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我们为什么害怕失去朋友(2)

我们每个人都期望被朋友关注,被群体所接受,这是驱逐孤独的重要途径。但是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要先付出自己的关心,主动地关注别人。要把“索取关注”的社交动机转变为“付出关注”,帮助他们克服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付出你的肯定,而不是总向朋友索求肯定。这样不仅可以得到朋友的尊重,也会给你带来更大的满足感,因为你付出的关注已经证明了你的价值,它表明你不是孤独的一个人。

★正确地认清自己,正确地评价自己

我们对自己认知的程度,决定着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的选择,以及在群体和朋友面前的“精神体验”与“自我定位”。你对自己的认知越清晰,定位越理性,在社交中的表现就越得体——不是浮躁的,是沉静的;不是功利的,是淡然的;不是冲动的,是理智的。你和群体之间就能保持一种恰当的距离,因为你充分认清了自我,并不依靠别人的评价和肯定活着。

★既要有基本的交际技能,又不使自己受别人情绪的影响

如果你经常在社交中失败——有被朋友轻视或在某个圈子中自感无足轻重的体验,慢慢积累起来的消极情绪将极大地影响到你的性格,这会让你判定自己的社交是非常失败的,朋友和圈子都没有接受你。

有人因此自卑——看来我是个小人物,大家都瞧不上我!

有人因此愤怒——你们凭什么看不起我?

有人因此孤独——我还是一个人默默地走开吧!

有人因此变得孤僻——我不想再交朋友了!

有人更加不合群——我很想融入圈子,但无计可施!

如何改变这种极端的状态?学习和提升交际的技能自然是一个必需的环节,比如通过高尔夫、保龄球、聚会等沟通的工具加深互相的理解,提高人们对你的认可,获得朋友的肯定。但更重要的是,远离那些消极的情绪,把别人的感受、判断与一己之见屏蔽在外面,不要让他们的看法影响你的自我认知。

我们要告诉自己的是:“我在很多场合都是很受欢迎的,并不需要向某些特定的人证明自己。”这能减轻我们对朋友或圈子的依赖。

★保持自己人格的完整,别活在他人的影子中

不论是生活中的待人接物还是工作中的商务交际,都应该把自己的原则和态度明确地表达出来,要让别人清楚地知道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且划定一条界限。在社交中,每个人都要用这种方式保持自己的人格完整性——你不会活在别人的影子里,而是有自己独立的世界;你不会因为别人的评价产生情绪上的波动,也不会总是渴望得到朋友的关注。

★别再想自己“合不合群”的问题,而是用沟通提升自己

学会转换定义。还在考虑自己合不合群吗?从今天起,换一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我通过群体去提升自己,而不是依赖群体证明自己。”我们与别人相互的了解、沟通成就了健康的人际关系,是否合群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们从朋友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依赖心理:我需要你帮我做决定

罗宾是个没有主见的胖子,人们称他为“格式化的大脑袋”,因为他的口头禅是:“谁帮我拿个主意?”从3年前起,他就在公司的后勤部门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为公司的培训部和传媒部提供一切后勤支持,这是一个跨界的工作,对执行力的要求极高。

显然,罗宾就是一个具有强大执行力的人。但他的缺点也很明显:没有自主决定的意识。在工作中,他需要得到明确的指示才能行动(他能执行得非常到位);在生活中,他总是盼望有人能够站出来对他提供指点,然后他“依计行事”,才能打点好自己的私事。

他自嘲说:“我一天都离不开朋友,正如我工作中每分钟都离不开上司和同事。”罗宾还没有结婚,他连女朋友都没有,因为他的依赖症已经严重到了“选择什么样的女人共度此生”都需要朋友提供建议的程度。

有一次,他准备到好莱坞附近的咖啡馆约会,那个女孩非常漂亮,在一家制片公司工作。同事鼓励他:“你还犹豫什么?”罗宾不停地问:“她真的可以吗?我有些拿不定主意。”半小时后,他竟然给我打来电话,“老板,您有时间吗?”

