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人力资源规划基础:工时测定
在计算岗位定编人数时,需要用到标准工时,那么怎样测定标准工时呢?首先要了解工时测定的工具。
3.1 工时记录的工具与读数方法(用视频录像替代掐秒表)
工时记录的工具有秒表(机械、电子),还可以用DV、手机、视频软件读数。
3.1.1 机械秒表
过去,现场的工时记录工具主要是秒表。秒表主要分为机械秒表(见图3.1)和电子秒表。
图3.1 机械秒表
机械秒表怎样掐?操作方法是按机械秒表上方的按钮:按1次,指针开始走动;按2次,指针停止走动;按3次,指针恢复到零点位置。第二次计时,可以重复上述步骤。
掐完秒表后,怎样根据指针位置读数?具体方法:X分钟+Y秒。
X分钟怎样看?看里面的小圈,共有15格,走完一圈是15分钟,每格表示1分钟。每格再分为两个半格,前半格表示0~30秒,后半格表示31~60秒。
Y秒怎样看?看外面的大圈,共有30格,走完一圈是30秒,每格表示1秒,每格又细分为10个刻度,表示0.1秒(机械秒表的精度达到0.1秒)。
图3.1的读数是0分+2.6秒,即2.6秒。
现在再看图3.2中机械秒表的读数。读数是4分41.9秒,即281.9秒=4×60+41.9。应该怎样读数呢?
图3.2 机械秒表读数示例
小圈指针位于4至5之间,所以是4分钟;小针在4与5之间的后半格,因此大圈的长针位于41至42秒之间,看细刻度应该是41.9秒(如果小针在4与5之间的前半格,大圈长针位于11至12秒之间,看细刻度应该是11.9秒)。因此该读数是4分钟+41.9秒。
3.1.2 电子秒表
电子秒表(见图3.3)有三个按钮,S1是秒表按钮,S2是功能变换按钮,S3是调整按钮。左侧图(a)显示正常计时为10点12分04秒。
怎样开启秒表功能?把S1按钮按住2秒,就会开启秒表功能,见中间的图(b),读数表示0分0.00秒,然后开始计时,到一定时间后,再按一下S1按钮,停止计秒,见右侧的图(c),读数表示2分13.15秒。电子秒表的读数精度可达到0.01秒。
图3.3 电子秒表读数示例
3.1.3 视频录像
视频录像的方式之一是自己拍摄。拍摄工具包括相机、DV、手机、IPAD等。拍摄短视频用手机最便捷,但拍摄时长受存储容量限制;拍摄长视频需要用DV或手机直播,某些软件有回放功能。
另外一种方式是屏幕录像,素材是直播平台的直播翻录或视频网站中别人上传的视频翻录。工具可以是QQ影音(免费)、超级屏录(免费)、会声会影(付费购买正版)等视频剪辑软件。
自拍或翻录的视频转存到电脑端,利用视频剪辑软件收看并分析。视频软件按1次播放按钮,开始计秒;再按1次播放/暂停按钮,停止计秒;重复操作,继续计时。QQ影音的计时可精确到1秒;会声会影可精确到1/24秒,即0.04秒。
采用视频录像方式进行工时记录的好处就是可重复查看视频,修正微调工时记录分段。
本章的工时测定采用视频录像方式。
3.2 工序实际工时测定(人工工时)
人工工时与机器工时有区别。实际工时与标准工时(额定工时)有区别。下面先看一个工序或多个工序的实际人工工时怎样测定。
3.2.1 农民掰苞谷工序的实际人工工时测定
2016年9月8日晚间,熊猫TV某直播间正在进行手机直播。画面显示的是在一个农村的院子里,晒干的苞谷(玉米)堆了一地,一位老农正在默默地干活。第一道工序叫掰苞谷,主要是捡起一个苞谷,撕扯苞谷壳两次左右,然后放到身后的一个筐里,重复多次。第二道工序是搬运空壳,把苞谷空壳从院内搬运到院外门口的垃圾堆。然后,再开始掰苞谷。
该老农掰苞谷没有用到机器,纯手工劳动,所花费的劳动时间属于实际人工工时。那么,平均掰1个苞谷需要多少秒呢?这就需要对工时进行记录和分析。
