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红顶商人的16堂人生成功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生意的气度,源自你的眼光

胡雪岩语录

小零售商的老伯,只能看见一村一庄、一条街的生意,而做大生意的人却能看见一省乃到全国的生意。

1.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在中国流传了几百年,透露出的是中国人的宿命论观点。同时,这句话也是人们在某件事失败时的自我安慰,其实就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而胡雪岩却反过来说,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表现的恰恰是一种自信。正是因为具有这种自信,胡雪岩才成就了一番伟业。

开办钱庄,不是胡雪岩一时冲动做出的决定,他是有事实依据的。因为他在信和钱庄当伙计当了很多年,对钱庄的操作方法了如指掌,同时,他也通过经手各种业务的往来,得知钱庄是一种暴利的行业,只要你有资本,把钱庄开办起来,赚钱是很自然的事。

胡雪岩开钱庄的自信就源于这份知己知彼,他以后的生丝生意、军火生意、药店等,无不以这种知己知彼的自信为基础。正是因为有这种自信,所以胡雪岩每进入一门行业,都能成功,并且是大成功。

胡雪岩能取得成功,自信只是一个方面的前提条件,他还具备许多其他方面的能力,比如,他具备成就大事业的能力。后来他与洋人打交道,做军火、生丝生意,尽管刚开始他是这方面的门外汉,但是一段时间之后,他比任何人都了解这些,真正地成了这方面的专家。

同时,他还具备成就一番事业的客观情势,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地利、天时或时势、机遇。王有龄的上台,为他提供了开钱庄的官场靠山,这是信和钱庄所不具备的;而王有龄死了之后,左宗棠又为胡雪岩提供了官场靠山,所以他的军火生意才能做得那么红红火火。这些都是促使他成功的必要条件。

古往今来,凡是想成大事、能成大事者,都有大自信。所谓“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天生我才必有用”“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会当水击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这些名言展示的都是有大成就者的豪迈胸怀。

日本三洋电机的创始人井植岁男讲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天,他家的园艺师傅对他说:“社长先生,我看您的事业越做越大,而我却像树上的蝉,一生都坐在树干上,太没出息了,您教我一点儿创业的秘诀吧。”井植点点头说:“行!我看你比较适合园艺工作。这样吧,在我工厂旁有2万坪空地,我们合作来种树苗吧。”“树苗1棵多少钱能买到呢?”“40日元。”井植又说,“100万日元的树苗成本与肥料费用由我支付,以后3年,你负责除草施肥工作。3年后,我们就可以收入600多万日元的利润,到时候我们一人一半。”听到这里,园艺师却拒绝说:“哇,我可不敢做那么大的生意!”最后,他还是在井植家中栽种树苗,按月拿工资,白白失去了致富良机。

人们常常会用“胆量”这两个字来说明敢想敢干、敢作敢当的精神。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我们需要面对许多问题和矛盾,处理这些问题,解决这些矛盾,需要有经验、有智慧、有谋略、有才干;同时,还有一样东西也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胆量。胡雪岩说过:“我是一双空手起来的,到头来仍旧一双空手,不输啥!不仅不输,吃过、用过、阔过,都是赚头。只要我不死,我照样能一双空手再翻过来。”

2.谁敢为人先,谁就占了一半赢面

如今,谁都知道螃蟹美味可口,然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定是带着冒险精神去尝试的。在商业竞争中,有远见的人总是采取开拓型的经营决策,争取主动,获得比竞争者领先的优势,从而出奇制胜。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与中国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列强见有机可图,于是纷纷来侵略中国,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这些条约逐步打开了中国的海禁。

中国的海禁一打开,洋商纷纷涌入中国,办银行的、修铁路的、卖军火的……各式各样。洋商也很喜欢中国的生丝、茶叶、瓷器,因为这些在西方很畅销。所以,和洋人做这种生意肯定很赚钱。

但当时的中国商人没有几个能抓住这种商机,一方面是因为语言不通,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对洋人产生了两种极端的态度:一种是认为洋人是野蛮人,茹毛饮血,未经开化;另一种则是因为洋人的坚船利炮接二连三地让这个做着天朝上国美梦的国家吃了败仗,人们一见到洋人就腿软骨酥,称之为父母大人。这两方面的原因致使中国商人不敢与洋人做生意。

