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坚忍说——挺住,就意味着一切
曾国藩语录
你能吃得了大多数人吃不了的苦,你能解决掉大多数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你就可以成就大多数人都成就不了的事业。
1.“恒心”的三层含义
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坚持,要想自己能够成就大的作为,就必须在“恒”字上下功夫。任何成就大事的人,都以“恒”为最基本的做事原则。
“恒”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就是我们常说的坚持,坚持不懈,坚持到底,从不间断;第二层,就是只要认准了一件事,就必须全力以赴把它做好;第三层,就是渐进,不断地积累、提高,这样才能积少成多。
曾国藩的天赋不但谈不上异禀,某些人甚至说他略显鲁钝,而他的同僚左宗棠、李鸿章、胡林翼等人无不是人中龙凤。曾国藩既没有祖上的荫庇,又没有突出的资质,但最后却赢得了“中兴第一名臣”和“中国最后一位儒家大师”的美誉,究其原因,与他做事持之以恒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自然,曾国藩也不是一开始就能够做到做事有恒心的。一开始做事,他也坚持不下来,总是变来变去。他认识到,这样下去必将一事无成,于是,他下决心改变,写下了《有恒箴》:“自吾识字,百历洎兹。二十有八载,则无一知。曩之所忻,阅时而鄙。故者既抛,新者旋徙。德业之不常,曰为物牵。尓之再食,曾未闻或愆。黍黍之增,久而盈斗。天君司命,敢告马走。”
意思就是说:从我认识字以来,经历了许多事情,到今天已经28年了,却仍然没有什么见识。从前所喜欢的,过了一段时间就鄙弃了;旧的喜好已经抛弃了,新的喜好马上又改变了。品德学业的努力,不能持之以恒,却推说是外物的影响。你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食言,不能改过,恐怕连所谓过错都听不到了。人应该有恒心,正如三升三升地装粮食,久了就会装满一斗。上天主宰着命运,我发誓要有恒心,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永不食言。
曾国藩刻苦攻读,成绩优异,被咸丰皇帝封为翰林院庶吉士。对于一个农家出身的孩子来说,这已经实现了寒窗苦读的目标,换作别人,可能不会再继续花时间苦读,转而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人际交往上。然而,曾国藩并没有就此止步,他为自己制订了12条课程,以多病之躯,十数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学习理学典籍和文史精华,融会古文训诂,进德修业,为后来出山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自立的12条课程外,曾国藩还要求自己,凡是读书的心得、人情的历练、本身的修养、诗文的创作,都分别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就有了不小的收获。他从道光十九年(1839)六月起开始做诗文钞,并且开始写日记,此后基本没有间断过。从咸丰十年(1860)六月起,更是一天都没有中断过,不管是行军,还是生病,都没有停止过。从这几件事上,足可以显现出曾国藩做事超人的、持之以恒的毅力。
勤快、勤奋是好事,但是需要长期坚持下来才能见成效。曾国藩早年有不少性格和习惯方面的缺陷,比如爱和别人争口舌、暴躁易怒、玩物丧志,还有吸烟的恶习。习惯一旦形成,想要改掉很不容易,但曾国藩在唐鉴和倭仁两位理学大师的指导下,开始修炼“研几”功夫,及早地从自己的思想中发现了不好的征兆和苗头,并及时予以改正乃至剔除,让自己的思想始终沿着圣贤所要求的方向发展。为此,他每天把自己的意念和行事以楷书写在日记上,以便随时反省和克制。在这个过程中,他的修养、道德水平、学术水平都得到了提高。
曾国藩说:“凡人做一事,便领全剧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2.“缓”字的妙处