工时记录方式:用视频剪辑软件(会声会影)翻录直播视频,并保存到电脑端,再用QQ影音播放/暂停,分段记录工时,精确到1秒。几分几秒的记录格式为XX'YY",如0分0秒开始播放即0'00",0分8秒暂停即0'08"。再计算花费时间(秒)=8秒,完成量=1个。工序一(掰苞谷)分段计时31次,工序二(搬运空壳)分段计时1次。掰苞谷、搬运空壳工序的实际人工工时记录,见表3.1。
表3.1 掰苞谷、搬运空壳工序的实际人工工时记录
视频来源:熊猫TV直播间“爱神嫁到fu4”。
在EXCEL中统计分析的结果如下所示。
工序一(掰苞谷),花费时间303秒,完成量31个,实际单位工时=303/31=9.8秒/个(最大值15秒/个,最小值5秒/个)。工序二(搬运空壳),花费时间50秒,完成量1堆,实际单位工时=50/1=50秒/堆。
工序一、工序二合计,花费时间353秒,掰苞谷完成量31个,实际单位工时= 353/31=11.4秒/个。
用时比例分析:搬运空壳的花费时间分摊到掰苞谷完成量,得到折算的搬运空壳实际单位工时=50/31=1.6秒/个。工序一(掰苞谷)用时占比=9.8/11.4×100%=86%,工序二(搬运空壳)用时占比=1.6/11.4×100%=14%。掰苞谷、搬运空壳的实际人工工时测算,见表3.2。
表3.2 掰苞谷、搬运空壳的实际人工工时测算
3.2.2 滩涂钓虾工序的实际人工工时测定
2016年9月15日上午,虎牙直播平台某直播间正在进行手机直播。画面显示的是在海边一片落潮的滩涂上,主播正在进行手钓蝼蛄虾的野外作业,听声音还有两个小学生正在围观。
钓虾有以下四道工序。
工序一是挖泥,用一把扁锄头挖,露出虾洞,一平方米左右。
工序二是插棍,拿起一大把筷子大小般的木棍,插到泥洞中,大约50根。
工序三是钓虾,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不久就有木棍晃动,这表明洞内有虾。选择合适的木棍,用右手把虾往洞口引,然后左手拿特制木棍(前端是羊毛)来替换木棍,扔掉木棍后,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做抓握状,在洞口设埋伏,此时需要左手的羊毛棍和右手的钳子状十分默契的配合,一旦虾被拉到接近洞口,凭直觉,右手快速地捏住虾头,拎出泥洞,放入一个碗中。这就算钓虾成功1次。
工序四是收棍,把约50根木棍从泥洞拔出,收拢。把碗里的虾放到大箱子里,然后就可以开辟第二个场地重复作业了。
在直播间围观的水友,对于羊毛笔钓虾的原理十分好奇。其实,原理是这样的:这种蝼蛄虾喜欢在滩涂打洞藏身,用木棍捅下去堵住它的洞,它就想把棍子往上推出去,这时候从上面看,木棍晃动了,表明洞内有虾。要钓虾时用羊毛笔替换掉木棍,蝼蛄虾的钳子抓住了羊毛就不容易放掉,虾快到洞口时,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快速逮住它。
在熊猫TV的直播间,也有过钓蝼蛄虾的直播,地点是在青岛。使用的工具全部是带有羊毛的木棍。而在虎牙直播的这个直播间,大多数使用的是木棍,只有一个是带羊毛的,原因可能是主播出于成本节约的考虑。另外一个区别是用螺丝刀作为工具,有好几次感觉捕捉难度太大,就用螺丝刀从泥洞边插入把泥巴连同虾一起撬起来。
使用的工具有:扁锄头1把、木棍约50根、特制羊毛棍1根、螺丝刀1把、碗1只、箱子1只。
这个操作没有使用机器,因此是实际人工工时的测定。
该工时记录方式与掰苞谷的工序类似。滩涂钓虾工序的实际人工工时记录,见表3.3。
表3.3 滩涂钓虾工序的实际人工工时记录
视频来源:虎牙直播“桀楚、鱼哥”直播间。
在EXCEL中统计分析的结果如下所示。
工序一(挖泥):费时100秒,完成量约1平方米,实际单位工时=100秒/平方米。
