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国家机构
约旦国家机构主要包括国王、议会、内阁和法院。国王拥有最高权力。内阁由大臣会议组成,代理国王行使国家最高行政和管理权力。议会实行两院制,分参、众两院。法院为司法机构,分民事法庭、特别法庭和宗教法庭三类。
一 国王与哈希姆王室
国王是国家元首。根据约旦宪法第三章等有关条款的规定,国王主要拥有以下权力和特权:批准、颁布法律;担任陆海空军总司令;批准宪法修正案;宣战、缔结和约;批准条约、协议;发布命令举行众议院选举;召集国民议会会议,举行就职典礼,推迟国民议会会议,中止国民议会会议;解散国民议会;解散参议院或取消某个参议员的议员资格;任命、罢免首相,接受其辞职;任命大臣,根据首相建议罢免大臣或接受其辞职;任命参议员,从参议员中选择任命参议长,接受参议员的辞职;任命和罢免法官、省长及安曼市长;下令印制钱币;依照特别法律,有权实行大赦或发布减刑令,决定死刑之判决;等等。
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发后,不少约旦人要求提前举行议会选举,并给予新议会更多权力。一小部分人士则主张建立英国式君主立宪制,让国王放弃所有权力,只担任象征性的国家元首。此外,还有要求实行共和制的声音。阿卜杜拉二世国王被迫采取适度让权的改革措施,将政府的提名权力移交给议会。2011年6月,阿卜杜拉二世国王表示,约旦下届议会选举将实行比例代表制,由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的党派负责组建内阁,首相不再由国王提名并任命。这是约旦持续示威游行以来约旦国王做出的最大让步。2013年3月,约旦首次以国王和议会协商方式推选恩苏尔为首相。2014年8月,首相恩苏尔表示,政府将提出两个新的宪法修正案,以推动政治改革和增强民主实践。第一个修正案是赋予国王专享的任命军队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和情报总局(GID)局长的权力,不需要目前实行的首相提名制。依照当前宪法规定,国王需根据内阁的提名任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和情报总局局长。第二个修正案为提高独立的选举委员会(IEC)监察和管理所有全国性选举的地位,包括非议会选举。
国王实行世袭制。宪法规定,王位必须传于阿卜杜拉·本·侯赛因的直系男性子孙。1965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实行长子继承制,但同时也规定,国王也可以选择其兄弟作为继承人。如国王没有男性后裔,则应传位给其最年长的兄弟。2004年阿卜杜拉二世国王罢黜了其弟弟哈姆扎亲王的王储职位。2009年阿卜杜拉二世国王宣布任命其长子侯赛因·本·阿卜杜拉为王储。
自1921年起,约旦总共有四任国王:阿卜杜拉·本·侯赛因(1921年5月至1951年7月);塔拉勒·本·阿卜杜拉(1951年9月至1952年8月);侯赛因·本·塔拉勒(1952年8月至1999年2月);阿卜杜拉·本·侯赛因二世(1999年2月至今)。
王室在约旦国家决策和管理中发挥关键作用,除了国王、王后、王储等王室重要成员外,王室还设有宫廷办公室、王室典礼局及宫廷总管、宫廷大臣等机构和职位。宫廷办公室是国王与中央政府、议会、武装部队和安全部队之间联系的一个必要的政治和行政机构,同时也是联系国王和约旦人民的重要桥梁。宫廷总管直接受国王监督,是国王、中央政府和其他机构之间的联系纽带。宫廷总管与首相在职务上平级,但实质上其权力要高于首相。宫廷总管经常出任首相、议长等重要职务。宫廷办公室下设多个机构,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教育和军事等各种事务,成员包括典礼局局长、国王侍从长、国王各事务(如政治事务、外交、经济、部族与文化、媒体、伊斯兰事务等)顾问、司库等。此外,王室内一般还设有王后办公室、王储办公室。约旦国家安全委员会也属于王室机构。目前约旦王室的主要机构有:宫廷办公室、拉尼娅王后办公室、努尔王太后办公室、王储办公室、穆罕默德·本·塔拉勒亲王办公室、哈桑·本·塔拉勒亲王办公室、萨尔瓦诗·侯赛因公主办公室、费萨尔·本·侯赛因亲王办公室、阿里·本·侯赛因亲王办公室、哈娅公主办公室。各办公室规模不一,王后和王储办公室较大。
