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你必须知道的攻心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人无我有 人有我新 人新我变——80后身价攻心术(2)

名人效应——想要“生利”,先要“借名”

形象设计师英格丽·张说:“成长于有宽松、经济保障的家庭的孩子,会对生活中一切都容易满足。他们易于按社会的标准行事,会表现得自信,有安全感、善良、大方、宽容、开通、缺乏野心,因而易于与人合作。他们看待世界人生的眼光与其他的孩子不同。”

这是一种什么心态呢?我们说它是趋炎附势也好,崇尚高贵也罢,事实上,名门就是会得到他人的尊敬和优待。人们对个人背景(包括家世背景、血缘关系、籍贯、出生地、求学经历、师承、工作资历等)的重视,古今中外,都是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一个奇特的现象。对那些有着显赫家世背景和工作资历的人,人们总是给予更多的重视,会有更多的尊敬、信任和机会。

在商场上,名人效应法是用于直接促销的常见形式。有时,巧妙地利用关联的著名人物和组织的影响,可以为企业打造出一条捷径。

在中美洲的一个小国,有一位书商,他手里的书老是卖不出去,于是就有人给他出主意,让他找人“忽悠”。但是“忽悠”也要讲究方法的,一定要请名人来,在那个地方总统就是最好的名人。给他出主意的人说只要把书寄给总统,无论他说什么,这书就一定好卖了。书商一听十分高兴。

于是,这位书商就把书寄给了总统,同时还寄去了一封信,信里写道:“我手里的书实在是太难卖了,您一定得给我说点儿好话。”总统看完书后觉得还不错,同时觉得此人写的信也有道理,于是就在书上写上“这本书不错”的字,并且把书又给书商寄了回去。

书商拿到总统寄回来的信如获至宝,于是就把书挂在了店里最明显的地方,并且对每一位来书店的人介绍这本总统给出好评的书,果然,这本书成了畅销书。

有了这一次的经验以后,书商不久又把第二本书寄给了总统。总统已经听说上次寄书后书商借他的光把书大卖,于是这次就在寄来的书上写上“这本书实在不怎么样”的字后给书商又寄了回去。

但是书商拿到书后又如获至宝,并且对来书店的每一位客人介绍说——“这是一本把总统气得发抖的书”,大家出于好奇,致使这本书也十分畅销,而且这本书比第一本书还要畅销。

这个消息又传到了总统的耳朵里,没过多久他又收到了书商寄来的第三本书,但是这次总统没有给书进行任何的评价,把书原封不动地给书商寄了回去。这次书商找的借口是“总统没有看明白,这是一本连总统都看不懂的书”,此又一次大卖,而且比前两本的销路还要好。

帆船出海,风筝上天,无不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人的成功,需要借力。想要“生利”,你也可以“借名”。只要你懂得如何借,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取得成功。

【人有我新——小举止展现大身价,“众星捧月”不再是奢望】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何等的气势与风度!中国古代文坛巨匠苏轼评论周瑜如是说。一句诗词,竟让后人永远地记住了两个英俊潇洒的人!

无论是仕途失意的苏轼,还是官场得意的周瑜,无论他们的生活方式多么不同:可以阔达,可以高尚,可以寄情山水,可以随遇而安,千人万面,不可统一要求。但有一点,他们是相同的,那就是举手投足间的优雅。

说到从举止看身价,人们眼前便会出现一位举止典雅的淑女,或是一位风度翩翩的绅士……他们的一举一动,高贵的神韵倾泻而出。

良好的礼仪风范不仅可以表达对交往对象的尊重,同时也能反映出自身的良好修养,体现一个人的“身价”。

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不甚相同,对生活的态度大相径庭。但只要时刻留心举止,总不会有什么差错。

只需使用以下的小心计,“众星捧月”将不再只是奢望。

1.“玩转笑脸”——微笑是最好的礼物>>>

你想给身边的人一个热心诚恳、活泼开朗的美好印象吗?你想在朋友中变得与众不同吗?

那么,扬起一张可爱的笑脸吧!无论你此时此刻的心情究竟如何,微笑永远是最佳表情。

微笑,是一捧阳光,可以洒在每个人的心底。它没有国界、没有宗教、不分种族。它是一句世界语,人人会之、用之。它是人类最最基本的动作。像一杯咖啡,它让我们在严严冬日里取暖;像一片薄荷,让我们在烈烈夏日里感受清凉。就像某位哲人说的:“只用微笑说话的人,才能担当重任”。

当我们与不熟悉的人第一次见面时,我们首先会关注的是他(她)脸上的表情。不难想象,如果那个人脸上盘旋着浓浓阴云,你的心情会如何?你对那个人的印象又是如何?反过来想,如果你想给身边的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你的选择是什么?