而胡雪岩却是例外。语言不通,胡雪岩就找到洋商买办古应春,二人一见如故,相约要用好洋场势力,做出一番事业来。而且,胡雪岩不认为洋人是茹毛饮血的野蛮人,也不一见到他们就腿脚发软,而是对之采取不卑不亢的态度,与其平起平坐。这种种态度决定了他能与洋人做成生意。就这样,他在与外国人进行的丝、茶以及军火交易中大发其财。

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由于李鸿章依靠洋枪队常胜军的力量连连大捷,郭嵩焘就把法国人日意格介绍给了左宗棠,希望左宗棠能建立一支完全用洋枪装备的长捷军。

日意格在找左宗棠的途中遇到了胡雪岩,于是把这一消息告诉了胡雪岩,而胡雪岩也早已听说,上海有一家钱庄,就因为承揽了常胜军的军火生意,赚了好多银子。这极大地诱惑着胡雪岩,于是他极力赞成左宗棠也建立一支长捷军,好从中赚取一笔。而此时的胡雪岩已是左宗棠的亲信,左宗棠的一切粮饷都交由胡雪岩负责,自然,组建长捷军的军火也全部由胡雪岩向洋人购买。

但军火是大买卖,需要大笔银子,胡雪岩有做军火生意的机会,却缺少银子,怎么才能弄到这笔银子呢?

胡雪岩首先想到的是向洋人借,但当时洋人开的洋行都在上海,没有凭证,洋人是不会平白无故借钱给你的。所以,得先在上海开一家钱庄。于是,胡雪岩就派人在上海开了一家阜康钱庄的分店,并请左宗棠题了匾名。

一切都办妥当之后,胡雪岩开始向洋人的洋行借钱。最终,胡雪岩用借来的钱向上海的洋人购买常捷军的装备,在其中狠狠地赚了一笔。

后来,左宗棠任闽浙巡抚,大力发展洋务运动,在福建建立船政局,建造轮船,胡雪岩负责引进技术和设备,在这过程中,他又发了一笔技术及设备引进财。等左宗棠任陕甘总督的时候,负责镇压回族人起义,在上海组建上海转运局,任胡雪岩为负责人,操办西征军务所需物资及军械,于是,胡雪岩又大发了一笔转运财。

这种种活动,胡雪岩无不要与洋人打交道,通过与洋人做生意,胡雪岩实现了自己一笔笔财富的积累,最后成就了他的“胡财神”之誉。

所以,胡雪岩财富积累的完成,大部分是他敢为人先,敢与洋人做生意得来的。

敢为人先是一种勇气,有了这种勇气,才能敢开一代风气之先。同时,敢为人先者往往是时代的弄潮儿,他们必将获得成功,成为时代的领军人物。

一件事,第一个做的是天才。一个已被他人挖了多次的金矿,如今你再怎么辛苦开采,最多也只能得一些别人剩下的“残羹冷炙”。而眼光独到的经营者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一个尚未有人注意到的领域,或许应该说,一个尚未有人敢在生意上打主意的领域,要比他人涉足过的领域赚钱容易得多。

只有别人还没有发现而你却发现的机会才是黄金机会,尽管这样做很冒险,但不冒险就不会赢,只要有50%的希望就值得冒险。

也许第一次尝试会消除你一往无前的勇气与一马当先的锐气,也会扼杀你坚持顽强的韧劲与不怠不懈的干劲儿。但是,一次小小的碰壁不应该成为你前进的阻碍,你应该继续实践,不断尝试,只要付出努力,终将会获得财富。

3.企业家永远都是“赌徒加工程师”

美国速递大王,联邦快递公司总裁弗雷德·史密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认为,‘企业家’一词在某种程度上应当赋予它赌徒的涵义。因为,在许多时候,他们都需要采取相当冒险的行动。”财经作家吴晓波在评价中国的企业家时,也指出“企业家永远都是赌徒加工程师”。

彼得·杜拉克曾将“孤注一掷”放在企业家四种战略的第一位,他说:“在所有的企业家战略中,这个战略的赌博性最强,而且它不容许有失误,也不会有第二次机会。但是,一旦成功,孤注一掷的回报率却是惊人的”。所以,这种“赌徒心理”会带来大收获,但也会伴随着大风险。

之所以这样说,就是因为企业家不管是在创业之初还是在面对一个机会的时候,都带有“赌徒”的心理。

胡雪岩认为:“商人图利,只要划得来,刀头上的血也要去舔,风险总有人背,要紧的是一定要有担保。”