工序二(插棍):费时94秒,完成量49根,实际单位工时=94/49=1.9秒/根。
工序三(钓虾):费时1380秒(23分钟),完成量15只,实际单位工时=1380/15=92秒/只。
工序四(收棍):费时117秒,完成量49根,实际单位工时=117/49=2.4秒/根。
工序一至工序四合计费时1691秒(28.2分钟),钓虾完成量15只,实际单位工时= 1691/15=112.7秒/只。
实际单位工时折算=每道工序费时/钓虾完成量,得到平均每只虾费时112.7秒,其中挖泥折算为6.7秒,插棍折算为6.3秒,钓虾折算为92.0秒,收棍折算为7.8秒,用时占比分别约为6%、5%、82%、7%。
滩涂钓虾的实际人工工时测算,见表3.4。
表3.4 滩涂钓虾的实际人工工时测算
因此,滩涂钓虾实际人工工时取整113秒/只。
3.2.3 电商小卖家包裹贴单工序的实际人工工时测定
阿里巴巴旗下有一个全球“速卖通”在线交易平台,被称为国际版“淘宝”。它的业务流程与“淘宝”一样,卖家把“宝贝”编辑成在线信息,通过“速卖通”平台发布到海外;发货流程与国内相似,通过国际快递将“宝贝”运输到买家手上,卖家赚取美金。
江西省九江市两名大学毕业生创业,成为电商卖家,主要通过“速卖通”平台销售骑行袜。日常工作涉及几道工序,其中一个工序是发货打包(或称为包裹贴单)。他们在熊猫TV开了直播,可以看到日常工作画面。根据直播视频可以测定实际人工工时。
2016年9月8日,在熊猫TV户外直播频道某直播间,直播画面显示的是在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房间,有2个人正在干活。房间陈设:右边靠墙是一个货架(大约5层),目测货架上主要放的是袜子;左边靠墙是一个办公桌,靠镜头这边也有一张小桌子,两张桌子上都堆放着打印好的包裹单,每堆目测大约50单。
他们正在发货打包,主要工序:看下打印单(估计是看袜子型号),从货架或地上找相应的袜子(需要套一个透明袋子),叠放整齐后,装进快递的黑色包装袋,封口,贴胶布三条,贴打印单(正面、反面各贴1个),放到指定地方。
工时记录仍采取翻录直播方式,在电脑端用视频剪辑软件收看并计时。选取的直播时长为5分58秒(358秒),完成打包数4个。电商小卖家包裹贴单工序的实际人工工时记录1,见表3.5。
表3.5 电商小卖家包裹贴单工序的实际人工工时记录1
视频来源:熊猫TV“小瑞瑞、、、、、”直播间(2016年9月8日)。
前12秒虽然完成打包数1个,但属于不完整的操作,最后33秒没有完成打包,这两段做剔除处理,无效小计为45秒。有效时长=总时长-无效时长=358-45=313秒,有效打包数3个,实际单位工时=313/3=104.3秒。电商小卖家包裹贴单工序的实际人工工时测算1,见表3.6。
表3.6 电商小卖家包裹贴单工序的实际人工工时测算1
因此,初步得到的数据是:该电商小卖家包裹贴单工序的实际人工工时是104秒/个。
但是,在另外一个时间段(2016年9月12日),看上去同样的工序,实际人工工时却有所差别。选取的直播时长为617秒(10.3分钟),完成量11个。电商小卖家包裹贴单工序的实际人工工时记录2,见表3.7。
表3.7 电商小卖家包裹贴单工序的实际人工工时记录2
视频来源:熊猫TV“小瑞瑞、、、、、”直播间(2016年9月12日)。
前22秒虽然完成打包数1个,但属于不完整的操作,序号3的25秒在和水友交流,最后9秒没有完成打包,这三段做剔除处理,无效小计为56秒。有效时长=总时长-无效时长=617-56=561秒,有效打包数为10个,实际单位工时=561/10=56.1秒。
电商小卖家包裹贴单工序的实际人工工时测算2,见表3.8。
表3.8 电商小卖家包裹贴单工序的实际人工工时测算2