保持微笑。

你是否会在一段时间里突然变得心烦意乱?是否经常因为鸡毛蒜皮的事而和身边的人吵得不可开交?是否会因一点利益而斤斤计较?如果答案是“是”,那么你一定忘记了微笑。

微笑,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孕育着一种神奇的吸引力。再没有什么比保持微笑更具魅力了,它让你身边的人忍不住想要接近你。

美国密西根大学心理教授詹姆士对人的微笑注解道:“面带微笑的人,通常在处理事务,教导学生或销售行为方面,都显得更有效率,也更能培育快乐的孩子。笑容比皱眉头所传达的信息要多得多。”

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说:“微笑是一种神奇的电波,它会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同意你。”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上,一个平日里对卡耐基很有意见的商人在背地里大肆抨击卡耐基,当卡耐基在人群中听到他高谈阔论的时候,并没有愤怒,而是一直安详地站着,脸上挂着微笑。等到那个人发现卡耐基就在他旁边的时候,感到十分尴尬,想要从人群中穿出去。而卡耐基却微笑着走到他面前,亲切地与他握手。后来,他们成为了挚友。这便是微笑的力量。

一个友好、真挚、楚楚动人的微笑,不仅能表明我喜欢你,而且也预示着“我想,你也一定会喜欢我”。为此,善于交际的人在人际交往中的第一个行动就是微笑。

为什么不在要去上班的时候,对大楼的电梯管理员微笑着道一声“早安”?为什么不用微笑跟大楼门口的警卫打招呼?为什么不对地铁的检票小姐报以微笑?为什么不在到达公司时,对那些以前从没见过自己微笑的人微笑?

一张笑脸是最好的礼物,它价值连城,却不花费一分钱。它使赠送的人心情愉悦,同时使收受的人变得富有。微笑是无声的心灵问候,微笑是彼此的真诚默契。

播种就会有收获。播种微笑将收获什么呢?我深信,当你微笑面对生活的时候,会发现生活也会向你微笑。当每个人都可以“玩转笑脸”,你会发现,生活,就是美丽的享受!

2.倒屣相迎——有什么样的寒暄,就有什么样的身价>>>

东汉时期有一个“倒屣相迎”的故事,说的是东汉时期的大学问家蔡邕。蔡邕是蔡文姬的父亲,文史、辞赋、音乐、天文无不精通,官任皇室右中郎将,人称“人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座”。但他从不摆架子,从不傲慢,很善于和人交往,好朋友很多。有一次,他的好友王粲来拜访,正逢蔡邕睡午觉。家人告诉他王粲来到门外,蔡邕听到后,迅速起身跳下床,急急忙忙穿上鞋子就往门外跑,由于太慌忙,把右脚的鞋子穿到了左脚上,把左脚的鞋子穿到了右脚上,而且两只鞋都倒穿着。当王粲看到蔡先生是这么个模样,便抿着嘴笑起来。由此便有了“倒屣相迎”之说,借以比喻对朋友的热情与诚意。

以热情有礼的态度迎接客人或是远道而来的朋友、上司,会让他们有“宾至如归”之感。

平时上下班的时候,我们总是会遇到一些或熟悉或面生的领导,遇到在一个院子或一个大楼上班的同事,如果仅是擦肩而过,点头致意便可以,但是如果身处一个电梯,便避免不了地要微笑和寒暄。

寒暄,亦做“暄寒”、“暄凉”,指见面的问候起居寒暖的客套话。寒暄,是在与他人相遇、交往、沟通等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语言形式,是相互问候的一种礼节语言形式,是人们生活必备的能力。小区里,大嫂大娘们见面可以家长里短;生活中,哥们义气可以表现为抱着脖子搂着腰。

寒暄通常作为交谈的“开场白”来使用。在谈话进入主题之前一般应适度寒暄,碰上熟人,也应当跟他寒暄一两句。若视而不见,不置一词,难免显得自己妄自尊大。

《司马迁》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司马迁拿吴福当人,吴福也很尊敬司马迁。在宫中只有司马迁跟吴福见面时很认真地寒暄,吴福就觉得司马迁是个正直的人。后来,汉武帝要杀司马迁、诛灭司马氏时,是吴福救了他,司马迁才逃过一死。”

为什么司马迁要和吴福“寒暄”呢?文中说得明白:因为“司马迁拿吴福当人”。那么,为什么拿人当人就需要与之“寒暄”呢?