《中庸》中说:“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意思是说:别人学一次就会了,我还不会,就学一百次;别人学十次就会了,我还不会,就学一千次。如果真能照这样去做,即使再笨,也会变得聪明;即使再柔弱,也会变得坚强。
这段话说明了一个很浅显的道理,那就是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操之过急,都需要下功夫。
很多事情不是一次就能做成功的,但是做十次、百次,总有一次会成功。只要你功夫做到家,成功就必然会出现。人们常常抱怨自己的付出没有回报,抱怨自己头脑笨,什么都做不好,其实,导致这些结果的真正原因往往就是自己的功夫不到家,基础不牢固。
曾国藩一生坚守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一生追求进德修身,即使在他平步青云的时候,也不断加强对自己的要求,最后留下了世人称颂的成就。试想一下,如果曾国藩位极人臣时恣意妄为,就难免会像很多位高权重者一样惨淡收场。
曾国藩说:“事以急败,思因缓得。”他主张做事从长远考虑,稳中求成。如果贪图迅速,局部看来可能有利,对大局而言则会造成不利影响。
在同治二年(1863)十一月起至同治三年(1864)四月初五这段时间内,曾国藩数次告诫曾国荃道:“望弟不贪功之速成,但求事之稳适。”“专在‘稳慎’二字上用心。”“务望老弟不求奇功,但求稳著。至嘱!至嘱!”其实,只过了一个多月,南京就被湘军占领。曾国藩在临胜前的这些叮咛,是针对急功贪利的曾国荃的一剂猛药,同时也说明“稳慎”在曾国藩的战略思想中是一以贯之的。
他称赞萧启江道:“阁下一军,向以‘坚稳’二字著名。”咸丰十年(1860)正月,在湘军进军途中,他写信给胡林翼说:“十一日全军获胜后,罗溪河实已无虞。山内一军,其妙无穷;脑后一针,百病皆除。但此后仍当以‘稳’字为主,不可过求速效。”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曾国藩用兵最反对过速,因为太快容易欠考虑,导致失误,进而招致惨败。而且,进军太快,很难保证全军都能跟上,一旦出现孤军深入的情况,则几乎必败无疑。僧格林沁攻打捻军,败就败在“速”字上。捻军最善于打运动战,在平原上将清军拖得筋疲力尽,各部队被分割开来,前后相差数百里。僧格林沁率5000人马孤军深入,中了捻军埋伏,全军覆没。所以,曾国藩一反其道,以“缓”字为主,绝不轻进。
同治七年(1868)八月,他给部下的批文中说:“仰速即坚筑营垒,挖壕订桩,以待贼来扑我,我乃缓缓起而应之,断不宜出击贼。”同时下令多办米粮,以备缓急。
即使是在理财上,曾国藩也恪守着“缓”的原则。同治元年(1862)十一月,他给部下黄芳写了一封信,信中说:“自来理财之法,未有无中生有者,虚空腾挪,岂能恃为不竭之府?浮光掠影,百弊丛生。兹欲截断众流,莫如脚踏实地,洁己奉公,乃正本清源之道……渐次整顿,不在过求速效。”
曾国藩还将“缓”字诀传授给他人。1860年正月,胡林翼要给朝廷上奏折,之前将稿本送与曾国藩,曾国藩回信说:“折片各稿读过,此次于鲍(超)之坚忍处,平平叙去,不过烘托,亦好。盖近日各统领专看折奏中出语之轻重,以权其效力之多寡。往往正在酣战之际,忽见一折叙事甚不如意,遂废然不肯向前者有之。此折若不保人,或再缓数日始发,亦好。如此雨雪,似正月尚不能开大仗者。粤捻之交,不能久固,缓战亦我之利也。”
由于担心奏折发出后影响将领的情绪,因此曾国藩主张缓一缓再发,若情况有变,还可随机改动。
这年三月,郭嵩焘在京为官不顺,奏请辞职归乡养病。其实他并不愿如此,但胡林翼写信劝他速归,他这才决定上疏辞归。对此,曾国藩很不满意,他认为这个决定下得太过心急,恐怕会有消极影响。他在给郭嵩焘之弟郭昆焘的信中说:“鄙意却嫌其太速,既已入直,即宜回翔一半年,再行引退,庶山左之风波大定,而一身之进退有余。今如此毅然,恐又非了局。”
由于郭嵩焘性格过于急切,仕途一直不顺。湘军集团中,郭嵩焘出力甚多,却未得大任。后来郭嵩焘任驻外公使,又因急切倡导西方新政,而举朝骂之为卖国贼,甚至有人主张杀之以谢天下,郭嵩焘最后因此郁郁而终。可见,郭嵩焘未得“缓”字的妙处。
相传有一个富翁大兴土木,想要造一栋三层楼高的别墅。他看见工匠们打了很深的地基,又在地面上立柱砌砖,连忙跑过去对工匠们说:“我要的是第三层,下面的一、二层我不要,你们这样做真是太浪费了。”