约旦王室属于哈希姆家族(the Hashemites),是中东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最为古老、显赫的高贵家族,是伊斯兰教先知和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后裔,有“圣裔”、伊斯兰和中东“第一王室”之称。哈希姆这一称谓来自古代麦加古莱氏部落著名首领哈希姆。哈希姆是部落酋长库拉什的第六代后裔。而库拉什是先知伊斯玛仪的后代,伊斯玛仪又是先知易卜拉欣(又名亚伯拉罕)之子。哈希姆本名阿慕尔,阿慕尔曾在一次百年难遇的大旱之中毅然决定开仓济民,使人们得以躲过这次大劫难,因此部落民众赠予他“哈希姆”这一封号。哈希姆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掰开面饼的人”。公元497年,哈希姆生了个儿子,取名“谢拜”(意为“白发子”)。哈希姆死后,谢拜被过继给哈希姆的长兄穆塔里布抚养,因人们以为他是穆塔里布的奴仆,又有了阿卜杜的名字,遂形成全名:阿卜杜·穆塔里布·本·哈希姆·本·阿卜杜·麦纳夫。544年,阿卜杜·穆塔里布的第十个儿子阿卜杜拉(又名“宰比赫”,意为“刀下子”)出生。570年,阿卜杜拉的妻子阿米娜产下了日后的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本·阿卜杜·穆塔里布·本·哈希姆。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建立,伊斯兰教很快风靡整个中东。穆罕默德使阿拉伯民族“从蒙昧时代跨入了文明时代”,因此他也被全世界的穆斯林尊为先知,他所出身的家族也成了圣族,如今的约旦哈希姆王室正是穆罕默德的嫡系传人。由于穆罕默德没有儿子,哈希姆家族是穆罕默德的女儿法蒂玛与女婿阿里的嫡系后代,阿里也是后来的四大哈里发之一。阿里和法蒂玛有两个儿子:哈桑和侯赛因。大儿子哈桑的直系后代称“谢里夫”,侯赛因的后代称“赛义德”。约旦哈希姆王族来自谢里夫血统。967~1201年,谢里夫家族一直统治着希贾兹(汉志)地区。1201~1925年,一直由哈希姆家族统治麦加圣城。1916年,谢里夫侯赛因·本·阿里领导了反对奥斯曼统治的阿拉伯大起义。二战后,侯赛因的次子阿卜杜拉成为外约旦酋长国的埃米尔。阿卜杜拉为约旦建立了一系列制度框架,制定了约旦第一部宪法,首次举行了议会选举,并通过与英国人谈判最终使约旦获得了完全独立,从而为约旦奠定了现代国家的基础,使其开始从一个部族和游牧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1951年7月,阿卜杜拉被暗杀身亡后,其长子塔拉勒继位。塔拉勒由于身体不好,只在位很短一段时间。1952年8月,塔拉勒被罢黜。1953年5月,塔拉勒的长子侯赛因在年满18岁后正式加冕为国王。1999年2月,侯赛因国王因病去世,由其长子阿卜杜拉继任。
由于“圣族”后裔的特殊背景和身份,如今的约旦哈希姆王国在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仍具有很高地位,这也是约旦在国际舞台上十分活跃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其家族谱系,如今的阿卜杜拉二世国王是穆罕默德的第39代传人,是哈希姆的第42代传人。
二 政府
约旦实行议会内阁制。依照原先的法律规定,国王是国家元首,也是约旦哈希姆王国的行政首脑。宪法第26条规定,行政权赋予国王,国王通过任命首相及内阁大臣来体现行政权威,行使其行政权力。国王先任命首相,再由首相去组织内阁,内阁大臣须由国王任命。然后,首相及其内阁在众议院通过信任投票后正式上任。若未能在众议院通过信任投票,首相及其内阁必须辞职。众议院亦可单独否决某个大臣的任命。内阁组成后须在一个月内向议会提交执政纲领并获得通过才可上任。但是,2011年约旦修宪后,国王权力受到限制,议会和政府权力扩大;首相由议会提名,再由国王任命组阁。