胡雪岩作为一名商人,在现代来说,也就是一名企业家。在他的发家致富过程中,他也具有“赌徒”的心理。

胡雪岩的第一次“赌”就是资助王有龄捐官。

清代的捐官只有两种,一种是做生意发了财,富而不贵,美中不足,捐个功名好提高身价,像扬州的盐商,个个全是花几千两银子捐来的道台,那样便可以与地方官称兄道弟、平起平坐,要不就不算“缙绅先生”,有事上公堂,要跪着回话。另一种,本是官员家的子弟,书读得不错,就是运气不好,次次名落孙山,年纪大了,家计日渐艰难,总得想个谋生之道,走的就是“捐官”的这条路,改行也无从改起,只好卖田卖地,托亲拜友,凑一笔钱去捐个官做。

王有龄就属于后者,其父原为候补道,没有奉委过什么好差事,分发浙江,在杭州一住便是数年。老病侵寻,心情抑郁,最终死在异乡。身后没有留下多少钱,运灵柩回福州,要很大一笔盘缠,而且家乡也没有什么可以投靠的亲友,无奈,王有龄只好奉母寄居在异地他乡。

境况不好,且又举目无亲,王有龄穷困潦倒,每天在茶馆里穷泡,消磨时光,虽然捐了官却无钱去“投供”。在清代,捐官只是捐了一个虚衔,凭一张吏部所发的“执照”,取得某一类官员的资格。要想补缺,必要到吏部报到,称为“投供”,然后抽签分发到某一省候补。王有龄尚未“投供”,更谈不上补缺了。

而胡雪岩当时只是信和钱庄一名得力的伙计。开始时,胡雪岩和其他伙计一样在店里站柜头,后来东家和“大伙”都感觉这个小伙计顺眼,就派他出去收账。胡雪岩认真操办,不曾出过半点儿差错,深得东家赏识。他虽然读书不多,却悟性极高,对“否极泰来”“乐极生悲”这类社会哲理体会弥深。他身在钱庄,在钱眼里打筋斗,看惯了多少人在生意场上一夜之间暴富,改变命运;又有多少人万贯家产毁于一旦,沦为乞儿。他喜欢听说书,“昨日阶下囚,今日座上宾”“落难公子,小姐赠金,金榜题名,洞房花烛”诸如此类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常令胡雪岩兴奋不已。

所以,胡雪岩认定眼前这个落魄潦倒的王有龄必定会时来运转,大富大贵,只是时机未到。

而刚好在那时候,老板交办胡雪岩去讨一笔倒账,因为没有十分把握,所以即使讨不回来,老板也不会怪罪他。故而胡雪岩未把讨回的银票交回钱庄,他想把这钱当作本钱,做一桩大生意的投资,如今瞅准了王有龄,正要在他身上下工夫。

胡雪岩见识高明,他认定以钱赚钱算不得本事,以人赚钱才是真工夫,假若选人得当,大树底下好乘凉,今生发迹就有靠山了……

接下来的故事大家都清楚了。可以说,胡雪岩的辉煌历程就是从为王有龄“捐官”开始的。也正是“捐官”这一新概念成就了一代“红顶商人”,为胡雪岩的发迹创造了契机。

在胡雪岩往后的商业生涯里,靠的也是几次“孤注一掷”的“赌博式投资”。

阜康钱庄刚开业不久,胡雪岩就不惜动用钱庄的“堆花”款项两万两银子以超低利率悉数贷给了麟桂,这就是一种“孤注一掷”的表现。当时的麟桂即将离开浙江,要是不还,该怎么办呢?那对刚开业不久的阜康来说,将会是致命的打击。

所以,胡雪岩的这一次借款是冒了很大的风险的,他在赌,赌麟桂不会不还款。最后,他赌赢了,他的这一举动带给阜康的是源源不断的生意。

胡雪岩从钱庄涉足生丝业的时候,也“赌”了一把。随着阜康钱庄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胡雪岩就想在上海和洋人做生丝生意。但是当时上海传闻“小刀会”将会起事,在这种传闻下,假定小刀会起事成功了,上海肯定要有好一阵混乱。上海与内地交通隔断,外边的丝很难运进,如果能事先囤丝,大批吃进,它就是一笔好生意。但是囤丝有风险,首先是要压一大笔本钱,而且,假定市面不出半月又平静了,囤丝就没什么意义了。既有风险又有利润,那还做不做生丝生意呢?