很多人都会笑这个富翁傻,觉得他太急于求成,没有一、二层,哪儿来的第三层呢?其实,我们很多人在生活中也会犯类似的错误。当你只盯着结果的时候,这种错误就会不请自到。本来要十步才能走到目的地,你想三步并作两步就到达,不是拉伤自己的腿,就是因为太急而摔跟头。
急于求成的结果就是欲速则不达。大凡急功近利者都不可能成就大事业,因为这种人没有什么长远追求,没有成就事业的大志向,全部精力、时间都无形地消耗在了短期行为中,消耗在了他虚浮浅薄的劳作中。相反,成大事者不会太在意眼前的利益或者暂时的损失,他们会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前进,最后收获的是最大的利益。
3.把“屡战屡败”换成“屡败屡战”
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是因为失败可以为日后的成功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增加下一次成功的概率。很多人没有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缺乏意志力,无法在遭遇困难或者暂时失败的时候,及时调整心态,重拾信心,从头再来。
在湘军建立初期,曾国藩屡遭挫败,作战经常吃败仗。咸丰四年(1854)初,湘军练成水陆二军1.7万人,会师湘潭。曾国藩撰檄文声讨太平天国,誓师出战,向太平军进攻。四月初二凌晨,曾国藩指挥湘军沿湘江北上,浩浩荡荡向靖港进发。然而,首战即遭遇太平军的埋伏,水军险遭歼灭。
曾国藩被大败之后,再次埋头募兵练兵,原来的老湘军只剩4000人,他陆续增补至2万多人,修造舟船,配备炮械。咸丰四年六月中旬,曾国藩再次指挥水陆二军北上,发动湘军的第二次攻势。不久,湘军水师克复岳州的胜利让曾国藩喜不自胜。但不久,湘军又陷入了太平军的包围之中,结果损失了上百条战船,官兵阵亡好几百人。这次惨败,不仅让曾国藩的手下大将褚汝航送了命,还把他攻克岳州、三次大挫太平军的汗马功劳给一笔勾销了。
其后,曾国藩率军攻打九江城,面对石达开的防守,曾国藩心生一计,命水师精兵2万余人,清除了鄱阳湖口障碍,冲入湖中。没想到这正是石达开的诱敌之计。只听一阵锣响,湖口两侧太平军工兵齐出,飞速设卡筑垒,断了湘军水师的归路,使湘军水师在湖里湖外被斩为两段。曾国藩辛苦经营多年的水师,被石达开略施小计突然袭击,就损失了一半有余。
不久,石达开用100多只小船突击湘军水师,火弹喷筒齐发,满江密布火网,曾国藩麾下的战船相继起火燃烧,一队舢板直扑曾国藩所在船只,曾国藩跳上小舟,仓皇逃到陆上,投奔罗泽南的大营。他座船上的管驾官、监印典吏、两名把总、上百名卫士全部被杀,水师崩溃,将士四散奔逃,湘军的文卷册牍、粮台银两都落入了太平军之手,这一战,湘军水师战船被烧得精光。
此役后,曾国藩上奏朝廷报告军情时称湘军屡战屡败,请求严惩。其左右建议曾国藩把“屡战屡败”改成“屡败屡战”,曾国藩接受了这个建议。
同样的四个字,只是稍微颠倒了一下顺序,意思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屡战屡败”体现出的是心灰意冷、意志消沉的悲观情绪,而“屡败屡战”反映出的则是一种毫不气馁、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
当朝廷看到他所写的奏章后,认为曾国藩虽然连遭失败,但仍顽强地战斗,其忠心可嘉,不但没有严惩他,反而更加重用他。曾国藩也从中得到鼓舞,振奋精神,重新整顿军务,与太平军血战。最终,湘军成功攻破天京,成为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一位有功之臣。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所有的成功都来之不易,都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都需要恒心和毅力。
也许我们的人生旅途上沼泽遍布,荆棘丛生;也许我们追求的风景总是山重水复,不见柳暗花明;也许我们虔诚的信念会被世俗的尘雾缠绕;也许我们高贵的灵魂暂时在现实中找不到寄放的净土……那么,为什么不能以勇敢者的气魄,坚定而自信地学习曾国藩,把“屡战屡败”调整为“屡败屡战”呢?
