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婴幼儿推拿秘籍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推拿上肢部特效穴位

在婴幼儿的上肢部位,分布着很多特效穴位,其中有24个穴位最为常用,它们分别是脾经、肝经、心经、肺经、肾经、大肠、小肠、胃经、总筋、四横纹、板门、老龙、五指节、三关、六腑、天河水、内八卦、一窝风、二扇门、二人上马、掌小横纹、肾顶、肾纹、小天心。

推脾经 脾胃问题就找它

位置:脾经位于拇指桡侧缘或拇指末节螺纹面。

做法:将孩子的拇指屈曲,然后顺着拇指桡侧边缘从指尖推向指根为补,称为补脾经;将孩子的拇指伸直,然后从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清,称为清脾经;如果来回直推为平补平泻。补脾经和清脾经统称为推脾经。推100~500次。

作用:补脾经可健脾胃,补气血;清脾经可清热利湿,化痰止呕。

适用范围:多用于防治疳积、食欲不振、腹泻、便秘、呕吐等病症。

注意事项:桡侧就是手掌上靠拇指一侧,而靠小指一侧为尺侧。

补脾经

清脾经

推肝经 还孩子一片清凉

位置:肝经位于食指末节螺纹面。

做法:用一只手托住孩子的食指末节,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螺纹面旋推孩子食指的螺纹面,称为补肝经;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称为清肝经,反之也为补。补肝经和清肝经统称为推肝经。推100~500次。

作用:平肝泻火,熄风镇惊,解郁除烦。

适用范围:多用于防治惊风、五心烦热、口苦、眼干、近视、目赤等病症。

注意事项:肝经宜清不宜补。若肝虚则需补后加清,或以补肾经代替。

补肝经

清肝经

推心经 口舌生疮好得快

位置:心经位于中指末节螺纹面。

做法:让孩子伸出中指,然后用一只手的拇指螺纹面旋推孩子的中指螺纹面,称为补心经;由指尖向指根方向推为补心经,反之为清心经。补心经和清心经统称为推心经。推100~500次。

作用:清热退心火。

适用范围:多用于防治高热、口舌生疮、小便赤涩等病症。

注意事项:1.清心经多与清天河水、清小肠合用。2.心经宜清不宜补,若气血不足而见心烦不安、睡眠睁目,需用补法时,可补后加清,或以补脾经替代。

补心经

清心经

补心经

推肺经 让宝贝的呼吸轻松流畅

位置:肺经位于无名指末节螺纹面。

做法:让孩子伸出无名指,然后用一只手的拇指螺纹面旋推孩子的无名指末节螺纹面称为补肺经;由指根向指尖方向推为清肺经;反之为补肺经。清肺经和补肺经统称为推肺经。推100~500次。

作用:补肺经可补益肺气,清肺经可宣肺清热。

适用范围:多用于防治咳嗽、哮喘、感冒、胸闷、虚汗怕冷、痰鸣等病症。

补肺经

清肺经

补肺经

推肾经 先天不足后天补

位置:肾经位于小指末节螺纹面。

做法:让孩子伸出小指,然后用一只手的拇指螺纹面旋推孩子小指末节的螺纹面,称为补肾经;由指根向指尖方向推为补肾经,反之称为清肾经。补肾经和清肾经统称为推肾经。推100~500次。

作用:补肾经可补肾益脑,温养下元;清肾经可清利下焦湿热。

适用范围:多用于防治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肾虚腹泻、遗尿、虚喘、小便淋沥刺痛等病症。

注意事项:肾经宜补不宜清,一般多用补法。

补肾经

补肾经

清肾经

推大肠 肠道疾病不再来

位置:大肠位于食指桡侧缘,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做法:用一只手托住孩子的手掌,暴露桡侧缘,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螺纹面从孩子食指指尖直推向虎口,称为补大肠;反之为清大肠。补大肠和清大肠统称为推大肠。推100~300次。

作用:补大肠可涩肠固脱,温中止泻;清大肠可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

适用范围:多用于防治腹泻、脱肛、痢疾、便秘、食积等病症。

补大肠

推小肠 身体代谢全畅通

位置:小肠位于小指尺侧缘,自指尖到指根成一条直线。

做法:用一只手托住孩子的手掌,露出小指尺侧缘,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螺纹面或食指桡侧缘从孩子小指指尖推向指根,称为补小肠;反之为清小肠。补小肠和清小肠统称为推小肠。推100~300次。