此时,胡雪岩作为商人的赌性又占了上风。他决定大量买丝,囤在租界,理由是洋人暗中在军火上支持“小刀会”,政府必然要想个法子治一治洋人,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禁止和洋人通商,所以过不了三个月,洋人很可能有钱却买不到丝,这会致使上海的丝价大涨。最后,事情的发展果不出胡雪岩所料,两江总督上书朝廷,力主禁商并惩罚洋人,朝廷批准立刻禁商。就这样,胡雪岩从生丝生意中大赚了一笔。

这两次“赌”,均让胡雪岩狠狠赚上了一笔。

但话又说回来,企业家与赌徒毕竟是不同的,将企业家等同于赌徒显然不太恰当,亦不符合事实。企业家身上的“赌徒”特质,来源于他们的冒险精神,他们与赌徒的本质区别,亦在于他们在孤注一掷的时候,有着理性判断。

胡雪岩之所以敢“赌”,首先源于他对每一桩生意运作中的时势、商情都了解得非常充分。这种“赌”不是莽撞的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最后决定。因此,胡雪岩才能在各个机会来临时勇敢地把握住,并稳赚巨额利润。

同时,胡雪岩之所以敢“赌”,也是因为他有过硬的靠山。不管是王有龄还是左宗棠,都给他提供了官场上的保护。

约瑟夫·熊彼特于1942年提出了企业家要具备三种素质:一是有眼光,能看到市场潜在的商业利润;二是有能力、有胆略,敢冒经营风险,从而取得可能的市场利润;三是有经营能力,善于动员和组织社会资源,进行并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最终获得利润。“赌徒”心理只是其中的一种,要想成为真正成功的商人,在有这种“赌徒”心理的前提下,还要有眼光和经营能力。

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不担任何风险的生意,而且,往往是所担风险越大,所得利润就越多。商业经营中,有许多稍纵即逝的宝贵商机等待人们去发掘。然而,机遇同时也意味着风险,机遇越好,风险则会越大。商机稍纵即逝,到底能否抓住机会,并勇于承担必要的风险,全在于决策者是否具有当机立断的勇气。

4.不是缺少商机,而是缺少发现

人人都渴望成功,而成功的人,无一例外都是能抓住机会、利用机会的高手。当不少人还在原地踏步时,他们早已抓住契机迅速发展,建立了自己的事业王国。因此,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才发自内心地告诫人们:“每个人都拥有机会,只不过有些人不会掌握而已!”

人一生的机遇往往只有那么一两次,就看你能否抓住。一个哲人说过:在每一位伟大人物的一生中,都有一个关系其成败得失的时刻,在此紧要关头做出的行为抉择代表了他所能采取的最高行为水平。

商机无处不在,只是它们常常会被人忽视。很多人认为机会出现在眼前时便可捕捉机会,所以较少去仔细寻觅,这种错误的导向致使商机流失。拿起放大镜把注意力放在目前可以利用、可以支配的资源上,千万不要疏忽任何机会,如果有了这种心态,就能借助机会获得成功。

胡雪岩开办钱庄时,受藩台贵福老爷家中姨太太们争存私房钱的事件启发,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对助手说:“你们把抚台、藩台、道台、总兵、参将……凡是浙省官员,他们的太太、姨太太都调查清楚,开列一个名单。你给这些太太、姨太太每人发一本存折,给她们每人先存上20两银子,就算我们钱庄白送。”

他的助手秦少卿有点儿傻眼:“什么?我们钱庄尚未开张,一个存户都没有,钱也分文未进,你却要先白白送出去几百两银子?”

胡雪岩正色道:“省里这些大官,倘若能为我所用,壮大钱庄势力,谁还认为我阜康钱庄本小利薄,不能做大生意呢?只要钱庄先有了这批达官贵人作为存户,面子足,台子大,一传两传,传开后,谁还会怀疑我们阜康钱庄的信誉呢?”

秦少卿毕竟是个灵变之人,他马上反应了过来:“那我马上去写存折。”

秦少卿没想到,钱庄开张不过一旬,官家女眷来存私房钱的人竟这么多,数目这么大!少则几百两,多则成千上万两,都存到了阜康钱庄。而且一传十、十传百,那些没拿到存折的官太太,也来钱庄新开户头,并且各显神通,互相攀比,比谁富,看谁阔!