首相与内阁需向国王宣誓后才能就职。誓词是:“我向全能的真主发誓将忠于国王,维护宪法,报效国家,并认真履行赋予我的职责。”
与立法、司法部门相比,行政机构掌握了国家大部分权力。约旦所有内阁事务的行政管理权赋予首相及内阁。内阁设立的部门有:行政发展部,设有国家培训学院;农业部,下设国家农业研究和技术、通信传递中心、农业市场组织、农业信托公司;伊斯兰事务和宗教基金、圣地部,下设天课基金局、宗教基金局;环境部;信息与通信技术部,下设邮政储蓄基金会;文化部;国防部,下设约旦武装部队、皇家地理中心、约旦退伍军人经济社会组织;外交部,下设阿拉伯和中东事务司、美欧事务司、亚非和澳大利亚事务司、国际关系和国际组织司、协议司、领事司、法律事务司、信息新闻和公共关系办公室、国际经济局;教育与科学研究部;能源与矿产部,下设自然资源管理局;财政部,下设安曼证券交易所、预算司、海关司、FTA司、普通供应司、所得税司、约旦投资司、普通营业税司、土地和调查司;卫生部,下设食品与药品局;工业与贸易部,下设约旦投资委员会、工业城市司、约旦出口发展和商业司、标准与度量学院、约旦公务消费者司;信息部,下设约旦通讯社(佩特拉通讯社)、广播与电视司、新闻与出版司;内政部,下设公共安全司、公民身份和护照司、民防局;司法部,设有约旦司法学院;劳工部,下设职业培训司、社会保障司;市政和农村事务部,下设城市和乡村发展银行;计划部,下设统计司;公共建设工程和住房部,下设住房和城市发展司、政府招标司;社会发展部,下设高级发展咨询委员会、社区教育高等委员会、家庭和社会保障司、社区发展司、计划和评估司、公共关系司、行政和财政局、住房事务局、地区社会发展司、全国救援基金会等;旅游与古迹遗产部,下设项目司、旅游景点和公园开发司、旅游研究和投资司、行政发展与培训局、对外关系局;交通部,下设约旦皇家航空公司,汉志铁路、亚喀巴铁路公司,港口局,民航局;水资源与灌溉部,下设约旦河谷管理局、水资源管理局。
此外,内阁还设有下列机构:中央银行、审计局、公务员局、大安曼市、发展与就业基金委员会、最高法官部(内设孤儿基金管理与开发司)、情报总局(设有反腐败局)、约旦合作公司、立法和舆论局、侯赛因体育城(包括支持青年和体育活动全国基金会)、技术与职业培训委员会、高级理事会(如青年高级理事会、信息高级理事会)及其他各种委员会和中心。
内阁组成一般具有非党派属性。自1921年4月11日成立以叙利亚民族主义领袖拉希德·塔利阿为首相的第一届政府至2005年4月,政府频繁更迭,换了86届政府,平均大约一年一换。从1946年5月25日约旦独立至2005年4月,政府更迭68次,频率几乎为世界之最。
截至2014年10月,阿卜杜拉二世任内已更换了13届政府。尤其是2011年后,受地区及国内局势动荡的影响,内阁更迭频繁。政府更迭大致情况如下。
1998年8月10日,侯赛因国王曾任命法伊·塔拉瓦奈组阁。1999年2月阿卜杜拉二世就任国王后,于当年3月4日解散了塔拉瓦奈政府,任命阿卜杜勒·鲁乌夫·拉瓦比德组阁。2000年1月,拉瓦比德内阁改组,更换了24名内阁大臣中的7名。2000年6月18日,拉瓦比德政府被解散。阿卜杜拉二世任命阿里·艾布·拉吉卜成立新内阁。拉吉卜内阁维持了三年多时间,其间政府几次改组。2001年6月,拉吉卜领导的内阁首次进行重大改组,任命了11位新的内阁大臣,拉吉卜首相兼任国防大臣,外交大臣哈提卜和内政大臣哈里法特留任,农业、宗教事务、水利、旅游、体育、卫生等11个大臣的职务全部由新人担任。这次内阁改组旨在继续贯彻阿卜杜拉二世国王制订的政治和经济改革计划,同时努力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2001年10月,拉吉卜再次对内阁进行改组,任命3位新的内阁大臣,取消新闻部和青年体育部,进一步推动社会政治和经济改革。经过这次改组,35岁的巴希尔出任贸易、工业和商业大臣,37岁的阿瓦达拉出任计划大臣,穆赫辛出任劳工大臣。新内阁共由26人组成。拉吉卜继续兼任国防大臣,外交大臣哈提卜、内政大臣哈里法特、财政大臣马尔图等重要大臣留任,被取消的新闻部和青年体育部由新成立的新闻最高委员会和青年体育最高委员会取代。2002年1月,拉吉卜对内阁进行第三次重大改组。新内阁由27人组成。在新内阁中,拉吉卜继续兼任国防大臣,约旦驻美国大使马尔旺·穆沙接替哈提卜出任外交大臣,马贾利接替哈里法特出任内政大臣。新内阁不再设置副首相,但内阁成员增加了外交事务国务大臣、首相府事务大臣等职位。除外交和内政大臣换人外,原国务大臣兼政府发言人卡拉卜等4位大臣离开内阁。2002年9月,拉吉卜第四次对内阁进行改组,并任命6名新大臣。原司法大臣法里斯·纳布勒西被任命为副首相兼司法大臣,重新任命了高教与科研、卫生、农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5个部的大臣,外交、内政和司法等重要部门的人事未作变动。