因为寒暄尊重了人的基本要求——“尊重他人的存在”。

寒暄常用于相识、相知之人,但并不是说不相识的人之间就不能用。如果在被介绍给他人之后,跟对方寒暄几句,可以表现出殷切、乐于与对方交往的情绪。反之,如果在本该与对方寒暄几句的时刻,却一言不发,则是极其无礼的。对方如果与你寒暄,而你只向他点点头,或是只握一下手,通常会被理解为不想与之深谈,不愿与之结交。寒暄的用途很广,它可以让人们在人际交往中打破僵局,缩短人际距离,向交谈对象表示自己的诚意与亲近,或是借以向对方表示乐于与他结交之意。因此,如果在与他人见面之时,想给对方留下亲切热情、开朗善谈的印象,正确地使用寒暄语,是你最好的选择。

寒暄的形式多种多样,以下列举几种。

招呼型:

这不同于一般人打的招呼,而是将一日未见如隔三秋式的情感注入其中,如“好久没见了,你近来怎样?”、“多日不见,可把我想坏了!”,等等。交谈者可根据不同的场合、环境、对象进行不同的问候。

问候型:

多日未见相互问候时,你既可问候友人的身体健康、处境、前途等,也可问候其家人的状况以示关怀。西方人爱说:“嗨!”中国人则爱说:“你气色不错”、“去哪儿”、“忙什么”、“身体怎么样”、“在忙什么呢”等这些貌似提问的话语,这并不能表明自己真想知道对方的起居行止,只是表达说话人的一种友好态度,听话人则把它当成交谈的起始语予以回答,或把它当做招呼语不说细作答,只不过是一种交际的媒介。如果用得好,这种方式能密切关系,增进友谊。

关切型:

也称为“关怀型”寒暄。如询问对方本人、子女、家庭、事业的进取、成败等以示对对方的关心。例如,“最近身体好吗?”、“来这里多长时间了,一切还习惯吗?”、“最近工作进展如何,还顺利吗?”、“生意好吗?”……

触景生情型:

触景生情型是针对具体的交谈场景临时产生的问候语,比如对方刚做完什么事、正在做什么事以及将做什么事,都可以作为寒暄的话题。如早晨在家门或路上问:“早晨好,上班吗?”在食堂里问:“吃过了吗?”在图书馆或教室里问:“这么用功,还在读书啊?”这种寒暄,随口而来,自然得体。

夸赞型:

心理学家根据人的天性曾作过如下论断:能够使人们在平和的精神状态中度过幸福人生的最简单法则,就是给人以赞美。作为社会成员,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肯定和承认,需要别人的诚意和赞美。比如,你的同事新穿一件连衣裙,你可以用赞美的语言说:“小张,你穿上这件连衣裙更加漂亮了!”小张会很高兴。老李今早刮了胡子,你可以说:“老李越来越年轻了。”老李也会很高兴。

当然,以上所提到的寒暄类型,只是适用于原本相识相知的双方。初次见面的寒暄也分几种类型。

言他型:

这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寒暄方式。特别是陌生人之间见面,一时难以找到话题时,就会说类似于“今天天气真好”之类的话,以打破尴尬的场面。言他型是初次见面较好的寒暄形式。

攀认型:

在人际交往中,只要彼此留意,就不难发现双方有着这样那样的“亲”、“友”关系,如“同乡”、“同事”、“同学”甚至远亲等沾亲带故的关系。在初次见面时,寒暄攀认某种关系,让彼此一见如故,是建立交往、发展友谊的契机。三国时,鲁肃见诸葛亮的第一句话是:“我,子瑜(子瑜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谨)友也。”这短短一句话,就奠定了鲁肃与诸葛亮之间的情谊。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攀认型的事例比比皆是,如“我出生在武汉,跟您这位武汉人可算得上同乡啦!”、“您是研究药物的,我爱人在制药厂工作,咱们可算是近亲啊!”、“噢,您是北大毕业的,说起来咱们还是校友呢?”这些事例说明,在交际过程中,要善于寻找契机,发掘双方的共同点。从感情上靠拢对方,是十分重要的。

敬慕型:

这是对初次见面者尊重、仰慕、热情有礼的表现,如“久仰大名!”、“您的气质真好!”要想随便一些,也可以说:“早听说过您的大名”、“某某某人经常跟我谈起您”,或是“我早就拜读过您的大作,获益匪浅!”、“我听过您作的报告”,等等。

跟初次见面的人寒暄,最标准的说法是:“你好”、“很高兴能认识您”、“见到您非常荣幸”。若要用比较文雅一些的话,可以说:“久仰”,或者说:“幸会”。

我们所提倡的寒暄要求以“谦语”当先。寒暄语应带有友好之意,敬重之心。既不容许敷衍了事般地打哈哈,也不可用以戏弄对方。牵涉到个人私生活、个人禁忌等方面的话语,最好别拿出来“献丑”。熟人之间的寒暄尽可随意一些,但绝不能涉及人事、涉及他人隐私、涉及收入状况。为了避免误解,统一而规范地以“您好”、“忙吗”为问候语,是最保险的。选择和谐的、与自身价值融洽的语言是非常必要的。

寒暄语不一定具有实质性内容,可长可短,需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却不能不具备简洁、友好与尊重的特征。寒暄语应当删繁就简,不要过于程式化,像写八股文。例如,两人初次见面,一个说:“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三生有幸。”另一个则道:“岂敢,岂敢!”搞得像演出古装戏一样,就是画蛇添足,大可不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