4.人生沉浮,全凭一个“挺”字
人的一生需要“挺过”许许多多、大大小小、接连不断的关口,才能为自己的人生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挺”包含着坚持、坚强、坚忍、坚挺等多重含义。挺,表现的是一种自信、坦然、淡然、奋发、积极、进取、拒绝失败、拒绝消沉的精神品质。拥有这样精神品质的人,必然会成为事业和生活中的强者。
曾国藩的一生,凭借一个“挺”字,在困厄中求出路,历尽波折,以坚韧挺劲的无畏精神成就了“天下之大功”。
在曾国藩看来,“挺”就是“坚忍”。他总是对属下官员说:“我年轻时喜欢与人挺着干,现在老了,不挺了,也就没有什么功绩了,看来还得挺。所以你们要记住,世上的事能不能胜,就看你挺不挺得住。”
失败和挫折是生活中的一种常态,无可避免,必须挺过去,才能真正战胜它们。
对曾国藩来说,他的“挺”,首先体现为不惧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曾国藩以郭子仪勇赴国难,任国家驱使,不计个人荣辱为榜样,确立了勇于进取的人生态度。当太平天国崛起,清廷面临危亡时,他接受召唤,挺身而出,编练湘军。功成之后,又奉命剿捻。剿捻不力,他并未灰心,自愿留营效力,“以散员周旋其间,维湘、淮之军心,通吴、楚之血脉,不作置身局外之想”。他回到两江总督任上,依旧尽职尽责。后来他接任直隶总督,办理“天津教案”,虽然引来众多非议,但他不怕困难,积极承担责任,为国家贡献力量的精神,是很值得提倡的。
其次,曾国藩的“挺”体现的是他大公无私和忠肝义胆。
在面对咸丰皇帝点名出兵抗击太平军的圣旨面前,曾国藩冒死“挺”住了。这一“挺”,不仅为他赢得了朝廷的信任,也为自己赢得了壮大力量的机会。曾国藩知道,面对已成燎原之势的太平军,他不可能在短期内训练出一支能与之抗衡的军队。湘军刚刚组建,用这样的军队去和太平军作战,无异于以卵击石。于是,曾国藩选择了“挺”——抗旨不出兵。任凭圣旨的语气多么严厉,他都拼命“挺”着。后来,他的老师、湖广总督吴文镕发来求救信,于公于私,他都应该出兵相救,但他仍坚持不出兵,就是因为担心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军队会毁于一旦。
曾国藩的“挺”既是一种谋略,也是对心理素质的考验。曾国藩的“挺”展现了他大公无私的精神和谨慎的为人之道。
最后,曾国藩不光在很多大事上展现了“挺”功,在生活中也有很好的表现。
曾国藩患有顽固性皮肤病,也就我们现在说的牛皮癣,发作时痛痒难忍。曾国藩几乎每天都忍受着这种折磨,对此,他谈笑自若。如咸丰十一年(1861)六月,他给李续宜的信中说:“敝疮亦小愈,然手不停搔,颇以为若。郑板桥有言:‘隔靴搔痒,赞亦可厌;入木三分,骂亦可感。’阁下既吝此‘隔靴’之赞,鄙人当自为‘入木’之爬。何如,何如?”语言诙谐幽默,但其所受之苦绝非别人可想象。
在曾国藩的一生中,很多重要的关口,他都是靠“挺”顺利闯过去的。无论是军事上的失败,还是官场上的谗言、猜忌,他都靠顽强的意志“挺”了过来,重新振作,转败为胜。
曾国藩在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体会:“天下事未有不自艰苦得来而可久可大者。”“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可见,能成就事业的人物,必须具备与困难做斗争的意志。
他还提醒、教导身边的人也要在面对困难时挺住。他给湘军名将刘松山接连写过两封信:“凡享有大名者,无不从坚忍艰苦而成。”“古来大有为之人,每于艰险之时,坚忍支撑得住,可做非常事业。”
在给自己的学生黎庶昌的信中,他也说过类似的话:“奇人杰士皆由磨砺中来。艰巨杂役,磨砺也;米盐烦琐,亦磨砺也。”
同治三年(1864),曾国藩对江西一位候选县丞也讲了这番话:“古来忠臣孝子,多半是处逆境磨炼出来的。若一片顺境,有何难处?”
