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历史纵横(1)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中国历史上许多豪杰志士在他们自己身处的时代不甘于随波沉浮,他们选择把握命运,坚守道义,践行理想,在追求人生价值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这些豪杰志士在中华民族悠远绵长的历史中书写了许多可歌可泣、可敬可叹的故事,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铭记了我们民族的高贵品格和不朽精神。其中不少历史故事被诗人细细雕琢为优美的诗句,历经千年而被人们吟咏至今。
第一节 “网开一面”的故事
宋诗
春怀示邻里
陈师道
断墙着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
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逐尘沙。
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
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作者介绍
陈师道(1053—1101),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北宋诗人。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陈师道虽然出身于仕宦之家,然而家道到陈师道时已然中落。陈师道在其《先夫人行状》一文中写道:“先君以家赀让群弟蓄孤振穷,欲死恤终。夫人同之,不以累其夫。先君卒贫,不能家,夫人以大家子就下养,人以为忧,夫人安之,不以累其子,年高而家益贫。”[1]因为自家家境贫寒,陈师道只能无奈地与妻女在岳父家度日。
陈师道颇有才华,年轻时师从著名的文学家曾巩。但他因不认同当时王安石所主导的以经义之学取士的科举政策而不去应试。元丰四年,陈师道的老师曾巩曾经举荐陈师道为官,也因陈师道的布衣身份而没有了下文。此外,当时的执政大臣章惇也想举荐陈师道为官,但陈师道拒不接受,只是回答说:“士不传贽为臣,则不见于王公。”[2]
元祐初年,在苏轼、傅尧俞、孙觉等人的举荐下,陈师道担任了徐州教授。苏轼出任杭州太守,会路过当时的南京(今河南商丘),陈师道得知这一消息便离开自己所在郡县前去为苏轼送行。这一举动被人得知后,陈师道被以擅离职守的过失弹劾,幸而不久复职,调颍州教授。
苏轼任颍州太守时,曾表示想要收陈师道为弟子的意愿,陈师道以“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观兖文忠公家六一堂图书》)之句,婉言推辞。他们两人虽没有成为正式的师徒,但陈师道与苏轼始终保持着深厚的情谊和紧密的联系,苏轼也仍然在诗歌创作等方面对陈师道细心指导。绍圣元年,陈师道被定为苏轼余党而罢职,后又历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等职。
陈师道后虽步入仕途,然而终其一生贫寒之家境并未改变,但陈师道始终安贫乐道,潜心诗艺。由于他常常闭门苦吟,故而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的文学成就主要在诗歌创作方面,他的诗歌创作受黄庭坚的影响很大,据称他读过黄庭坚的诗后,爱不释手,把自己过去的诗稿尽数烧毁,潜心向黄庭坚学习。后来江西诗派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列为“三宗”。
诗歌赏析
《春怀示邻里》一诗主要表现了陈师道安贫乐道的闲居心境,也流露出他对世路艰辛的愤慨。
本诗首联“断墙着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中的春雨、蜗牛、飞燕,点题中“春”字。以“断”“老”二字在整体上勾勒出了居处的破旧简陋,是准确凝练之笔。随后,诗人在整体印象之中进行局部特写,通过描写春雨淋湿之后蜗牛在破墙上随意爬行,留下如篆文般的黏液行迹,以及老屋冷清无人居住,任凭燕子飞来做巢的细节,进一步突出了居处的破陋。这两句虽在字面上看是写生活物质条件之艰难,但细细品味,则可以体会到身处其中的诗人生活态度的坦然,甚至从中可以体味到生活的闲趣。诗人所居之处是他自己的家,并不是僧舍寺庙,本应用“无人”二字,然而诗人却代之以“无僧”,是把自己比作一个游方在外的和尚,在自嘲中表现了生活的清贫,以及诗人虽然身处清贫但依旧淡然洒脱的生活态度,为下文张本。