经向主播了解,原来造成工时差异的一个原因是:9月8日贴的是一种叫e邮宝(邮政)的快递单,打印单要贴2次(包裹的正面、反面),而9月12日贴的则是一般的快递单,打印单只贴1次。
另外,经观察比较后发现,9月8日的包裹胶带要贴3~4条(两横一纵、三横一纵),而9月12日的包裹胶带一般要贴1~2条(一纵、一横一纵)。
因此,该电商小卖家包裹贴单工序的实际人工工时测定:普通快递单,56秒/个;特殊快递单,104秒/个。
3.3 工序实际工时测定(机器工时)
3.3.1 国产弹簧机的实际机器工时测定
网上有一段弹簧生产的视频,时长约55秒。视频中出现的弹簧生产机器的标识是“银丰数控弹簧机,型号CNC”。需要加工成型的弹簧两端有弯钩,中间的弹簧绕圈22圈,见图3.4。
图3.4 弹簧
视频中有人说话,但不需要人工操作(除了开启机器),由机器自动拉伸、弯曲、撞击、旋转、截断等连续地完成操作,因此属于实际机器工时的测定。
由于视频中机器是连续运转的,因此工时记录方式(第一次)为简化地“掐头去尾”,有效时长=总时长-无效时长=总时长-片头时长-片尾时长。通过QQ影音观看翻录后的视频,计时精确到1秒,得到有效时长=55-13-2=40秒。国产弹簧机生产工时计算,见表3.9。
表3.9 国产弹簧机生产工时计算
该视频中有效时长40秒内共加工弹簧完成量4只。因此,该型号的机器加工某型号的弹簧时,实际单位工时=生产工时/生产量=40/4=10秒/只。国产弹簧生产单位工时测定,见表3.10。
表3.10 国产弹簧生产单位工时测定
对机器工时的测定需要更加精确,第二次调整了工时记录方式:将翻录的视频在会声会影视频剪辑软件中播放,计时精确到0.04秒左右。工时记录格式:开始时间0'19"09表示0分19秒9格(1格=1/24秒),结束时间0'21"18表示0分21秒18格。因此,费时=(24-9)/24+1+18/24=2.38秒。
视频中的工序叫弹簧加工,有效产量为4只。每只加工有三个工步:①拉弯弹簧头A;②绕圈;③拉弯弹簧头B并截断。
通过反复观测画面和计时对照,第1个有效产量如下所述。
工步1的开始时间是0'13"04,结束时间是0'16",工步1费时=(24-4)/24+2=2.83秒。
工步2的开始时间是0'16",结束时间是0'19"09,工步2费时=3+9/24=3.38秒。
工步3的开始时间是0'19"09,结束时间是0'21"18,工步3费时=(24-9)/24+1+18/24=2.38秒。
尽量以第1个有效产量各工步的开始和结束时间点的画面情况为参照,调试出第2个至第4个有效产量的各工步的开始和结束时间点,并做好工时记录。国产弹簧机的实际机器工时记录,见表3.11。
表3.11 国产弹簧机的实际机器工时记录
根据表3.11进一步统计分析,每只弹簧加工的实际工时等于各工步的工时之和,如第1个弹簧加工工序的实际工时=2.83+3.38+2.38=8.59。国产弹簧机的实际机器工时测算:第1个、第2个、第3个、第4个弹簧加工的工时(秒/只)分别为8.59、8.97、12.21、9.63,平均值为9.85秒/只。
国产弹簧机的实际机器工时测算,见表3.12。
表3.12 国产弹簧机的实际机器工时测算
还可以统计分析各工步的平均值:如工步1的费时平均值=(2.83+3.17+3.13+ 2.13)/4=2.82秒/只。工步2、工步3费时平均值(秒/只)分别为3.78、3.25。
每只弹簧加工工序的平均实际工时为9.85秒,其中:拉弯弹簧头A的平均工时为2.82秒,绕弹簧圈的平均工时为3.78秒,拉弯弹簧头B并截断的平均工时为3.25秒,三个工步的用时占比分别约为29%、38%、33%。
3.3.2 外国弹簧机的实际机器工时测定
网上有一段德国弹簧机的视频,有效时长30秒,有效产量6只,得到机器实际单位工时=时长/产量=30/6=5秒/只。弹簧生产标准工时测定(德国机器),见表3.13。