我已经从助理口中听到了这件事,因此严肃地回答:“不,我一秒钟时间都没有。罗宾,你去卫生间关上门,自己做一个决定。”

后来的消息是,罗宾再一次向自己的依赖心理妥协。出发之前,他给很多朋友打了电话,听取他们的意见。最后他当然去赴约了,两个人都给对方留下了很不错的第一印象。但我们知道,他的恋爱很难成功,因为他或许会染上“女友依赖症”。

像罗宾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无比地重视朋友,是因为自己在心理和行为上都对朋友有所依赖。朋友是他的精神支柱,同时还是他的字典、选择判断的渠道、大百科全书和常识的来源。如果他的身边有第二个人存在的时候,他将永远仰仗这个人去做选择,而他则成为那一个享受成果的人。他会盲目地以为朋友能够帮助他解决一切问题,因此失去朋友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也是他不能接受的。

1.溺爱后遗症

在罗宾的案例中,我发现和其他人的情况一样,他们都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

a.他们在童年和少年时代或多或少都有被父母、长辈溺爱的经历,习惯了由亲朋好友替自己做主。

b.他们不是没有主见,而是总想听一听别人的建议,特别是朋友、同事或上司的意见,对他有很强的影响力。

c.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时形成了强烈的依赖习惯,如果没有人给出建议,就很难采取及时的行动。

这是溺爱后遗症,它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起作用,直到成人后渗透到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中。在幼年时期,儿童离开父母就不能生存,父母是万能的,是我们的保护神。但如果父母或长辈过度地溺爱,鼓励或放纵了子女的依赖心理,不让他们有长大和自立的机会,时间久了,子女的心中就会产生更强的依赖,长大以后,对陌生的事物缺乏自信心,总想依靠别人来做出决定。

加州大学的心理教授凯斯曼对“依赖心理”有近三十年的研究,他对人们在社交中的“朋友依赖”现象尤其感兴趣。“问题的根源可能不在昨天或一年前,而是在二十年前。”他说,“当一个人读小学、中学时,他是否是一种习惯于依赖他人的性格,就已经定型了。”这样的人终生都负担不起独立判断和选择的任务。对他们而言,必须依傍强者才有安全感。

2.心安理得的坏习惯

凯斯曼认为,最坏的情况不是我们依赖于朋友,而是将之视作理所当然。“有的人觉得朋友帮助他是理所应当的义务,而他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些出于友情的馈赠。朋友帮他出主意,朋友帮他查资料,朋友帮他订机票,朋友帮他筹集资金……朋友在打理他的一切,离开朋友他就不能活。那么,他的‘自我’去哪儿了?”如果我们的社交是为了交出生活的自主权,社交的意义何在?

由于对朋友的依靠是心安理得的,你对朋友的要求就会变本加厉,不能容忍朋友犯一点错误。与此同时,你在社交中也没有安全感:“没有朋友,我可能会死!”这是相当一部分人的真实想法,他们拼命地参加聚会,线上聊天,出没于圈子之中,对搞好社交比对做好工作还重视,这一切的目的只是巩固依赖。

◎缺乏存在感:我渴望他们肯定我

北京女孩妞妞在邮件中说,朋友都很关心她,但她的社交关系相当紧张,因为如果一件事没有人说“好”或点赞,她内心便惶惶不可终日,就像这件事情白做了。有时候,她会在半夜打电话给闺密,原因是她刚发了一条微博或朋友圈的消息,希望引起对方的注意。

谈到社交的动机,妞妞的理由十分简单:获取关注,并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我希望有许多好朋友,不管他们是做什么工作的,我对朋友的要求只有一个:多和我聊天,了解我的心事,给我点赞。”“点赞”是她在社交平台说得最多的话。

在沟通中我看到,妞妞用很多方式讨好朋友,并不是为了从他们那里获取什么实质的物质利益——她自己有不错的工作和收入,对名利不感兴趣,但她希望朋友能够肯定她,让她觉得有面子。

1.活给别人看

凯斯曼说:“越在意什么,就越缺乏什么。有些人活得很精彩,却是活给别人看的,他们缺乏关注和肯定,因此交友的动机仅是得到这些东西,别无他图。”

“活给别人看,你理解这句话吗?”在“我和我的朋友们”的活动中,我们向受访者提出了这个问题,得到了热烈的响应,不少人都阐述了自己的心声——他们在过去的某个人生时段,都有过这种从别人那里获取肯定的经历。因为有这种从外部寻求肯定的心理需求,他们也格外地重视社交,朋友在他们心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将朋友视为“自身存在感”来源的根本原因,是他内心的不自信。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他的定位模糊,规划缺失,同时即便获得了朋友的一些认可,在某个人际圈中受到了人们的肯定,他仍然体验不到真正的快乐。

2.补偿心理

在心理学领域,有一个名词叫“补偿心理”:我想吸引他人的关注,则会主动去关注他。为了从朋友的肯定中得到更强的存在感,人们就会表现出更强的主动社交的行为,加强自己的各种交际行动,尽可能地让朋友关注自己。

过去一年来,妞妞的行为表现完全符合这一心理。她报名参加了六七家社交俱乐部,有骑马社团、英语社团和登山客俱乐部等社交聚会组织。她希望在这些组织中交到更多的朋友,增进了解,展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