江东本就是富庶之地,殷实人家多,商户遍地。官眷这种暗地里的显富比阔,又扩展到了商眷圈子里,她们纷纷把自己的体己钱、私房钱、箱底钱存到阜康钱庄。有道是:“男人买箱子,女人管钥匙。”女眷中多的是当家理财的行家里手,在她们那里,钱庄经营的天地大着呢!

所以,对于成大事者来说,无论在哪里,在什么情况下,都能获得商机。

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为解决军饷不足的问题,朝廷下旨,要京城高官和各省督抚捐献军饷。

浙江巡抚黄宗汉作为一方封疆大吏,自然也在捐献之列。但黄宗汉不愿自掏腰包,此时恰逢王有龄运送漕米有功,将外放湖州知府,而王有龄因为海运局还有一部分亏空没有补足,故而希望黄宗汉让他兼领海运局坐办。但黄宗汉乘机将“盘口”转给了王有龄,王有龄不敢怠慢,马上拿出一万两代捐。

这笔钱本来可以直接由与海运局有业务关系的信和钱庄汇往京城,王有龄也准备由信和马上汇出,但胡雪岩却将这笔钱要了过来,他要转一道手,由自己打算刻意栽培的干将刘庆生送到大源钱庄划汇。

胡雪岩是这样考虑的:刘庆生是个可造之才,但他到自己的阜康钱庄之前,只是大源钱庄的一名伙计,由伙计直接升挡手,同行未免轻看。一行生意的场面,最终要靠人才撑起来。现在由他代理黄宗汉去办理汇款,对于抬高他的身份将会起到很大作用。抚台是一省天字第一号的大主顾,有这样的大主顾在手里,同行对刘庆生自然会刮目相看。更重要的是,刘庆生为黄宗汉汇划这笔款子,还会引起同行对阜康来头的猜测,这种猜测在同行中传开,会将刚刚挂牌的阜康钱庄场面做大,而场面越大,生意就越好做。

就这样,胡雪岩一文钱没花,却达到了一石二鸟之功效,既抬高了刘庆生的身份,又宣传了阜康钱庄的牌子。

胡雪岩的经营之道确实让人佩服,而他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能够把握时机,大胆投资。

那么,该如何抓住机遇呢?有两点非常重要。

第一,反向思维。一般人之所以苦苦寻觅,却一无所得,正是因为受制于思维定势,而机会的栖息之处却往往在定势之外。所以,不人云亦云,是把握时机的关键。众人以为不行的事,可能是过分夸大了困难,也可能是不适合他们做,却适合你做。大家趋之若鹜时,你退避三舍,可能得到的会更多;大家踯躅不前时,你多跨一步,或许就能够独领风骚。

第二,科学的分析。如今的时代,经商除了需要经验,人们也更看重科学的分析。看当今世界上每一家顶尖级的集团、公司都必须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搜集、处理、分析市场动态,从中捕捉任何有利于本集团、本公司的信息。在大数据时代,懂得搜集、甄别信息并能从信息中发现商机,才是现代商人的精明之处。

5.舍得吃亏,以亏引赚

在寻常人看来,胡雪岩在经营中的一些做法会“蚀本”,但胡雪岩的高明在于,他能看到长远的利益,因此,他的投资在吃亏之后都得到了很好的回报。

胡雪岩目光高远、舍得用吃亏换便宜的策略还体现在另一件事上。

胡雪岩的阜康钱庄刚开业不久,绿营兵罗尚德便携带毕生积累的一万两银子前来存款。罗尚德是四川人,年轻时嗜赌如命,且经常一掷千金地豪赌。没过几年,罗尚德赌场失意,不仅把祖辈遗留下来的殷实家产输得一干二净,还把从岳父处借来的准备用于重兴家业的一万五千两白银在一夜之间输得分文不留。岳父对此气愤不已,他不想看到自己的女儿跟着这么一个赌徒受苦受累,于是把罗尚德叫来,告诉他,只要罗尚德把婚约毁了,那一万五千两银子的债就一笔勾销。血气方刚的罗尚德难以忍受岳父看轻自己,他当众撕毁了婚约,并发誓今生今世一定要把所借的一万五千两银子还清。