表3.13 弹簧生产标准工时测定(德国机器)
国产机器的实际单位工时(9.85秒/只)是德国机器(5秒/只)的近2倍。
德国弹簧机的实际机器工时记录,见表3.14。
表3.14 德国弹簧机的实际机器工时记录
德国弹簧机的实际机器工时测算,见表3.15。
表3.15 德国弹簧机的实际机器工时测算
比较绕圈工步的机器实际工时差异:国产弹簧机生产的弹簧型号要绕22圈,平均用时3.78秒,机器实际单位工时=3.78/22=0.17秒/圈;德国弹簧机生产的弹簧型号要绕17圈,平均用时1.51秒,机器实际单位工时=1.51/17=0.09秒/圈。
弹簧绕圈的机器实际单位工时比较,见表3.16。
表3.16 弹簧绕圈的中德机器实际单位工时比较
3.3.3 一次性竹筷生产工序的实际机器工时测定
网上有一段少林机械制造厂的竹筷生产工艺的视频,时长6分51秒,演示了竹筷生产线的机器设备和工序:①锯原竹机(锯断);②原竹开条机(破竹);③定宽双面修平机(分片);④竹片拉丝机(拉丝);⑤定尺机(截断);⑥自动磨头机(削尖);⑦全自动包装机(包装)。
用会声会影剪辑软件对该视频进行工时记录。
工序一:锯断,费时75.67秒,有效时长61.67秒=75.67-14秒,完成量2段。竹筷生产工序工时记录——锯断工序,见表3.17。
表3.17 竹筷生产工序工时记录——锯断工序
工序二:破竹,费时141.04秒,有效时长35.75秒,完成量8段。竹筷生产工序工时记录——破竹工序,见表3.18。
表3.18 竹筷生产工序工时记录——破竹工序
工序三:分片,费时42.17秒,有效时长42.17秒,完成量11片。竹筷生产工序工时记录-分片工序,见表3.19。
表3.19 竹筷生产工序工时记录——分片工序
工序四:拉丝,费时58.67秒,有效时长44.09秒=58.67-10.08-4.5,完成量9片。竹筷生产工序工时记录——拉丝工序,见表3.20。
表3.20 竹筷生产工序工时记录——拉丝工序
工序五:截断,费时43.75秒,有效时长43.75秒,完成量5把。竹筷生产工序工时记录——截断工序,见表3.21。
表3.21 竹筷生产工序工时记录——截断工序
工序六:削尖,费时15.42秒,有效时长9.84秒=15.42-5.58,完成量2支。竹筷生产工序工时记录——削尖工序,见表3.22。
表3.22 竹筷生产工序工时记录——削尖工序
工序七:包装,费时39.58秒,有效时长35.33秒=39.58-4.25,完成量5包。竹筷生产工序工时记录——包装工序,见表3.23。
表3.23 竹筷生产工序工时记录——包装工序
用有效时长作为分母、完成量作为分子,可计算工序实际单位工时:工序实际单位工时=工序有效时长/工序完成量。如锯断工序的实际单位工时=61.67/2=30.8秒/段。工序1至工序7的实际单位工时分别为:锯断30.8秒/段、破竹4.5秒/段、分片3.8秒/片、拉丝4.9秒/片、截断8.8秒/把、削尖4.9秒/支、包装7.1秒/包。
竹筷生产工序工时测算,见表3.24。
表3.24 竹筷生产工序工时测算
工序之间的完成量单位换算:通过对视频画面定格后的观察,一段原竹破竹后变成5片(5片/段),一片定宽双面修平后还是一片,拉丝后一片变成3条(3条/片),截断后按每把目测大约80支估算(80支/把),一支削尖后还是一支,包装后按每包大约100支估算(100支/包)。
被锯断后的一段原竹估算的筷子数量=5片/根×3条/片×5支/条=75支/段。
竹筷生产工序完成量换算成筷子支数的单位工时如下所述。
工序一:锯断,实际单位工时=61.67/(75×2)=0.41秒/支;
工序二:破竹,实际单位工时=35.75/(15×8)=0.3秒/支;
