞求智巧(希望自己心灵手巧),故名“乞巧节”。

每岁七夕前,用盆钵泡豌豆若干,待发芽至尺余时,再用红线束之,名曰“巧芽”。

七夕夜里,跪拜织女星毕,小女儿便摘“巧芽”尖,投于水中。

灯影里观其形,或针影,或花影,或鱼龙影,惟妙惟肖,变幻万端。

得之者拍手为欢,谓之得“巧”。

又有如笔形者,如刀剑形者,如双斗旗杆者,种种不一。

女儿们各得其乐,互为嬉戏。

若投芽尖于水中,灯火照之,毫无形状品相,则以为“不巧”。

投者必郁郁不乐,或望月垂泪,或闷坐灯下。

女儿们便拢一堆,百般劝慰,直至破啼为笑。

今四川广元市,将之讹为纪念武后,美其名曰“女儿节”。

实不知七夕之“乞巧节”,不同于“女儿节”。即使两节真有关联,也与则天武后无关。

《宛暑杂志》云:“燕都自五月一日至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已出嫁之女亦各归宁,俗呼是日为‘女儿节’。”《帝京景物略》云:“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其女来,亦曰‘女儿节’。”

唯《析津志》一书,言二者似一脉相承。

《析津志》云:“都中人民七夕邀请女流,作巧节会,称‘女孩儿节’,饮宴尽欢,次日馈送还家。”

然通览该书,虽有七夕巧节会,称“女孩儿节”之语,但无与武后有关之述。

据史料记载,汉时,妇人喜置“果子”(小型蜘蛛)于盒,视其织网疏密为巧拙之征……而到了宋元时期,则视水中针影占拙巧。细长则巧,散则拙。

以此推论,汉时已有乞巧风俗。

“乞巧节”或者“女儿节”,形成早于武后时代,是不争的事实。

广元巧借“女儿节”,假武后之名宣传城市,本无可厚非,唯须避牵强附会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