2003年10月25日,阿卜杜拉二世下令解散拉吉卜内阁,任命费萨尔·法耶兹为新首相。2004年10月24日,法耶兹改组内阁,新内阁由原来的20人增加到27人,其中包括1名女性在内的10人为首次入阁。恢复了文化部,新设立了公共部门发展部,并对原有的一些部门进行了调整。原外交大臣马阿谢尔被任命为副首相、首相府国务大臣。约旦驻埃及大使哈尼·穆尔基被任命为外交大臣。这是法耶兹自担任首相以来首次对内阁成员进行调整,其目的是明确分工、提高办事效率并进一步推行约旦的社会发展改革计划。
2005年4月7日,阿卜杜拉二世国王突然下令解散法耶兹内阁,任命阿德南·巴德兰组阁。新内阁成员由26人组成,巴德兰对外交、财政、内政、司法等13个主要部门的大臣进行了更换,其余部门由上届内阁成员留任。希沙姆·塔勒被任命为副首相兼政治发展和议会事务大臣,法鲁克·格斯拉维被任命为外交大臣。巴德兰表示,新一届政府将继续推动政治、经济改革计划,并加快经济改革和国家建设的步伐,以提高国民的人均收入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宗旨。同时,新一届政府强调,将继续加强与阿拉伯国家全方位的合作,并向巴勒斯坦和伊拉克人民提供帮助和支持。7月3日,巴德兰首相对内阁进行了改组,新任命了8位大臣。新内阁从原来的26人增加到29人,其中财政、文化、司法等8个部门的大臣进行了更换,其余大臣留任。这是他担任首相以来首次对内阁成员进行调整,目的是进一步明确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提高办事效益,推动国家的政治、经济改革计划,并加快经济改革和国家基本建设的步伐。
2005年11月19日安曼发生震惊世界的连环爆炸之后,11月24日,阿卜杜拉二世国王紧急任命国家安全顾问马鲁夫·巴希特为新首相,命令他组建新内阁,拟订反恐综合战略,在意识形态、文化、政治和安全方面多管齐下,向恐怖主义全面开战。
2007年11月20日,约旦举行众议院选举。11月22日,巴希特首相向国王阿卜杜拉二世提交了内阁总辞呈。11月25日,以纳迪尔·扎哈比为首相的约旦新政府向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宣誓就职。新政府包括27名大臣,其中女性4人,有14人曾经担任过大臣职务,其中8人来自上届政府。另外13人是首次担任大臣职务。这是约旦历史上第92届政府,也是阿卜杜拉二世国王自1999年登基以来任命的第8届政府。新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摆脱国家目前面临的经济困难。
2009年11月23日,阿卜杜拉二世国王发布敕令,宣布于次日解散国民议会众议院,提前两年举行大选。这是阿卜杜拉二世自1999年登基以来第二次解散国民议会。12月9日,纳迪尔·扎哈比首相提出辞职,阿卜杜拉二世任命前内阁大臣、约旦迪拜资金总裁萨米尔·里法伊为新首相,授权其组建新一届政府。阿卜杜拉二世表示,希望新一届内阁能够团结一致,以更加自信和透明的方式,坚决果断地解决民众的关切,并要求新政府确保下一轮议会选举在2010年第四季度举行,以“帮助约旦继续民主和政治改革的步伐”。
