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吼不叫:妈妈这样教,孩子一定喜欢(初中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帮孩子构建理解的桥梁

写给妈妈的话:

孩子心中,那座名为“理解他人”的桥梁还没有建好。如果家长能够帮助施工,相信这座桥梁能够建得更稳、更坚实。

生活案例

案例1:

何玉刚上初二时,是班里的尖子生。周末,一位学习中等的同学和她约定,来她家里一起做功课。那天上午,何玉早早地起来,做好准备,在门外等着同学的到来。可是,到了约定时间,同学没有来。何玉又等了很长时间,同学还是没有来,打电话也没人接。她非常生气,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生闷气。

看到女儿不开心,妈妈过来问她出了什么事,何玉就把同学失约的事说了出来,然后抱怨道:“我在家里等她,是帮她复习功课,结果她竟然不守信用,太可气了。”妈妈劝导说:“同学不来又不给你打电话,很有可能是她遇到了紧急事件,赶不及通知你呢!”可看着仍然满脸委屈的女儿,妈妈叹息地摇了摇头,看来该给孩子好好上一课了。

案例2:

刘义是一名初二的学生,在学校里常常与别人打架,成绩也一直是班里的倒数几名。一次,他又在学校里打架,没有办法,班主任把刘义的妈妈找来,告诉她如果刘义再这样下去,学校只有劝退他了。为了能让孩子继续留校读书,妈妈只得天天来学校做刘义的“陪读”。每天,妈妈在班里陪着刘义读书,放学后,她还要忙着回家做饭、做家务。看着妈妈奔波于学校和家里,刘义的心像被针刺了一样,隐隐作痛。

终于,两个星期后,刘义给班主任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诚挚地写道:“张老师,我知道错了,请您不要再让妈妈来学校里‘陪读’了。每天妈妈在家里就有做不完的家务,现在还要来学校里陪我,她实在折腾不起啊!我向您保证,以后一定听话。”老师同意了。

从此以后,刘义真的像是变了一个人,他开始好好学习,而且再也没有打过架。

应对策略

学生们最喜欢的老师,是能够贴心体谅学生的老师。然而,学生们却不知道,老师们最喜欢的学生,也是那些能够理解老师的学生。有位老师曾感慨地说:“工作辛苦一点算不了什么,最令人头疼的是那些孩子们不能理解我们的用心。我们辛苦地上课,严厉要求,那是为了他们好,结果却只能招来学生们的不满和讨厌,唉!”

不仅是老师,很多家长们也有此烦恼。家长对孩子谆谆教导,换来的却是孩子的极不耐烦,嫌弃家长总是婆婆妈妈、喋喋不休。然而,孩子不理解父母、家长或是同学,最大的受害者,还是孩子自己。不理解他人,换来的必然是双方的不和谐,进而影响到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那么,身为家长,如何才能让孩子学会理解他人呢?

1.理解孩子,做好言传身教的工作

无论在哪个孩子心中,家长的位置都是无可替代的。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的学习对象。如果你常常在家里抱怨他人的不是,说东家长,道西家短的,孩子肯定会受到影响,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偏执观念。因此,想教育孩子理解他人,首先家长要做到与邻里和睦,与同事融洽。

另外,家长也要理解孩子,让他们亲身体会到理解的神奇效果。上了初中以后,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可能不怎么听家长的话,尽管有时他们的看法非常幼稚,但却表明了孩子正在慢慢走向成熟。这时,家长需要压制内心的更正欲,试着理解孩子的所作所为,你理解了孩子,孩子才会学着理解你。

2.教给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想一想

孩子们不能去理解别人,是因为他们从未替别人想过。换位思考是理解他人的最佳方法,当一个人用别人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自然会对别人的想法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家长不妨和孩子调换角色,像过家家一样,让孩子来扮演家长或老师,从中学到理解他人的重要性。

李云天是一名初三的学生,平时喜欢唠叨,又有点儿懒惰的坏习惯。看到孩子这样,妈妈决定要改正孩子的这些不良习惯。周末,妈妈对他说:“儿子,你平时总叨叨着父母不会做事,今天咱俩换个身份,让你来管家怎么样?”李云天欣然应允。

角色转变后,妈妈开始学着他的样子,对家里很多没做完的家务唠叨个不停。因此,李云天不得不开始忙着整理家务,有时叫妈妈帮个忙,妈妈却表现出一副不情不愿的模样。

这一天对李云天来说,过得比一个星期都要慢。到了晚上,累了一天的李云天满心敬佩地对妈妈说:“我以前不知道做家务原来这么费事,真是太不懂事了。”此后,李云天不仅变得很勤快,而且再也不唠叨家里人的不是了。

和孩子换个位置,孩子就会产生许多新的认识。这种换位思考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学会理解他人,还可以让孩子对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和认识,大大提升他们看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用生活和学习中的案例感化孩子

家长也好、老师也好,对孩子的关爱都是真心实意的,如果让孩子清楚地认识到这种关爱,孩子一定会体谅家长和老师的良苦用心。例如,妈妈可以常给孩子讲爸爸工作时有多辛苦,爸爸可以给孩子说妈妈持家有多劳累。如果能再配合上老师的案例,那效果就更好了。

当然,在与孩子说这些事情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放低姿态,语言诚恳地和孩子交心般地谈话。如果以一个训斥的态度说教,说自己那么辛苦地工作,孩子还不知道报答等等,势必会起到一个相反的效果,让孩子对家长更加反感。

对于任何人来说,理解都是和人沟通的桥梁。而初中的孩子因为过多地关注自己,很容易忽视他人的感受,进而给人造成一种不可理喻的感觉。但只要家长多下功夫,言传身教,相信孩子一定能够学会体谅他人,成为人见人爱的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