颔联“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逐尘沙”,诗人写自己也想外出寻找欢声笑语,无奈又感到归来之后,鬓角上更会染上沙尘。体会这两句诗,不难体会诗人的言外之意:“出门追语笑”暗指在污浊的现实官场中曲意逢迎,而志向高洁、傲然正直的诗人即使身居贫困之境也耻于使自己的精神品格受到那些世俗“尘沙”的污染。诗人实际上通过这两句诗表明了自己坚贞不移的节操,安贫乐道的精神追求。
颈联“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照应首联,将笔触又移回对屋子之破旧的描写上。然而,此中又有了新的内容和意味。屋角蒙上的蜘蛛网“网开三面”,使陷入绝境的昆虫仍有一面可以逃脱。蜂巢在雷声中震动,但那些蜂儿也仍然有秩序地排练队形,就像排衙一般。诗人将自然与人事对比,实则是以自然的有情反衬人世之中的党祸牵连,以及政敌四面张网、罗织构陷的穷凶极恶。将蜜蜂在惊雷之下依然能从容走动与自己面对现实打击时常有途穷之感对比,表现正直之士对世事艰难的感叹。诗人语意曲折,包蕴深沉,耐人寻味。
尾联“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写虽然邻家几次以春事相邀,都因未能赴约而失去机会,呼应了题中“示邻里”。“容有”意为“岂容复有”,即不会再有。如今春天过去,已不会再有可供欣赏的鲜花了,充满了遗憾,而这感伤的对象,并不仅仅是凋零的春花,更是诗人对自己生命的缅怀。方回在《瀛奎律髓汇评》中评价此诗:“淡中藏美丽,虚处着工夫,力能排天斡地。”[3]
“网开一面”的故事
“网开一面”是指把捕禽的网撤去三面,只留一面,使得动物有逃生的出口,以此喻采取宽大仁善的态度,给人一条出路。这个典故源自以下这一段传说。
《史记·殷本纪》中记载,夏朝经历十几代君王后,天子之位传到了桀,而桀是一个荒淫无道的昏君,人们对其极为怨恨,但迫于桀的淫威而敢怒不敢言。商部族的首领汤看到这种情形,便争取民心、推翻夏桀的残暴统治,以解救天下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一天,汤在散步时看到一个人在野外张网捕鸟,并在口中连续不断地叨念着:“无论从哪里来的鸟都能进入我的网里。”汤对那四面张网捕鸟期望能够将鸟一网打尽的人说:“你实在太残忍了,鸟儿恐怕要被你捕光了。”说罢,便上前撤掉其中的三面,并祷告说:“鸟儿啊,你们愿左飞就往左飞,愿右飞就往右飞,实在不想活了,就进入网里来吧!”
各地人民听说此事,纷纷议论道:“商部落的首领汤对飞鸟尚且如此仁慈,对人民一定会更加仁爱,他若能够取代桀,一定会成为一位好君主。”不久,当时四十多个部族先后拥戴汤作为盟主,共举义旗推翻了桀的残暴统治,开创了商这一崭新的时代。汤也成为明君的理想化代表,成为后世仰慕的对象。
第二节 “采薇首阳”的故事
宋诗
南安军
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初名云孙,字天祥,宋末政治家、文学家,江西庐陵人。
文天祥十九岁时在庐陵乡校考试中获第一名,被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二十岁考取进士第一,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封信国公。
德祐元年,文天祥得知元兵大举南下,便在赣州组织义军勤王,护卫临安。次年文天祥请命代表南宋朝廷出使元营与元军议和,与元丞相伯颜在皋亭山针锋相对地进行争辩,遭到扣留。后来,文天祥在镇江伺机逃脱,流亡到通州,又从海路南下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人坚持抗元。祥兴元年,文天祥于五坡岭兵败被俘,被押送到大都关押了四年。在狱中,文天祥屡次被劝降,终因宁死不降,于1283年1月在柴市慷慨就义,时年四十七岁。后世将文天祥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文天祥在文学创作方面以诗为多,除《指南录》《指南后录》和《吟啸集》外,还有《集杜诗》两百首和少量的词。
文天祥的诗歌创作主要分为两个时期:前期的诗歌风格以清新明快、豪放激昂为主,具有鲜明的战斗精神;后期的诗歌多创作于南宋军事屡遭挫败,王朝倾覆难以挽回之时,多具沉痛悲壮的特点。
诗歌赏析
《南安军》一诗是文天祥五律作品中比较著名的一首。祥兴二年,南宋的最后一个重要军事据点厓山被元军攻陷,宋军全军覆灭,左丞相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宣告了享国三百一十九年的宋朝灭亡。当时的文天祥已被俘一年,正被押往北方。五月四日出大庾岭经过南安军时写下此诗。
