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们为什么害怕失去朋友(1)
越害怕失去朋友,便越没有真正的朋友。
正如吸引力法则所说,越注意一件事情,这件事情越容易发生。
你的精力和时间本来就那么多,你都绞尽脑汁交朋友去了。
只有不依赖朋友,不苛求朋友,才可享受到社交的乐趣。
我们为什么害怕失去朋友
◎功利心态:多个朋友多条路
在加州的首府萨克拉门托,社交咨询专家塞勒尔有一间不足五十平方米的办公室,但他却是哈佛大学公开课的特邀顾问,为听众提供自己在社交方面的研究和观点。去年,他在公开课上有一些演讲,提到了人们对朋友最大的忧虑是“随时可能丧失的价值”。在他看来,多数人交朋友都是为了获得一些直接或潜在的回报——投资周期不能太长,如果没有回报,朋友还有用吗?塞勒尔说:“我相信绝大多数人——可能高达90%的人会不由自主地思考这个问题并且降低这个朋友的优先级。”比如:
“如果他没用处,我很可能半年不联络他一次。”
“我基本不会主动联络他。”
瞧,多么赤裸裸的功利宣言!这是我们在咨询中经常听到的回答。没有其他听众,人们勇于说出心声。事实上,在说出来之后,有些人才为自己竟然有这种“羞愧的想法”感到惊讶——我竟是一个把朋友当作工具的人!
1.你只想结识成功者?
我们所处的环境和现代信息社会某些特定的属性,注定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们的社交变得多元化,每天要和距离不一的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也使人们能够接触到更多的成功者。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有些是你十分陌生但向往的领域。成功者可以在你成长的道路上给予帮助,他们通常都是各界的精英。从基因生存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会本能地结交强者,因为与强者结成同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生存、发展和强大的机会。这是由基因、人性,而不是我们后天的意志力决定的。
很多人把人际关系作为成功的第一要素,例如“你朋友的质量决定你的人生高度”,人们把这句话奉为至理,并身体力行。对中国人来说,成功的朋友是不可缺少的。有很多成功的朋友,就意味着自己也有更多的成功机会。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人们有这种想法并不奇怪。
因此,强大的功利心态让我们小心翼翼地维护人际关系,害怕失去那些高质量的朋友。同时,在拓展自己的社交时,他们又秉持一种极为苛刻的原则:只结交那些有钱或已经在某些领域取得成功的人。
塞勒尔给我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加州首府城市边缘角落的一个街区,住着一位才华横溢的IT奇才凯斯·汉默。他是市中心一家高科技公司的研发部门的骨干,每年拿着70万美元以上的年薪,有两个月的带薪假期,还能报销去国外旅游的费用。他是典型的成功人士。当然,他的社交圈也是。
在凯斯·汉默的社交名单上,所有联系人的年收入都不能低于100万美元。他的事业目标是坚定地向上走的。他对未来的规划就是成为全公司的第一个不是部门主管却能拿到百万年薪的人。作为一个有如此宏伟志向的人,他的朋友是不是也要提高一下档次?凯斯·汉默就是这么想的。也正基于此,他异常谨慎地打理着自己的社交圈。对于那些成功者,他不惜投入很多金钱和精力去结交、讨好他们。
他每周都邀请一些人去圣芭芭拉(加州西海岸著名的旅游城市)打高尔夫球。
他每天分别致电给朋友,主动询问对方有什么需要。
他通常会在早晚各打一次电话,彬彬有礼,体贴入微。
他在朋友面前从不生气,沟通中总会先反省自己的问题,以赢得人们的赞叹。
他精心地设计聚会的衣服、台词,甚至会提前编造一些故事来调节聚会的氛围。
他想尽一切办法让人们欣赏他,原因是自己需要他们。因为在他看来,不一定什么时候就需要这些朋友对自己施以援手。为了保证朋友圈的高质量,凯斯·汉默还会定期对所有的联系人进行信息更新和重新评估——当他发现某些人陷入事业或生活的困顿,不再像以前那样成功时,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将其从朋友圈中删除。
