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多于秋、冬两季发病,是一种以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道狭窄为特征的疾病。临床特点为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咳嗽和哮喘。本病可因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刺激所激发,前者多为吸入性抗原,如花粉、螨尘及真菌等;后者如组胺、乙酰胆碱、冷空气及运动等刺激。本病常突然发作,可先有鼻痒、流涕,胸闷或连续喷嚏等,如不及时治疗,可迅速出现喘息。支气管哮喘可分为感染性(内源性)、吸入性(外源性)、混合性三种类型。
中医认为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痰气搏击所引起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
温白膏
药物组成 生麻黄、白苏子、紫菀各10克,天南星、半夏、桔梗、川贝母、细辛、杏仁、甘草各15克,生姜32克。
制法 麻油熬,铅丹收,阿胶32克搅。
用法 贴肺俞穴。
出处 《理淪骈文》注释本
哮喘膏
药物组成 生川乌、生草乌各36克,当归12克,马钱子48克,老鹳草48克,鲜桑枝、鲜枣枝、鲜槐枝、鲜柳枝各30克。
制法 上药放入铜锅内,用菜油3000克浸3日,熬后去渣。当熬至滴水不散时将铅丹(炒如麦色)1000克,徐徐撒入,并以桃、柳粗枝2根不停地搅匀至滴水成珠为度,再加入乳香、没药细粉各24克,搅匀冷却后即成膏药。用较薄的牛皮纸和棉布裱成膏药布,裁成5cm2 大小,将膏药放在布面上,摊成3.2cm2 的圆形即可。临用时烘软,在膏药中心加入纯白信粉0.2克。
用法 将哮喘膏贴于督脉经的身柱穴。一般在春季、深秋、冬季敷贴,成人以3昼夜为宜,儿童及少年可酌减。盛夏及初秋气温较高时,应减少6~10小时,膏药揭去后,应以局部微红为最理想。一般以敷贴3张膏药为1疗程。
出处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6
消炎定喘膏
药物组成 白芥子20克,白芷12克,轻粉0.3克,天南星10克,细辛6克,麸皮50克。
用法 上药为1次量,研为细末,蜜调外敷,选胸心、背心、膏肓、中府穴,每次两穴,交替贴敷,24小时取掉,隔日1次,5次为1疗程,5岁以下用1/3量,6~15岁用1/2量。
出处 《光明中医》2004,19(2):60
定喘膏
药物组成 生麻黄10克,生半夏20克,吴茱萸20克,白芥子40克,明矾20克,杏仁30克。
制法 上药共研细末,以30%二甲基亚砜调成软膏,装20克塑料盒备用。
用法 用时取蚕豆瓣大一团,置于市售伤湿止痛膏中心,分别贴于双侧涌泉穴,每晚换药1次,半个月为1疗程。
出处 《中医外治求新》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3
消喘膏
药物组成 白芥子21克,延胡索、细辛、甘遂各12克,冰片、麝香适量。
制法 上药研成细末加入鲜生姜汁调成糊状,制成直径2cm的药饼。
用法 取穴:①主穴 肺俞、心俞、膈俞。②配穴 风寒型加风门、大椎;痰热型加膻中;肺脾两虚型加脾俞;肾虚型加肾俞。药饼贴于穴位上,胶布固定。贴药前皮肤局部用75%酒精消毒,贴敷后起泡者保持干燥,可搽甲紫防止感染。咳喘发作期每日或隔日贴治1次,5~10次为1疗程。咳喘缓解期,以及夏季伏天巩固治疗期,每5日贴1次,10次为1疗程,每次贴4~10小时。
出处 《中医外治杂志》1995,4(5):12
温肺化痰膏
药物组成 白芥子50%,细辛15%,甘遂15%,细麻黄20%,麝香0.5%。
制法 上药按比例烘干、研末、过筛、装瓶加盖贮存。
用法 使用前以生姜适量煎水取汁,将上药调成膏状,取指甲大小涂于敷料,然后用胶布固定在穴位上。于每年夏季的初、中、末三个伏天,选患者背部定喘(双)、肺俞(双)、心俞(双)及前胸天突穴各贴敷1次,每次2~4小时取下。
出处 《中医外治杂志》1997,6(1):8-9
芥遂咳喘膏
药物组成 白芥子、甘遂、麻黄、细辛、洋金花。
制法 上药按2∶2∶2∶2∶1比例混合,研细,过筛,以鲜姜汁、氮酮、香油适量调膏,制成4克重的药饼(每药饼为1穴用量),密封备用。
用法 将肺俞(双)、膏肓俞(双)、心俞(双)、膈俞(双)、脾俞(双)、肾俞(双)、定喘(双)、中府(双)、天突、膻中等穴分为3组。治疗时每次选穴1组,常规针刺后置药饼于该穴,胶布固定,每次贴敷12小时,每7~10日贴敷1次,3次为1疗程。
出处 《中医外治杂志》1997,6(6):22-23
麻芥止咳定喘膏
药物组成 炙麻黄30克,白芥子30克,细辛15克,干姜15克,甘遂10克,天仙子6克。
制法 上药共研细末装袋备用,以上为1人1年用量。
用法 选穴:肺俞(双)、膈俞(双)、定喘(双)。每年三伏、三九天使用,将药末加生姜水、饴糖适量制成糊膏状,分别摊在4cm×5cm敷料上,照穴贴之,用胶布固定,一般贴2~3小时。如局部有灼热感或疼痛,可提前取下,若贴后无不适可多贴几小时,待干燥后再揭下。每隔10天贴1次,共贴6次,即头伏、二伏、三伏、一九、二九、三九各1天。一般连贴3年为1疗程。敷贴当天忌生冷酸辣。
出处 《中医外治杂志》2002,1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