这首诗的首联“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总写了诗人此行的境况。“梅花南北路”,一方面写出诗人此行是由南向北被押而行,另一方面又流露出天南地北江山易主的沧桑之感。五月本没有梅花,可见此处梅花并不是实景,那么诗人为什么开篇就写梅呢?因大庾岭又名梅岭,诗人由岭之名联想到梅花,顺理成章。更为重要的是,梅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在逆境困厄之时保持高洁品质的文化意象,诗人以梅花开篇,表现了在神州陆沉之时自己心中的坚韧刚强。“风雨湿征衣”,表面上实写路途之中冒雨前行的艰辛与狼狈,其实,所谓“风雨”也是暗指时局的困厄,天下的倾覆。这场“风雨”与诗人的点点英雄泪既打湿了诗人的征衣,更打湿了诗人的心。
颔联“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表现行程的孤单寂寞。文天祥当时是作为囚徒被押解的,必有看守的兵丁,可以说是欲孤单而不可得的。在这句诗中诗人“同谁出”之问,并不是说无人同出,而是说自己身系拘囚,以这样的方式经过家乡,实是不堪。这正是对此刻自身处境感到深深的悲凉。这两句中重复使用“出”“归”二字,是犯险的用法。然而也正因为这两字的运用,使得诗句铿锵有力,直白矫健,写悲苦而无卑格。
颈联“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承接颔联悲愤的情感,上句化用杜甫《春望》的名句“国破山河在”,加上“千古”二字,突显出诗人对于宋王朝的满腔赤诚以及对于神州光复的强烈期待。下句“一时”二字与上句“千古”形成对照,强调此时元人占据华夏只是历史偶然而短暂的片段,是终究不会长久的,这体现了诗人在逆境中不变的坚贞气节与顽强自信,与之前的梅花意象相照应。
尾联“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借用伯夷、叔齐坚持节操不食周粟的典故,有力地表明了自己矢志殉国的决绝态度。“饿死真吾事”语言直白却有千钧之力。这力量来源于民族大义,更来源于以伯夷、叔齐为代表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这是一种文化自信的力量。后来,文天祥以实际的行动兑现了以身殉国的诺言,更令此诗感人肺腑。
“采薇首阳”的故事
孤竹国是三千年前在今河北省东北部一带建国的历史悠久且文化发达的小国。伯夷和叔齐是古代孤竹国的王子。
当时,孤竹国国君墨胎氏生了三个王子,长子名允字公信,后来谥号为伯夷。幼子名致(商代金文作智),字公远,后来谥号为叔齐。
国君生前有意立幼子叔齐为嗣子,继承王位,然而并没有付诸行动。国君死后按照嫡长子继承的传统,长子伯夷应该即位。然而秉性高洁的伯夷认为这样做有违父亲在世时的心愿,于是主动放弃王位逃到国外。国人和大臣遂又推举先王生前属意的弟弟叔齐作国君,而叔齐却认为国君当初没有指定自己继位,如果继承王位会有负于哥哥,也拒绝了王位逃往国外,并和哥哥伯夷一起过着隐居的生活。后来孤竹国国人只能立中子为王。朱熹在《论语集注》中点评道:“盖伯夷以父命为尊,叔齐以天伦为重。其逊国也,皆求所以合乎天理之正,而即乎人心之安。”
当时商纣王非常残暴,为了躲避暴政,伯夷、叔齐在北海之滨和东夷人一起生活。后来听说西方有周文王兴起并且大兴仁义,赡养老人,于是伯夷、叔齐便打算一同归附到周。
伯夷、叔齐在去往周的路上正遇到周武王用车拉着周文王的木主,带领大军讨伐无道的商纣王。伯夷、叔齐见到武王后叩马而谏,说:“父亲死了还没有安葬,就兴兵动武,这能算作孝吗?商纣王无道,但终究是君主,以臣子身份来讨伐君主这能算作仁吗?”武王的左右卫兵听到伯夷、叔齐如此忤逆周武王,便拔出刀剑来想要杀了他们。此时,在一旁的姜子牙连忙劝解说:“这是讲仁义的人呀,不要杀害他们。”便把伯夷、叔齐两人放走了。
后来周武王与商纣王大战于牧野,史书记载当时的战斗非常惨烈,血流成河,甚至盾都漂浮了起来。最终,武王消灭了纣王,建立了周朝。这虽然是消灭暴政、解救苍生的正义之举,然而伯夷、叔齐认为这终究是以下犯上,杀伐过度的做法,有违君子之道,于是发誓不再吃周朝的粮食,一同到首阳山上采食野生的薇菜(也叫“野豌豆”)。采薇时,他们还唱着歌:“上那个西山哪,采这里的薇菜。用那强暴的手段来改变强暴的局面,我真不理解这样做算是对吗?先帝神农啊,虞夏啊!这样的盛世,恐怕不会有了。我们上哪里去呢,真可叹啊!我的生命就要结束了。”最终两人饿死在首阳山上。
伯夷、叔齐让国和以身殉仁义之道的做法受到了孔子“求仁而得仁,又何怨”的高度评价,从此成为志士仁人的典范而流芳于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