塞勒尔评价说:“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就会如何对待你。”没过多久,凯斯·汉默的大名在他的工作圈内人尽皆知。众多成功的朋友,并没有让他迅速提高自己在朋友圈的名气,也未能帮助他实现计划中的物质目标,反而让他“势利眼”的绰号传播得更快。当人们都发现他有强烈的交际功利心时,糟糕的结果不是显而易见的吗?凯斯·汉默的高尔夫球聚会迅速地解散了,很少有人再热情地响应他的邀请。
有人说,人际关系是第一生产力,是一切事物发展、转移和运作的基础资源。这是我在国内的一次社交讲堂上听到的观点,人们普遍将社交视为生活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每个人在社交中的接受度是有限的——我们的大脑在既定时间内处理不了太多的信息。并且,如果我们从互相利用的角度去开发人际关系,将自己的社交圈建筑成一座充满虚情假意的堡垒——这座堡垒不仅功利,而且会十分脆弱。它经不起丝毫的风吹雨打。
2.“非功利交友”的标准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人们在进行人际交往时总是需要遵守一些最基本的原则。例如:
第一,志同道合——有相同的志向和共同的兴趣。
第二,相似的价值观——大家有相似的价值观,也就是我们必须要认同对方为人处世的原则和道德修养。
第三,非功利的目的——和对方来往不是为了获取名利、面子等利益,至少主要目的不是功利的。
问题是,人们在无限扩张的社交中已经扭曲了人际关系的真正内涵。他们追求的是功利交友,对于心灵层面的沟通不感兴趣。就像一个人在参加咨询时说的:“与金钱为伍,我为何孤独?”他把人际关系建立在利益的获取上,将交友视为捞取利益的途径。
所以在工作中,你会看到有的人“很会来事”,他们巴结上司,结交能力强的同事。在工作上面的表现很一般,做事也不踏实,但他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来经营自己与领导的关系,对待客户和朋友,他也是用这种“谋人不谋事”的原则。他说:“朋友多了好办事。”结交任何朋友,目的都是利益。
功利的交友就是“谋人”,非功利的交友则是“谋事”。在两种目的之间,对待朋友的心态是完全不同的,“谋人”是出于自己的私心和私利,“谋事”则是希望与对方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那么,在社交中,我们怎样才能践行“非功利”的标准,抛弃那些出于本能及现实需要的功利心?
★建立积极思考的人生观: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建立积极思考的好习惯,用正面的言行举止使自己成为带动别人的人,这能让你具有足够的人格魅力。
★释放社交正能量:永远不要在交往中让对方产生令人厌烦的感觉,不要带去消极能量。你如果不停地抱怨,计较得失,一定让人避之唯恐不及。
★用平常心结交成功者:尤其在和一些成功人士接触时,必须消除自己的功利心态,以平常心去接触。假如你总是想获得什么,你也会因此失去一些更重要的东西。
★向混得比你差的人虚心请教而不是高傲地炫耀:用谦虚的态度对待那些“不如你成功的人”,要放下自己所谓的高姿态,向他们虚心请教各类问题,而不是一边巴结成功者,一边又向不如你的人炫耀。社交场上喜欢炫耀的人通常都是功利的,他们的眼中只有世俗的名利,没有单纯的友情。
★不要过河拆桥:有些人过了河就拆桥,甚至见到对方不能帮助自己便翻脸无情。永远都别干这种事。当别人对你提供帮助时,即使他起到的作用非常微弱,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帮助,也要真诚地说一声“谢谢”。这表明你对人的标准不是功利的。
3.从“买人情”到“卖人情”
怀着功利心交友的人,他们十分重视“人情”这种东西。我在国内见到一位做市场营销工作的人,他朋友特别多,但他有一个缺点就是:不管是他帮助别人或者是别人帮助了他,“人情”都会记在他的一个小本子上。帮了别人,他会记得找回,让对方还回来;自己受了帮助,当然也会找机会还回去。他对此颇感得意,说:“我认为朋友就是人情,既要懂得买人情,也要善于卖人情。否则,我们交朋友的目的是什么?”