2011年2月1日,在民众街头抗议下,首相萨米尔·里法伊辞职,阿卜杜拉二世国王批准解散政府,任命马鲁夫·巴希特为新首相并授权其组建新政府。2月9日,巴希特政府组成,3月3日获得议会投票支持。内阁由27名部长组成,其中5名部长来自上届政府,2名女性部长,13人首次出任部长。伊斯兰行动阵线拒绝了加入内阁的邀请。新政府强调,将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创造更多就业,争取提供2.1万个就业机会。同时宣布一系列政治改革计划,包括扩大自由,对选举、政党以及集会等法律进行修订,控制公共开支,打击腐败,防止滥用资金。5月,司法大臣和卫生大臣辞职。7月,7名大臣辞职。7月2日,国王同意内阁调整,以安抚谴责腐败和要求改革的示威者。巴希特首相宣布改组内阁,新任命了11名内阁大臣。在新任命的11名内阁大臣中,副首相陶菲克·赫雷尚兼任议会事务大臣、原公共事务改革大臣兼政治发展大臣职务由两名大臣分任,并新增经济事务国务大臣职位。巴希特上台后推行包括修改宪法、制定选举法和政党法、减免税收及扩大就业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国王阿卜杜拉二世也多次公开表明改革决心,并承诺今后将放弃任命首相的权力,通过民选产生内阁,但并未给出具体时间表。然而,反对派对这一系列改革措施和承诺并不满意,仍不断举行抗议活动,要求巴希特辞职,并进行全面而彻底的政治和经济改革。2011年10月16日,70名众议院议员在一份致国王的请愿书上签字,要求罢免首相,理由是他拖延改革,在给予约旦公民更多的政治发言权问题上犹豫不决。巴希特次日即向国王递交了辞呈。
2011年10月24日,奥恩·哈苏奈被任命为首相,并负责组建内阁。2012年4月26日,奥恩·哈苏奈首相向国王阿卜杜拉二世递交辞呈。阿卜杜拉二世任命前首相法耶兹·塔拉瓦奈为首相并命其组阁。阿卜杜拉二世指出,新政府的首要任务是继续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深化改革,为在2012年底前举行议会选举铺平道路。阿卜杜拉二世国王说,新政府将是一个过渡政府,主要任务是完成和建立确保政治改革和举行议会选举所需要的法律。这些法律主要涉及成立政党、成立宪法法院和举行选举等。他强调立法和行政机关加强合作与协调的重要性,要求加快组成一个独立的委员会,以保证公平和透明的选举。阿卜杜拉二世国王还指出,政府应加强与私营部门的合作,吸引阿拉伯国家和其他国家的直接投资,并将消除贫困作为经济和发展政策的重点。他还强调了反腐败的重要性,指出在约旦没有任何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
2012年10月4日,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下令解散政府和众议院,并提前举行新一届议会选举。10月10日,塔拉瓦奈首相辞职,阿卜杜拉·恩苏尔被任命为新首相。10月11日,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批准首相恩苏尔提交的内阁成员名单,新内阁宣誓就职。本届内阁是现任国王登基以来的第12届政府。新内阁人数由上届的30人削减至20人,外交大臣等16人留任,多位大臣负责事务范围出现调整。在经贸领域,财政大臣、计划与国际合作大臣均留任。本届内阁还取消了妇女事务部。国王督促阿卜杜拉·恩苏尔立即着手筹备议会选举工作,敦促恩苏尔率领前参议院和众议院的成员,在约旦面临的历史性挑战时期,加快国家的民主转型。
2013年1月23日,约旦举行议会选举。议会选举结束后,恩苏尔向阿卜杜拉二世递交辞呈,称继续担任首相恐违反宪法。阿卜杜拉二世当时并未接受恩苏尔的辞呈,表示将同议会磋商后再行决定。2013年3月9日,阿卜杜拉二世发布皇家法令,接受恩苏尔看守政府辞职,同时任命恩苏尔为新一届政府首相并委托其组建新内阁。3月30日,新政府宣誓就职。本届新内阁由19名成员组成,有9名为新内阁成员,其中包括1名女性。除首相恩苏尔继续担任国防大臣外,上届内阁中的外交、工贸、公企发展及劳工等4名大臣继续留任,另外还有5名成员曾在政府中担任大臣职务。本届政府还对部分部委进行整合。恩苏尔承诺,新政府将继续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领域进行改革,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实施问责制,加大打击腐败的力度。政府将继续推进经济和金融界的改革,杜绝各种形式的公款挥霍,控制公共开支,削减预算赤字。