作用:清热利尿。

适用范围:多用于防治小便赤涩、水泻、遗尿、尿闭等病症。

补小肠

推胃经 让孩子吃嘛嘛香

位置:胃经在手掌面拇指第一节。

做法:用一只手固定孩子的手掌,露出拇指,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或食指、中指从孩子掌根处推到拇指根部,称为清胃经;用拇指螺纹面,旋推孩子近掌端第一节,称为补胃经。清胃经和补胃经统称为推胃经。推100~500次。

作用:补胃经可健脾胃,助运化;清胃经可清利湿热,和胃降逆,泻胃火,除烦止渴。

适用范围:多用于防治呕恶嗳气、烦渴善饥、食欲不振、腹胀、便秘、吐血等病症。

注意事项:1.补胃经常与补脾经、揉中脘、摩腹、压揉足三里合用。2.清胃经多与清脾经、推天柱骨、大横纹推向板门合用。

清胃经

补胃经

揉总筋 清热止痉调气机

位置:总筋位于腕部掌侧横纹中点。

做法:一只手拿住孩子的四指,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指端按揉总筋,揉100~300次,称为揉总筋;用拇指指甲掐3~5次,称为掐总筋。

作用:揉总筋可清心经热,散结止痉;掐总筋可镇惊止痉。

适用范围:多用于防治惊风、夜啼、潮热、吐泻等病症。

注意事项:治疗惊风抽搐多用掐法。

掐老龙 专治急惊风

位置:老龙在中指指甲后一分许。

做法:用拇指指甲掐老龙,掐5次。

作用:醒神开窍。

适用范围:多用于治疗急惊风。

注意事项:若孩子急惊或高热抽搐,掐后知痛有回应则较易治,不知痛而无回应,一般较难治。

推四横纹 调理气血除烦热

位置:四横纹即食、中、无名、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做法:将孩子左手四指并拢,以拇指端桡侧面着力,从食指横纹滑向小指横纹,反复操作100~300次,称推四横纹;或以拇指指甲分别掐揉各5次,称掐四横纹。

作用:推四横纹能调中行气,和气血,消胀满;掐四横纹能退热除烦,散瘀结。

适用范围:多用于防治疳积、腹胀腹痛、消化不良、惊风、气喘、口唇破裂等病症。

注意事项:可点刺本穴出血以治疗疳积。

推四横纹

掐四横纹

揉板门 调理肠胃助消化

位置:板门在手掌大鱼际中部。

做法:用一只手固定孩子的手掌,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端揉孩子的大鱼际,称为揉板门或运板门,揉50~100次;用指推法自拇指根推向腕横纹,称板门推向横纹,反之称横纹推向板门,推100~300次。

作用:揉板门可健脾和胃,消食化滞;板门推向横纹可健脾止泻;横纹推向板门可降逆止呕。

适用范围:多用于防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呕吐、便秘、退热、腹泻、嗳气等病症。

揉板门

板门推向横纹

掐揉五指节 让孩子远离惊惕不安

位置:五指节即掌背五指第一指间关节。

做法:用一手拇指指甲依次从孩子手背拇指第一指间关节掐至小指第一指间关节处,掐后再揉,称掐五指节;用拇指螺纹面揉动,称揉五指节。掐3~5次,揉则要30~50次。

作用:安神镇惊,祛风痰,通关窍。

适用范围:多用于防治咽炎、惊惕不安、惊风、胸闷、咳嗽、感冒、哮喘等病症。

推三关 培补元气第一功

位置:三关位于前臂桡侧,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做法:用一手握住孩子的手腕,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桡侧面或食指、中指指腹从孩子的手腕推向肘部,称为推三关。每次推100~300次。

作用:补气行气,温阳散寒,发汗解表。

适用范围:多用于腹痛、腹泻及感冒风寒等虚寒病症。

推六腑 孩子高烧的克星

位置:六腑位于前臂尺侧缘,肘腕之间的一条直线。

做法:用一只手握住孩子的手腕,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或食、中二指螺纹面从孩子的肘部下推到腕部,反复操作100~500次。