李鸿章人虽聪明,却缺乏坚忍之气。同治六年(1867),李鸿章接替老师曾国藩镇压捻军,开始时连吃几次败仗,形势棘手,他自己也有些慌乱。曾国藩来信中的一席话使他有了主心骨。曾国藩在信中说:“军事棘手之际,物议指摘之时,唯有数事最宜把持得定:一曰军律不可骚扰;二曰奏报不可讳饰;三曰调度不可散乱。譬若舟行遇大风暴,只要把舵者心明力定,则成败虽不可知,要胜于他舟之慌乱者数倍。”
两个月后,曾国藩仍不放心,又给李鸿章写了一封信,说:“事机不顺之际,要当宽以居之,静以待之,不可过于焦急……今阁下当此艰危之局,望将躁急郁迫之怀扫除净尽。”
两封信,同一个主题,都是在提醒李鸿章要挺住。
“挺”的精神,曾国藩称之为竖起骨头,竭力撑持。他手书的对联“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是对“挺”的上佳诠释。
“挺”意味着担当,意味着承担更大的责任,意味着你会失去很多,意味着你要承受更大的磨难,意味着你要坚信自己的力量,意味着你要坚定自己的目标……意味着你只要“挺过去”,就会赢得一切。
一位女儿对父亲抱怨,说她已厌倦抗争和奋斗,打算自暴自弃了。
她的父亲把她带进厨房,分别往3只烧开了水的锅里放了胡萝卜、鸡蛋以及咖啡粉。大约20分钟后,父亲把火关了,问女儿:“亲爱的,你看见什么了?”
父亲又解释道:“这3样东西面临同样的逆境——煮沸的开水,但其反应各不相同。胡萝卜入锅之前是又脆又硬的,但进入开水之后,它变软了;鸡蛋原来是易碎的,但是经开水一煮,它的内部变硬了;咖啡粉最独特,进入沸水之后,它们改变了水。”
“哪个是你呢?”父亲反问女儿。
当逆境找上门来时,你该做出什么反应?你是胡萝卜、鸡蛋,还是咖啡粉?面对逆境,有的人自暴自弃,有的人越挫越勇。许多人的成功和进步,并不是因为他们经历的逆境少,恰恰相反,他们遭遇的磨难比普通人多得多。美国的《成功》杂志每年都会评选当年最伟大的东山再起者,他们的传奇经历中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时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从不轻言放弃。许多成功者正是在逆境、困难的磨炼中成长起来的。无数事实证明,人越能在身处逆境时激发活力、释放潜能,就会变得越优秀。
我们应该学会以平常心来对待矛盾和困难。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活着,就是遇到困难、克服困难,再遇到新困难、再去战胜困难的过程。不断战胜困难、超越自我,正是生命的意义所在。中国女排前主教练陈忠和说得好:“人生就像打牌,当你拿到一副不好的牌却能打好时,才能体现出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