2013年8月21日,恩苏尔对内阁进行调整,新内阁人数由原来的18人增至26人。本次内阁改组有5名大臣出阁,13名大臣继续留任,并新任命13名内阁大臣。在此次内阁改组中,内政、外交、财政等13名大臣留任,其中5名大臣由原来担任的双职调整为单职。出阁的5名大臣包括宗教、能源、教育、卫生环境和文化大臣。新任命13名大臣中的两名女性分别担任文化大臣和交通大臣。新政府主要包括首相兼国防大臣阿卜杜拉·恩苏尔(Abdullah Ensour),高教与科研大臣艾敏·马哈茂德(Amin Mahoud),外交与侨务大臣纳赛尔·朱达(Nasser Judeh),内政大臣侯赛因·马贾利(Hussein Majali),工业、贸易与供给大臣哈提姆·哈拉瓦尼(Hatem Al-Halawani),财政大臣乌梅亚·图甘(Umayya Toukan),公共部门发展大臣哈利法·哈瓦莱德(Khleif Al-Khawaldeh),劳工大臣兼旅游与古迹大臣尼戴勒·卡塔明(Nidal Al Qatamin),计划与国际合作大臣易卜拉欣·赛义夫(Ibrahim Saif),新闻事务大臣穆罕默德·穆曼尼(Mohammad Momani),社会发展大臣瑞姆·艾布·哈桑(Reem Abu Hassan,女),能源与矿产大臣穆罕默德·哈米德(Mohammad Hamed),卫生大臣阿里·赫亚萨特(ali Hiasat),宗教基金与伊斯兰事务大臣哈耶勒·达沃德(Hayel Dawood),文化大臣拉娜·玛姆卡(Lana Mamkegh,女),交通大臣丽娜·莎比卜(Lina Shbeeb,女),通信与信息技术大臣阿扎姆·赛雷德(Azzam Sleit)。
以下是自1977年4月中约建交以来约旦的历任首相:
阿卜杜勒·萨拉姆·马贾利(1997年3月19日~1998年2月17日)
阿卜杜勒·萨拉姆·马贾利(1998年2月17日~8月20日)
法伊·塔拉瓦奈(1998年8月20日~1999年3月4日)
阿卜杜勒·鲁乌夫·拉瓦比德(1999年3月4日~2000年6月18日)
阿里·艾布·拉吉卜(2000年6月19日~2003年10月)
费萨尔·法耶兹(2003年10月25日~2005年4月7日)
阿德南·巴德兰(2005年4月7日~2005年11月)
马鲁夫·巴希特(2005年11月~2007年11月)
纳迪尔·扎哈比(2007年11月~2009年12月)
萨米尔·里法伊(2009年12月~2011年2月)
马鲁夫·巴希特(2011年2月~2011年10月)
奥恩·哈苏奈(2011年10月24日~2012年4月)
法耶兹·塔拉瓦奈(2012年4月~2012年10月)
阿卜杜拉·恩苏尔(2012年10月~2013年1月)
阿卜杜拉·恩苏尔(2013年1月~2013年3月)
阿卜杜拉·恩苏尔(2013年3月~)
三 公务员队伍
约旦公务员分为高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个类别,每级又按照年资、表现等标准划分为不同等级。此外还有合同雇员。2007年工资改革将一级和二级公务员合并,将四级升为三级,三级升为二级。
1998年约旦中央政府部门的公务员人数为8234人。截至2003年9月30日,约旦全国共有公务员137216人,其中高级为94人,占0.07%;一级为985人,占0.7%;二级为61000人,占44.46%;三级为34826人,占25.4%;四级为37615人,占27.41%。2013年各级政府机构及军队人员占总就业人口的26.2%。从教育水平看,绝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从部门人员分布看,教育部门为70179人,占近一半;卫生部门为20695人,居第二位;其他部门雇员约占1/3。
四 省与地方机构
约旦分12个省级行政区,每个省下又有若干次级行政区。各省最高行政长官为省长,由国王通过内政部任命。各省政府在地方上执行内阁的决策。它们可以说是中央政府的延伸,要受内政部监督。与省长由国王任命不同,市长由选举产生(唯一的例外是安曼市,该市市长直接由国王任命)。市长负责城镇的日常事务,对市长工作不满可上诉到市政、农村和环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