罗尚德背井离乡,辗转来到浙江,参加了绿营军。十几年来,他想方设法,拼命赚钱,终于积聚了一万两,但由于太平军的兴起,绿营军随即就要开拔前线,罗尚德不可能把钱随时带在身上,他必须找个妥善的地方放置。恰好他听说了胡雪岩的义名,深感可靠,于是就带上毕生的血汗钱前往阜康。

一名普通绿营兵竟有一万两银子的积蓄,这不得不叫人对钱的来路产生疑问。加之罗尚德存款四年,不要息,甚至连存折也不要,只要保本就行,这更令人疑窦四起。店堂的总管不敢轻易做主,深怕钱的来路不明,若因此惹上官司,赔本不说,还会砸了钱庄的招牌。于是,他马上向胡雪岩报告情况,让老板自己拿主意。

胡雪岩听说这件事后,知道其中必有隐情。他叫上罗尚德到屋里摆上一碗,酒过三巡,胡雪岩和罗尚德就开始了推心置腹的谈话。罗尚德见胡雪岩如此豪爽,果然名不虚传,便把自己的经历与想法和盘告诉了胡雪岩。

胡雪岩听说之后,诚恳地建议罗向德存一万两银子定期。虽然对方不要存款利息,但钱庄按照行规仍然以两年定期存款的利息照算,三年之后来取,连本加息一次付给一万五千两银子。另外,两千两银子作为活期存款,如有急事随时都可以支取。所在这些存银都要立上存折,因罗尚德不便携带,暂由刘庆生为其代管。

凭这几句话,罗尚德就为胡雪岩的侠义气概所征服,当即决定把钱存放在阜康钱庄。

若以平常眼光来看,胡雪岩的这一慷慨之举似乎有点儿失当。然而,它带来的广告效应马上就显露出来了。胡雪岩的侠义很快就得到了回报。罗尚德回到绿营军,把自己到阜康钱庄存款的事告诉了其他士兵,这些即将出征的士兵纷纷把自己的积蓄都存放到了胡雪岩的阜康钱庄。短短几天时间,阜康钱庄就收到了三十多万两的存款,一下子就解决了钱庄新开业、家底不厚的问题。

在商业竞争活动中,赢得广大顾客的信赖,赢得广大的客源及市场占有率,是一个企业得以存活、进而发展壮大的根本。要想达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以亏引赚”。

农民刘良才刚开始做酒水生意时,就使用了新工艺酿酒技术,不但降低了成本,提升了酒的质量,还提高了20%~40%的产量。按计算,在价钱相同的情况下,他能比别人多得1/3的利润。可他不但没有打算要这多出的利润,还计划着让出20%的利润。别人卖5块钱一斤的酒,他只卖4块钱一斤;别人卖4块钱一斤的酒,他只卖3块2,而且他的酒质量更好,口感更醇,他的服务态度也更和气,总是笑脸相迎。

可想而知,大家当然更乐意买他的酒,即便是不熟悉的人也会打点儿酒来尝尝,觉得不错,自然就成了他的忠诚顾客。这样一来,大部分顾客都放弃了原来熟悉的传统做酒师傅,而很快和他这个新师傅熟悉起来,甚至很多散装白酒的经销商都亲自上门要求代销,他的酒不到两个月就占据了全镇大半个散装酒市场。

试想,假如刘良才事先不放弃这诱人的利润,只是死死地抓住自己应该收获的一分一厘,他要想分得家乡酒市场的一块蛋糕,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在现代企业经营中,许多成大事者都具有这种敢于吃一时之亏的精神。他们的睿智,表现在目光长远上,他们不为一时利益所限,最终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一个青年向一位富翁请教成功之道。富翁拿了3块大小不等的西瓜放在青年面前说:“如果每块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你选哪块?”

“当然是最大的那块!”青年毫不犹豫地回答。富翁笑了笑说:“那好,请吧!”

富翁把那块最大的西瓜递给了青年,自己则吃起了最小的那块。

很快,富翁就吃完了,随后拿起桌上的最后一块西瓜,得意地在青年面前晃了晃,大口吃了起来。

青年马上明白了富翁的意思:富翁吃的瓜虽然不比自己的瓜大,却比自己吃得多。这样算下来,显然富翁占的利益更多。

做企业就像吃西瓜,要想使一个企业有大的发展,管理者就要有战略眼光,要学会放弃,只有放弃眼前的诱惑,才能获得长远的利益。胡雪岩的“以亏引赚”是一个屡试不爽的商用奇谋,明着看似吃亏,暗里实则赚大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