在功利心的主导下,他将朋友之间的互相帮助和人情来往视为理所当然。有来有往,这是“人情守恒定律”?如果你总是这么想,社交就会遇到大麻烦。
首先,别人找你帮忙时,你第一时间的想法不是“如何帮助他解决问题”,而是“他有没有能力回报我”。在这种念头的驱动下,人的选择就会呈现出嫌贫爱富的一面:只愿意借钱给“有钱人”。
其次,在需要别人的帮助时,如果对方的能力很强,地位很高,对你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你就会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因为有些人情是还不起的。对这种情况,塞勒尔评价说:“不少人的事业发达于功利心,又衰落于功利心,靠与朋友的交易起家,又因失去朋友的信任而败亡。”既然是做交易,你早晚会失去朋友。
◎害怕孤独:我这样是不是不合群
有的人喜欢多交朋友,对添加社交联系人有着迫切的需求,动机其实很简单,他们是用朋友的数量来掩饰自己内心的孤独。这通常是人们羞于启齿的秘密,是我们的人格隐私。有多少人没有体会过无穷无尽的孤独感?哪怕身处的世界喧闹异常,灵魂依然有无所依托的凄惶之感。但对人性来说,孤独是一种负面性的元素,群体则是正大光明的依靠,这是由人的基因决定的。在基因看来,孤独的个体必然被淘汰,能够融入群体并且迅速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生存和繁衍下去。
人类和猴子在有些方面很相似,比如都是群居动物。猴子的群居生活也有一定的规律。例如,当一只猴王老了,年轻的新猴王就会崛起,两者激烈地竞争,最后的结果是老猴王落败,然后被赶出群体。当然,赶出群体的过程并不是和平的,而是群起而攻之。在新猴王的授意下,猴群集体发难,逼迫和驱赶老猴王赶紧离开。但是老猴王宁愿受辱,也不会离开这个群体,因为它明白,离开群体,等待它的就是死亡。在群体生活并被群体接受,才能证明它的存在是有价值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人们为什么疯狂地追求社会认同?为什么有时候宁愿放弃自己的个性,也要迎合这个社会,去融入人们的共性,遵循大众的规则?这正是由人类天生的属性所决定的:我们不能,也不愿意承受孤独,因此群体总是最终的归宿。
我们的一生会经历很多的事情,上学、毕业、工作、恋爱、结婚生子,还有金钱、权力和欲望,这些事情无疑都是群体社会的一部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思考和决定。有人问:“既然我们分分秒秒都在与群体打交道,为何还会害怕孤独?”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别人的认可中找到存在感,并在群体的评判中找到自己的价值。
也就是说,无事可干的人未必就会孤独——那只是粗浅的无聊,做了很多事情却无人认可(就像那只老猴王),内心的孤独与恐惧才是最有毁灭性的。一旦我们的一举一动没有人关注,就像罪犯放逐到了孤岛,焦虑、不安、恐惧……这些由孤独造成的后果都有可能发生。
1.朋友的认可决定你的自尊吗?
对群体尤其是亲近关系的认可需求,我称之为“自尊的一部分”。这是人们对自尊的依赖,但它是不稳定的——你的尊严取决于别人的肯定指数,而不是内心的强大程度。事实上,你的内心是脆弱的,自己做了什么,取得了什么成就,自己并不清楚,而是需要朋友的认可或称赞。
塞勒尔说:“越是对孤独有明显痛感的人,就越喜欢社交,他们穷尽一切办法,拿出所有的时间结交朋友。这样的人会出现在几乎所有的社交平台上,他们注册账号,然后每天把大部分精力用到向朋友介绍自己的想法、成果上。”
做这么多工作的目的只有一个:收取朋友的肯定,然后获得自我肯定和自我满足。
在人生的某一段时期,卡柏有过强烈的需要朋友认可的冲动,他提升自我、做好工作的所有动机,都不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而是让自己在朋友圈更有面子,因为成为一个“中心人物”的感觉是非常美好的,满足了我们从小到大始终埋藏在潜意识深层的一些欲望——我们都渴望被关注,活在其他人崇拜的眼光中。
毫无疑问,这是自尊的来源之一。后来,卡柏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果我白天做了一件成功的工作,但晚上没有时间向朋友炫耀,无法听到朋友的吹捧和赞美,我就完全体验不到工作的成就感,没有得意之情,甚至还会感到无比失落。这时我想,我是不是失去自我了?”
卡柏及时地反思,他意识到自尊必须可以独立地自我满足,承受一部分必要的孤独,而不是完全活在对群体、对朋友的依赖上。我们要有一个自我评判的标准,并不依靠别人对自己做出评价,便能获得足够的成就感。
你所做的一切,最终的结果都需要自己衡量,而不是朋友。这是我们从恐惧孤独到接受孤独的第一步,也是需要认清的第一个原则。
2.必要的措施
在社交中,“不合群”确实是一种看起来非常可怕的现象——游离在群体之外的人是孤独的,人们如是认为。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有时候需要改变的不是一种心态,而是头脑中的想法。当想法有所变化时,你会发现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要试着去关注别人,而不是渴求关注