作用:清热,凉血,解毒。

适用范围:多用于防治高热、惊风、鹅口疮、咽痛、腮腺炎和便秘等病症。

注意事项:如果孩子平时大便稀薄,发热不到40℃,则谨慎使用本法。

清天河水 热性病症它都管

位置:天河水位于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做法:用一只手握住孩子的手腕,使其掌心向上,然后用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指端从孩子的腕横纹推向肘横纹,反复操作100~500次,称为清天河水。用食指、中指蘸水从腕横纹,一起一落弹打至肘横纹,同时用嘴吹气,称为弹打河水,多用于实热、高热等症。

作用:清天河水能清热解表,泻火除烦。

适用范围:适用于外感发热微出汗、头痛、恶风、惊风、咽喉痛等热症。

清天河水

弹打河水

运内八卦 让宝贝不再厌食

位置:内八卦位于手掌面,以掌心(劳宫)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画一圆即是。分为乾宫、坎宫、艮宫、震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八宫。(见上图)

做法:八卦穴用运法操作,根据不同操作方向,分为顺运、逆运、分运三种。用一只手托住孩子四指,拇指按在离宫处,掌心向上,然后用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夹住孩子腕关节,以拇指螺纹面用运法从乾宫起至兑宫止,反复操作,顺时针运100~500次,称顺运内八卦;如果从兑宫起至乾宫止,逆时针运,运100~500次,称为逆运内八卦。在部分宫位上可以分运,运100~200次,称为分运八卦。

作用:理气化痰、行滞消食。

适用范围:常用于防治咳嗽、痰喘、胸闷、呃逆、呕吐、泄泻、食欲不振等病症。

揉一窝风 改善孩子腹痛

位置:一窝风位于手背腕横纹中凹陷处。

做法:用一手拇指或中指端揉10~30次,掐3~5次。

作用:温中行气,止痹痛,利关节。

适用范围:多用于防治腹痛、肠鸣、关节痹痛、伤风感冒等病症。

注意事项:揉一窝风多与拿肚角、推三关、揉中脘合用。

揉二扇门 宝贝身热无汗就用它

位置:二扇门位于掌背中指两侧凹陷处。

做法:用拇指指甲先掐后揉,称掐二扇门;用一手食指、中指按揉,称揉二扇门。掐5次,揉1~2分钟。

作用:发汗解表,退热平喘。

适用范围:多用于防治惊风抽搐,风寒外感、身热无汗等症。

注意事项:1.揉时要稍用力,速度宜快。2.本法与揉肾顶、补脾经、补肾经配合使用。

掐二扇门

揉二扇门

揉掐二人上马 滋阴补肾的“利器”

位置:二人上马位于手背部无名指与小指掌指关节之间。

做法:一手拇指、中指相对用力揉,称揉二人上马;一手拇指甲掐,称掐上马。揉100~500次;掐3~5次。

作用:补肾滋阴,利水通淋。

适用范围:多用于虚热喘咳、小便赤涩淋沥等症。

揉二人上马

掐二人上马

揉掌小横纹 宣肺化痰的“佳药”

位置:掌小横纹在小指指根下,掌面尺侧纹头。

做法:一手抓住孩子的手,用另一手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掌小横纹。揉100~500次。

作用:退热消胀、散结,宣肺化痰,镇静安神。

适用范围:多用于防治口舌生疮、喘咳、肺炎、百日咳等病症。

揉肾顶 让孩子不再盗汗

位置:肾顶位于小指顶端。

做法:用一手中指或拇指端按揉小指顶端,揉100~500次。

作用:收敛元气,固表止汗。

适用范围:多用于防治自汗、盗汗、大汗淋漓不止等症。

揉肾纹 化瘀解毒少生疮

位置:肾纹在手掌面,小指第二指间关节横纹处。

做法:用一手中指或拇指指端按揉,揉100~500次。

作用:祛风明目,散瘀结。

适用范围:多用于防治目赤、鹅口疮、热毒内陷等病症。

揉小天心 最好的“下火药”

位置:小天心位于掌面,大鱼际、小鱼际交界处的凹陷中。

做法:用一只手托住孩子四指,掌心向上,然后用另一只手的中指指端揉100~300次,称为揉小天心;用拇指指甲掐3~5次,称为掐小天心;用中指指尖或屈曲的指间关节捣10~30次,称为捣小天心。

作用:清热明目,镇惊安神,利尿。

适用范围:多用于防治发热、水肿、夜啼、目赤肿痛、口疮、斜视、遗尿、惊风抽搐、惊惕不安等病症。

揉小天心

掐小天心

捣小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