工序三:分片,实际单位工时=42.17/(15×11)=0.26秒/支;
工序四:拉丝,实际单位工时=44.09/(5×9)=0.98秒/支;
工序五:截断,实际单位工时=43.75/(80×5)=0.11秒/支;
工序六:削尖,实际单位工时=9.84/(1×2)=4.92秒/支;
工序七:包装,实际单位工时=35.33/(100×5)=0.07秒/支。
工序一至工序七合计,筷子生产实际单位工时=Σ各工序实际单位工时=7秒/支,即14秒/双。
竹筷生产工序完成量换算成筷子支数的单位工时,见表3.25。
表3.25 竹筷生产工序完成量换算成筷子支数的单位工时
根据表3.25,14秒/双的一次性竹筷的生产效率远远无法达到本书第12章提及的一次性竹筷生产线选型时每班产量5~10万双的要求。这可能是由削尖工序的异常造成的(4.92秒/支),原因可能是演示视频没有让削尖的机器满负荷运转。在本书第8章提及的钉子生产工序演示视频中机器转速是人为调慢了,目的是让别人能够看清楚转动情况,实际上机器处于高速转动状态,无法看清楚转动情况。因此,对于网络视频要识别拍摄的是正常的机器速度还是“演示”调速后的速度。
3.3.4 纸箱成型工序的实际机器工时测定
网上有一段纸箱生产线的视频,时长2分59秒,主要工序是纸箱压制。经过压制的纸箱(看上去是单片)在流水线传送,经过一个推送装置形成一叠,不断重复。另外,中间视频画面切换到与流水线连接的仪表,上面显示的计量数据:从5312变成5340,由此可以得到纸箱的只数(28只)。
纸箱生产工序工时记录——纸箱压制,见表3.26。
表3.26 纸箱生产工序工时记录——纸箱压制
视频来源:酷六网。
根据表3.26,分类统计费时、完成量。按流水线推送的叠数观测,费时64.33秒,完成量9叠,实际单位工时=64.33/9=7.15秒/叠。按仪表显示的计量数据,费时8.83秒,完成量28只,实际单位工时=8.83/28=0.32秒/只。
纸箱压制工序的计数计时分类统计,见表3.27。
表3.27 纸箱压制工序的计数计时分类统计
由于现场的光线暗,推送装置的运转速度较快,每叠推送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容易被记录,但到底每叠有多少只纸箱片则无法数得精确,根据推送的频率感觉有20多个。其实可以通过表3.27计算:每叠的纸箱=7.15/0.32=22.34只/叠,取22只/叠。
因此可以推算:在3分钟时间,流水线完成量=60×3/0.32=562.5只(取563只),每小时完成量=60×60/0.32=11250只。
3.4 工序定额工时制定(人工工时)
在制定标准工时(定额工时)时,有一种方法叫平均先进水平:可以取一个数值,使得1/3左右的样本人员能超额完成,1/3左右的样本人员刚好能完成,1/3左右的样本人员无法完成。如果样本人员只有1人,那么应该怎么办?以前文提及的农民掰苞谷为例,可以把该老农掰苞谷的31次实际工时作为样本数据,取一个数值进行划分,体现三个1/3的大致比例。
对掰苞谷31次实际工时记录进行排名(由低到高),见图3.5。
图3.5 掰苞谷31次实际工时记录排名
在EXCEL中用百分位值计算,取第前1/3位(33.3%)的数值约等于8秒。假定花费时间(秒)在E列、行3-33,则P33=Percentile(E3:E33,0.33)=8秒。
即工序一(掰苞谷)的标准工时=8秒/个。如果考虑工序二(搬运空壳)的分摊实际单位工时1.6秒/个,则掰苞谷的标准工时=9.6秒/个,标准工时也叫定额工时。
如果变成定额产量,掰苞谷定额产量=1个/9.6秒=0.1个/秒=6.25个/分钟=375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